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16日,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被擒,這位昔日的抗日英雄,卻因為她最後的劣跡,遮掩了她曾經的美名。
她曾經也是一位抗日的英雄,她的兒子趙侗與苗可秀等人到北平組織「東北學生軍」;1932年春返回東北,將自己的部隊加入到鄧鐵梅的義勇軍學生隊,1934年2月他們的部隊改組成立「中國少年鐵血軍」,苗可秀擔任司令,趙侗擔任參謀長;1935年7月苗可秀犧牲後,趙侗繼任鐵血軍司令。
趙洪文國變賣家產作為抗日經費,還動員全家參與義勇軍。他們相約不許愛財,不許禍害婦女,家庭被抄不許埋怨,家人被捉不許亂『咬』(出賣)。她試圖恢復戰亂解散的趙家堡子小學,使用國語教材抵制日本文化侵略。
1934年2月,日軍獲得情報趙家是少年鐵血軍的中樞,於是將趙家16間房屋燒毀,趙的家產毀於一旦。但趙洪文國3月到大孤山等地購買印刷機,在趙家堡子小學組織學生印刷抗日宣傳品,與兒媳王全一等人潛入鳳城、岫巖、莊河、孤山等的縣城,以少年鐵血軍名義張貼散發宣傳單張。
1934年8月,日軍再次突襲趙家堡子,將包括趙老太太一家六口在內的趙氏家族和鄉親300多人抓捕,兩個月後,由於趙洪文國不願投降,當地日軍報請關東軍司令部打算秘密執行死刑,趙洪文國想辦法假釋出獄,並救出鄉親等人。趙洪文國一家逃到北平,聯繫東北救國會支援少年鐵血軍。
至1935年12月,鐵血軍由遼寧南部發展到遼東、熱河各地,隊伍發展到11個方面軍11000人左右。他們成立「遼南臨時政府」,公選趙侗兼任政府總裁。有資料稱,遼南少年鐵血軍各路連年大小戰役300餘次,殺敵數4000左右,俘虜日偽軍警2000多人。1936年5月,趙洪文國曾打算將一批軍火通過海路運送至少年鐵血軍處,但因日軍封鎖而失敗。1937年春鐵血軍陷入困境,趙侗入關到北平母親處尋找支援。
時逢七七事變北平淪陷,趙侗沒有再回東北,選擇在北平郊區起事。他們的活動得到杜月笙、史笙賡、沈鴻烈、馬佔山及張學良等人的支持。1937年7月20日,主要指揮者24人在北平臨時寓所焚香發誓後分兩路深夜出城,在城郊西南白羊城起義,組織建立「華北國民抗日軍」。在這段時期,趙洪文國在部隊中協助運輸軍火,她喬裝成一般老百姓,運送了大量的軍火裝備,亦有協助遊擊隊員出城。1937年9月,趙洪文國到武漢宣傳抗戰爭取支援,途中在河南太行山地區,兩個女兒牽頭籌建抗日光復軍。他們據稱組建過萬人的部隊,試圖與河北國民抗日軍和東北少年鐵血軍連成一線。但因為成員來源複雜,後來領導層發生嚴重分歧而失敗。
趙洪文國離開後,華北國民抗日軍攻破北平第二模範監獄,救出包括共產黨人在內的1000多犯人,並曾擊落日軍飛機一架。「華北國民抗日軍」發展至基本部隊9個支隊,外圍6個支隊的遊擊隊伍,駐防在平郊、靈源、懷淶和熱河等地,人數約為25000人左右。中國共產黨得知這支部隊的名聲,就開始派員進入部隊,逐漸將其同化為中共隊伍。最終八路集團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親自寫信邀請,將他們的部隊收編為第八路集團軍晉察冀軍區第五支隊,趙侗任司令。
趙洪文國從此之後更是一身厚實的藍布掛子,放開小腳,打上綁腿,腰插雙槍,完全一個女中豪傑的裝束。她用滿口濃濃的東北話在晉察冀一帶廣為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號召人民起來,同日本鬼子鬥爭。深受日寇鐵踐踏之苦的人民早就盼望著能有隻領頭雁,帶領他們和日本真刀實槍地幹,因此當地群眾對她心悅誠服,親切地尊稱她為「趙老太太」。後來在武漢,「趙洪文國發表《對於目前局勢的幾點意見》,奔走呼號全民抗戰,身體力行收復國土。國際著名記者斯諾、愛潑斯坦以及反戰同盟成員綠川英子等採訪她,合影留念並多次發表文章,向國際宣傳趙老太太,專門介紹其抗戰事跡。在1991年出版的愛潑斯坦著作《人民之戰》中披露了趙洪文國為遊擊隊購買運輸軍火和趙侗在河北組建抗日遊擊隊的歷史。據新聞記者宋斐如回憶說,在漢口時曾於馮玉祥家裡兩次見過趙老太太及她女兒。
1940年,趙老太作為抗日英雄,被接到陪都重慶,受到蔣介石的接見,合影留念。蔣介石還親書「遊擊之母」四個字贈於她。一時之間,冠蓋滿渝。登門祝賀、睹其英雄風採的各界人士,紛至而來。
後來蔣介石封她「冀熱遼邊區第2路綏靖總指揮部」中將總指揮,「八路軍能折騰出個啥名堂?將來趕走了小日本,天下終歸是國軍的,對不?」她對部下訓完話後,親自拉出了隊伍,成了一支遠近聞名的反動武裝。
1949年秋,北方已完全被解放軍控制,趙洪文國已無立錐之地。於是她帶著家人狼狽逃到重慶。
蔣介石為了利用趙老太太為他賣命,於是就給她發了一紙空頭「委任狀」,委任她為「西南第2路遊擊司令」,這著實讓她高興得不能自持。當晚,她就帶著兩個兒子和女婿,連同一些心腹,領了蔣介石親批的大批彈藥,踏上了川西平原準備利用哥老會和當地股匪,拉出隊伍,配合蔣介石搞好「成都會戰」。
1949年12月中旬的一天,川西壩子上,趙老太一行風塵地趕到了廣漢。
此時,解放軍18兵團已經越過了秦巴山地,兵鋒直逼成都。12月19日,解放軍第16軍在金口河圍殲國民黨湘鄂邊區「綏靖」公署殘部,生擒中將主任宋希濂等人。
1950年2月13日,不甘心失敗的女匪首趙洪文國親自率了五千多名匪徒,浩浩蕩蕩直奔什邡縣城,打出了趕走共產黨,三年不納糧的口號。土匪隊伍中,趙老太乘坐一頂寬大的滑竿。在匪徒們的吆喝中,趙老太一起一伏手持雙槍。
趙老太坐著滑竿走到半路上,早已得到情報的解放軍537團,加強了打力量,抽調個炮營和步兵營設伏阻截。炮營在山上架好了8門迫擊炮,對準匪隊一陣猛烈開火。經這突然一擊,無準備的匪隊頓時潰如蟻群,紛掉頭鼠竄。
趙老太坐在滑杆上,朝天打了兩槍,聲嘶力竭地吼道:「弟兄們,頂住,頂住,萬不可慌張!
此時的匪隊已然亂成了一鍋粥,聽得槍聲後,呼天搶地,竟相逃命。趙老太的滑竿被逃竄的匪徒們擠得掉在了地上,兩個轎夫也沒命似地跑了。還是她兒子拼死跑了上來,背起她跑回三河鄉,這才撿回了一條老命。
幾天後,當她得知53卻團出動剿匪,什邡縣城僅剩一個營和二個縣中隊的兵力時,趙老太再次在土匪的簇擁下,將什邡縣城團團圍住。
趙老太手執雙槍,命令匪徒們攻城。各路匪首按事先商定的辦法,扛著雲梯、炸藥、巨木,湧向城牆。
縣城內的解放軍以逸待勞,用輕重機槍構織出一道道密集的火力,摔出一顆顆手榴彈,打得土匪鬼哭狼嚎。匪隊接連攻城幾次,一無所獲。兩天後,土匪們丟下數百具屍體,而什邡巍然不動。
川西軍區得知土匪攻打什邡縣城,火速派了554團趕來增授。聞聽此訊,趙老太頓時癱在滑竿裡。隨後率土匪逃遁,逃到了綿竹大石壩山區。
4月15日,537團回師圍剿趙洪文國匪部,當夜12時,1營長李佐軍指揮部隊準時發起攻擊,3連兩個尖刀班悄然通過竹索橋。接近了村口,敵人的哨兵才發覺。戰鬥隨之打響了。
3連和2連的兩個排,猛撲匪部司令部。儘管他們經過長途跋涉,非常疲勞,但是在3連連長的帶領下,部隊仍然猶如下山猛虎,直搗匪巢。他們搭人梯翻過了一丈多高的院牆,與敵人開了近戰、夜戰,僅用了幾分鐘就解決了戰鬥,殲匪100多人。
趙洪文國,眼見大勢已去,忙丟棄她的「滑竿」裝成農婦,帶著幾名親信,乘混亂之際逃跑,潛逃在附近一個群眾家中。
1連連長何建基接到群眾報告,帶著5名戰士立刻趕來,經過仔細搜索,在閣樓上一個竹夾壁中發現了一個蓋著被子的老太婆。5名戰士端著槍警惕地注視著床上一舉一動。
何建基走過去,輕輕拍了拍老太婆,道:「老人家,你是什麼人?」老太婆翻過身,用手蒙著臉,嘴裡哼哼嘰嘰,不知在說些什麼。
何建基拿出照片,對了對人,隨即大喝一聲:「趙洪文國!你還敢裝蒜?把她抓起來。」聞聽於此,趙老太嘆了氣,說:「我服輸,民國氣數盡啦"隨後,使穿衣下床,伏首就擒。
一代女中豪傑,結局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