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魔都小房弟團隊~
最近有很多粉絲諮詢關於能不能買LOFT、或者商住兩用式住宅。那麼作為一個有類似購房經驗的我就來給大家淺嘗輒止地講一下我的個人觀點。
先說說我的故事吧
前幾天,中環附近矗立了20年的爛尾樓被爆破拆除的消息震驚了整個上海。
對於大部分魔都市民來說,只是圍觀了一場壯觀的爆破場面,順便吃個「瓜」、聽個段子。但是,這個消息對於我,一個曾經購買商住兩用房的人來說,感觸頗深。因為作為一個親歷者,我想說我投資的LOFT爛尾了!!!
可能在上海投資住宅的朋友平時很少聽到類似爛尾樓這個概念,但是在商鋪、辦公樓,甚至是商住兩用領域,儘管這裡是上海,但是這個情況同樣存在!
我相信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也許是準備小房子換大房子的60、70、80後,或者是首次準備用父母首付結婚買房的九零後,或者是拼了命讀書工作,好不容易有了點積蓄想融入上海這個充滿活力的城市的人。大多數老百姓買房是出於剛需,不會是一個隨隨便便的決定。因為我也一樣。
我是個地道的上海人,當時大學即將畢業,拿著老父親給的首付款,打算自己背個貸款,在2014年買了一套商住兩用房,看上了這套房子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我未來的意向工作地位置以及出於我父親的公司想要開在商用樓的需求。但是,沒過多久我得知開發商資金鍊斷裂,導致工程爛尾至今。
只能說當年自己太年輕,思想也偏前衛,關鍵是圖個便宜,以為自己撿了個大便宜。在銷售花言巧語的逼定下,付了房款比例50%左右的首付(商業用地房產都是最低50%的首付)。雖然之前就知道這房子不供應燃氣,但是投資價值低,而且4.5米的層高,LOFT又DOUBLE了一下面積,還自帶裝修,真的挺誘人的。
最後的最後,由於開發商貸款的4家銀行和一些民間貸款機構知道開發商資不抵債,把開發商告了法院。而開發商沒錢了,工程方就不造這房子了。當時我們只籤訂了預售合同,還沒有來得及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就是國家的房產交易中心證明備案證明這個房產的確是業主的房產)。即便是後來我去法院告了開發商。但是因為他們根本沒錢歸還,也沒有宣告破產,只能這麼拖著。
這個首付錢和違約金的錢根本拿不回來。對開發商的懲罰只有查封他們的公司而已。
大白話科普LOFT公寓和商住兩用房
1.LOFT就是層高很高的室內空間,也就是說你一進這房子就覺得天花板離你很遠,遠遠超出了常規住宅的高度。通常開發商會在地面與天花板之間隔層,將空間一分為二,打造成活動區與休息區上下分區,私密性良好的概念進行包裝銷售。
2.公寓或者商住兩用房就是開發商為掩蓋商業用地,偷換概念的一個方法。售賣時,他會可能說服你,讓你去往住宅的功能屬性聯想。因為房屋屬性國家根本不承認商住兩用房這個稱謂,公寓也只是商業用地的一種。
比如:我們平時去的旅館。對於國家,目前承認的只有住宅用地,商業用地以及綜合用地等。
3.所謂的LOFT及商住兩用房對於買房者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
優點:
1.往往單價比同位置住宅便宜很多。這也是當時吸引我,以及很多剛來到上海且資金不是很充足的買房者的最據吸引力的一點。
2.該類房產,通常戶型開闊氣派,通過現在的裝修風格,極易引起年輕人群的喜愛。
3.通常位置地段不錯,相比周邊高昂的住宅價格,此類房子通過價格吸引消費者。
缺點:
1.當你出售這房子時,如果房子升值,你將面臨誇張的巨額交易稅。
2.絕大部分此類房產不通煤氣,看房時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基本用的都是電磁爐。而後期使用也是按照商業用電用水的價格進行支付。
3.產權只有40年(有些特殊的五十年)。
4.住戶五花八門,有開公司的,當倉庫的,自己住的,甚至有合租和開民宿。
5.不享受區域內的學區,且不一定能落戶。
總結
最後我想通過我的真實經歷給小房弟的各位粉絲以下忠告:
1.看到產權不是70年的,或者不是住宅屬性的,要知道他的風險存在。
2.商住兩用是不限購的,但是也不享受普通商品住宅的稅費優惠,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十年。很多沒有購房資格的外地投資客正是看中了不限購的特點,到最後交易時發現利潤幾乎被稅費所侵蝕。
3.購房前必須要去樓盤所在區的房屋交易中心或者其網站,查閱預告登記的有效性。
4.儘量去買實力雄厚的房企,最好是國企央企或者知名的民企,如果不是,最好買現房,避免買期房(正在建造中卻已經開始發售的房子)。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給買房路上的你帶來幫助。我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