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雷暴,捕捉瞬息即逝的紅色閃電

2021-01-08 人民網環保

原標題:追逐雷暴,捕捉瞬息即逝的紅色閃電

  各類閃電高空分布圖

  夏季是雷雨多發時節。在電閃雷鳴之際,你可曾想過它們是從哪來的嗎?高空中的閃電長著什麼模樣、脾性如何?它們又是如何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這也正是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百人計劃」項目研究員陸高鵬博士的研究團隊所長期關注的問題。為了更好地釐清閃電發生和發展的物理機制,他的團隊在全國架設了多個觀測站點,初步建立了閃電臨近空間效應研究平臺。

  通過織就的這張精密「地網」,利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祝寶友副教授團隊開發的定位算法,他們記錄了2015年夏季山東省一次中尺度對流系統上空中的30多次紅色精靈事件母體閃電及相關天電信號的定位結果。這項研究成果預發表在學術期刊《大氣科學進展》上。

  利用天電信號 實現閃電定位

  閃電是雲與雲之間、雲與地之間或者雲體內各部分之間的強烈放電現象。通常來說,任何來自於閃電的可測電磁信號,都能用來定位和探測閃電發生的過程。

  目前,用來定位和探測閃電發生過程的信號主要有聲、光、電場和磁場四類。「我們研究中所指的天電信號,就是閃電產生的電磁輻射信號。」陸高鵬博士介紹說。

  閃電放電會輻射出很寬頻的電磁脈衝,其頻率範圍從極低頻一直到超高頻,其中甚低頻到低頻波段輻射信號最強。它所產生的有效電磁能量從幾赫茲到幾百兆赫茲,甚至更高。

  很多時候,儘管在地面上的某一地點並沒有直接看到閃電現象,但卻收到閃電產生的電磁輻射信號。這意味信號來自遠處發生的閃電。如何根據電磁輻射信號來判斷閃電發生的位置呢?

  陸高鵬博士介紹,主要有磁定向法、時差法,以及這兩者相結合的方法等。磁定向法採用一對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垂直放置的正交環磁場天線來測定閃電發生的方位角,並與水平放置的電場天線組合進行波形鑑別。時差法則採用電磁信號到達不同測站的時間差進行閃電定位。

  事實上,僅憑單一站點的信號,很難確切知道閃電到底來自哪裡。因此,通常需要架設3個或更多的站點,將多個站點收到的信號進行測量和計算,從而確定閃電的位置。

  高空中 閃電為何多姿多彩

  在中高層大氣中,由於空氣非常稀薄,電擊穿介質所需要的電場強度比地表小得多。因此,強度較大的閃電放電產生的電磁場可以導致中高層大氣中的介質被擊穿,產生了多種形式的瞬態發光現象,如紅色精靈、巨型噴流和藍色射流等。

  在閃電研究學者看來,儘管在空中的高度不一樣,能量強度也不一樣,但紅色精靈、巨型噴流和藍色射流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都是雷暴雲上空空氣介質擊穿所產生的發光現象。「這三者好比是一棵樹從樹杆到樹冠的不同的部位」。

  藍色射流是雷暴雲頂發生的,不受雲頂束縛向上發展的閃電。相對而言,它能到達的高度較低,出現在離地面約30—40公裡左右的空中。其外形是藍色的、細細的直杆物,如同小樹苗一般。

  比藍色射流發展更為壯觀的是一大團如樹冠狀的巨型噴流。巨型噴流是雷暴雲內的閃電通道從雷暴雲頂部逃逸並一直發展到達離地面約50到90公裡高度的一種非常罕見的放電現象,其持續時間一般可達數百毫秒。

  同巨型噴流外觀類似,但出現的更為頻繁的是紅色精靈,它出現在離地面約50到90公裡左右的高度上。它的上半部是紅色,底部則漸漸轉變為藍色,寬度約在5—10公裡內。同巨型噴流相比,它持續的時間較短,通常只有幾毫秒,有如精靈一般難以捕捉到,所以科學家給它取名為「紅色精靈」。

  「紅色精靈出現在較低高度上的部分之所以略顯藍色,並從高到低呈現從紅到藍的顏色變化,實質上反映的是不同高度上的大氣密度對產生紅光的氮氣分子激發態的抑制程度。」陸高鵬博士解釋道。

  追蹤紅色精靈 提升雷暴預警能力

  不管是巨型噴流,還是紅色精靈,這兩種現象都表明,對流層中的雷暴和閃電活動能夠通過引發介質擊穿影響雷暴雲上空的廣闊區域,即使是50公裡之上的中高層大氣空間。

  在閃電物理學家看來,通過研究和這兩種現象相關的雷暴和閃電發展特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這些現象的發生進行預測。進而,有效提高對雷暴上空空間環境安全性的臨近預報水平,為中高層空間資源開發活動的安全實施提供保障。

  看上去很美的紅色精靈或巨型噴流,實質上可能會威脅到飛行器的安全。當飛行器在雷暴上空環境中執行任務時,有可能受到雷暴中閃電活動帶來的直接傷害或電磁輻射影響。

  陸高鵬博士舉例說,當臨近空間飛行器完全處在「紅色精靈」發光體內部時,飛行器內部的電子器件很有可能被擊穿,從而導致飛行器損毀或發生故障,其後果難以想像。

  如何能讓飛行器精準地躲避雷暴影響的區域呢?首先要實現對雷暴天氣系統的動態監測和精準定位。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團隊在全國架設了多個探測閃電的低頻磁場記錄系統和低光度光學觀測設備,建立了閃電臨近空間效應研究平臺。

  該平臺目前已記錄到和多個地源伽瑪輻射脈衝相關的低頻閃電磁場信號,並在華北和東北地區記錄到近百例紅色精靈事件及其同步的低頻磁場數據。「目前,我們已經實現了對紅色精靈母體閃電的精準定位,為未來開展基於閃電探測的中高層空間天氣預報奠定了基礎。」陸高鵬博士介紹說。

  在為預警雷暴的臨近空間影響提供科學支撐的同時,研究閃電還有著更深層的科學意義。作為全球大氣電路平衡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閃電維持電路平衡的機制是大氣電學研究中的重要內容。

  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進展,科學家們在地球和電離層構成的波導空間中發現了更多的閃電電磁效應,超出了人們以往的認知。陸高鵬博士認為,這意味著需要重新審視全球大氣電路中的各個環節,對已有的模型進行修改,更為科學地評估閃電在維持全球電路平衡中發揮的作用。(唐 婷)

(責編:施麟、賀迎春)

相關焦點

  • 閃電能有多大 探測技術捕捉最長閃電
    閃電是夏季最具代表性的天氣之一,同時也是人類社會的一部分,無論是作為狂暴、毀滅、力量的代表,存在於各地的神話傳說和幻想作品中,還是因其轉瞬即逝的美麗成為攝影師追逐的對象。人類對閃電已經有了非常深入地了解,包括閃電產生的原理、閃電的類型等,但閃電仍然有著很多的未知等待人類去探索,例如閃電的極限能有多大。
  • 雷暴、閃電、雷聲是如何形成的?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雷暴、閃電、雷聲是如何形成的?答:1 雷暴雷暴指伴有雷鳴和電閃的天氣現象。雷暴多發生在鋒前的暖溼氣團中。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形成高大的積雨雲。下沉的冷空氣與強烈上升的曖空氣相互作用會帶來強風,產生雷暴。2 閃電在積雨雲中,暖空氣急速上升,並伴隨冷空氣下沉。空氣的這種運動會使雲層內不同區域攜帶相反的電荷。當電流在攜帶不同電荷的區域之間流動時,就會形成閃電。
  • 天空中出現巨大紅色外星人?NASA公布了一張「罕見閃電現象」的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分享了一張罕見的「紅色精靈」閃電圖片,它看起來與外星人入侵非常相似。出現的地方在法國的山脈上,可以看到紅色閃電像水母或煙花一樣分叉。這張令人驚嘆的照片是由攝影師Stephane Vetter拍攝的。美國宇航局在7月4日公布了這張圖片。
  • 菲律賓火山噴發 不少照片都捕捉到火山灰雲伴隨閃電的景象
    ▲塔爾火山爆發,當地頻繁捕捉到火山閃電現象。(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王致凱/綜合報導 菲律賓塔爾火山(Taal Volcano)12日下午噴發,不少現場照片都捕捉到火山灰雲伴隨閃電的景象,有如末世場景。事實上,火山閃電是一種罕見的自然現象,又被稱為「骯髒雷暴」(dirty thunderstorm),成因與火山灰顆粒之間的摩擦有關。
  • 壯觀無比:水母精靈漂浮空中,美麗的紅色閃電
    據雅虎新聞網近日報導,如果在暴風雨時抬頭,在天空中看到有一個紅色的水母,不要擔心,你並沒有產生幻覺。這美麗的水母是由無數的紅色閃電構成,並被稱為「紅色精靈」。根據歐洲太空總署(the European Space Agency)解釋道,這些閃電在50到80公裡的高空形成,在強大的電流脈衝作用下,發出耀眼的紅色,並向宇宙蔓延伸展。紅色「水母精靈」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自然現象,持續時間可能僅僅一秒,並在地面上很難觀測到藏在風暴雲層後面的閃電。
  • 寶可夢劍盾伽勒爾閃電鳥捕捉攻略 閃電鳥捕捉方法
    那麼冠之雪原閃電鳥怎麼抓?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寶可夢劍盾伽勒爾閃電鳥捕捉攻略 戰鬥前的順序 ①飛往「牙牙湖東岸」 ②直到看到「伽勒爾閃電鳥」在右邊的地上跑 ③儘量沿內側追趕「伽勒爾閃電鳥」
  • 義大利出現「紅色幽靈閃電」,如一座城市般大小,成因至今不明
    我們都知道閃電是白色的,通常都是一道白光,那麼你聽說過紅色的閃電嗎?有一種被叫做「紅色精靈」的閃電,它就是非常鮮豔的紅色。由於閃電雲層中的閃電現象可以造成雲層上方的大氣也產生電離的現象,而來自太空中的太陽風粒子等離子體來到後就會與之發生電壓或者電荷方面的感應(也有人認為是宇宙射線的作用感應),從而激發出以紅外光為主的紅色閃電。
  • 十堰空中突現「紅色閃電」,專家:不必過分擔心
    十堰空中突現「紅色閃電」,專家:不必過分擔心。記者通過網絡、到當地去尋找等媒介,找到了一些在現場並且拍攝了當晚情景照片的民眾,與民眾交談之後,拿到了當晚的照片,並在第二天的早晨將拍攝的照片帶給了氣象臺的專家,而後氣象臺的專家對此發出了聲明:這就是閃電。
  • 暴風閃電在肆虐時,驚現大規模「紅色精靈」出現後,很快又消失了
    一個奇異的紅色閃光,在超強雷暴雲的上空不斷地閃爍,雖然它們出現的時間只有幾毫秒,連眨眼的功夫都不到,但還是被攝像機拍攝了下來。這紅色的閃光有時像發光的水母,有時則像紅色的觸手,出現後轉瞬即逝,在這雷電天氣中顯得異常詭異。若不是攝像機的捕捉,可能僅憑我們的肉眼是很難發現康威的存在,那這紅色的閃光到底是什麼呢?對於這個紅色的閃光歷史曾也有記載,但都是被當作奇聞異事來記錄。
  • 反向閃電_反向閃電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這種閃電又被稱為「大噴氣式飛機」,這種罕見的閃電持續時間僅僅有1秒鐘 美國科學家日前抓拍下一次非常罕見的閃電,與大多數常見的閃電不同,這次閃電沒有劈向大地,而是從雷暴雲上部射向高空的電離層 庫莫教授介紹說,從測量結果看,普通閃電的放電量和「大噴氣飛機」是可比的,不過「大噴氣飛機」的速度和作用的距離比普通閃電要大許多。這是因為,從雷暴雲上部至高空的電離層空氣稀薄,閃電遇到的阻力要小許多。「大噴氣飛機」通常在雷雨天氣出現,可以射向90公裡遠的高空。
  • 來自太空的閃電,覆蓋數百平方公裡,「紅色精靈」閃耀義大利島嶼
    常見的閃電是帶電雲的放電現象,體現為耀眼的白色光芒,然而卻有一種紅色的閃電被叫做「紅色精靈(或紅色幽靈)」,大部分人都沒有見過這種神秘的閃電。而據外媒報導,9月30日一位叫蘇亞雷斯的義大利的攝影師幸運的拍到了紅色精靈閃電,那場景十分神奇壯觀,如下圖:
  • 什麼世界上有很多火山噴發的時候會帶有紅色的閃電?
    紅色的巖漿四處流淌,火山灰噴上天空。在浩瀚的火山灰中,紫色和紅色的閃電包圍著它,像跳舞的金蛇;雷聲敲打著大地和天空,場面像是世界末日。為什麼火山灰中會出現閃電?它是怎麼形成的?讓我們從印度尼西亞錫納朋火山噴發開始,了解神秘的火山閃電。
  • 《口袋妖怪復刻》閃電鳥詳細捕捉攻略
    ,估計是最受大家關注的玩法,而想要遇到哪只小精靈、遇到了又該怎麼樣捕捉?今天來分享一下,怎麼樣抓閃電鳥吧。閃電鳥是口袋妖怪復刻中的三大神鳥之一,但閃電鳥捕捉起來還是挺費事的,所以要注意消耗是否值得。首先問題來了,閃電鳥在哪裡呢?玩過GBA的都應該知道閃電鳥在無人發電廠,口袋妖怪復刻中也是如此,在這裡需要提醒大家,在閃電鳥前面的山洞中推圖時候需要閃光術,沒有的朋友們可以去商店購買。
  • 丹麥夜空上演多道紅色輝光,不是極光,也不是紅色精靈
    自進入2020年10月以來,地球上空不停上演各種奇觀,例如,我國新疆沙漠連續多次出現海市蜃樓現象,在一望無際的沙海之上突然出現了一片湖泊,我國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上空出現「三個太陽」,這是一種被稱為幻日的自然現象,義大利天空突然出現多道沖天而起的紅光,幾乎觸碰太空邊緣,它就是最難以捕捉的紅色精靈現象
  • 球形閃電成因不再是謎
    絕大多數見過的人都把它描述成一個球形的發光體,大小從網球到氣球不等;一般在雷暴天氣出現;會滾動、彈跳、漂浮;運動時發出嘶嘶的聲音;能把窗玻璃熔化,把所過之處的一切化為灰燼;存在時間極短,消失得很快;消失時,在有些情況下會伴隨著小小的爆炸……儘管從報導來看,球形閃電並非總是面目嚇人,但不可否認,歷史上也確實有人被它擊死過。最著名的一例是一位名叫喬治·裡奇曼的德國物理學家。
  • 世界最長閃電有多長?今年WMO捕捉到超級閃電,水平延伸673公裡
    趣味探索訊 說到自然現象,很多人會在第一時間想到天空上的閃電,因為閃電是自然界中常見而又捉摸不透的一種自然現象,目前還沒有人能做到準確預測閃電的發生時間和地點
  • 魔都上演魔法大片,巨大閃電擊中東方明珠塔!雷暴武器何時誕生?
    當時閃電如利劍劃破天空,東方明珠上空電掣風馳,很多市民拍攝到閃電擊中東方明珠塔和多幢超高層建築的照片,場面驚人,讓人想到上海的「魔都」之名。一些網友甚至說,這是哈利波特中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開學了!當然,更多的網友說,這麼大的閃電,一定是哪位修仙者渡劫了吧!閃電擊中東方明珠塔和上海最高樓的上海中心大廈。
  • 5種最怪異的閃電,你見過哪些
    球狀閃電球狀閃電看起來就跟聽起來一樣,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閃電是如此神秘。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報導說看到過緩慢旋轉的光球——通常有一個葡萄柚那麼大——在雷暴期間漂浮在地面上。有時光球會穿過一扇關著的窗戶,或者出現在房間中央,但它幾乎總是在大約10秒後就消失。
  • 雷暴重創泰姬陵!轟隆隆的背後,「力量」來自何方?
    據外媒6月1日報導,一場雷暴襲擊了印度北部的部分地區,泰姬陵遭雷暴重擊,部分建築受損,包括主大門和部分欄杆。△工作人員正在對泰姬陵現場進行損毀評估印度當地媒體報導,致命的雷暴在印度6月至10月的季風季節較為常見,雷暴和閃電5月29日在印度北方邦兩個地區造成至少13人死亡。進入夏季我國雷電天氣也愈發頻繁大連長興島一次雷雨大風天氣,雷電使黑夜亮如白晝。
  • 國際空間站發現「紅色精靈」,2020年已捕獲約70個!常雷暴天出現!
    根據歐洲宇航局(ESA)指出,如果我們看到了這種「紅色精靈」不要感覺到奇怪,因為這不是幻覺,而是自然變化產生的,並且大多數都是在「雷暴天氣」之中出現,通常是形成於天空60至80公裡的區間。 當閃電朝向地面擊中時,它傾向於釋放正電能,而正電能需要通過天空中其他位置的相等且相反電荷的能量來平衡,所以這樣就形成碰撞模式。根據科學家赫梅爾表示,當風暴越猛烈,產生的雷電越多,產生「紅色精靈」的可能性就越大,這是遵循的是一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