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快遞業務赴港二次上市?順豐回應:沒有計劃

2020-12-16 中華網財經

中華網財經訊,11月17日消息,據外媒報導,順豐控股考慮將快遞業務在香港IPO,二次上市可能募資50億美元。報導稱,順豐已與潛在顧問就擬議的交易進行初步討論,但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

據香港經濟日報消息,對此,順豐回應稱沒有計劃赴港上市。

資料顯示,順豐是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成立於1993年。2008年-2012年,順豐進入競爭領先期,開始建立自有航空公司,逐步開拓國際市場,強化快遞競爭優勢。2016年12月12日,順豐取得證監會批文獲準登陸A股市場。2017年2月24日,順豐在A股正式更名為順豐控股。

順豐控股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95.94億元,同比增長39.13%。而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為787.70億元,全年為1121.93億元。業務量方面,根據月度數據,順豐前三季度完成業務量56.72億票,同比增加75.06%,已經超過2019年的48億票。

順豐快運今年以來動作頻繁。2月,順豐快運成功融資3億美元加強物流網絡建設和科技研發;3月,順豐快運發布針對B端客戶的大票零擔產品,主要覆蓋單票500公斤以上,單票貨物重量無上限,單件貨物最高可達3000公斤;4月,順豐快運再次對其大貨服務進行升級,優化計價模式。截止2020年6月30日,順豐快運擁有57個快運中轉場,約1400個快運網點,快運場地面積超過209萬㎡,日承載能力11萬噸,比2019年12月提升29%。

2019年7月份,順豐快運正式由順豐一項集團業務轉變為順豐體系內一家獨立的公司,並與順心捷達形成雙品牌獨立運營。獨立運營後的順豐快運在2019年即交出了126.59億元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7.16%,增速遠超同行。值得一提的是,快運業務不僅是順豐第一個營收突破百億的新業務板塊,同時也在快運行業中排名第一。今年上半年順豐快運仍保持了收入和貨量增速雙第一的實力,順豐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順豐快運業務實現收入76.74億元,同比增長51.3%,貨量同比增長74%,在順豐總業務收入中的佔比提升至10.8%。

11月17日,順豐控股A股盤中一度跌逾3%,尾盤跌幅收窄,收於78.45元,跌幅1.94%,市值3575億元。

相關焦點

  • 順豐回應香港二次上市:沒有計劃來港上市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順豐最新資訊 > 正文 順豐回應香港二次上市:沒有計劃來港上市
  • 順豐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
    水草 2020-11-17 18:00 導語 創頭條11月17日消息 據財聯社報導,順豐控股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或將快遞業務在港IPO,預計募資約50億美元。
  • 最前線|傳百世集團拆分快遞及貨運業務赴港上市,阿里擬繼續參投
    來源:36氪繼中通後,又一家美股上市的快遞公司傳出赴港上市消息。據路透消息,三位知情人士稱,百世集團正在為其快遞和貨運業務尋求在港二次上市,發行規模和目標估值尚未確定。百世集團對此回應36氪稱:不予置評。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並不滿意其在美股的估值區間,決定不將供應鏈管理和雲業務等規模較小的業務單位納入赴港上市進程,原因歸於為快遞和貨運尋求高估值會直接。
  • 最前線 | 傳百世集團拆分快遞及貨運業務赴港上市,阿里擬繼續參投
    繼中通後,又一家美股上市的快遞公司傳出赴港上市消息。 據路透消息,三位知情人士稱,百世集團正在為其快遞和貨運業務尋求在港二次上市,發行規模和目標估值尚未確定。百世集團對此回應36氪稱:不予置評。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稱,該公司並不滿意其在美股的估值區間,決定不將供應鏈管理和雲業務等規模較小的業務單位納入赴港上市進程,原因歸於為快遞和貨運尋求高估值會直接。 一季度,百世集團快遞業務實現收入42.68億元,佔比達62.1%;貨運業務實現收入9.88億元,佔比達到14.4%,兩項業務貢獻總收入的近八成。
  • [1117創精選]百度36億全資收購YY直播,順豐回應二次上市
    百度在收購YY直播的同時,華為卻在分拆其業務,使其能分開快跑。11月17日,華為發表聲明,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聲明稱,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共有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 深度丨2000億中通快遞被傳回港二次上市:短期需求並不迫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深度丨2000億中通快遞被傳回港二次上市: 短期需求並不迫切近日,有關中通快遞(ZTO)回港二次上市的傳聞開始發酵。6月24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向中通快遞詢問上述傳聞是否屬實,其相關負責人表示「不予置評」。
  • 順豐也要來香港了?王衛內地富豪第九,快遞出海加速!
    來源:新浪港股11月17日消息,順豐控股擬赴港上市,公司股價在A股直線拉漲,截至發稿,順豐控股由此前跌3%直線拉升,一度,最新市值3645億元。知情人士透露,順豐控股正考慮通過在香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該公司一直在考慮多種選項,包括在港二次上市,可能募資約50億美元,或者將快遞業務在港IPO。據悉,順豐已經與潛在顧問就擬議的交易進行初步討論,但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順豐未回應置評請求。
  • 迪馬股份擬分拆東原澄方赴港上市 房企物業板塊分拆上市掀熱潮
    迪馬股份(600565)擬分拆物業板塊赴港上市。12月7日晚間,公司發布公告,擬將旗下控股子公司重慶東原澄方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東原澄方」)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迪馬股份表示,本次分拆東原澄方獨立上市能夠增強其資本實力,提供多元化發展渠道,有助於做大做強物業服務板塊,提高物業管理服務的持續營運能力及整體實力。今年以來,內地房地產公司掀起了物業板塊赴港上市熱潮。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十餘家公司發布或實施相關計劃,包括正榮地產、綠城中國、弘陽地產、金融街控股、建業股份、鴻坤集團等。
  • 傳百勝中國將赴港上市,餐飲「巨無霸」募資圖逆市擴張?
    多次被傳將赴港上市 百勝中國是當之無愧的餐飲業「巨無霸」。 2015年10月份,百勝餐飲集團在美國肯塔基州宣布,擬分拆為百勝中國和百勝餐飲集團兩家上市公司,分拆完成後,兩家獨立的公司將聚焦各自的業務重點,根據自身業務發展需要來調配資源。
  • 順豐拓展周邊業務,巴菲特割肉銀行股
    網傳京東赴港上市計劃,與阿里二次上市有何異同?對於其他中概股公司來說,京東的二次上市對他們有什麼啟示?去年阿里、如今的京東選擇赴港二次上市都為中概股回港提供了借鑑,就是在中概股在美國遭遇信任危機、監管趨嚴的形勢下,回歸香港可以對衝美國單一市場的風險,優質標的會被國內投資者認知。在經過同股不同權的改革後,香港會成為中概股除美外最佳的著陸點。
  • 快遞企業得四季度者得未來,順豐三通一達各有各的焦慮?
    與通達系處於網點動蕩的尷尬境地不同,順豐也在資本市場遭遇一波減持操作而股價波動,一場赴港上市的傳聞也被闢謠。順豐估值過高被減持?具體來看,順豐控股10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120.58億元,同比增長34.22%;業務量6.89億票,同比增長57.31%;單票收入17.50元,同比下降14.68%。
  • 擬赴港二次上市 這次京東會怎麼玩
    赴港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大軍中,京東或許將有一席之地。3月16日,京東最早將於2020年中在香港二次上市的消息如同炸雷。儘管當事方對此事三緘其口,但認定京東終究會同阿里一樣完成赴港上市的聲音此起彼伏。此時赴港,是京東降低單一市場融資風險的外在表現,防止美股出現回調後對其產生重創。分析認為,京東不會打包赴港上市,而是會將物流與金融拆分,以求子集團估值的最大化。
  • 科技早報 | 順豐否認在港二次上市融資50億美元 愛奇藝股價大跌15%
    昨天,百度公司宣布與歡聚集團達成最終協議,將以36億美元收購歡聚集團國內直播業務YY直播,預期這筆交易將在2021年上半年完成。其他要聞:「比傳統媒體權力大得多」 Twitter、Facebook審核政策遭國會抨擊
  • 百世被傳赴港上市背後:市值排名「吊車尾」 公司主業需進一步明晰
    原標題:百世被傳赴港上市背後:市值排名「吊車尾」,公司主業需進一步明晰   8月12日,有知情人士表示,
  • 外媒:順豐控股考慮在香港二次上市,或籌資約50億美元
    彭博11月17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中國最大的快遞公司之一順豐控股正考慮通過在香港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知情人士稱,該公司一直在考慮各種選擇,其中包括在香港二次上市,可能籌資約50億美元,或是將主營的快遞業務在香港IPO。知情人士表示,順豐控股已經與潛在顧問就擬議交易展開了初步討論;相關考慮仍處於初步階段,順豐仍可能決定不實施任何計劃。
  • 申通德邦韻達發季報,快遞單價繼續下降;圓通嘗鮮5G,順豐試水籤證;餘聯兵意外離世,達達要赴美國上市?
    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21.5億件,同比增長22.5%;業務收入實現1543億元,同比增長21.4%。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快遞規模持續擴張。3月份全國日均快件量1.6億件,一個月產生的快件量已經接近2012年全年水平。其中國內快遞業務繼續快速增長。一季度,國內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18.5億件,同比增長22.8%;業務收入實現1385.9億元,同比增長22.7%。
  • 回港潮「後浪」:傳言戳中市值2000億的中通快遞?
    回港二次上市的傳言,終於還是落在了中通快遞身上。 2018年,港交所啟動了25年以來的最大機制改革,引入同股不同權、對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打開通道,改革了二次上市的規定。此後半年,阿里巴巴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成為市場焦點,並隨後為中概股回港開了個好頭。 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全球發售5億新股。
  • 教育培訓機構龍頭再曝二次赴港上市 新東方能藉此機會乘風破浪嗎?
    在美股沉浮14年之後,老牌教育機構新東方又爆出回港新進展,這距離其將旗下子公司新東方在線送上港股市場已經一年多的時間。10月13日新東方發布了2021財年第一財季的財報後,新東方回港的消息又有了新動向。據相關消息稱,新東方計劃本周尋求通過港交所聆訊,最快本周末於港交所官網披露招股說明書。
  • 順豐快遞考慮在香港上市
    鞭牛士BiaNews消息:據彭博報導,順豐控股據悉考慮在香港發行股票,二次上市可能募資 50 億美元,可能將快遞業務在香港 IPO。了解到,十月底,順豐控股發布三季度報告。從財報營收來看,順豐控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收 1095.94 億元,同比增長 39.13%。而去年前三季度營收為 787.70 億元,全年為 1121.93 億元。業務量方面,根據月度數據,順豐前三季度完成業務量 56.72 億票,同比增加 75.06%,已經超過 2019 年的 48 億票。
  • 榮盛發展擬分拆旗下物業「榮萬家」赴港上市
    新京報訊 5月10日,榮盛房地產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榮盛發展」)發布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擬分拆所屬榮萬家生活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榮萬家」)到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相關議案。榮盛發展表示,公司分拆榮萬家上市後,不會對公司其他業務板塊的持續經營運作構成任何實質性不利影響,不影響公司獨立上市地位。截至本公告日,榮盛發展持有榮萬家91.20%的股權,河北中鴻凱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持有榮萬家 8.80%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