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第7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韓國電影《寄生蟲》成為最大的贏家。
接連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等四個大獎。
消息傳來,韓國全民歡騰。
就連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也在其社交媒體上發文慶祝《寄生蟲》獲獎。
這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歡?
01
有人說,愛是全世界都通用的語言。
而我覺得,貧窮也是。
人類在骨子裡是自卑的,特別是那種能夠揭露社會底層的電影,總能引起全世界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喜愛。
《小丑》是這樣,華金·菲尼克因飾演亞瑟·弗萊克一角而捧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金人。
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起當初這部電影海外公映時在大陸網絡裡掀起的狂歡。
《寄生蟲》更是這樣一部難得的現實主義力作,講述了一貧一富兩個家庭在某種機緣巧合下相識爾後分崩離析的故事。
中年男人基澤擁有一個四口之家,兒子叫基宇,女兒叫基婷,妻子叫樸忠淑。
一家四口住在一處破舊骯髒的地下室裡,暫時靠給某家披薩店疊紙盒子為生,日子過得非常窘迫。
一天,基宇的同學給基宇找來了一樁美差,給一位富家女當英語家教。
靠著妹妹給做的假證件,基宇成功地幹起了這份工作,甚至還給那位富家女談起了戀愛。
基宇寄生成功。
當這位富家女的弟弟需要一位美術老師時,基宇給妹妹編造了一個身份,並成功推薦了她。
基婷寄生成功。
妹妹靠詭計支走了這家主人的司機,爸爸接班。
基澤寄生成功。
三個人聯合起來,擠走了女管家,媽媽上位。
樸忠淑寄生成功。
從此,一家四口人係數寄生到這戶人家,開啟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
主人走後,整個豪宅都仿佛是他們的。
他們紙醉金迷,卻又痛哭流涕,因為所有這些都只是暫時的。
基澤四口是這樣,管家兩口也是這樣。
主人突然到來,他們四下裡抱頭鼠竄,狼狽不堪。
他們也明白,寄生式的生活,沒有一根毛線是屬於你的。
02
在生物學上,寄生蟲大都是指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它們靠依附在宿主身上吸取養分,以供生存。
寄生蟲與宿主之間通常有三種關係。
第一種:
我需要你,你不需要我,但我不會害你。
第二種:
我需要你,你需要我,雙方互利共生。
第三種:
我需要你,還會害你,而你不需要我。
在這部電影裡,誰是「寄生蟲」?
基澤一家四口是。
除此之外,那位女管家以及她那在密室裡的丈夫也是。
而宿主則是富裕的樸社長一家。
人類的「寄生蟲」和人類的「宿主」關係是怎樣的呢?
對於「寄生蟲」而言,他們都想維持第二種關係:互利共生。
本來也是這樣的,女管家和她的丈夫已經在這裡生活了很多年,對樸社長一家也是感恩涕零,直到一個新的族群,基澤一家到來,完全打破了原先所維持的平衡。
一山不能容二蟲,在樸社長家也容不下兩撥人在這裡寄生。
宿主還完全不知道,寄生蟲們卻已經打了起來,他們無意,卻也深深地傷害了宿主一家。
03
潘多拉的盒子打開,無人能倖免。
基澤一家只是不想讓女管家告訴宿主,結果失手殺死了女管家。
管家丈夫殺死了基婷。
基婷媽媽樸忠淑殺死了管家丈夫。
宿主樸社長才不管他們的安危,只想去救自己的兒子。
而基澤又為什麼要殺死樸社長?
兒子是管家丈夫打傷的,女兒是管家丈夫刺死的,這和樸社長可沒有半毛錢關係啊!
因為樸社長嫌基澤臭,這幾乎是貫穿全篇的一個線索,那嫌棄的表情深深地刺激了基澤的自尊。
窮人一無所有時,自尊便成為了他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基澤不明白,我們明白。
那一刀,是他下意識地刺下去的。
關於這一點,基澤寄生在那間豪宅下的密室裡時,也曾思考過:
我覺得那天不可思議,好像在做夢,卻又不是。因此而非常地痛苦懊悔。
聰明的基宇知道了父親的藏身之處,唯一的解救辦法便是買下那座豪宅。
為此,他制定了宏大的計劃,夢想著有一天賺夠了錢,買下那豪宅,父親從密室裡走來,一家三口人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電影要是這樣結束,那就太爛俗了。
電影的最後,鏡頭又留給了那間逼仄的地下室,這表明,掙錢買豪宅只是一個夢,要想實現它,並不容易。
那短暫地浮華生活猶如南柯一夢,最後留下的是破碎的家庭和更加貧窮的生活。
04
在命運的捉弄下,經過一番魔幻般掙扎了,生活改變了麼?生活變得更糟了。
人生還有希望麼?也許還有吧,所以,還要掙扎。
可能,這就是《寄生蟲》這部電影想要告訴給我們的吧。
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祝賀這部電影獲獎的同時還說道:
今後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製作電影的環境。
他真的是一位不錯的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