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ICAL MUSIC,譯為「古典音樂」。也有人根據牛津英文辭典裡的釋義:in traditional and serious style,定義「嚴肅音樂」。於是,「古典音樂」讓人更不敢靠近了。
但其實,古典樂也有不同的風格類型,也有適合不一樣的心情去聆聽,也有適合各種時間段來切入的旋律。送你一份工作歌單,讓你工作時有古典樂為你振奮加油。
貝多芬
英雄交響曲
這首交響曲從內容到形式都富於革新精神,感情奔放,篇幅巨大,和聲與節奏新穎自由。他在曲式結構上作了革新,如用一首莊嚴的葬禮進行曲作為第二樂章,用一首諧謔曲作為第三樂章,都是前所未有的。全曲宏偉壯闊。
阿爾貝尼茲
西班牙組曲
阿爾貝尼斯自己命名為《西班牙組曲》標題的鋼琴曲集,實際共由兩集組成,因第二集僅含兩曲,兩曲又都不算上乘之作,所以一般Op.47所指是其中的第一集,而第一集阿爾貝尼斯編定的8曲標題,事實上手稿裡只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八號,其餘四首僅有的標題,是阿爾貝尼斯死後,出版社擅自轉用他的其它作品填入,補成完整出版發行的。
拉威爾
波萊羅舞曲
本曲是拉威爾受著名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委託而作。民間舞蹈風格的旋律是這部作品的基礎。"波萊羅"原為西班牙舞曲名,通常以四三拍子、稍快的速度、以響板擊打節奏來配合。形式上,由主部、中間部和再現部構成。但拉威爾所作的這部舞曲,只是借用了"波萊羅"的標題,實際上是一首自由的舞曲,也是拉威爾為數不多的專為樂隊而寫的作品之一。
德沃夏克
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
德沃夏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是作者繼《新世界》之後的一部為眾人所知的代表作之一。他的這首協奏曲,其內容的深度、鮮明的形象以及交響發展的規模等方面,更接近於他的最後兩部交響曲,無疑都是它的成功所在。
此曲可以說是作者停留美國期間的最後巨構,曲中旋律優美,更由於寫作於美國,把美國的地方色彩和波希米亞民謠曲調巧妙地融合起來,產生獨特的魅力。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思念,還有作者對初戀女友的哀悼,這些複雜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可以給人巨大的感動。
杜卡
交響詩《小巫師》
《小巫師》,又被譯為叫做《魔法的弟子》。它是一首交響詩作品。曲創作者是杜卡,創作完成時間是公元一八九七年的時候。是來源於德國詩人歌德的同名敘事詩。該首樂曲是描寫了一位魔法師,能將掃帚點化成為人,為他操作種種家務。交響詩運用詼諧曲的體裁,各個主題由掃帚主題派生出來,是單主題迴旋曲式結構。
西貝柳斯
交響詩《芬蘭頌》
整個樂曲由若干個性格突出的主題動機及其展開構成。音樂一開始的銅管合奏有力地呈現出主題,粗獷、強烈而沉重,被稱為「苦難的動機」,表達出一種受禁錮的人民所蘊藏的反抗力量和對自由的強烈渴望,音樂的進行突然加快,在低音弦樂器陰森森的背景的襯託下,銅管樂器和定音鼓帶出的一個極其刺激的節奏型,把聽者帶入了充滿緊張的戲劇性衝突的戰鬥場面,掀起了一個強有力的高潮,後來,音樂在低音樂器簡單反覆的音型中,傳出了一曲勝利的頌歌,這支旋律從銅管樂器的戰鬥吶喊中發展出來,但它的純樸明朗,就像是一支具有舞蹈性節奏的歡快民歌。
緊接著,木管樂器呈示出的充滿必勝信心的鬥爭動機,和勝利頌歌的主題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鬥爭場面。後來,樂曲出現了頌歌主題,曲調莊嚴舒緩,滲透了人民熱愛祖國的崇高而神聖的感情。
工作的時候聽聽這些歌曲
是不是更有動力了呢~
版權聲明:
文中文字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如果你還想聽哪位歌手的音樂,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讓我們不斷帶來更優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