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中華地大物博,美食不計其數,很多地區根據當地的物產、氣候、風俗等,有著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
有的地方似乎能用一種烹煮方式或者食用方式來概括其地方特色:
陝西,一切皆可夾饃;
陝西饃夾菜
東北,一切皆可燉;
東北小雞燉蘑菇
北京,一切皆可麻醬;
老北京麻醬火燒兒
四川,一切皆可涮火鍋;
四川火鍋
山東,煎餅卷一切;
山東煎餅
廣東,一切皆可煲湯;
廣式老火靚湯
山西,一切皆可蘸醋;
山西餃子蘸醋
天津,一切皆可卷大餅;
天津大餅卷果子
浙江寧波紹興一帶,一切皆可「臭」;
紹興蒸臭豆腐
潮汕,一切皆可醃(鹽醃水果、生醃蝦姑、生醃血蛤等)。
潮汕醃蝦姑
無錫,在我看來,就是一座一切皆可鮮肉的城市,鮮肉小籠、鮮肉餛飩、鮮肉玉蘭餅、鮮肉梅花糕、鮮肉月餅、鮮肉湯圓、鮮肉大方糕、鮮肉糰子……
無錫特色美食
我真的很佩服無錫人,他們成功的把鮮肉做成了不可撼動的主角,其他食材不過是臨時拉過來的配角而已。
餐廳推薦:
老牛窩裡:
主營無錫菜,據說這家店當地人也喜歡光顧,除了人多,其他沒毛病。
推薦菜品:松子牛肉炒年糕,響油鱔糊,尤其松子牛肉炒年糕,牛肉軟嫩,年糕彈糯,搭配相得益彰,非常好吃。
老牛窩裡
毛華美食:
這家店以小吃為主,最出名的是無錫特色玉蘭餅,全國貌似沒有第二個城市售賣這種小吃。它就是油炸糯米球裡面包一個大肉丸子,也像油炸鮮肉湯圓,滿滿一包鮮甜的肉汁,熱量爆炸。當地人吃玉蘭餅,都會搭配一碗酸辣湯。
穆桂英美食:
這家店也以各種小吃為主,比毛華美食的品種要多,玉蘭餅、鮮肉小籠、鮮肉月餅、鮮肉湯圓、各式糕團一應俱有,缺點是味道平平,玉蘭餅也沒有毛華的好吃。
笑來喜:
主營無錫小吃,以餛飩為主。對於北方人來說,最有特點的是開洋拌餛飩,鮮肉餛飩用蔥油、蛋皮拌著吃,也是很有特點了,有點兒類似四川的紅油抄手,拌汁不同,做法相似。
開洋餛飩
王興記:
無錫的老字號之一,頗有國營餐廳之風,以小籠為主,同時售賣各種糕團、小吃、無錫排骨等。
小籠的味道還不錯,鮮甜多汁,缺點是冷凍食品,不是現包的,形狀難看,吃著麵皮發黏。
熙盛源:
主營各式小籠,以及各種小吃。它家小籠比王興記要甜一點,不過是現包的,肉汁四溢,湯鮮肉香。
鮮肉小籠
三鳳橋:
無錫老字號之一,經營各類無錫菜,它的飯店旁邊有個售賣熟食滷味的檔口,主要有聞名天下的無錫排骨,還有青團、重陽糕等各式糕團。無錫排骨甜甜的,不是特別軟爛,也不會很硬,意外的火候恰到好處,涼的時候更好吃,解了甜的膩。
三鳳橋無錫排骨
老法頭梅花糕:
很多人都吃過梅花糕,可是你們吃過鮮肉餡兒的梅花糕嗎?
肉汁浸滿了外面的麵團,肉香四溢,略微一點點甜味,其他就是一個香字,美味在舌尖綻放。最愛的小吃。
鮮肉梅花糕
卜巖麵館:
主營各種麵條,陽春麵、脆鱔面等等。一碗陽春麵拌麵四塊錢,非常好吃,跟蘇式面不同,這家店的面明顯的濃油赤醬,微甜,居然還能吃出一點點辣味,非常推薦。
陽春麵拌麵
景點推薦:
阿炳故居:
有人可能不知道瞎子阿炳,但是幾乎人人都聽過他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它被小澤徵而贊為「要跪著聽的曲子」。無錫就是阿炳的故鄉,現在的崇安寺還保留著他的故居和紀念館。
錢鍾書故居:
紀念館裡保留了一些先生的手稿,有中文、英文、義大利文的筆記。天才兩個字真是為錢鍾書老先生而來的,我等不過是一個俗人罷了。
南長街&南禪寺:
南禪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名寺,和南長街兩個景點隔路相望,兩個地方都是步行街,很多小吃,相當於北京南鑼了。
南長街
惠山古鎮:
在惠山腳下,很有江南氣息的一座小鎮,可以帶一對惠山泥人「大阿福」回家。
惠山古鎮航拍,來自網絡
黿頭渚風景區:
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無錫的太湖風景區比較著名,也就是黿頭渚風景區。來無錫必遊太湖,遊太湖必遊黿頭渚。黿頭渚的風光是山清水秀,渾然天成,為太湖風景的精華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勝」之稱。
黿頭渚,來自網絡
拈花灣:
號稱小京都。小鎮整體建築風格與日本奈良相似,融入了中國江南小鎮特有的水系,打造出了一種獨有的建築風格,使得整個小鎮沉浸在美輪美奐的意境中。
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是無錫的城市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靈山大佛
其他蠡園、梅園、三國城、水滸城等景點,根據行程喜歡自行安排即可。
太湖美,太湖絕佳處,畢竟在黿頭。
無錫好,無錫最好味,鮮肉皆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