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擔囊揭篋何須逐,盜賊誰無仁義心。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體制之下,皇帝的權力是非常大的,而這樣的權利讓許多人對這個位置產生了覬覦之心。縱觀整個封建歷史的發展就會發現,雖然皇帝掌管著國家的一切權利,但是,為了能夠爭奪這一位置,很多人也不惜以謀逆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曾經,有這樣一位被譽為史上最厲害的「假太監」,與普通太監不一樣的是,他是一個正常的男人,而在進宮之後,他不僅霸佔了皇帝的後宮,最終,還將皇帝殺死並企圖登上皇位。那麼,這位「假太監」究竟何許人也?在入宮之後,他又做出過怎樣大逆不道的事情呢?
這位假太監就是劉克明,作為唐敬宗時代的一位宦官,劉克明的人生顯然是十分傳奇的。眾所周知,在古代社會當中,宦官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為了能夠對皇室成員進行服侍,他們也放棄了自己作為男性的一些生理特徵。而通過對古代社會的歷史進行了解,我們會發現,正是因為宦官的地位十分尷尬,因此,在宦官與皇宮之間,也會有著許多秘密故事的產生。在很多朝代中,都曾出現過宦官幹政的局面,而正是因為他們能夠憑藉著身體上的缺陷得到皇帝的信任,因此,他們才能夠做許多正常人無法辦到的事情。
據了解,唐敬宗李湛在十五歲那年便登上了皇位,而當時的李湛由於年輕貪玩,因此,對待朝政的態度也並不用心。雖然說劉克明是以太監的身份入宮的,但是,他卻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太監。在那個時候,劉克明是一位大太監的乾兒子,而憑藉著乾爹的勢力,他也並沒有被淨身。
在最開始的時候,劉克明想盡了很多辦法來親近皇帝,而由於劉克明與李湛之間的年紀相仿,所以,一來二去之後,劉克明與李湛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而在得到了皇帝的信任之後,劉克明的舉動也越發放肆了。由於李湛並不在意後宮當中的妃子,久而久之,這些女子的生活也變得十分孤寂困苦,而在這種情況之下,身為正常男子的劉克明便走入到了後宮當中,並成為了這些妃子們所喜愛的對象。一時之間,劉克明也與許多妃子都發生了不正當的關係。
雖然說在劉克明進入後宮之後,他和妃子們的舉動也曾被李湛撞見過,但是由於李湛這個人心思並不細膩,所以,他也並沒有對劉克明的舉動有著任何的懷疑。然而,由於李湛的手下有一些精明能幹的臣子,因此,為了掩蓋自己的種種罪行,最終,劉克明也決定先下手為強,並開始計劃對李湛進行謀害。
當時,劉克明和他的同夥們舉辦了一個盛大的宴會,而就是在這場宴會之上,年僅十七歲的李湛離開了人世。雖然說在這個時候,劉克明也希望能夠成功登上皇位,但是,朝廷的局勢是非常複雜的,雖然說他成功解決到了李湛,但是,他也並沒能躲過其他大臣的追蹤。
起初,劉克明本想擁護當時的絳王李悟登上皇位,並將其當作是自己的傀儡,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準備行動的時候,大批兵馬卻攻進了皇宮當中,並決定擁護李昂為帝。此時,害怕事情敗露的劉克明也陷入到了十分慌亂的境況當中,而在那個時候,劉克明因害怕被捕,也決定投井自盡。
雖然說在此前的一段時間之內,劉克明在皇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然而,從他最後的結局中也能看出,對於劉克明這種心術不正的人來說,他也註定會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一定的代價。
結語
通過對劉克明的一生進行了解就可以發現,權力對於每一個人的誘惑力都是非常大的,而為了能夠爭奪更多的權力,很多人也不惜付出沉重的代價。由此可見,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如何平衡權力就成為了人們探索新世界的重要途徑。如果說一個國家不能夠對其內部的權力進行合理的規劃分解的話,那麼,權力的獨斷也很有可能會導致人民陷入到一個困苦的生活環境當中。
雖然劉克明最後的結局是較為悲慘的,但這也是他咎由自取的結果,可以看出,只要我們內心沒有那些不正當的想法,那麼,我們也不會落得如此悽慘的結局。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