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進的——【隴上之王最美畫竹名師一姜明璽】

2021-02-08 心之旅文學社

 張文進,男漢族,現年59歲,甘肅省鎮原縣臨涇鎮十裡墩村人,2000年本人從事開展業餘新聞寫作,在巜甘肅日報》巜隴東報》等發表200餘篇,現在從事個體經營,愛好文學寫作。

 隴上之王最美畫竹名師一姜明璽
文/張文進

蘭州飛天書畫院學會,隴原書畫學會,慶陽市老年書畫學會會員,原州畫廊畫師姜明璽,生於1931年,鎮原縣司法局退休局退休幹部,人們稱他是隴上之王最美畫竹名家姜明璽生性愛好書畫,幼小時深受近代鎮原書畫名人的薰陶,工作閒餘時臨摩山水花鳥、尤為酷愛竹蘭,潛心習練,擅長畫竹,作品安逸,生動富有質敢,畫面清雅,給人輕鬆,愉悅的感覺,

所畫墨竹亭亭玉立,婆娑有致,不畏霜雪,四季常青,且「未出土出先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有君子之風,仔細觀察,用筆自然,一氣呵成,表現竹的無限生極,濃淡相映,妙趣橫生。技於有直有彎,彎直有度,體現竹子披剛正以及彎而不折,柔中有剛的韌性。竹葉有疏有密,色墨有輕有重,春、夏、秋、冬竹葉四季層次分明,整個畫面左密右疏,疏密結含,上行技和下重技層疊交錯,重墨與淡墨合理運用。如同欣償詩意搬的自然,人生有意交融成卷,感受到種靈性天真的審美情趣和強烈而恣肆的生命意識。

他從傳統中尋找現代人文關懷,呈自然與讀者面前,讓人觀後讚嘆,他還廣泛收集歷代名家資料,掘其奧妙,索其精華,取諸家之長,發憤創作,融為一體,自成一家,1962年首次參加鎮原書畫大賽獲獎,之後分別在「甘肅省職工業餘書畫大賽」「中國風俗畫」「峨眉杯」「琴島杯」等十多次全國性書畫大賽中入選展出並獲獎。《甘肅日報》《甘肅農民報》《隴東報》《蘭州宣傳》《北鬥雜誌》等刊物發表,並被編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錄》《中國風俗書畫集》《隴東書畫學會會員集》《千禧龍杯畫集》。作品功力雄厚,剛勁有力,結構嚴謹,氣勢飛舞,使人醒目提神,搏得書畫,愛者收藏東西南北,作品流傳北京、上海、漸江、西安等省市,有好多作品被朝鮮,韓國,新加坡等友人收藏,是鎮原近代名家張炳鱗之後又一位有名竹蘭畫家,為鎮原文化大縣繪出了宏偉的藍圖,創造出了又一大名片。鎮原縣臨涇鎮席溝圈村張文進

心之旅文學館開啟徵稿計劃,希望用最深情的文字為作者鋪開一條溫馨的小徑。現在開闢各種文體欄目, 廣泛徵集全國各地優秀原創首發作品,歡迎各屆人士賜稿。

文體不限,近體詩要求格律準確,默認平水韻,詞林正韻,新韻需註明。現代詩,要求內容健康,積極向上,接近生活。
    上述文體一律要原創首發。(沒有發過其它的公眾號平臺)


    現代文主編:方 舟

微信:15933153757

投稿郵箱(798974472@qq.com)

 

近體詩主編:詩語溫暖

微信:shiciwoaiw826

投稿郵箱(3187086506@qq.com)

 

主 播:綺 琴

微信:youxiaoqin868


投稿時請註明心之旅文學館投稿字樣。建議來稿附作者簡歷及個人生活照一張。

相關焦點

  • 你認識一個叫張文進的人嗎?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四月的一天,張文進從自己的家鄉——信州路玉山縣,走了很遠的路,來到婺源的「星源祖殿」——胡淨一元帥的神社,給元帥上貢。 神社裡,供奉、朝拜的人絡繹不絕。即使這樣,張文進也成功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這是因為他帶來的貢物裡,有一對非常顯眼的青花大瓶。
  • 畫竹大家李衎作品選集
    他曾遍遊東南山川林藪,後使交趾,深入竹鄉,於竹之形色情狀,辨析精到,是一位既具有深厚傳統功力,又注意師法自然的畫家。元代畫竹的風氣很盛行,但畫竹的大類中也有許多細微的講究,比如有專畫雙鉤竹,青綠設色,細筆渲染;也有專畫水墨竹,大筆渲染,有大寫意的風度。李衎則是水墨竹畫的代表人物,在畫竹上創立了獨特的風格,形神兼備,追求蘊籍、自然、象徵人物品德高潔的內在美。
  • 漢「獻帝」之璽
    印體如兩個大小不同的方塊疊壓在一起;小方塊在上,為印鈕;大方塊在下,為主印體。該璽為多面設計,有六面雕琢印文。正面主印文為「皇帝之璽」,印鈕頂端雕一「協」字。側面印文依次為「獻帝」,「山陽公」,「伯和」,「劉伯和」。    漢獻帝是東漢時期最後一位皇帝(在位時間從189年——220年),名「劉協」,字「伯和」。
  •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原標題:【溯源甘肅】  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建武五年(29年)正月,馬援返回天水,向隗囂詳述洛陽之事,盛讚光武帝「才明勇略,非人敵也。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隗囂仍拿不定主意,又向班彪徵求意見,班彪撰寫《王命論》一文,指出劉氏統一天下是「天命所歸」。
  • 溯源甘肅丨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安寧則以別尊卑之序,有變則以濟遠近之難。」在致力於涼州牧馬的同時,為了改良馬種,馬援走遍關、隴諸地,向善於相馬者求教,終於在成紀(治今靜寧李店)拜師於名家楊子阿,向其學到了以骨骼相馬的絕技。但他不拘於師法,繼續求師,並且結合實際,檢驗於所見各種馬匹,積累了豐富的相馬經驗,他綜合諸家骨相法,開創了綜合相馬新法。
  •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
    【溯源甘肅】伏波將軍馬援在隴上馬援收伏羌人故事連環畫甘肅日報特約撰稿人 汪受寬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年(44年),在平定交趾(今越南)二徵之亂,與越人申明約束以後於上林苑屯田的馬援,聽到隗囂以武力與漢軍相抗的消息,直接趕到行在所向光武帝陳述消滅隗囂的計謀。光武帝遂派遣馬援率銳騎五千,往來遊說隴右諸將及羌人首領,陳述禍福,離間敵方陣營。馬援向他們指出:「天下郡國百有六所,奈何欲以區區二邦,以當諸夏百有四乎?」建武七年(31年)三月,公孫述冊隗囂為朔寧王,並派兵援助,隴、蜀聯合拒漢。
  • 皇家瑰寶 | 西漢呂雉皇后之璽
    螭虎形象兇猛,體態矯健,四肢有力,雙目圓睜,眼球圓而凸出,隆鼻方唇,張口露齒,雙耳後聳,尾部藏於雲紋之中,背部陰刻出一條較粗的隨體擺動的曲線,六顆上齒也以陰線雕琢。螭虎腹下鑽以透孔,以便穿綬系帶。璽臺四側面呈平齊的長方形,並琢出長方形陰線框,其內雕琢出4個互相顛倒並勾連的捲雲紋,每個雲紋均以雙陰豎線與邊框相連。陰線槽內殘留有部分硃砂。
  • 起步建築 領跑公益——記郴州市「最美慈善人」、資興璽融建築工程...
    40年風雨人生路,少年靠著在建築工地打零工起步,歷經磨礪,逐漸成為資興市建築行業的領頭雁,並於2007年成立了資興璽融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璽融公司」)。經過10多年的發展,璽融公司現已發展成為資興市一家集房地產開發、施工、銷售和勞務派遣一條龍服務的國家二級建築企業,亦是郴州市屈指可數的知名品牌企業之一。而這位當初懷揣夢想、離家闖蕩的少年也變成了夢想成真、回報社會的中年人。他,叫胡最保。
  • 鐵骨錚錚 大氣凜然——大型秦腔歷史劇《隴上鐵漢》
    鐵骨錚錚 大氣凜然——大型秦腔歷史劇《隴上鐵漢》 2020-08-28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為何乾隆擁有璽印數居清代之首?
    乾隆 十全老人之寶作為中國璽印發展的鼎盛時期,漢代璽印的數量日漸繁多,內容豐富,形式多姿多彩,不論鑄造工藝或篆刻藝術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根據郭福祥的研究,在康熙皇帝的寶璽中,有一類璽文諸如「我思故人」、「惟堯則之」、「坦坦蕩蕩」等,多與摹古、學古有關,可知康熙帝對古代先哲的思想和行為的重視。「康熙帝以堯、舜、禹、湯、文、武、成王等歷代賢君聖人為榜樣,以儒家修身之道為準則,不斷完善自己,這是他的目標。而『惟堯則之』等寶璽恰恰反映了他這一思想和追求。」
  • 炎帝神農政權: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榆罔
    該政權共經歷八代炎帝,傳國虛記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即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姜榆罔。一、神農名姜石年,羊圖騰,號神農氏,為神農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
  • 歷史回顧之慕壽祺與《記隴上地震》
    文章採用集古句詩鈔的形式作《地大震舊作集古體詩一首》,前面作《記隴上地震》的序文。餘幸於1987年4月在新城,得覽慕壽祺《求是齋叢稿》卷壹、卷貳,抄得全文,現輯錄以呈世。   一、原文輯錄   《記隴上地震》   餘家寄寓蘭州二十有七年矣,民國庚申入冬,無雪寒而不慄。仲冬朔後七日晨,日色昏黃,亭午風霾晦暝,晚不見月。
  • 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璽尊龍杯」廚王爭霸賽開賽
    2018年6月24日上午,「璽尊龍杯」雲南省首屆廚王爭霸賽在昆明璽尊龍婚尚廣場正式開幕。參會嘉賓共有170餘人,主要包括組委會領導,評委會成員及來自雲南各州市的參賽選手。本次大賽宗旨是:我們菜品既要好吃還必須好看;我們的廚師既要會做,還必須會說。
  • 明代畫竹第一人 夏昶
    他初姓朱,名昶,後複姓夏,太宗為之更名昶,字仲昭。號自在居士,又號玉峰,崑山(今江蘇崑山)人。昺弟。正統中官至太常寺卿直內閣。畫墨竹師王紱,能得其妙,時推第一,名馳絕域,爭以金購之。▼夏昶一個竹西涼十錠金夏昶以楷書筆法畫竹,所作竹枝煙姿雨色,偃直濃巰,各循矩度而氣韻生動。
  • 水墨畫竹——畫竹枝法、畫杆法
    在畫兩根竹竿、竹枝時要注意要避免竹節平行對等,畫竹時要畫出參差的變化,如濃淡、粗細、長短等。如圖,多加練習即可。畫竹之一 畫杆準備工具:毛筆選擇狼毫或專用的大蘭竹筆;書畫墨錠(建議國畫最好選擇墨錠作畫)或書畫墨汁;宣紙採用生宣;還要鋪上一條專用的畫畫的氈毯,便於保持墨色而不會吸收和沾染。
  • 炎帝神農氏政權:神農、姜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姜...
    該政權共經歷八代炎帝,傳國虛記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即神農、臨魁、姜承、姜明、姜宜、姜來、姜克、姜榆罔。 一、神農 名姜石年,羊圖騰,號神農氏,為神農氏族,始生地在姜水(今陝西省寶雞市境內)。
  • 今日國畫基礎理論知識分享——「畫竹淺說」
    芥子園畫譜中畫竹淺說1、畫竿決: 竹竿中長上下短,只需彎節不彎竿,竿竿點節休排比,濃淡陰陽細審觀。2、點節決:竿成先點節,濃墨要分明,偃仰需圓活,枝從節上生。4、畫葉決(節選)①枝先承葉,葉必掩竿,葉葉相加,勢需飛舞,孤一迸二,攢三聚五——畫竹葉的基本要求;②葉有四忌,兼忌排偶,尖不似蘆,細不似柳,三不似川,五不似手——畫竹葉要避免的誤區;③葉由一筆,以致二三,重分疊個,還需細安,間以側葉,細筆相攢
  • 苗族百鳥衣之鄉送隴苗寨,最美的文化,最心痛的現狀
    雅灰因山高路遠,在丹寨縣素有「丹寨西藏」之稱。從丹寨縣城到雅灰鄉,一天只有兩班鄉村巴士。送隴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丹寨縣東南部,雅灰鄉西南部,東與苗族「錦雞舞之鄉」麻鳥村相接,西與苗族「跺月亮」之鄉蓋賴村相鄰。
  • 警界著名畫家陳秋光:畫竹、愛竹、品竹
    他曾說,我最欣賞竹的剛正不阿,也享受與宋代的文同、元朝的趙孟、清朝的鄭板橋、晚清的吳昌碩等畫竹大師,通過墨竹,穿過千載清風相聚。2018年11月14日,陳秋光的墨竹作品《瀟瀟春雨江南岸》,進入「千載清風:中國當代墨竹大展」的精品展區,並懸掛在僅裝有12幅作品的玻璃櫥窗中。
  • 地上撿塊國寶,「皇后之璽」的前世今生
    這天放學回家路上,他走到狼家溝時,隱約看到路邊土坎上有個發亮的東西。好奇心催使他上前查看,隨後在疏鬆的土層中發現了一個刻有動物的小方章。扒開泥土後,雖然認不出下面刻的什麼字,卻覺得模樣挺好看的。於是裝進書包,帶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