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拍攝信條,他炸了一架波音747!諾蘭新片《Tenet》觀後感

2020-12-16 不加鈣
信條《Tenet》

觀影前需要先百度一下下面這些名詞:熱力學概念「熵」、放射性元素「鈽」、曼哈頓計劃、祖父悖論、單電子宇宙。

1、把《記憶碎片》的架構升級重造,伴隨著如《盜夢空間》般的視覺奇觀,也有《敦刻爾克》震耳發聵的聲效轟鳴,當然,也少不了如《星際穿越》裡親情的羈絆與糾葛。諾蘭還是那個諾蘭,不願意重複自我,依舊願意挑戰規則,且永遠尊重觀眾。

2、如果說有個諾蘭三部曲,那麼《信條》更像是上盡重樓後的返璞歸真。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定律)是初中物理知識,祖父悖論、莫比烏斯環更是各個科幻up主的老生常談,都沒什麼難理解的。若說時間線複雜,它還沒有《暗黑》複雜,即便與諾蘭自己的《記憶碎片》相比,也好理解多了。

信條《Tenet》

3、信條(Tenet)依舊是一非同尋常的科幻影視作品,諾蘭通過影片把時空逆轉的概念玩得讓科幻迷目瞪口呆,影片信息量也很大,但是不是讓人完全看不懂,只是說諾蘭沒有像盜夢空間那種非常充分的鋪墊,細節其實都已經隱含在了人物的對話以及主角經歷過的一些事情當中,所以需要二刷以上。

4、時間與空間,過去與未來,正態與逆態,各種細節的鋪墊,通過特殊的敘事手法互相穿插交織,當脈絡逐漸清晰,極致的罪惡與人性痛苦的掙扎被赤裸裸地呈現在你的面前,本片非常考驗觀眾的邏輯推導以及對細節的揣摩度!

信條《Tenet》

5、就像影片那句臺詞所說:「不要嘗試理解它,要去感受它,」對,就是要感受。有人拼命追求真相,有人事先知道結局,撥開雲霧之時,空虛寂寞迎面襲來。開局氛圍滿分,入戲相當快,看完之後我似乎懂了,又似乎什麼都不懂,總之,一遍很難看懂細節,而細節又特別多,諾蘭在這部電影裡面幾乎沒有安排解釋設定的劇情,或者只是簡單解釋兩句,所以很難理解!其次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思維方式,大腦習慣正向前進的思考問題,所以當事物倒退發展,就容易造成大腦宕機,如果把大腦比喻成電腦,當大腦滿載運行時,思維就會變得非常遲鈍,進而更難梳理倒放的因果關係。

6、全片用IMAX和70毫米膠片結合拍攝,視覺感一流。七個國家的景別背景如沐春風,震感強烈,耗資2億美元的投資真刀實槍,諾蘭駕馭動作場面技術越發成熟,為了拍攝信條,他炸掉了一架真的波音747飛機。憑《黑豹》拿到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路德維格格蘭松點睛之筆的配樂。主角華盛頓表演無話可說,女主Debicki更是突破諾蘭影片裡無情感的花瓶形象。還有麥可·凱恩等御用配角老戲骨,穩紮穩打。沉默的爆發,不經意的細節,都可能引發一場撬動。

信條《Tenet》

7、諾蘭不止局限在平行世界的時空構造,而是將一個緯度的時間塑造出了一個空間,可順可逆可左可右。有因必有果,自由意志的直覺感,影響過去和現在的逆向武器。這是一場時間鉗形的遊戲,每個個體都可能是棋子也是boss。合和而成的紐帶關係,乾絲萬縷構成一場諜戰之爭。扭轉時間的算法被拆解,最後信條回文,一切回到原點,站在終點迎接起點。

8、影片最後一部分的大戰也是我有限的IMAX觀影經歷裡極其難忘的片段,對於電影片名信條的回文,在電影中是以一種極其意外的方式進行了呈現,影片的配樂也是極其出彩,從開場就能牢牢的抓住觀眾,這一次諾蘭的動作戲感覺也進步了不少,多了一些快節奏近身打鬥,而且正向逆向同時打鬥的場景,是一種別樣的觀感,總而言之,我感覺諾蘭完成了一次對自己的突破。

信條《Tenet》

9、諾蘭的厲害之處在於,他總在不斷嘗試帶給觀眾某種新概念,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完整世界觀,並用他慎密的邏輯將其中所有環節緊密串聯在一起,環環相扣,任你推敲。盜夢如此,星際如此,信條亦是如此。即便你並不喜歡他講的某個故事,也不妨礙你敬佩他對待電影藝術的嚴謹態度。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炸了一架真飛機 阿湯哥要到太空拍電影
    最近,兩部好萊塢電影備受關注,一部是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該片計劃於7月17日在北美上映,諾蘭為了拍攝該片炸了一架真飛機。此外,之前湯姆·克魯斯上太空拍電影的消息備受關注,該片導演近日確定,曾與阿湯哥合作過《明日邊緣》的道格·裡曼導演將執導本片。
  • 諾蘭新片《TENET》熱映,但中文片名《信條》譯得太爛?
    影迷期待已久的諾蘭的新片《信條》(tenet)終於上映了,我也是第一時間去看了。相信很多人是通過《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認識並喜歡上這位鬼才導演的。《盜夢空間》四層夢境的設置依然為人津津樂道,《星際穿越》裡黑洞以及五維空間的展示,讓人們腦洞大開。
  • 《信條》終於來了,我們已經等了整整三年
    廣大影迷和行業工作者們,都在期盼著一劑強心針,可以助力影院復甦,重新激活電影票房。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就這樣被眾人寄予了厚望。華納兄弟負責人日前也表示,《信條》將在各國的電影院復工後,儘快與全世界的觀眾見面。
  • 諾蘭《信條》曝10分鐘超長幕後花絮
    諾蘭鍾愛的IMAX膠片攝影機發揮很大作用,面對昂貴的膠片,讓演員們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親自攀爬  很多危險工作場景諾蘭有時都會提前上去演示一次,讓演員們實拍時也不敢懈怠。諾蘭表示,《信條》給觀眾重新理解動作影片的理由,也希望大家能體會到時小時候第一次看諜戰片時的激動。
  • 全球影院都在等諾蘭新片救市,他十年前拍的科幻片卻至今無人超越
    毫無疑問,在眾多好萊塢大片紛紛撤檔、改檔到明年後,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新片《信條》擔負起了重啟全球電影票房的重擔。目前,影片暫定8月12日在美國上映。影片充滿了諾蘭的招牌元素,科幻元素,借用時間概念重塑過去、改變現在。《信條》講述整個世界的存亡危在旦夕,特工利用「時間逆轉」,努力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 《信條》今日零點首映,諾蘭還是那個諾蘭嗎?
    圖說:《信條》海報 官方圖新片《信條》還能延續這位傳奇導演的傳奇嗎,諾蘭還是那個我們熟悉的諾蘭嗎?諾蘭變了,這一次他拍了一部「間諜片」。上映前,在介紹電影故事時,諾蘭曾神秘兮兮地說:「《信條》是一部間諜驚悚片,其主人公是故事的核心,他就職於一個名叫『信條』的高度機密組織。」
  • 諾蘭新片要來了,2020年唯一一部必看電影,你準備好了嗎?
    諾蘭新片名為《tenet》(信條),投資預算2。05億美元。諾蘭在電影上的幾個長期合作夥伴都有參加,其中包括麥可·凱恩(蝙蝠俠前傳中管家老爺爺)和肯尼思·布拉納(敦刻爾克)。3、《tenet》主要講了什麼關於劇情一如諾蘭電影上映前的風格,關於《tenet》的具體劇情製片方都沒有透露。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但《信條》難就難在,主人公要完成的任務非同一般。 等待他的神秘任務,超越了真實的時間維度,甚至不是科幻片中經常出現的「時間旅行」。 這一點,他評價最高的兩部作品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 十年前拍《盜夢空間》,諾蘭首度合作小李子,兩人聯手打破了觀眾對空間的慣常認知。
  • 看懂《信條》前,先要看懂諾蘭
    承載著振興疫情後全球影院重任的《信條》已經在中國上映數日了,但很多人走出電影院後的反應都是一臉茫然。也難怪,能把「商業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克里斯多福·諾蘭,其電影一向被冠以「燒腦」的名號,但其實,其一些主題、元素和風格都是一以貫之的,它們就像破解謎題的通關密碼,能幫助那些迷失在諾蘭迷宮中的影迷們找到「出口」。
  • 投資超15億,炸掉一架真飛機,這次大神諾蘭能突破自己的極限嗎?
    作為年度最受期待的大片之一,《信條》將於8月底9月初在全球上映,中國內地的上映時間,是9月4日。對於中國影迷來說,這是個好消息。這也是電影院復工以來的第一部年度好萊塢超級大片(新片)。為啥《信條》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原因很簡單,這是諾蘭的電影。
  • 看不懂《信條》?不妨先摸清諾蘭的12個「套路」
    承載著振興疫情後全球影院重任的《信條》已經在中國上映數日了,但很多人走出電影院後的反應都是一臉茫然。2014年,諾蘭曾與同為「膠片控」的昆汀·塔倫蒂諾等人成功遊說好萊塢各大製片廠資助全球僅存的膠片生產商柯達。 4.實拍至上 儘量減少使用影棚拍攝和電腦特效,儘量在自然環境中拍攝或是多利用模型,也是諾蘭頑固的老習慣,他認為,電腦特效畫面沒有生命力。
  • 諾蘭新片《信條》時長超《盜夢空間》一次看個爽
    據韓國媒體分級委員會顯示,諾蘭新片《信條》已通過審核,時長為149分鐘59秒,超過了10年前的《盜夢空間》。諾蘭最近幾部電影的時長分別為《敦刻爾克》106分鐘、《星際穿越》169分鐘、《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164分鐘、《黑暗騎士》152分鐘。因此這次的《信條》時長也是諾蘭的正常水平發揮。據悉,《信條》是諾蘭至今成本最高的原創電影,全片預算超過2.2億美元,採用IMAX攝影機拍色和。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 網友:應該音譯成「天吶天」!諾蘭又來挑戰...
    羊城晚報訊 「《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信條》延續了諾蘭的一貫風格:用精巧的概念包裝簡單的故事。
  • 炸醫院,炸飛機,炸體育場,這10個場景告訴你實拍狂魔到底有多狂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新作《信條》依然堅守7月17日上映。劇組真的炸了一架波音747型號客機,成為了影片宣發的焦點。其實對於諾蘭這個「實拍狂魔」來說,炸飛機什麼的也只能算是常規操作了。在進入對《信條》的映前終極解構之前,不妨先回顧一下諾蘭電影生涯的十大實景拍攝場景。①巴黎街道爆破《盜夢空間》,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第一次在夢中給艾倫·佩姬上課時,他們所處的巴黎街道發生了連環爆破。
  • 揭開《信條》6個幕後秘聞!
    20年前已經初步構思導演諾蘭身兼《TENET信條》編劇,雖然他約於6年前著手創作《TENET信條》的劇本,但據知原來20多年前他已經有「信條」的概念,不過他表示因為要等各方面時機配合才可讓這個想法成事,在他拍完《敦刻爾克》之後,希望再度拍攝大規模製作,而諜戰電影在他一直以來都想挑戰的類型,他亦想在諜戰電影當中添加新意,所以就嘗試將
  • 諾蘭攜主創連線《信條》中國首映禮:不要試圖理解它,感受它
    諾蘭與一眾主創人員連線《信條》中國首映禮。受此次新冠疫情影響,9月4日在內地公映的《信條》,是2020年第一部幾乎和全球同步上映的新片,亦是自1994年中國內地「引進大片」時代開啟後,觀眾在大銀幕上暌違好萊塢進口大片最長的一次等待。
  • 湯姆·克魯斯重回影院 力挺諾蘭新片《信條》
    湯姆·克魯斯重回影院 力挺諾蘭新片《信條》 時間:2020.08.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IMAX:諾蘭《信條》採用史上解析度最高攝影機拍攝 每一幀2.16億像素
    近日,由傳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最新原創科幻動作大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首周末票房突破兩億。雖然,影迷的觀後感大多為「看不懂」和「沒看夠」,但依然擋不住諾蘭影迷的吹爆:「諾蘭最佳作品之一」「絕對是諾蘭電影中動作戲最佳的一部」。
  • 《信條》裡的信條組織為何要撞擊「五角大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鴻蒙之家,ID:hongmeng222】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信條》上映到現在,很多人表示沒看懂。也有很多人表示:諾蘭玩脫了。一些人認為,拍部沒人能看懂的電影,為了個鏡頭還炸了架價值過億(新機)的波音747,搞什麼?還有一部分「專家」認為,在相對論橫行的當下,用熵增原理進行時空穿越顯然OUT了....
  • 諾蘭「時空三部曲」最後一部《信條》來了,9月4日上映!
    據悉,《信條》由克里斯多福·諾蘭根據自己的原創劇本進行拍攝,故事講述的是世界存亡危在旦夕,「信條」一詞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諾蘭說:「《信條》不是講時間穿越的,它涉及時間和時間運轉的不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