俗語:「蚊子遭扇打,只因嘴傷人」——敢言直諫的孫嘉淦之變

2020-12-23 據事說理

01.導語:蚊子遭扇打,只因嘴傷人

俗話說:「蚊子遭扇打,只因嘴傷人」。意思是說,以尖酸刻薄之言諷刺別人,只圖自己嘴巴一時痛快,殊不知會引來意想不到的災禍。有的人常常為逞一時之快,說話不加考慮,隻言片語傷害了別人的自尊,讓人下不了臺,從而引發了事端。

芭蕉扇驅蚊

02.翰林院的孫嘉淦才高八鬥,為官清廉,為何被雍正皇帝關進大獄遭大罪?

在清代,孫嘉淦(山西呂梁人,1683年—1753年)這個名字是響噹噹的,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於直言進諫而著名。

孫嘉淦不僅才高八鬥,而且為官清廉,但他恃才自傲,敢於出頭,鋒芒畢露。無論是在與同僚的日常交談,還是上疏進言,其用詞用語都是直接了當,言辭激烈 ,讓人很不舒服。

雍正皇帝登基之初,大臣們皆不敢直言進諫。翰林院的孫嘉淦首先上疏建議他「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等敏感的政治問題。孫嘉淦的上疏頗有含沙射影的嫌疑,暗中斥責雍正薄情寡恩,苛待兄弟,嚴對大臣。雍正本想殺他,但念在自己剛剛即位,孫嘉淦頗有名望,只好強忍憤怒,將他逐出了翰林院了事。

雍正皇帝

經此風險,孫嘉淦仍不以為然。他對勸誡自己小心改過的朋友說:「我乃進士出身,飽讀詩書,豈能學那媚上之輩搖尾乞憐,不進忠言呢?縱有殺身之禍,我也絕不做有辱讀書人的事。」

勸他的朋友嘆息道:「你以無辱為上,不肯迎合皇上,怎能在官場上立足呢?你不要以不受辱為榮,在我看來這不僅不是你的優點,反而是你的致命缺點,如此下去,禍患不遠了。」

孫嘉淦和朋友唇槍舌劍,斥他明哲保身,自己卻一如前狀,仍是屢屢上疏進言,言辭激烈,日甚一日。

雍正皇帝再也無法忍耐,將孫嘉淦逮捕入獄。自古一來,獄吏、獄卒哪有幾個好人?審訊他的官吏無才無學,藉此嘲笑說:「你才高八鬥有個屁用?老子只知效忠,大字不識幾個,卻能對你訊問,打罰由我,你可服嗎?」

影視劇中的孫嘉淦

孫嘉淦心頭火起,痛罵不止。那個官吏見他氣的臉色鐵青,渾身亂抖,冷冷一笑,說:「真是個書呆子,我還沒打你,你便受不了,似你這樣,還能在朝為官?你瞧我不起,我偏偏要重重地治你,讓你長個記性。」

他傳令獄卒把孫嘉淦按倒在地,親自動手,杖打孫嘉淦的屁股;又把孫嘉淦拎起,左右開弓,打了幾十個耳光。一番汙辱和折磨之後,那個官吏將狼狽不堪的孫嘉淦揪到自己的面前,嬉笑地說:「你還不服嗎?」

孫嘉淦眼冒金星,體痛難支,血氣上湧,罵了幾聲,那個官吏便一腳將他踢翻,掄拳暴打他的腦袋。孫嘉淦昏迷之後,那個官吏還在他身上撒尿洩憤。

關進大獄遭大罪

孫嘉淦的朋友探監之時,見他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問過情由,憐惜地勸他說:「你上了他們的當。他們故意侮辱你,目的就是激怒你,他們好藉此責罰,置你於死地。我們讀書人以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你又何必和小人結怨而誤大事呢?」

孫嘉淦神情沮喪,再無先前的倔傲之氣,痛聲說:「獄吏之貴,今日我才知道啊。你說得對,我不能不明不白的死在這裡。否則,枉死不說,還要誅連我的家人。都怪我太意氣用事了,結果令親者痛、仇者快。」

孫嘉淦從此性情大變。出獄後,再無先前的鋒芒,處事圓滑多變,對上乖巧恭順,後來又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還升了官,做了不少大事。

古代大臣進言

03.總結:從孫嘉淦之變中領悟為人處世的道理

(一)、「槍打出頭鳥」,不要站在最醒目的位置上

優秀雖然不是罪過,但是高處不勝寒,站的越高,承受的矚目就越多。第一是很風光的,但也是很有風險的,不要忘了「槍打出頭鳥」這句話。所以,不必過於追求第一,有時第二要安全得多。

想爭第一是一種爭強好勝的天性,但凡事做得太高調了,難免會成為一種標靶。因此,不必爭先走到極端,低調一些會更安全一些。寧可中庸一些,將才華藏於人後,也不要一股腦地衝到最高處,成為別人的標靶。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如果不是關係到切身利益的,就不要表現的太過。表現的太過,自然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即使爭當第一了,也沒有實際的意義。如果關係到切身利益,不能不爭第一時,那就該出手時就果斷出手。

槍打出頭鳥

其次,不必最優秀,在優秀圈裡就行了。因為極端的優秀,一定會招致側目和非議,所以還是放棄那個最醒目的位置吧,只要保證優秀就可以了。

(二)、「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和氣的言語是避禍之道

語言不是槍或刀等利器,但殘忍的言語比利器還要厲害,它會抹殺人的精神,給人留下無法磨滅的心靈創傷,讓人痛苦不堪。肉體的傷害容易癒合,但精神的創傷卻難以撫平。

語言是引起風波的罪魁禍首,有時短短的一句話,可能使你職場步履維艱,可能使姻緣斷絕,可能使友誼破裂。如若語言含有毒物,它可以毀滅人生;如若語言含有芳香,它可以愉悅生命。

春暖花開,和諧共處

正所謂:「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不要取笑或者言語傷人,說者無心,聽者未必無意。和氣之道、避禍之道表現為是言語的和氣。適當放低姿態,以和氣的言語、富有愛心的言語對待他人,自己也會有美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訪求山西清代清官孫嘉淦碑碣(組圖)
    但孫嘉淦的坦誠與大膽,正好使皇上不猜疑,還保住了性命。  還有一次,孫嘉淦掌管國子監酒,雍正帝頒旨,要從國子監教習人員中選拔任用一批官員。於是,他與九卿挑選宋鎬、方叢仁等6人,向皇上介紹了他們的情況並提出任用建議,因他與皇上意見相左,反覆爭執,並擅動御筆要為這些教習人員寫保狀,惹惱皇上,命刑部將其關押,擬定罪行。刑部自然不敢怠慢,幾天後以孫嘉淦「大不敬罪,按律應斬」案呈奏皇上。
  • 「高射炮」打蚊子並非小題大做
    個人滅蚊對於蚊子總數的減少無疑是杯水車薪,市民又希望快速滅蚊,那麼,使用工作效率高的「高射炮」滅蚊就是應有之舉。    今夏,全省雨多水大,蚊蟲滋生,不僅擁有「百湖」的大慶深受蚊子之苦,哈爾濱的蚊子也是又多又兇,成為一害。近日相關部門組織人力全城噴灑藥物滅蚊。
  • 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為什麼怕?老祖宗的看人術
    俗語文化博大精深,民間俗語包括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俗語會介紹如何建房、娶媳婦或者如何辦酒席。 俗語對人的長相,也有著獨特的見解,從額頭、眼睛到耳朵、鼻孔,從五官到身體的各個方面,都會有不同的俗語來進行品頭論足。
  • 不愛金錢卻幾車金銀的孫嘉淦,乾隆給了如願以償的衣錦還鄉夢
    導語:常言道,名登高選衣錦還鄉,鄉土觀念在我們心目中根深蒂固,一代霸主項羽就曾說:「富貴不歸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雖說這也成了項羽此霸業的攔路虎,然而卻也確實如此。這不,即使是清正廉潔者,當退休還鄉之時,也會有所想法,畢竟鄉裡人都言做官多年風光無限。
  • 【知古鑑今】直臣孫嘉淦與大清第一名疏
    只是萬事都有個因由,為何孫嘉淦的名字被「套牌」呢?孫嘉淦直臣之名的由來  孫嘉淦,字錫公,山西太原府興縣人。他於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進士,仕康雍乾三朝,歷任學政、鹽務、河工等要職,官至工部尚書、刑部尚書、協辦大學士。雍正即位後,31歲的孫嘉淦時任翰林院檢討,上疏勸皇帝三件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停止對西部用兵)。
  • 清代名臣孫嘉淦,拉了十幾箱磚頭回老家,皇帝卻下令:全換成金銀
    然而,在他即將告老還鄉之時,由於沒有攢下什麼積蓄,為了不被老家的鄉親嘲笑,只能裝十幾箱磚頭充當臉面。皇帝知道後,立即下令全換成真金白銀。那麼,這位官員到底是誰呢?一開始孫嘉淦也只是在翰林院做個小官,由於性格比較耿直,並沒有得到康熙的重用。直到康熙駕崩之後,雍正登基,因為雍正初登帝位,官員們尚未摸透新皇帝脾性,不敢直接向他諫言,孫嘉淦卻不管這麼多。有一次,孫嘉淦跟雍正諫言,大膽指出應該減少西北邊疆與他國的紛爭,同時減輕民間百姓的稅賦,並且還建議皇帝與自己兄弟們保持良好關係,這樣才有利於團結等等,這一下便戳中了雍正的痛處,頓時勃然大怒。
  • 大清三朝元老孫嘉淦為何能名留青史?雍正:他是當朝直諫第一人
    好在有朱軾為孫嘉淦求情,雍正不但沒有將其治罪,反而稱讚他的膽量,將他提拔為國子監司業。從此,孫嘉淦成為朝堂上有名的直臣,仕途也進入上升期。雍正:「朕即位以來,每事能直言極諫者,惟孫嘉淦一人。」被雍正贊為當朝直諫第一人的孫嘉淦,到了乾隆即位時依然不改直諫的作風,洋洋灑灑寫下一千五百餘字的《三習一弊疏》,勸諫皇上要親賢臣遠小人。
  • 俗語「打人莫打臉,罵人莫揭短」,打人臉傷人心,揭人短毀名譽
    打人臉,傷人心,揭人短,毀名譽。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面子都是至關重要的,對於那些自尊心特別強的人來講,說面子比他的命還重要也不為過。王國強書法《和》語言的善惡關鍵在於心,心裡怎麼想的,嘴上才會怎麼說。有人說一個人刀子嘴豆腐心,他雖然嘴上說話犀利,但他心眼兒不壞,在我看來這就是狡辯。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老祖宗認為人的面相不同,自己的人生也是不同的,所以有關於面相的農村俗語,老祖宗留下來的也是很多。所以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句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李子來回答。
  • 孫嘉淦清廉一生,雍正評價:你膽子不小,乾隆:送你10箱金磚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剛剛登基的雍正皇帝非常期待有人「犯」在他手裡好讓他立威,而這個「倒黴蛋」就是「孫嘉淦」,他竟然敢在這種敏感的時期主動進諫。這對於要幹一番大事業且要找人立威的雍正來說可謂戳到痛處,當即勃然大怒,幾乎要「砍了」孫嘉淦。幸虧孫嘉淦的諫言確實有道理,加上為人不錯,不少大臣都委婉解釋,為孫嘉淦求情,並表示孫嘉淦「大膽!」。有了臺階下,且深知孫嘉淦的諫言有理有據的雍正最終用一句:你膽子不小。結束了這次「戰爭」。
  • 全程關注丨本期看點:只因瑣事起爭執 持刀傷人被刑拘
    全程關注丨本期看點:只因瑣事起爭執 持刀傷人被刑拘 2021-01-1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人常說「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有何含義?看看你是不是這樣
    特別是我國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當中有一句叫:「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大家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嗎?中國俗語有其傳統風俗特色,首先是因地區不同,導致不是每一句俗語都完全使用,甚至有些地方俗語外人根本聽不明白也不了解其中含義,為此只有普遍性的俗語能讓更多人理解。
  • 嬰兒啼哭打擾親爸睡覺 遭瘋狂摔打扇耳光(圖)
    嬰兒啼哭打擾親爸睡覺 遭瘋狂摔打扇耳光今日,一則嬰兒啼哭打擾親爸睡覺,親爸多次摔打扇耳光視頻遭瘋傳!視頻中男子瘋狂扇耳光掐脖子暴打孩子,寶寶的哭聲令人十分揪心!不少網友稱,這種親爸真是個人渣!是誰在拍視頻?
  • 廣東2女生遭同學排隊扇耳光 打人者:打得手好痛
    兩女學生遭十餘同學排隊扇耳光【廣東兩女生遭同學排隊扇耳光 打人者:打得我手好痛】視頻中,七八個學生排隊輪流掌摑兩名女生,持續近10分鐘。打人者還商討順序,「你們誰先打」,「我打,我打」。打完後,有打人者望著2女生的背影說:」打得我手好痛!「疑似涉事學校惠州大亞灣第一中學稱警方正在調查。事實+各地青少年暴力事件頻發近年來,青少年暴力事件頻頻發生。
  • 被蚊子咬了一口,大爺差點喪命!只因……
    被蚊子咬,一定能入選前三名!嗡嗡嗡,嗡嗡嗡……一個不留意,就被蚊子下了「毒嘴」一身蚊子包,越撓越癢,越癢越撓……但!是!>卻害他住進了醫院記者見到李先生時,他剛剛做完清創手術,正在病房打吊瓶。李先生今年68歲,7月25日傍晚,他左腳大腳趾被蚊子咬了一口。李先生心想,被蚊子咬可不算啥,像往常一樣,自己簡單處理了一下。李先生往常蚊子叮了,我就擠一下,把水擠出來乾巴乾巴就好了,這回它就腫了。
  • 蒲 扇、火籠
    網絡圖片蒲扇用"蕩路麥"杆製作,夏天扇涼之用。春夏之交,蕩路麥(元麥)收成。人們取蕩路麥杆中間最好一段,剝掉外殼,剪成統一約一市尺長,並一小捆一小綑紮好。「打蒲扇」是青田話,就是編制蒲扇,也是村姑的手藝活。
  • 搞笑段子搞笑圖片:你直接喝點敵敵畏,打蚊子的功夫都省了
    3.天晚上有點熱,又沒蚊香了,我和媳婦商量,乾脆我喝點酒,等蚊子咬我的時候,肯定也會醉,到時候我們再起來打。  二貨媳婦直接來了句,你直接喝點敵敵畏,打蚊子的功夫都省了!  我..........4.一女霸氣籤名:從上個月就開始,我就開始勤煉護體神功,氣沉丹田遊走任督二脈,眼觀鼻,鼻觀心,不求飛花摘葉,皆可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