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火車站
儘管這裡受疫情影響嚴重
但仍有不少人流匯聚於此
原來,這裡正在舉辦一場別開生面的「新車發布會」,由烏茲別克斯坦鐵路股份公司舉辦,特意迎接通用技術集團中技公司供貨的4臺(8節)總價過億元的電力機車。
冬日的塔什幹寒風凜冽,室外溫度只有5℃左右,但現場的氛圍卻異常火爆,樂隊激昂的演奏、記者熱情的採訪,交織出一片熱烈與喜悅的氣氛。
新車發布會點燃冬季
此次到貨的電力機車是中技公司烏茲別克30臺電力機車項目的首批發貨,它們歷經6400公裡、1個多月的旅程,克服重重困難抵達塔什幹。
在經歷了機車整備、測試試驗和人員培訓等工作後,4臺電力機車被正式交付烏方,並收到業主接收證書,較合同期限大幅提前。
發布會在機車緩緩駛入的轟鳴中正式開始。
烏鐵公司董事長哈西洛夫先生出席發布會並發表致辭。他感謝中技公司等中方夥伴在今年疫情擴散的嚴峻形勢下,克服困難實現大幅度提前交付機車。
他表示,
此次交付的大功率電力機車針對烏茲別克地形複雜的山區設計,能夠滿足當地急迫的客運和貨運需求,將儘快投入運營。
隨後,各方人員在我方講解員的帶領下登車參觀。
期間,中技公司烏茲別克經營中心相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塔什幹分社、烏茲別克24臺等多家當地主流媒體採訪。
發布會在當地傳統的鼓樂聲中圓滿結束。
中技公司、中車大連公司、烏鐵公司相關人員、當地多家主流媒體共200餘人共同參加了此次活動。
中烏主流媒體爭相報導
其實這批電力機車剛抵達烏茲別克,就受到了媒體的關注。
△多個網站進行報導
此次新聞發布會更是被中烏兩國多家媒體報導。包括新華社、UZREPORT TV、O'ZBEKISTON 24、 ZO'R TV、KUN.UZ、Халк сузи(人民之聲)、Правда Востока(東方真理報)多家媒體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關注。
新華社網站中文、英語、俄語先後進行了5次不同角度的圖文和視頻報導:
中文
英語
俄語
烏茲別克主流媒體——「烏茲別克24臺」以俄語和烏語先後兩次報導。
俄語版
點擊觀看精彩視頻
☟☟☟☟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後期添加了視頻字幕)
烏語版
點擊觀看精彩視頻
☟☟☟☟
乾貨總結
此批電力機車配備現代化異步牽引電機,安全環保,符合國際標準。本次抵達的第一批貨運機車和客貨兩用機車,能夠實現在山嶺及困難區段的載重運輸,現已順利交付,開始在山嶺及平原地區進行電力機車試驗。
◇特色突出。第一,為雙節電力機車,具備雙倍牽引能力,第二,兩臺電力機車的控制由一個司機室通過無線重連的方式來實現。
◇技術過硬。兩節機車的功率為14400千瓦,設計時速為120km/h。值得關注的是,本次供貨的機車配備了現代化的控制及檢測系統、現代化工業級計算機及安全保護設備,比如克魯勃系統。還配置了電子制動系統,在監控列車行進時,可以有效防止所有事故的發生。
◇惠及社會。在30臺機車全部到貨之後,將會創造240個工作崗位,包括120個司機崗位,120個司機輔助人員崗位。
◇安全環保。電力機車運行所採用的現代化技術實現了節能環保,並且有效的提升了鐵路效能,減少了貨運及客運的時間,同時為列車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逆疫情拼搏而上,破萬難終成正果
為何這批電力機車如此受到烏方關注?這要從烏茲別克的特殊地理位置說起。
烏茲別克斯坦位於亞歐大陸交往的十字路口,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自古就與中國往來密切。同時,它是全球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
正是基於如此特殊的地理位置,鐵路運輸對烏顯得尤為重要,是其國民經濟發展的命脈。
本次疫情背景下的提前發運對於烏方可謂雪中送炭,有助於緩解當地運輸壓力,贏得了烏方各界的高度好評,為中國企業打造了一張「拼搏奮進、勇於擔當」的硬核名片。
為了確保此次機車交貨的順利完成,中技聯合體派出了換裝組和接車組兩批近40人的隊伍,其中,換裝組負責在阿拉山口為電力機車更換轉向架,接車組負責項目在塔什幹的整備、調試、測試、人員培訓等交付工作。
當機車抵達新疆阿拉山口即將開展換裝工作的當天,意外發生了。阿拉山口車站在例行消殺檢查時突然發現,從哈薩克斯坦入境的貨物上發現了「新冠」病毒!為此,阿拉山口車站立即上報情況,並及時採取了更為嚴格的疫情消殺措施,整個車站全部封閉,我方換裝組二十多人也被隔離在車站的換裝庫。
阿拉山口換裝條件極期艱苦,特別是在冬天,每天北風咆哮,陣風攜帶著沙粒摧殘著山口的一切,整個換裝庫,也只有周圍的幾道牆能夠遮風擋雨,庫內沒有暖氣,空曠的空間裡擺放著的只有冰冷的設備。那裡沒有床,沒有休息室,只有用於工作的空曠空間。
△冰冷的換裝庫
克服了封鎖帶來的衣食住等所有問題,換裝組最終出色完成了任務,11月30日,一聲長笛之後,首臺換裝完成的機車迎著朝霞緩緩駛出。
△打破「冰封」的換裝現場
12月4日,首臺機車緩緩駛入烏茲別克斯坦機務段。鐵軌旁邊,早已等待在那裡的人群歡呼起來,掌聲也隨之響了起來。在這些人群中,除了烏鐵公司、機務段的人員、還有一批來自中國的堅強小夥子們,以毛澤南、劉志廣、張遠鵬、張愛軍等二十幾人組成的接車組。
△烏方對第一臺車進行消殺
他們提前一個月經過周轉3天的旅途飛抵塔什幹。
△接車組在中轉機場
為了幫助烏鐵公司儘快使用新機車上線載貨,以解決該國當前運力不足的問題,自12月4日首臺機車運抵機務段後,接車組就加班加點開始了整備、實驗、調試工作。
△兩車正在進行靜態無線重聯實驗
P.S.無線重聯即通過無線通信信號的方式實現兩輛機車同步運行。
△對烏方人員進行培訓
烏茲別克的疫情形式不容小覷,烏茲別克斯坦機務段有員工2400人左右,僅已經感染或感染後痊癒的人員就有600多人,佔到全休員工的25%。然而接車組仍然堅持每天兩次的例會制度,早例會商討當天的工作計劃,晚例會總結當天工作完成情況。
△與烏方召開例會
除了例會,每天要求機務段提供設備協助、解決商討各種技術問題,都是在一個十幾平米的小辦公室裡完成的,有時這裡也會擠上十幾個人,沒有座椅,大家就站著。
進行試驗時,一個狹小的機車駕駛室裡也可能會擠上八九個人,有中方的專家、有俄方的專家、有機務段的管理人員、有臨時找來的機車司機、有翻譯。
△現場說明培訓
在這裡,大家的專業不同,語言不同,但是目標卻是相同的,那就是讓整個機車調試到最佳工作狀態,在烏茲別克斯坦的鐵路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原標題:《億元「豪車」破冰封跨萬裡抵烏茲,中烏媒體爭相報導!》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