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上陽賦》最悲情的人物,必定是賀蘭箴。
他不像子澹那樣出身富貴,是父皇最疼愛的皇子;也沒有蕭綦的好命,天子下詔賜婚王儇,他的出場讓人又恨又憐,他比任何一個男人都隱忍,甚至超過了男主蕭綦。
在《上陽賦》中,蕭綦的對手有很多,皇D馬曜、丞相王藺、奪妻之恨的子澹、深藏不露的二皇子……但若論誰是他的真正對手,其實是賀蘭箴。
雖然賀蘭箴在「奪愛大戰」中,在蕭綦單槍匹馬的劣勢下,還沒能把王儇搶走(畢竟蕭綦有主角光環),但是劇情卻為我們埋下了一個伏筆——
蕭綦將會後悔自己的決定。
為什麼呢?因為他放回去的這個賀蘭箴不但幹掉了「畜生父親」的侄子,還奪取了皇位,最後和蕭綦一爭天下。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上陽賦》已經隱約給出了賀蘭箴的歷史原型,他就是東晉十六國的梟雄石勒。
賀蘭箴開局很悲慘,將來蕭綦被打臉
在《上陽賦》中,賀蘭箴有著悲慘的經歷。他的母親本來嫁給六盤國的皇子,但在大婚當日,忽蘭國的太子在參加典禮時看上了美麗的新娘,忽蘭國太子仗著自己勢力大,當眾破壞婚禮,還強行綁走了新娘並將其玷汙。
後來新娘懷上了孩子,這個孩子就是賀蘭箴。賀蘭箴流淌著忽蘭國和六盤國的血,但卻沒有一方肯容納他,他的母親還在忽蘭國侵犯六盤的時候喪生了,賀蘭箴無家可歸。
隨著六盤國的覆滅,忽蘭國在繼承人上也出現了問題,老忽蘭國國王立下了賀蘭箴為世子,但他也十分信任另一名族侄,而這正是蕭綦放歸賀蘭箴的原因,他想要賀蘭箴和族侄內鬥、損耗忽蘭國的勢力,他好坐山觀虎鬥。
然而蕭綦不會想到,賀蘭箴會成長為更加難以對付的對手,正如歷史上的後趙國石勒,他的成長史就是賀蘭箴的命運。
賀蘭箴原型石勒
石勒出身卑微,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奴隸皇帝。石勒年少時氣度不凡,鄉親們都十分敬重石勒,可惜家鄉發生饑荒,石勒被賣到了山東做奴隸。
石勒健壯雄武,膽識過人,投靠了匈奴的首領劉淵,也就是《上陽賦》中賀蘭箴的「畜生爹」,其實劉淵對石勒還是很好的,對他十分重用。劉淵這個人十分不簡單,因為他重振匈奴威風,率領部眾滅掉了西晉。
公元308年,劉淵正式稱帝,建立後漢政權,當時他手下有兩名勇將,在滅掉西晉的戰爭中功勞最大,一個就是劉淵親手帶大的同族侄子劉曜,另一個人就是羯人石勒。
劉淵生前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親眼看到西晉滅亡,完成這個遺願的就是劉曜和石勒。他們破城殺害西晉官員百姓三萬餘人,虜獲晉懷帝,史稱「永嘉之禍」。公元316年,劉曜攻破長安外城,晉愍帝出降,西晉滅亡。
隨著戰爭的一步步勝利,石勒和劉曜的矛盾也越發嚴重。公元319年,劉曜篡奪了劉淵的江山,並改劉漢為前趙。這讓石勒心中不滿,他們的關係也降至冰點。劉曜為了穩定局勢,賜封石勒為趙王。
一山難容二虎,兩趙也必定相爭。最終,劉曜被石勒所殺,劉曜的前趙就此覆滅,其地盤盡歸石勒所有。公元330年,石勒正式稱帝,建立後趙。
石勒死後的慘劇
石勒採用胡漢分治的手段,他鼓勵群臣尊重漢人士族,把胡人和漢人分開治理,這一方法使得石勒的後趙集團非常穩固,讓後趙成為了十六國時期的一個強盛的政權,比起蕭綦原型劉裕建立的劉宋集團,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惜石勒死後,發生了諸子相爭的慘劇。石勒共有13子,其中5子被冉閔所殺,8子互相殘害,石勒所創建的後趙政權共統治了31年,最終在接連的政變中消亡殆盡,這恐怕也是賀蘭箴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