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說的是什麼意思?該如何去避免

2020-12-11 雲遊天機道人

昨天有朋友問我,「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說的是什麼意思,具體指的是怎樣的情形,若真遇上,又該如何去布置家居加以避免?風水學上的「大門對陽臺」指的是打開大門之後,映入眼帘的是大的窗戶(落地窗)或者是陽臺,整個客廳一覽無餘,門外的氣流由大門進入門內,經過客廳再由窗戶或陽臺直接出去,形成直來直去的格局,中間不怎麼停留,這種情形在風水學中有個術語,把它稱作「穿堂風」「過堂風」,也有些風水書籍把這種格局論為「穿堂煞」。其實,這種家居格局來自西方家居布置的影響,這樣的布局是為了屋內能有效採光,並能給人帶來寬大、敞亮感覺,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通透。任何事情都有它有利的一面,也有它不利的一面,至於這種格局的好壞,因有其地理環境不同,房屋的結構形工不同等差異,就會形成不同的家居環境,不可一概而論,所以在這裡不予討論。下面只談談風水書籍學說上的觀點,希望大家可以能有所了解,並能夠從中有所啟發。

房子自古都是人們安身立命之所,不管是高樓大廈還是平房民居,人們對它的結構布置都是精心講究,不論是外部的遮風擋雨還是內部的起居裝飾,人們都會精心籌劃,認真布置,所以古人在對房子的室內布局上也有了許多經驗與方法,並形成許多俗語與諺語,這也是在房屋布局的方法與經驗的總結。民間認為大門代表了這個家庭的名譽、地位、名聲,用人來比喻的話,就是一個家庭的頭和臉,大門也是家庭風水場中納氣的地方,氣從大門流入再充滿家中各個地方。民間流行「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的俗語,這樣的說法雖然與財富並無直接關係,但這樣的房屋布局是否合理,民間肯定有它的自身道理,雖然不可以迷信,但有些房屋布局的經驗可以學習並加以借鑑。

風水學認為,無論是樓房還是平房,住宅的大門是住宅內部與住宅外部連接處,是宅內外的分割點,也是我們常說的納氣口所在,住宅由大門口接納外部的氣息,就猶如人體之口接納食物一樣,顯得尤為重要。大門是房屋的納生氣的入口,是生氣的樞紐,外部的生氣由大門引入到屋內,為屋內提供良好的起居環境。民間認為,生氣應迴環彎曲、纏繞有情,不宜直來直去,不作停留來去無情。俗語「山無曲折不致靈秀,水無迴環不致清澈,氣無廻旋不致有情」,古人認為,不論是山、水還是氣,都應環繞彎曲,纏繞有情,這也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比如高速公路不宜一直到底,這樣對司機駕駛有所影響,長江黃河水也不宜一直到海,這樣也不利土地的灌溉。所以民間認為,氣的流動類似水的流動,喻示著財,房屋由大門納入的生氣不宜由窗或陽臺直接出去,從而就形成了「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俗語。

生活中若遇上「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的情形,該如何去避免呢?風水上認為,可以門口布置一個自己喜愛屏風,或門口設置一個自己喜歡玄關來避免大門對陽臺的直衝情況,生活中在門口布置屏風與玄關既能起到好的裝飾美觀作用,也能避免外人一眼就能看清居室內情況,很好地保護好家庭隱私,起到二全齊美的效果。古代房屋建築中的「照壁」,相信大家或許也聽說過,有些人可能還見過,其作用也是類似的。其次,在窗戶或陽臺上掛上漂亮顏色的厚實窗簾,不但有隔音遮強光的效果,也能起到美化窗戶與陽臺的作用,當然,在光線不足或屋內悶熱時,可以隨時拉開,簡單方便且實用。最後,可以在門與窗戶(陽臺)之間的合適位置擺放自己喜愛的綠色植物,如萬年青、發財樹、鳳尾竹、南洋杉、富貴龍、紫羅蘭等,相信現在許多人的家中都有擺放,其作用不言而喻,這裡就不再囉嗦啦。

俗語「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是人們在活中的經驗與方法的總結,這其中有自身的片面性與局限性。雖然會有其一定的生活道理,但也不能迷信。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根據自身實際的情況來加以取捨,在揚棄中發展與繼承這些經驗與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真正把俗語中的經驗與方法理解好、領悟好、運用好且傳承好,進而去發揚俗語中的民間傳統文化,使其永葆生機。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大門對陽臺,破敗不聚財」究竟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這裡處於山區,可供審批的宅基地不多。萬般無奈,丁某某隻好將老三孩子丁某的房子建造在山頂上的一處空地裡。但自從老三孩子丁某搬進這座房子之後,丁某的老婆孩子總是小病小災不斷,動不動就住一次醫院,花了不少錢。因此,無論丁某自己多麼努力地去工作,卻總是攢不下錢來。後來,丁某某聽人說是自己給老三孩子丁某建造的房子有問題,犯了忌諱,所以,老三孩子丁某的家人才會小病小災不斷的。
  • 農村俗語「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是什麼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最近這幾年有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到家鄉蓋房子,因為房子對人們的重要性,所以人們在蓋房子時的講究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在理嗎?大門高於堂,家敗人丁亡:從字面上來解釋這句俗語,意思是,如果蓋房子時,院子大門的高度要高於主屋的高度的話,對家庭運勢會有影響。
  • 大門不能對陽臺、不能對臥室、不能對衛生間,那還能對什麼?
    該怎麼辦?」的問題應大家的呼聲,阿尚今天來給大家支幾招,趕緊學起來呀!想要擁有同款設計嗎?現在推出0元線上設計活動,戳下圖直接預約報名,或者私信戶型圖給我,快來參與吧大門對陽臺,怎麼辦?(圖源網絡,侵刪)▲ 像這種大門對陽臺的戶型最為常見,從風水上來說容易「破財不聚財」,從隱私角度來說進門見廳私密性差,一個比較簡單的解決方式就是增加隔斷。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口對小口,家財人財散」,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大門對陽颱風水好不好?
    由於現代住宅房屋的建設規劃問題,很多人家裡都會出現大門正對著陽臺的格局,但又有很多人不知道大門對陽颱風水好還是不好。 當你在站在大門外,能看見家裡的陽臺或窗戶時,這種格局在風水學上叫穿堂煞,也稱一箭穿心。聽到這種叫法就知道這種格局很不好。
  • 農村俗語「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是什麼意思?
    農村有很多俗語,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關於種田的「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有關於人情世故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還有關於身體特徵的「九鬥一簸箕,不做也過去」。小時候聽到這句話,不懂是什麼意思,爺爺奶奶告訴我們說「鬥」和「簸箕」是手指上面的指紋,鬥代表圓圈,簸箕代表條紋。如果是「九鬥一簸箕」,就代表這個人很有福氣。
  • 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句關於生活的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農村俗語:「門前不栽竹,房後不栽樹」是什麼意思:老祖宗們蓋房子是非常有講究的,由於蓋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所以老祖宗在建設房屋的時候,必經過一番的考量。而古時候一些仔細的人,在選擇房屋的住址時,也要經過「高人」指點才能破土動工。
  • 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究竟有啥道理?
    如果僅僅以字面意思來看,感覺有點不科學,也不合理。但是,既然這句俗語能夠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僅僅以「風水學說」讓大眾廣泛接受,有點不可能。畢竟,很多人需要更據說服力的「公理」,才能被認可接受,也就是這句話隱喻的另一層意思,能夠讓人們廣泛性認同,加上風水學說的「加持」,使得這句俗話能夠被人們廣泛認可,才能廣為流傳至今。
  • 俗語「開門見灶,錢財多耗」,啥意思?漏財之局要極力避免!
    在傳統的鄉村中,人們貧富與否,對於房屋的建造布局都十分的講究,比如房屋的朝向,自古就遵循「坐北朝南」的方式,對於房內格局依然十分重視,古人認為房屋的坐落方式以及布局能夠影響家主或者後世子孫的氣運,在那個時候風水之術極為盛行,晉代郭璞在其名著《葬書》中有云:「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
  • 十個趣怪的粵語俗語典故:倔雷錘、孻、扯蝦、周身唔聚財... ...
    (我跟你之間又不是有什麼深仇大恨,你每次都衝著我幹嘛呢?)"符碌符碌:粵語俗語,指僥倖,好運。該詞屬於音譯詞,源自英式桌球術語「Fluke」,可解作:僥倖將桌球打入袋口。其後引伸至其他球類運動上,如旁述員使用「Fluke Goal」這個術語來形容英式足球的僥倖的入球。
  • 農村俗語:一人不進寺,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是什麼意思?
    俗語是文化的沉澱產物,其中所蘊含的道理是需要我們細細體會的。除了生活習慣的影響,我們還可以從很多著作中了解俗語的魅力。比如公元280年撰寫《三國志》中就包含很多當時的俗語。這些俗語飽含生活哲理,看著好像十分平實簡單,其實其中是飽含著深意的,甚至道盡了人性之醜惡。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這一句俗語也是如此,看似普通其中也蘊含了很深沉的人生奧秘呢!接下來就和大家好好分析一番。一:「一人不進寺」,古時的寺廟都是建在深山之中,再加上人煙稀少,寺廟也常常是野獸橫行、盜匪出沒的慣地。
  • 農村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是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居住的生活環境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圍牆莫開窗,開窗家敗光」,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啥意思
    俗語說「大口對小口,家敗財散走」這句話從字面上很難理解,甚至說的生硬晦澀,但是結果說的還是很嚴重的,不然怎麼說到家財財散走了。其實,這句話最重要的是理解「口」字。「口」誰都知道,最常用的就是說的嘴巴的意思,據古籍「口,人所言食也」,說的是人說話吃飯的地方。
  •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 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老話有很深的道理,它不僅教會了我們後人怎樣做人,而且也告訴我們做事方法,讓我們少有彎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比如這句俗語:「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李子來說一下:俗語「六十不交言」是什麼意思:六十歲被稱為花甲之年,那麼何為花甲之年呢?老祖宗那時候用天幹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而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因此來說六十歲也叫花甲之年。
  • 俗語:要得好,問三老,是什麼意思?三老指的是什麼?
    在農村,我們會經常聽到老人說這樣一句話,「要得好,問三老」,一般人還真不明這句俗語的意思。我也是一樣,後來我去問了一下家鄉的老人,才明白這句俗語裡的三老是什麼意思?又為什麼一定是有「三老」才能活得好?城市人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到了農村,一老變成了三老,指的就是老伴、老房和老底。老伴大家都知道吧,少年夫妻老來相伴,有個好老伴,可以讓自己的晚年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人老了,話就多,說給兒女聽,兒女都嫌煩。但是唯有老伴願意一直聽,你說多久都可以,她絲毫不會有嫌煩的意思。
  • 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說的啥意思?什麼是「生妻」?
    民間有很多的俗語放在現在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一些卻已經被淘汰了。比如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分享一個關於婚姻的俗語,「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寡婦大家都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那妻子又是什麼樣的女子呢?咱們一起來看。
  • 農村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什麼意思呢?說了你不一定信
    最常見的就是俗語了,跟村裡人交談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們經常會說一些簡短有趣味的話語。前幾天,就從朋友口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乍一聽,並不明白是什麼意思,經朋友解釋後,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個意思,是用來形容夫妻關係的,還挺有道理的。「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說了你也不一定信,小編給你細說哈。
  • 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嗎?
    小時候不懂事,看到村裡很多人都搬到縣城去蓋房子了,就纏著家裡大人問,我們為什麼不搬,然後就聽到了這句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住在山腳下有福氣!當時懵懵懂懂,現在看來,感慨良多。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該作何解釋。農村老話「前山要遠,後山要近」是什麼意思?
  • 農村俗語,「雪落新墳輩出貴人,靈牌逢雨後人貧苦」,什麼意思?
    俗語又稱「熟語」或諺語,是一種高度總結的短句,多用詞樸素貼近農村生活,故而在農村傳承數千年,不可否認,俗語中有精華也有糟粕,但是對於一些俗語,多是老人對美好未來生活的一種嚮往!是人們「趨吉避兇」的本性使然,對於以下三則俗語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豬是家中寶,糞是地裡金。在農村,過去小農經濟,人們靠天吃飯,不斷的改造和適應自然的規律!
  • 建房俗語「門前墳,房後水」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能否借鑑?
    對於中國人來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講究天時地利。那些老一輩留下來的俗語,雖然看起來非常粗俗甚至有些無釐頭。實際上,不管是做事情講究也好,留下的那些無釐頭的俗語也罷,都包含著祖祖輩輩勞動總結出來的道理。比如說這句「門前墳,房後水」,咋看之下,能夠讀懂的百姓可能根本沒有幾個,更加別說按照俗語中所說的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