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沙璐)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金燦榮認為,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目前大國關係和博弈從「陸海空」走向「天電網」,從有限空間走向無限空間。網際網路作為嶄新的虛擬空間,需要定義新的國際規則,遇到問題各國不應相互指責,需要共同管理,共同行動。
大國競爭和博弈從有限空間轉向無限空間
新京報:網絡空間被視為繼稱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疆域」,你怎麼看待這一觀點,應該如何理解「第五疆域」?
金燦榮:網際網路在與民間資本結合後衍生了很多產業,網際網路技術日新月異,帶來生活便利、促進經濟增長,如中國的電商、共享經濟等。現在全世界觸網的人數比例超過40%,中國則高達60%。從世界範圍看,中國已經走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前沿,尤其是應用方面,而美國則在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新京報:目前大國競爭和博弈有何新特點?
金燦榮:從國際關係和大國博弈角度看,網際網路產生了很多空間,以前大國競爭和博弈是在陸、海、空有限空間中進行,便捷明顯;現在開始轉向無限空間,我們稱為天、電、網,網絡是其中一方面,這是新特點。
新京報:大國在網絡空間的競爭和合作越來越頻繁,在這一過程中應該遵循什麼樣的原則?
金燦榮:首先,對於網際網路帶來的問題,不要相互指責,應該找到共識,在此基礎上制定國際規則,以大國力量為後盾加以推廣。中美兩國屬於網際網路影響較大的國家,加上俄羅斯、伊朗、印度、以色列等網際網路技術先進國家,應該推動制定共同規則。
網際網路需要規則
新京報:網絡空間新型大國關係國際規則的建立當中,智庫應該發生什麼樣的作用?
金燦榮:智庫首先應論述網際網路立法的需要,然後探索並找到既符合現實又有前瞻性的規則,建議給各國政府,之後各國政府根據學術研究和現實需要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現在無論學術探索和政府合作都在早期階段,當然,也已經取得一些進展,比如中美兩國,在川普總統執政後,建立四大平臺,其中就包括網絡與執法。總的來看,網際網路需要規則,中國正在積極推進。
新京報:目前網絡空間新型大國關係構建的情況如何?
金燦榮:新型大國關係是習近平主席執政之後針對中美關係提出來的一個詞,之前在西方國際關係史上有一對天生的矛盾,即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是一對天生的冤家,從中美兩國情況看,可能處於天然矛盾中。為此,習主席提出共建新型大國關係,美國目前對此有些態度曖昧,不反對但尚未接受。
在網絡空間,中國也提議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把現實世界的提議轉向虛擬世界。目前,美國在猶豫中,不過態度有所好轉,不反對建立,但有些美國中心主義,提出很多具體規定希望其他國家接受,而其他國家則希望共同制定規則。
同題問答:
1. 你認為過去一年來,網際網路行業最大變化或者說你印象最深刻的體會是什麼?
金燦榮:網際網路帶來信息傳播的便利化,做學術越來越依賴網際網路,但這對學者來說是一個挑戰,尤其對原來很多學者擅長知識積累、百科全書似的學者而言;此外,網際網路產生了新的經濟形態增加了新經濟因素;在國際政治中,軍事對抗中對網際網路的依賴越來越大。
2. 中國網際網路行業在哪些方面最有可能領先全球,從而成為真正的網絡強國?
金燦榮:目前對於網際網路技術不是特別了解,從報導中看中國在量子通訊比較優勢;從社會科學方面看,中國在網際網路應用方面做得很不錯。
3. 你在過去的一年有什麼收穫,對未來一年有什麼期望?
金燦榮:過去一年出了三本書,文集《大國來了》、《中國智慧: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石油政治》;明年計劃出版兩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