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江蘇蘇州農商銀行與國開行蘇州分行舉辦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雙方進一步明確將建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地方性金融機構與開發性金融機構各自優勢,一邊攜同抗疫,一邊攜手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支持產業轉型升級。這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兩家銀行深化合作、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抓防疫抓發展、兩手抓兩不誤的真實寫照。
攜同抗疫
全力保障抗疫企業資金需求
「疫情發生以來,我行就與國開行蘇州分行通過信息共享、互薦客戶、共訪企業等形式,精準定位,第一時間保障企業生產,助力抗疫。」蘇州農商銀行負責人表示。1月30日,蘇州農商銀行與國開行蘇州分行對接,雙方於24小時內完成轉貸款的授信審批、合同籤訂以及貸款發放,1月31日首筆轉貸款資金兩億元到帳,專項用於防疫企業和復工企業的融資所需,目前首批資金已經發放完畢。在此過程中,蘇州農商銀行用足用好國開行轉貸款資金,主動對接各類防疫中小企業200餘戶,發放防疫類貸款1億元,在首批轉貸款資金中佔到五成。
有了國開行的支持保障,蘇州農商銀行在全市農商銀行中,首家拿出10億元專項信貸規模,用於支持企業抗疫和復工復產,體現地方性金融機構的勇氣與擔當。與此同時,通過積極創新,推出「抗疫首惠貸」「抗疫普惠貸」「抗疫徵信貸」「抗疫信保貸」一系列「抗疫快貸」產品,目前僅「抗疫快貸」系列產品就已經投放近30戶、1.5億元。
武漢雷神山醫院箱式房材料物資等供應單位吳江眾元彩板組合房廠、防護服配套生產單位塗泰克紡織後整理公司在抗疫生產期間遭遇資金缺口,2月1日上午,蘇州農商銀行召開「不見面」貸審會,決定向兩家企業各發放信用貸款1000萬元。這兩筆貸款,均來自於國開行的轉貸款。從材料收集到方案制定,再到審批決策,全流程用時不超過24小時。
攜手服務
減費讓利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3月17日,蘇州農商銀行與國開行蘇州分行進一步對接,又完成了新一輪3億元低息轉貸款發放,該筆資金將專項用於當前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融資需求。本次合作是雙方繼1月末兩億元轉貸款投放後的再升級,是響應黨中央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積極踐行蘇「惠」十條、吳江「惠」企十八條,充分發揮金融助力疫情防控、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又一有力舉措。
疫情發生以來,蘇州農商銀行出臺多項減費讓利措施,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僅10億元專項信貸額度,全年有望讓利1200萬元。為進一步化解當前企業遇到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1000萬元(含)以內優質客戶的普惠貸款利率可低至年化利率3.98%;下調A類票據貼現利率30BP,其它檔次承兌行相應調整;對防疫相關企業及民生保障企業實施「定向下降」,銀票貼現利率下浮10BP;今年前兩個月已減免客戶企業網銀轉帳匯款、一碼通收單、電票籤發等手續費169萬元。
3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指出要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3月下旬,蘇州農商銀行緊鑼密鼓,全面部署開展「雙千雙萬」大走訪活動,即「千人進萬企」「千人進萬戶」行動,發動全行1500餘名職工,走進企業,走進商戶,傾聽需求,解決困難,助力復工復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
蘇州某紡織公司200萬元貸款面臨到期,由於政策管控、工人未到位等原因,無法及時開工,貨款回籠不及時等原因,企業現金流緊缺,到期貸款無法周轉。蘇州農商銀行了解企業實際經營困難情況後,快速啟動綠色審批通道,同意企業採用無還本續貸的形式周轉貸款,降低企業還款壓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攜行致遠
戰略合作服務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初,蘇州市召開開放再出發大會,以開放推動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強化有效投入、優化營商環境、塑造城市品質。對地方金融和開發性金融服務產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將地方性金融機構的服務廣度深度優勢和開發性金融機構的政策導向和規模優勢有效結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成為蘇州農商銀行與國開行蘇州分行的共識。
雙方的共識,促進了雙方的合作。經友好協商,雙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在銀團貸款、資金業務、結算代理、中小企業服務等14個業務領域,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目前,在國開行蘇州分行的指導幫助下,蘇州農商銀行已積極申請加入國開債承銷團,並計劃從科創金融、綠色金融、供應鏈金融等特色金融服務合作為切入口,與國開行建立更加密切的業務合作關係。
疫情當下,生物醫藥產業備受關注,蘇州市委、市政府更是官宣:打造蘇州生物醫藥產業新地標。在蘇州農商銀行與國開行蘇州分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上,蘇州農商銀行董事長魏禮亞和國開行蘇州分行行長王少丹還分別表示,將藉助蘇州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契機,共同護航生物醫藥企業研發擴產、抗擊疫情,助推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