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成耀東(中)將率領國青隊徵戰中乙聯賽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下周,2020中乙聯賽開啟,引人注目的,是首次組隊參賽的U19國青隊。多年後成耀東再次率隊徵戰聯賽,只是麾下,換成一幫初出茅廬的小將,「他們需要置身職業足球的場景,去累積經驗。」出兵,也是練兵,既做教練又當師長的成耀東清楚,雛鷹展翅,任重道遠。
專業上是主教練
「我第一次當主教練是36歲,當時在聯賽裡最年輕。」回憶起2003賽季在上海國際隊臨危受命,成耀東淡淡笑容裡露出一絲自豪。俱樂部並沒有給壓力,但他知道肩上擔子的分量,執教處子秀,率上海國際隊贏下德比,交出合格的答卷。17年後,仍是主教練的身份,成耀東卻要帶領一幫孩子,去接受職業心路的洗禮。
十多年來國字號隊伍衝不出亞洲,專業上,國青打中乙這個短期解決方案,成耀東百分百認可,「相信很多教練意見跟我一樣。中長期集中,多打高水平比賽,隊員會比過去提升更多。」他說,這批孩子正跨入職業階段,雖然中乙級別不高,仍會面對許多經驗豐富的職業球員,如此寶貴的體驗,是短期集訓、熱身賽和青超聯賽都無法提供的。
圖說:成耀東志在練兵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國青隊打了20多場比賽,對手都是比自己年齡大的隊伍,不少比賽國青場面佔優卻轉化不成勝果。和中甲的南通支雲那場,國青先進3球,卻被對手連扳4球。成耀東解釋,這就是隊伍不成熟的表現,沒法像成年隊的球員,在一場90分鐘的球賽裡保持穩定的節奏,「把這批隊員扔到職業聯賽裡摸爬滾打,能讓他們增加穩定性,鍛鍊閱讀比賽和把握比賽的能力。」
9月中旬集合,跨度一個月,在東方綠舟訓練基地,成耀東帶著國青完成第四期集訓。這一期的主要目標,是塑造隊伍的核心。隊伍從申花、國安、梅州和建業等俱樂部招入多張新面孔,艾菲爾丁等幾名03年齡段的也跳級入選。「充實中場位置,還有左後衛。」他解釋,「遇到強隊和弱隊,我們在人員搭配和戰術上都要能應變。這次招了幾名身材高大的球員,因為面對東南亞球隊,我們也得有辦法。」
圖說:訓練中的國青小將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中乙聯賽規定每隊報名限額30人,國青啟程赴海埂賽區前一天,問成耀東名單是否已定,他回答沒有,實則心裡有數,「我們有幾個傷病,再等兩天。」
思想上是家長
知道要踢職業聯賽,國青隊員們都很興奮,找教練問這問那。成耀東就坐下來,跟他們挨個說道說道。這個時候,他更像個家長,把自己足球人生的甘苦,掰碎了餵給隊員細嚼慢咽——聯賽,就是每一輪對手都要和你搏命的,沒得喘息,二十七八歲的球員輸給孩子會沒有面子。「這種場景更值得鍛鍊,隊伍心理承受的壓力會大很多,」他說,「還有裁判和各類場外因素,都要學會面對。」
圖說:成耀東背負了不小的壓力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因為承載衝擊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希望,國青成立之初就備受關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足球人才底子薄,這是圈內的共識,可正因為這樣,更多目光盯著隊伍的成績單。從熱身賽與東南亞對手互有勝負,到亞青賽未晉級正賽,這批孩子承受了足夠的壓力。四個月前的泡吧事件,有人更是給這支國青貼上標籤:踢球不行,做人也不行。
泡吧事件帶來的壓力,成耀東多少有些遺憾,這幫小球員的心智還沒完全成熟,當時未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思想上也有晚熟的。對身上的國字號球衣,對自己的球員身份,認識不足。」
圖說:國青隊長陶強龍 全體育圖
違規的隊員中,幾個都是核心,陶強龍還是隊長,去年的亞青賽預賽,他是頭號射手。這是事發後很多人震驚的原因之一——這事怎麼會發生在他們幾個身上?每每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成耀東擺擺手,意思得以隊員的角度去看問題,「在隊裡陶強龍算比較成熟的,但他們還是比較年輕,仍會犯年輕人的錯誤。」
對違紀隊員,足協重罰,隊裡嚴肅批評,但成耀東要做的還有更多。「隊員認錯的態度很誠懇,也變得有點消沉,這證明他們有壓力。」作為隊裡的大家長,這個時候他又得託孩子一把,「消沉太多也不行啊。你得做思想工作,開導他們。」
感情上是老師
現在成耀東一天的作息,7點在基地吃早飯,然後和教練組開早會,再跟隊員交代下訓練內容,9點後開練,一個半小時或兩小時,加上熱身和準備的環節,上午就泡在球場了。若下午不安排訓練,也沒有隊會,才是屬於他自己的時間,「了解新聞,看看電視。」他說,最近愛看講述咱們軍隊歷史的紀錄片和電視劇。
從毛澤東和朱德在井岡山會師拉起自己的隊伍,到紅軍在瑞金紮下根據地,再到萬裡長徵,以及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成耀東看得津津有味。「這些內容以前也知道,但了解得不深,現在年紀上去了,身為中國人更想去了解,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圖說:成耀東指導國青小將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長徵的這段,成耀東看得特別投入。紅軍太不容易!他感嘆,「你以為過草地比過雪山容易?其實過草地更艱苦。這個草地,可不是我們踢球的草地,過草地,紅軍損失了多少戰士!」
成耀東和一位朋友分享觀感,「不看這些歷史會被淡忘的。歷史的很多細節,你是看不厭的。」
如今國青隊增配了教導員,正好,成耀東可以帶著隊員們坐下來,聽教導員給他們講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孩子不成熟,但多講,他們會加深印象,會有感情的。」讓隊員了解這些,成耀東也在幫他們找到一顆做球員的初心,十八九歲,到了邁入職業生涯的關鍵時刻,他得像老師一樣,助他們甩掉思想上的羈絆,調校前行的坐標。
圖說:成耀東直言:年輕球員要學會珍惜 新民晚報記者 李銘珅攝
國青隊員來自不同的俱樂部,各自的條件、待遇及經歷都不同。有個主力最近有點情緒,成耀東打聽了,原來這名隊員覺得自己是核心,踢得好,而打替補的隊友在俱樂部的收入卻比自己高。他就找孩子溝通,拿自己當年在體工隊的經歷舉例。
那時一年只有兩次賽會制比賽,加起來一個月就打完了。有些球員的想法是:訓練?比賽要明年了,先不用練了。反正吃大鍋飯工資都一樣。他那時年輕,有股向上的勁頭,就是喜歡足球。「企業工資高,我身邊有些人後來不踢了,現在有些後悔。但人哪能預測未來?直到1992年才有搞職業聯賽的兆頭。所以還是要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反覆叮囑隊員:「你已經踏入職業球員階段,跟以前不同了,競爭壓力很大。有可能你的思想、你的性格會影響到你將來踢球的道路,一放鬆一隨意,可能球隊就沒有你的位置了,要珍惜。」(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金雷)
記者手記 另一種成功
赴中乙海埂賽區前一天,成耀東擠出時間回家,稍稍整理一下,吃個飯。採訪前,他拿出泡騰片泡了一大杯潤嗓,氣泡在杯中歡動雀躍,很快歸於平靜。但採訪間隙,他也沒能靜一會,通過電話和微信,忙著上港俱樂部的青訓事務。
比起職業隊的主教練,這些年做孩子王,業務上工作環境寬鬆了,而更長時間跨度裡的組隊、帶隊,讓成耀東有更多機會探索球員多樣化的成長模式。
圖說:2017年全運會,成耀東(中)率領上海U20男足奪下金牌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攝
他拿上港的梯隊舉例,踢球和學業放到同樣重要的位置。俱樂部通過合作,初中階段的隊員,文化課由上師大第二外國語學校教授;高中階段的,師資是上海中學。要踢好球,也要讀好書,做好人。因為一份成績單,成耀東和教練組時常會找小隊員和家長談話,真有因為文化課成績太差被勸退的。而潛質不足的隊員,梯隊教練組會安排他們補習文化課,不放棄正常升學的途徑。
讓成耀東高興的是,這兩年不少梯隊隊員考上大學,不僅國內,也有完成SAT考試升入美國的高等學府。孩子們通過努力,爭取到新的人生方向。這讓他想起自己踢球那會,不少隊友也中途離去,有的深造,有的去外企,有的創業,後來都幹得有模有樣。成耀東感悟,除了競技成績,自己的責任也是幫孩子鋪就適合他的成才之路。這是足球青訓廣義上的成功。 (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