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選秀到底是選秀小年,還是選秀......超級小年呢?

2021-02-18 A版與方先生愛寫字

微博上有位球友質疑我對於2019年選秀大年或小年判斷的準確性,OK,漫漫長夜,和大家好好聊聊我為什麼認為今年是選秀小年呢?

首先,最近幾周我幫國內主流體育媒體撰寫專欄時,我會儘量避免提到「今年就是選秀小年」,為的是避免讓新球迷對於今年選秀產生反感而降低關注度,可實際上要是不客氣的說,今年哪裡是選秀小年,簡直是超級小年!

依據如下:

一、四分衛質量決定選秀質量

四分衛作為橄欖球的主宰者,你甚至可以認為,今年四分衛好,這就是選秀大年;今年四分衛爛,這就是選秀小年。以去年為例:五月田達諾德阿倫羅森拉馬爾傑克遜五大四分衛進入首輪,至少決定了去年是選秀大年,而其他位置上更是人才輩出,所以去年最終成為「超級大年」,那麼今年呢?

按照近年來瘋搶四分衛的趨勢,今年首輪三個四分衛已經算少,其中穆雷就是張「彩票」、丹尼爾-瓊斯純屬巨人偏愛、而哈斯金斯則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之輩,首輪以外更是不值一提,今年四分衛之爛,堪比2013年,要我說除了穆雷有那麼一絲希望,此外今年四分衛很難誕生未來的巨星。

二、其他位置乏善可陳

剛才說過,去年之所以成為超級大年,是因為「其他位置」繁榮昌盛。以去年同期為例,當時擁有:天賦驚人技術全面的塞昆-巴克利、基本功毫無缺陷的昆頓-尼爾森、天賦直逼克勞尼加雷特的布拉德利-查布、天賦力量結合的衝傳手達文波特、爆發力和力量間距的德爾文-詹姆斯,以及一古典一現代的兩名線衛埃德蒙茲和羅昆-史密斯,新秀賽季過後,似乎只有達文波特和埃德蒙茲成為了「水貨」,另外大多人都已經展現出未來統治聯盟的潛力。

就拿原有的選秀超級小年2013年,至少還有埃裡克-費舍爾、盧克-喬克爾、雷恩-詹森三大截鋒號稱不世出的英才(最終只詹森打出了身價),而反觀今年同階段,真正能穩坐未來巨星的球員,恐怕只有昆南-威廉士和T.J.霍肯森兩人而已。

小博薩對抗能力和技術都不錯,但缺乏作為精英衝傳者應有的超凡爆發力;艾德-奧利佛爆發力很變態,但我認為他缺乏阿隆-唐納德的技術;衝傳者約什-阿倫和蒙特斯-斯威特的爆發力同樣驚人,但阿倫重心有點高且招式有點少,而斯威特比較不擅長牛衝,這些都是阻攔他們成為巨星的致命傷。

其他位置:

跑衛——普遍認為今年只有雅各布斯擁有首輪身價,事實上第24順位才被首輪籤富餘的突襲者挑走。

外接手——很多人認為三人能進首輪,結果只有兩人,第25順位烏鴉選了馬基斯-布朗,若非愛國者意興闌珊,首輪怕是只有布朗一個光杆司令。

進攻前線——僅有六人進入首輪,第11順位猛虎選喬納-威廉士普遍被人認為選早了,德州人選泰特斯-霍華德、獵鷹向上交易選麥加裡更是被人吐槽。

線衛——普遍認為兩個「德文」擁有首輪天賦,結果也就這兩人入選首輪。

角衛——普遍認為兩三個角衛進入首輪,結果第30順位才產生唯一一個。

安全衛——普遍認為大概有兩人進入首輪,結果也僅有兩人,其中包裝工第21順位挑選薩維奇普遍被人吐槽。

什麼意思呢?今年果真是防守前線大年,前20順位中10個防守前線,攏共13個防守前線進入首輪,證明了今年防守前線大年的質量,但其他每個位置球員在防守前線大年和近端鋒大年之前統統顯得毫無競爭力,進入首輪數字集體縮水,在歷史上都屬於罕見,實際就是證明了今年新秀水準之差。

三、虛假繁榮的防守截鋒和近端鋒

剛才說過,今年防守前線大年,事實上細分,內側防守者非常完美,但在我看來外側防守者深度不錯,卻缺乏頂尖天賦和身體對抗結合的球員;近端鋒是今年的驚喜,兩名首輪秀和多名後段輪次球員質量應當都是不錯的。

我要說什麼呢?放到足球比賽裡,我們隊裡雖然前鋒後衛守門員都不行,可是有一對世界頂尖的邊後衛,虛假繁榮;放到籃球比賽裡,我們沒中鋒沒後衛卻有一堆好的定點射手,虛假繁榮。對於橄欖球比賽裡,四分衛、外側衝傳手、外接手、角衛等圍繞著傳球攻防的位置才是王冠上的鑽石,而今年被人稱道的兩個位置:內側防守者容易遇到雙人包夾,更多貢獻在於防跑,而近端鋒位置比之跑衛和外接手無法為進攻帶來明顯收益,今年選秀這兩個位置的繁榮造成了「今年是選秀大年」的錯覺,可事實上就是虛假繁榮。

四、媒體宣傳看門道

看看過往數年國內主流體育媒體對於當年選秀大會主推的人物:

2012年——拉克和RG3絕代雙驕;

2013年——費舍爾和喬克爾的「截鋒版絕代雙驕」;

2014年——衝傳怪獸克勞尼;

2015年——溫斯頓和馬裡奧塔的牽纏;

2016年——高夫和溫茨的孰優孰劣;

2017年——衝傳怪獸2.0邁爾斯-加雷特;

2018年——四分衛超級大年;

而今年國內主流媒體主推的三個人:遲友駿——華裔血統特殊身份;梅特卡爾夫——體測數據變態的「網紅哥」;穆雷——爭議性極大的狀元熱門,沒有一個是真正擁有未來巨星實力的球員,噱頭遠勝於實力,這還不是選秀超級小年,什麼叫選秀超級小年?

寫在最後,某些球友認為我進入瓶頸期,需要繼續學習和充電,事實上我和七八年前一樣,一直保持每賽季看200+場比賽,一周至少寫兩篇文章的生活習慣,從當年的大學生到娶妻生子的年紀也從未改變。而關於選秀,雖無法做到了解450人,但每年保證看150+人的比賽內容,並製作一份「百人球探報告」,持續了五六年,即便最近兩年接下關於其他運動的工作,我也從未降低對橄欖球的熱愛。所以,某些球友在不了解詳情之下妄加定論,這是對於我極大的不尊重。我不質疑和反對你對「今年選秀大年」的看法,但我有我自己認為「今年選秀超級小年」的視覺和角度,但對於橄欖球寫手的OG,請展現起碼的RESPECT,無意挑事,謝謝。

相關焦點

  • 2019年真的是選秀小年?
    2019年真的是選秀小年? ​ 相較於曾經的選秀大年黃金一代或者白金一代,可能許多人總感覺2019年是個不起眼的選秀小年,可事實真是如此嗎?2019年真的是個普普通通的選秀小年嗎?
  • NBA21世紀以來,就有4個選秀小年,姚明那一屆也是!
    21世紀第一個選秀小年就是2000年的選秀,這屆選秀中,狀元是肯揚-馬丁,但是他和所有的狀元都不同,因為從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不認為他會成為超級巨星,事實上也就是如此。事實上這一屆選秀中,幾乎沒有一個能上得了臺面的球員,成就最高的或許就是克勞福德了,不過他職業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打替補,也被人們看作是超級第六人。一屆選秀球員中,擔任替補的球員是門面,可想而知這屆球員的質量有多差了!
  • 別忘了03年是媒體眼中的「選秀小年」
    NBA選秀相當於一場賭博,賭對了就能成就一個王朝,如果錯了就繼續擺爛。當然很多歷史上的球員,無論重選多少次都會是狀元,例如鄧肯、奧登、奧拉朱旺。可是騎士老闆卻在03年選中詹姆斯後說「我們不一定會選他啊」!那麼騎士老闆是開玩笑的,還是真心話?
  • 2020年是NBA選秀小年?2013年只出一個巨星,都不敢稱「小年」
    2020年是選秀小年嗎?什麼意思呢,其實不管是任何球隊,都不能保證一定能選到日後的NBA巨星,更多的是通過觀察球星的天賦,來選出更有機會成材的球員。而這位高管稱「2020年選秀頂端平庸」,就是說,這屆選秀球員的上限普遍不高。
  • 09年選秀被低估了?多位超級巨星,實力媲美黃金一代,選秀小年?
    在NBA歷史上,有許多著名的選秀大年,例如84鑽石一代,96黃金一代,03白金一代等等,而2009年的選秀,沒有被認為是選秀大年,剛剛開始的時候甚至被認為是選秀小年,如今回頭看,卻是名副其實的選秀大年,出了多位超級巨星,實力媲美黃金一代。
  • 不出所料,選秀小年的規律比較好猜!2020年NBA選秀前三無意外
    雖然已經很快了,但是還是等不及NBA新賽季的開始,所以,當2020年NBA選秀大會開始的事實,感覺網絡上的流量都上去了,看來,喜歡NBA的球迷已經迫不及待的期待新賽季的開始了,所以,還是想來看看2020年的選秀大會吧。
  • NBA選秀今年是「小年」
    18日,一年一度的NBA選秀大會結束,共60名新人踏上職業賽場。今年被眾外媒普遍看作「選秀小年」,受疫情影響,選秀從原定的6月份推遲近5個月,各個環節也受到不小限制。
  • 三球錯失狀元,選秀小年裡的小年?
    今年的這屆選秀,或許在NBA的歷史上,也算是排得上號的選秀小年了。顯然不是,因為不管是職業球隊的工作人員還是球迷,都對三球褒貶不一。有認為三球天下第一的,也有認為三球如果當選會成為歷史級水貨的,這種搖擺恰恰證明了三球的天賦並非最頂級的。
  • 一屆選秀走出4位2萬分先生,壓制詹皇9年無冠,卻被稱為選秀小年
    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年份被稱為選秀大年,而1998年更是公認的選秀小年。當時的選秀大熱門奧洛沃坎迪,麥克畢比和拉夫倫茨都屬於那種「配不上狀元籤,但是沒有辦法,只能選他們」的水平。因此,1998年是公認的選秀小年。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將98年稱為選秀小年似乎並不為過。因為98年水貨太多,而且優秀的球員確實不如其他選秀大年。但是,球員的質量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如果頂級球員數量多,是不是也可以稱之為另一種形式的選秀大年呢?
  • 看低2020年選秀為時尚早,盤點NBA史上選秀小年10大巨星
    關於2020年選秀是小年的說法由來已久了。素來選秀小年的一大特點就是狀元難產,今年就是如此。與此同時,手握高順位的球隊也不時放話稱可以送走高順位籤。而在NBA史上,自1985年選秀進行改革以來,公認的選秀小年共有5屆(1986、2000、2002、2006、2013),但這5屆雖是小年,卻也湧現出不少巨星。本文就來盤點選秀小年的10大巨星(按選秀年份排序)。
  • 何為NBA的選秀小年?新世紀以來出現過四次,包括姚明參加那年
    事實上,NBA進入新世紀以來一共出現過4次真正意義上的選秀小年,而第一次就是新世紀以來的第一次選秀大會!2000年的選秀大會上肯揚-馬丁成為了狀元,但從一開始就沒有人認為他會成為超級巨星。那一年的新秀中,生涯成就最高的克勞福德,但他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是第六人,人們對他的評價也是歷史最佳第六人之一。
  • 選秀小年?NBA改朝換代,16級新秀閃耀聯盟
    說到每年除了總決賽以外,其實NBA還是有很多的盛事頗受大家關注,比如剛剛結束的全明星賽,還有每年的各種獎項頒發大會,還關於NBA名人堂入選大會,還有就是休賽期舉辦的選秀大會,選秀大會絕對是NBA引進年輕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同樣也是世界各國的年輕人進入NBA最重要的方式,每支球隊的球探會在選秀大會開始前就交出熱門新秀以及最適合球隊球員的資料
  • 從選秀大年到小年,16年新秀又逆襲成大年了
    在NBA官方公布的全明星陣容裡,薩博尼斯和英格拉姆將會以替補身份入選,再加上已經進入首發的西蒙斯和西亞卡姆,也就是說2016年新秀們本賽季貢獻了4為全明星球員,並且還有兩個是首發球員。而這也僅僅是他們進入NBA的第四個賽季,這樣的表現我們還能說他們是「選秀小年」嗎?
  • 2019選秀大會:選秀小年裡誰是大贏家?
    在一個被普遍認為是小年的選秀年份,鵜鶘卻出乎意料地抽到狀元籤贏得一位有潛質成為頂尖球員的球隊基石,這樣的劇本相當有趣。對於鵜鶘來說,選中蔡恩的意義並不集中於蔡恩本身,還有在選到蔡恩前對球隊建隊規劃的一系列影響。也正是因為鵜鶘選到了蔡恩,他們才能夠在戴維斯的交易中掌握更主動的議價能力,不論是對湖人、尼克斯還是其他別的什麼球隊。
  • 2013年真是「選秀小年」嗎?除了字母哥之外,還輸送了這些好球員
    眾所周知,每年夏天的NBA選秀大會都是NBA球隊十分看重的一個環節,但實際上由於每一年參加選秀的年輕人的整體天賦不同,所以NBA素來是有著「選秀大年」和「選秀小年」的說法的。而2013年選秀大會則是公認的選秀小年,但實際上這一年也輸送了很多優質的球員。
  • 公認的選秀小年,卻出了4個2萬分先生,這才是真正的「黃金一代」
    說到選秀大年,第一反應就是84,96和03黃金一代。分別出了喬丹科比和詹姆斯三位劃時代的偉大球員。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年份被稱為選秀大年,而1998年更是公認的選秀小年。因此,1998年是公認的選秀小年。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將98年稱為選秀小年似乎並不為過。因為98年水貨太多,而且優秀的球員確實不如其他選秀大年。但是,球員的質量在於精而不在於多。如果頂級球員數量多,是不是也可以稱之為另一種形式的選秀大年呢?
  • NBA2020選秀小年,奈及利亞籃球卻迎來大豐收
    NBA2020選秀小年,奈及利亞籃球卻迎來大豐收 2020看似又是一個不景氣的選秀小年,但對於奈及利亞籃球來說
  • 看點|選秀小年,有什麼新秀值得我們關注?
    今年的NBA選秀是最沒話題的一年……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新秀似乎沒有太多人在意,也沒有引發大規模的討論。就是一個這樣公認的選秀小年,有什麼看點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呢? 北京時間明天一早,2020年NBA選秀大會就將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展開。
  • 看點 | 選秀小年,有什麼新秀值得我們關注?
    就是一個這樣公認的選秀小年,有什麼看點是值得大家關注的呢?北京時間明天一早,2020年NBA選秀大會就將以線上直播的形式展開。這是公認的一屆選秀小年,不過「小」是小在頂尖球星的實力和天賦相對沒有那麼突出。和去年的狀元秀錫安·威廉姆森相比,今年的熱門新人並沒有那種十年甚至二十年一遇的天賦。
  • NBA歷史故事 | 被低估的選秀小年?原來2011年選秀出過這麼多人才!
    NBA的每一屆選秀都有著自己的特點,有些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