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轉運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

中新網成都3月4日電 (王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下稱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崛起於汶川地震,當時這裡集中收治的危重傷員治癒率達到93%,打破了國際重症死亡率10%至15%的紀錄;汶川地震後,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經歷了玉樹地震和蘆山地震的考驗,創下零死亡率的奇蹟;2020年1月25日起,在抗擊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又開始了新的戰鬥。

華西醫院歷史上最大規模出徵:這個科室佔了近4成

2月7日,130人的華西醫院第三支援湖北醫療隊馳援武漢,這是華西醫院歷史上應對國家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一次性派出的最大規模醫療隊。其中,重症醫學科佔49人,醫生6人,呼吸治療師2人,護士41人,佔整個隊伍的4成。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轉運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

時間再回到1月25日大年初一,華西醫院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出發,重症醫學科6名隊員隨隊出徵;2月2日,醫院第二批援湖北醫療隊出發,重症醫學科7名隊員再戰武漢。

除了馳援武漢,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還有一支隊伍的戰場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目前重症醫學科一共外派76人,其中醫生8人,呼吸治療師8人,護理60人。

武漢前線:他們帶危重患者穿越「生死線」

2月20日12時57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16病區的醫生突然發出緊急求援:病區有位47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入院後病情持續加重,需要氣管插管行有創呼吸機治療。而16病區由腎臟內科醫生和護理人員組成,沒有重症醫生,也沒有收治氣管插管患者的條件。

13時18分,駐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回覆:「23病區可以接收。」然而一趟從16病區到23病區的轉運需至少15分鐘,對於轉運小組和患者來說,這是一道「生死線」,患者隨時可能出現氧合下降、心跳驟停。

降低患者轉運風險此時成為重中之重。康焰組建緊急轉運小組並明確任務:醫生負責整體病情和轉運風險評估,呼吸治療師負責呼吸治療方案的調整,護理人員協助轉運、保證靜脈通路暢通。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救治患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供圖

然而緊急轉運小組抵達16病區才發現,患者情況非常不樂觀:儘管已經給予面罩吸氧,但氧合依然不能維持,氧飽和度下降至40%至50%,患者隨時有心跳驟停的可能。

緊急轉運小組當機立斷,在16病區行快速順序誘導插管,待患者病情穩定後再轉入23病區。麻醉醫生從給藥到氣管插管一氣呵成,60秒完成氣管插管,插管後對患者用有創呼吸機治療。大概1小時後,患者情況逐漸穩定下來,轉運立刻開始。

一位醫護人員先到電梯旁,將電梯鎖定在7樓。隨後,轉運小組緩慢平穩地把病床推出病房,患者身上帶著轉運呼吸機,氧氣鋼瓶、連接著監護儀,還有所有急救物資。進入電梯後,緊急轉運小組三人時刻緊盯呼吸機工作狀態、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徵。

緊急轉運小組成員之一賴巍回憶,轉運過程中一旦病人病情發生變化,或者出現機械故障,都會非常麻煩,「因為轉運過程中攜帶的搶救設備和藥品相對來說都不是很充分。」

在3位醫生、1位呼吸治療師、3位護士的協助下以及麻醉醫師全程護送下,一行人推著病床緩慢行進。

「因為推著病床,病人身上帶著很多儀器,所以我們不能走快,只能緩緩行。」賴巍說,用了差不多20分鐘時間,才穿過這條從7樓到14樓的「生死線」,成功完成轉運。如今,這位被「川軍」帶著穿越生死線的重症患者已經成功拔管。

成都公衛中心:華西模式下的「一人一方案,精準施治」

2月6日,在四川省醫療救治組專家組常務副組長梁宗安帶領下,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波、護師王春燕等與其它華西專家支援成都公衛中心。

每天上午10點左右,各學科完成全部患者前一日病情回顧及治療計劃討論後,王波就帶領著大家穿好防護服,戴好護目鏡,通過層層安全屏障走進隔離病房,逐一查看30餘名患者,根據床旁信息進一步調整治療方案。當他們完成手中的工作,走出汙染區,逐層褪去厚重的防護服時,額頭、鼻梁、臉頰都是深深的壓痕,而後背則早已被汗水溼透。

「一人一方案,精準施治,這是我們的救治原則。」王波說,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變化進程快,必須隨時關注、調整,有的患者某項治療措施一天就需要調整10多次,直到患者器官功能狀態達到最優化。

據了解,在長期經驗的積累下,華西醫院組建了重症快速反應團隊,有一套成熟的系統和機制。進駐成都公衛中心後,王波把這套「華西模式」引入公衛中心,推進精準篩查、分類診療,「結合新冠肺炎的特點,我們已經對相關機制進行了修訂,目前運行良好,效果不錯。」

作為救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最後一道防線,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務人員堅守在每一條戰線。在武漢前線,他們將自己醫治的一半重症患者救治成功,轉送到了輕症患者收治點;在成都公衛中心,他們因地制宜,建立「華西模式」——重症快速反應團隊。這是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這是一群與死神「搶命」的人。(完)

相關焦點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金曉東主任醫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11月24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授予1689人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授予80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其中,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黨支部書記、主任醫師金曉東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每五年評選一次,是我國勞動者的最高榮譽。
  • 華西醫院康焰教授:用重症醫學之光 照亮學生前行之路
    這就是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博士生導師康焰教授。非典、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禽流感、汶川大地震、甲流、玉樹地震、新冠肺炎……一個個重大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接踵而至,不斷考驗著華西重症醫學科,也同樣考驗著作為掌門人的康焰教授。
  • 天府四川:走進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在四川,問哪家醫院最好?無外乎都是一個答案,成都華西醫院。在成都華西壩片區,擁有著華西龐大的醫院群落,華西總院、華西口腔醫院、華西二院、華西四院等都聚集在這裡。今天我們要聊的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它是中國疑難危急重症診療的國家級中心,也是世界規模第一的綜合性單點醫院。創建於1894年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到現在為止擁有國學巷本部和溫江院區,以及全託管的上錦分院和領辦的四川省第五人民醫院(華西老年病醫學中心)。各院區服務功能定位明確,院本部有床位4100張。
  • 剛休整3天又出徵 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赴綏芬河支援
    4月1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接國家衛健委指令,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教授將赴黑龍江綏芬河支援。康焰是華西醫院第三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在武漢戰鬥了60天後,4月7日從武漢回到成都,剛休整了3天就又整裝出發。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進軍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
    2020年2月16日上午9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外派的第五支醫療隊出發,此行他們將接管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的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華西醫院派出的63醫護治成員組成的MDT團隊將對該院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實施多學科管理。      華西康復派出兩位優秀的心肺物理治療師楊夢璇和李磊參加。
  • 康焰任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院長:三次受命出徵,為抗擊疫情「重症...
    據天府發布微信公眾號9月11日消息,即將於明年(2021年)7月1日開院開診的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近日再曝重要消息:饒莉為中共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委員會委員、書記;康焰為中共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委員會委員
  • 以色列舍巴醫學中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籤署諒解備忘錄
    會議採用線下會場及線上嘉賓視頻連線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來自以色列和四川的頂級醫學專家分享了雙方防控疫情及診治的寶貴經驗與創新科技。本次交流會上,以色列舍巴醫學中心副總負責人阿農·阿菲克教授、熱帶疾病主任埃亞爾·萊斯姆教授、內科主任噶狄·塞加爾博士、首席創新官埃亞爾·齊姆裡奇曼博士等以色列頂級醫學專家,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程南生教授、華西臨床醫學院黨委副書記羅鳳鳴教授、重症醫學科主任康焰教授、感染性疾病中心主任唐紅教授等專家,圍繞新冠肺炎疫情、呼吸道傳染病防控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和經驗分享
  • 全部成員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中國赴亞塞拜然抗疫醫療專家組昨日啟程 全部成員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華西醫院「王炸」天團回歸 看看他們在湖北都做了啥?
    4月7日,圓滿完成任務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啟程離開武漢封面新聞記者寧芝今日,四川省最後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162人啟程返川,包括華西醫院140人、疾控三隊14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6人、以及華西醫院、成都公衛中心的兩名院感專家。
  • 5年了,第一家被華西醫院領辦的華西廣安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下面要講到的這家醫聯體單位,是第一家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領辦的醫聯體醫院——華西醫院廣安醫院(以下簡稱華西廣安醫院)。>2015年9月,廣安市人民政府攜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合作共建廣安市人民醫院,命名為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廣安醫院。
  • 規劃床位1500張,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空港醫院今日開診
    對於家住雙流尤其是成都國際空港商務區附近的老百姓來說,從今天開始,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去華西看病了。規劃床位1500張,並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派出管理團隊全職入駐履職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空港醫院今日(20日)正式開診。
  • 超級醫院:攻克最後的「紅區」|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紅區|新冠肺炎|醫生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以下簡稱東院)的7號樓,是目前醫療區內僅剩的2棟「清潔區」之一。環繞四周的另外6棟樓,從50多天前的1月25日起,被迅速改造成28個新冠肺炎重症病區。華西、復旦中山、齊魯、中醫大盛京、重慶醫大、西安交大、新疆醫大……當這些象徵中國醫學界實力的醫院,將專家團隊成建制派往東院,一所為戰「疫」而來的「超級醫院」,逐漸浮現。▲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派出醫療隊馳援武漢後專門製作的漫畫。華西醫院宣傳部 黃影瑤 製圖夢幻組合,帶來的是一個個奇蹟。
  • 「重症八仙」之一華西醫院康焰又上戰場了!
    7月18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驗醫學科陳捷、宋興勃兩名技師出徵新疆。新疆告急 四川緊急馳援7月18日,四川省援疆核酸檢驗檢測隊醫務人員,出發支援新疆,協助當地開展核酸檢測排查工作。7月18日上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實驗醫學科陳捷、宋興勃兩名技師出發支援新疆,協助當地開展核酸檢測排查工作。
  • 華西天府醫院將於2021年投用 比現在的華西醫院還要好|四川...
    你聽說沒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將於2021年正式投用!不用再為華西醫院看病「打堆堆」發愁了(圖據四川日報)12月5日,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式籤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成都科學城共建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並於2021年正式投用,該院將按照「超越華西辦華西」的目標進行建設
  • 重慶北部寬仁醫院專家與華西、梅奧等國際重症大咖同臺論道
    11 月 20 日-27 日「華西-梅奧國際重症醫學大會 2020」在成都舉行,全國抗疫巾幗先鋒、重慶北部寬仁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熊建瓊教授受邀出席,與來自華西、梅奧、劍橋、華盛頓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重症醫學專家同臺論道。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連續7年第1名,實力真的很強!
    8月21日,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綜合排名及31個學科排名發布。在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綜合榜上華西醫院連續七年獲第一名。在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學科榜上,華西醫院的麻醉學、護理學、泌尿外科學、急診醫學獲得第一;重症醫學獲得第二;神經病學、精神病學、腫瘤學、胸外科學獲得第三。華西口腔醫院連續七年蟬聯口腔醫學第一名。
  • 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項目進展順利 交通影響評價通過評審
    -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效果圖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記者 林依文) 本月,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東區開發有限公司委託市交研中心編制《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將為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營造人車分離的和諧舒適就診環境。
  • 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籌備團隊入駐,預計明年7月1日開診
    今天,備受大家關注的醫院——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又有新進展!7月1日,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籌備工作推進會在新區召開。按照雙方確定的工作計劃,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將在一年後(2021年)的7月1日,開院開診。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華西「王炸」 彰顯抗疫中的中國力量
    9月6日,作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擬表彰先進集體的代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數千名華西醫院醫護人員與疫情抗爭的結果,「作為醫護人員,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是我們的戰場。」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是四川省定點收治醫院全力投身抗疫。
  • 強強聯合 四川大學-牛津大學華西消化道腫瘤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封面新聞記者寧芝北京時間5月15日下午4點,牛津大學首次與中國西部高校在醫學領域共建的科研合作平臺——四川大學-牛津大學華西消化道腫瘤聯合研究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舉行。籤約儀式採用四川大學-牛津大學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