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學生焚燒美國和以色列國旗。
11月27日,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遭遇「武裝恐怖分子」襲擊,經搶救無效死亡。
當天,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軍事顧問海珊·德甘在推特發文,指認以色列意圖施壓伊朗,發起對伊朗的全面戰爭。伊朗誓言對兇手發起「閃電般打擊」。
此次襲擊令人聯想到年初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之死,一年之內,兩位伊朗的重量級人物,都死在了暗殺之下,給原本稍顯平靜的中東局勢添上了一陣陰霾。
綜合新華社、央視、環球時報報導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伊朗總統魯哈尼28日分別對前一天發生的伊朗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遇襲身亡一事表態。哈梅內伊表示,應懲處恐怖罪行的肇事者。
儘管尚無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此次襲擊,但伊朗方面認為此次襲擊由以色列策劃實施,並指控幕後有美國身影。刺殺事件發生後有何進展?伊朗是否報復?伊朗與以色列、美國之間的衝突是否升級?事件對美國今後對伊朗政策影響如何?
美軍
調派航母決定在事件之前作出
伊朗核物理學家法赫裡扎德遇襲身亡數小時後,美國海軍官員28號說,「尼米茲」號航母作戰群正在返回海灣。
美國海軍第五艦隊發言人28號在發送給媒體記者的電子郵件聲明中說,「尼米茲」號航母作戰群25號開始返回海灣,這一調派命令與美國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場撤軍有關,並非由具體威脅誘發。美方稱:這一舉動能確保美方有足夠能力應對撤軍中出現的任何威脅、震懾敵人任何想要針對美軍的行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援引一名匿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的消息報導稱,調派航母返回海灣的決定在伊朗核物理學家遇害以前作出,原本為確保美軍安全撤回,但同時可以「向伊朗釋放信號」。截至發稿前,伊朗方面暫時沒有直接回應美軍航母最新動向。但伊朗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吉德·塔赫特·拉萬希28號警告美國和以色列不要做「冒險舉動」。
以色列
駐各國使館提高警戒加強安保
伊朗總統魯哈尼27日指責以色列製造暗殺。《紐約時報》援引三名美國官員認為,以色列是襲擊的幕後黑手。
截至目前,以色列官方尚未就事件做出任何回應。以色列定居點事務內閣部長、總理內塔尼亞胡的親信查扎·哈內比28日表示,他「完全不知情」哪一方發動暗殺,只知道事件「令伊朗非常難堪」。
《以色列時報》稱,前以色列軍事情報局負責人、現該國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所長阿莫斯·亞德林受訪時指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訪問以色列的目的並不單純,可能與法赫裡扎德遇刺有關。「顯然蓬佩奧來一趟(以色列)並不是專門去普薩迦酒莊喝酒的。」
據以色列電視12臺報導,以色列駐各國使館28日提高警戒級別,並加強安保措施。
伊朗
集會群眾高呼「我們準備當烈士」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28日發表聲明說,伊方首要事項是「明確懲罰」兇手及下令殺害穆赫辛·法赫裡扎德的人。魯哈尼當天也對遇襲身亡的法赫裡扎德致以哀悼,並表示恐怖行為不會阻礙伊朗科學家繼續努力。
分析人士指出,伊朗誓言為法赫裡扎德報仇,若報復行為造成美方人員身亡,美伊出現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將顯著提升。不過,伊朗並不希望捲入戰爭。
德黑蘭大學訪問學者、清華大學伊朗問題專家劉嵐雨認為,外部勢力此次針對伊朗關鍵人物的刺殺是一種挑釁或試探,意圖刺激伊朗方面做出「過度報復」,從而為對伊軍事行動製造藉口。不過,在當下美國國內權力交接的敏感期,伊朗可能會儘量降低觸發直接衝突的風險。
據外媒消息,伊朗民眾和學生當地時間28日在議會前集會,呼籲政府和軍隊為遇害的法赫裡扎德報仇。
報導稱,集會群眾高呼「我們準備當烈士」的口號,要求伊朗原子能組織停止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審查,認為後者的報告中包括了伊朗核科學家的名字,導致了若干科學家遇害。
歐盟及多方
譴責襲擊行為呼籲有關方面克制
伊朗高級核物理學家穆赫辛·法赫裡扎德27日在首都德黑蘭附近遇襲身亡。歐盟及多個國家28日譴責襲擊行為,並呼籲有關方面保持克制,避免地區局勢升級。
歐盟發表聲明說,27日發生的暴力襲擊是「犯罪行為」。「在情況不明朗之時,更重要的是各方保持冷靜和最大程度克制,從而避免出現不符合任何人利益的局勢升級。」
德國外交部一名發言人對媒體表示,德方對此次事件可能導致地區局勢升級表示擔憂。
土耳其外交部發表聲明譴責針對法赫裡扎德的襲擊行為。聲明說,土耳其反對任何破壞地區和平的企圖和任何形式的恐怖主義行為。聲明表示,應懲處此次事件的所有責任方,各方應避免採取可能導致地區局勢升級的行動。
敘利亞外交部長費薩爾·梅克達德表示,國際社會應譴責這一襲擊行為,並呼籲聯合國加強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
據黎巴嫩國家通訊社報導,黎巴嫩真主黨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導致法赫裡扎德身亡的「恐怖主義行徑」,表示將「堅決支持伊朗及其人民」。
法赫裡扎德是伊朗國防部核計劃負責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2018年曾在談及伊朗核計劃時「點名」法赫裡扎德。據伊朗媒體報導,法赫裡扎德乘坐的汽車27日下午行駛在德黑蘭東北60公裡處阿布沙德村一條街道上時爆炸,隨後發生槍擊,造成多人死亡。目前沒有組織或個人宣布製造了襲擊。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