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通過「信易貸」為龍崗區商事主體授予信用貸款。
龍崗行政服務大廳窗口工作人員審核企業申請材料。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簡稱「兩建」),對於優化營商環境,助推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以來,龍崗區紮實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工作,抓重點,補短板,積極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完善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市場監管體系,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和市民的獲得感。
構建新型監管機制
探索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改革
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營造優良信用環境,對於優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今年,龍崗區將「城市信用建設」納入區政府績效考核,凸顯了龍崗區對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高度重視。
隨著「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龍崗區以加強信用監管為著力點,持續探索創新監管理念和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貫穿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銜接事前、事中、事後全監管環節的新型監管機制,不斷提升監管能力和水平。今年,龍崗區將「探索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改革」納入《龍崗區2020年改革計劃》重點改革項目,並出臺實施《龍崗區2020年探索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改革實施方案》。
據了解,在創新事前環節信用監管方面,龍崗區積極推行信用承諾機制,梳理形成應用事項清單,並在「龍崗誠信網」開設專欄公示各領域信用承諾書,鼓勵市場主體主動向社會作出信用承諾,加強企業誠信自律;建立事前用信機制,推動各部門把信用審核作為必要事前環節嵌入業務流程。
在加強事中環節信用監管方面,龍崗區全面鋪開「企業信用畫像」,制定《龍崗區企業公共信用評價體系》,對全區存續企業進行信用評定,為各部門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提供重要依據;積極推進行業信用評價,建立人力資源服務、建築市場、燃氣、物業管理、住房保障等領域信用評價機制,並將評價結果歸集至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在完善事後環節信用監管方面,龍崗區推動各部門實施信用聯合獎懲工作指引及11個區級聯合獎懲備忘錄;依託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歸集上級和區內信用「紅黑名單」29項,名單信息738萬條,並將聯合獎懲應用機制嵌入到資金扶持、政府採購、招投標、政務服務等重點領域業務流程;積極開展信用修復,今年以來共引導50餘家企業進行信用修復。
提升信用服務水平
拓展「信用+」應用模式
目前,龍崗區已建成全區統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公共信用信息的歸集和便利查詢。龍崗區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覆蓋商事主體、社會組織、事業單位、涉企人員(董監高)的信用檔案,具備信用信息歸集共享、信用報告查詢列印、信用核查、信用畫像和評價、信用地圖、聯合獎懲智能化模式等功能,並透過「龍崗誠信網」、「i深圳」APP為社會公眾提供服務。目前,平臺已歸集信息超過8834萬條,涵蓋轄區內登記的商事主體約111萬個。信用信息目錄是社會信用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一項重要標準。今年,《龍崗區公共信用信息目錄(2020年版)》印發,進一步推進信用信息歸集的全覆蓋,提升信用信息數據質量。
隨著全社會信用理念不斷深化,信用信息共建共享,信用應用場景也在不斷拓展,「信用+」正在助力支撐更多領域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龍崗區積極探索多種「信用+」應用模式,不斷提升信用服務水平。
龍崗區優化「信用+」融資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信用貸款支持力度,搭建線上申報平臺,拓寬服務範圍,已協助37家企業申請獲批總額1.53億元的信用貸款。推動「信用+」政務服務,對信用優良的申請人實行即時辦、馬上辦。創新「信用+」執法,推動各部門依據企業信用情況,在監管方式、抽查比例和頻次等方面採取差異化措施,減少對信用優良企業的幹擾。推進「信用+」審計,在開展資金扶持、政府採購、招投標等領域專項審計時,核查是否存在「黑名單」企業入圍或獲得扶持情況,加強重點領域事後監管。成立龍崗區信用促進會,加強信用產品推廣服務,積極開展信用建設進園區、進市場等宣傳活動。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優化服務提升監管效能
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涉及面廣,今年以來,龍崗區多管齊下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建設工作,提升監管和服務效能,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深圳著力打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被深圳列為全市「一號改革工程」。龍崗區積極營造更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加快建設數位化服務型政府,推動政務流程再造,推行「網上辦、馬上辦、一次辦、就近辦」。據悉,截至目前,全區862個事項除10個涉軍事項外,100%已實現網上辦。區級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了「最多跑一次」。區、街道、社區三級共建成50個「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區」,可辦理230餘項業務,方便群眾辦事。
創新驅動是深圳發展的強力引擎,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則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據悉,今年以來,龍崗區強化重點領域執法,依法嚴厲打擊智慧財產權侵權違法行為,並加快辦結商標違法、版權違法、專利侵權糾紛等案件,進一步加快智慧財產權存量處理速度;區科技創新局聯合相關職能部門,依託區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建成「龍崗區智慧財產權公共服務平臺」(手機端),為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一網式」綜合服務;有序推進區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為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運用方案,目前在全區部分中小科技企業中首期篩選出有意向的企業110家,發明專利523件,意向融資金額10.1億元;積極推動智慧財產權組織參與社會共治,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智慧財產權保護治理。
為更好服務企業,建立更加規範的涉企執法制度,龍崗區優化涉企檢查模式,相關職能部門根據《龍崗區涉企聯合執法檢查改革方案》的要求開展涉企聯合執法工作,統籌區街兩級涉企執法檢查計劃。據悉,龍崗區相關職能部門組織編制當月涉企執法檢查計劃,通過組織各執法部門統一「上門時間」、推行「一表制」檢查等創新舉措,逐步形成了「街道吹哨、部門參與」的聯合執法統籌工作機制,改變以往各執法部門單打獨鬥檢查頻次高的問題,減少涉企執法對企業的幹擾。
提升市民獲得感
積極做好重點民生領域市場監管
龍崗區突出抓好涉及重點民生領域的市場監管體系建設,持續提高市場監管效能,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龍崗區統籌做好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率先成立區級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圍繞一個重點(農貿市場)、一條主線(進口肉製品和水產品),緊扣三項檢測(人員、環境、產品),有效落實「三全」要求(全檢測、全消毒、全追溯),強化專班統籌協調和部門協同,壓實屬地責任,有效築牢防範疫情輸入和擴散的防線。龍崗區還積極做好各類健康驛站、隔離點的疫情防控與食品安全工作。
確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市、區關於食品安全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提能力、強監管、保安全、促發展」的使命任務,積極推動「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等重點工作。據悉,今年以來,龍崗區未發生行業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生產安全風險,食品安全形勢持續向好,食品生產、流通、餐飲環節抽檢合格率較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多措並舉提升區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與保障水平,全鏈條全過程監管進一步加強。堅持源頭嚴防,築牢食品生產環節監管防線,龍崗區目前共有獲證食品生產企業263家,今年共開展日常監督檢查340家次,並通過開展培訓及約談,督促企業強化主體責任。堅持過程嚴管,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模式,全年累計通過「雙隨機」檢查各類食品經營單位8812家次,持續規範企業合法經營,推動全區所有學校食堂和500平米以上大型商超註冊並使用食品追溯系統,大宗食品原材料進貨來源和銷售去向初步實現電子化臺帳。
統籌:王睦廣
文/圖:王睦廣 張倩妮 周春燕
製版:柴華 王娟娟 黃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