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一種被標記在國徽上的動物,更被譽為澳大利亞「國寶」,但卻因為數量太多,泛濫成災,最終被端上餐盤。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全國袋鼠的數量從2006年700萬隻,到2016年一路飆升到近4600萬隻袋鼠,目前甚至超過了6000萬隻,幾乎是當地人口的兩倍,開車都能撞到。對此,澳大利亞政府每年都計劃合理捕殺100萬隻袋鼠,來維持生態平衡,更是號召全國吃袋鼠肉,使用袋鼠毛製品等等。
袋鼠為何會泛濫成災呢?
袋鼠,是澳洲土生土長的「原住民」,1770年隨著歐洲人來到澳洲,袋鼠們的生活環境也被大面積侵佔,它們的數量開始日漸減少,甚至一度瀕危滅絕,人們擔心袋鼠就此消失,很快,在澳大利亞政府的呼籲下,人民開始保護袋鼠。同時,袋鼠生理結構十分特殊,它們有兩個子宮,全年發情,這也就意味著它們可以365天輪流懷孕,第一胎還在吃奶,第二胎就已經開始孕育了,而且袋鼠具有滯育功能,想啥時候生就啥時候生,簡直就是「行走的生育機器」它們憑藉自身超強的繁殖能力,數量一路飆升。
而且,袋鼠們的天敵,袋狼、巨蜥、澳洲野犬等也因為人類的捕殺而滅絕了。這也為袋鼠的繁殖提供了「溫床」。如今,澳大利亞袋鼠泛濫成災,數量近6000萬,澳大利亞每年車禍有40%是袋鼠導致,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司機承認至少撞死過一隻袋鼠。袋鼠還會啃食莊稼、破壞牧草,吃掉嫩芽、搶佔水資源等,當地的生態系統已經瀕臨崩潰。最恐怖的是,袋鼠每個都是「健美達人」、「拳擊手」,很多市民都體驗過被一拳KO的經歷。
為了控制袋鼠數量,除了捕殺,澳大利亞人還想到另一個辦法那就是「吃」!
由於是野外生長,全身都是肌肉,所以脂肪含量不高,肉質更像牛肉,其中袋鼠肉裡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鐵、等維生素。對於澳大利亞人來說,吃袋鼠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不少餐館,超市也都能買到袋鼠肉。目前,全球有60多個國家進口袋鼠肉。
不過,袋鼠也不是可以隨時獵殺的,只有特定的幾個月才能捕殺,而且,澳洲一共有48種袋鼠,其中只有4種允許被獵殺。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吃袋鼠的速度,遠遠趕不上袋鼠的繁殖速度,真就越吃越多!
澳洲人民紛紛感嘆:天下苦袋鼠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