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個日本人,不顧一切嫁給中國人,還在抗戰時期幫助中國人

2020-12-08 歷史有事說

提起抗日戰爭時期,一定有很多人都憤怒不已。由日本肆意挑起了戰爭,卻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端的巨大的災難。所以,時至今日,依舊有很多中國人提到日本人就憤恨不已。但是,其實當時很多有良知的日本人,並不想發動戰爭,只是他們的能力過小,抗議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儘管如此,他們還是在用自己的力量來幫助中國人。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這樣一個日本人。

她叫左梅,原名為佐藤屋登,於1890年生於日本北海道。她畢業於日本護理助產專科學校,並在實習了5年後,被派到了日本駐中國公使館。1912年,蔣百裡成為了保定軍官學校的校長,但因其性情耿直,在改革校務時受阻差點開槍自殺,幸好只是受了傷。後來,佐藤屋登被派來看護蔣百裡,她不僅照顧著蔣百裡的身體,還時時安慰著情緒煩躁中的蔣百裡,這讓蔣百裡逐漸對佐藤屋登有了感情。

隨著兩人的感情不斷加深,兩人便打算成婚。但佐藤屋登的父母卻不同意此事,為此,蔣百裡專門去了日本,做了其父母的思想工作後,兩人婚事才被順利同意。1914年,兩人終於正式成婚。之後,佐藤屋登便跟隨蔣百裡來到了中國生活。為了更好的融入中國,她便給自己的取了一個中國名字左梅。

在之後的日子裡,左梅便不再說日語了。後來,兩人共育有5個女兒,但左梅也從來不教女兒們學習日語,一家人只用北京話交談。抗日戰爭爆發後,左梅深知是自己國家的錯,於是變賣了自己許多之前的首飾,併購買了許多醫用物資,還同女兒們一起製作了很多軍衣,最後將這麼多的物資都送往了前線,用來救助中國傷員。而蔣百裡也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轎車捐給了國家支援抗戰。

1938年,蔣百裡去世後,左梅便同女兒相依為命,一直到了1978年,左梅才去世,享年88歲。而他們的女兒,也都過上了自己想要生活,其中,他們的三女兒蔣英,在1947年同科學家錢學森結婚,也成就了史上的一段佳話。

相關焦點

  • 日本貴族的她,嫁給中國人,堅決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
    上世界30、40年代,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非常緊張,爆發了戰爭,那時候雙方國家的人也劍拔弩張、互相仇視。通婚的情況十分少見,但有一個女子,她是日本皇室近親,卻毅然嫁中國人入中國籍,不準女兒嫁給日本人!這個女子就是嵯峨浩,1914年出生在日本東京,日本侯爵嵯峨公藤的孫女,皇室的近親,從小可謂是享盡榮華富貴,接受高等教育。1937年日本想要控制中國,於是就想在溥儀身邊差一個日本人。但是溥儀打死不同意,所以只能將目標轉向他的弟弟溥傑,溥傑拿妻子唐怡瑩做擋箭牌,但被日本軍方將他弟弟和警察所所長強制證明他們離婚。
  • 抗戰勝利後的東北 日本女人為找長期飯票 想方設法的嫁給中國人
    1945年日本投降以後,滯留在東北的日本僑民和軍人高達200多萬。為了儘快將這些日本人送回國內,中國政府在葫蘆島開啟了百萬日僑大遣返。最開始這些日本人聽說中國政府要將把他們送回國內,一個個的都激動萬分,一副興高採烈的樣子。
  • 不顧一切嫁給中國人,她的回答讓人無力反駁
    不過除了咱們自己國家的這些運動員之外,近幾年有一個日本的桌球運動員也是受到了國人們的喜愛,這個運動員就是被稱為「瓷娃娃」的福原愛。雖然福原愛是一名日本球員,可是因為福原愛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在中國學習桌球,所以福原愛的東北普通話說的也是相當的可愛。
  • 福原愛早已嫁給中國臺灣人,抗戰時期有哪些名人娶過日本妻
    不過,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經有一段不友好的時期,中國人全民抵抗日本的入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刀筆吏今天就扒一扒,在抗戰時期小有名氣的幾對中日跨國夫妻。周作人夫婦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弟弟,中國著名的散文家之一。
  • 抗戰時期,日本士兵冒充中國人,結果卻因為取的中文名字露出馬腳
    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其中的漢字是古代從中國傳過去的,大部分沒有太大的寫法上的改動,沒有日語學習經驗的中國人,也能看懂一部分那是肯定的。在公元3世紀前,日本沒有自己的文字,只有語言。如今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在那個年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使用刻木結繩的方法記事。而那個時候的中國呢?
  • 抗戰時期的日本間諜老照片:偽裝成中國人,圖六是被捕女間諜
    雖然當時中國沒有足夠先進的武器裝備,但是依舊儘可能牽制住了日本。日本當時憑藉「明治維新」使得本國的綜合國力飛速提升,為了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日本決定侵略其他國家,以劫掠足夠的國家發展資源。而中國因為與日本本土距離較近以及國力孱弱的緣故成了日本第一個入侵的國家。
  • 她出生於日本,但不是日本人,她堅持扮演中國人,現在22歲
    奧運會的東京節奏越來越近,運動員們都在為到來的比賽進行緊張的訓練,作為觀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期待比賽,然而相比桌球、體操這些體育項目,人們對高爾夫球的關注度一定比較低,但是為了更經常地觀看高爾夫球,石昱婷的名字必須是我們所有人都熟悉的,雖然她出生於日本,但她不是日本人,但堅持扮演中國人
  • 日本天皇皇親,嫁中國人改夫姓,入中國國籍,反對女兒嫁日本人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已基本掌控了東北全境,並且扶持了清朝的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稱作「康德皇帝」。但是雖然控制著溥儀,日本人仍然不放心,就像是女人常說的那句「你就算得到了我的身體,你也得不到我的心」哈哈哈,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相信溥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日本人深信不疑。
  • 一婚嫁日本人,二婚嫁美國人,三婚嫁法國人,就是不嫁給中國人
    在國內娛樂圈中經常存在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不少的女星並不會選擇嫁給中國人,而是選擇嫁往國外。曾經有這麼一個說法,「一等美女漂洋過海,二等美女北京上海,三等美女小三二奶,四等美女在家餵奶。」且不管說得對不對,我們可以拿它當一個笑話來看。
  • 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桌球女神,苦學中文,直言:自己想嫁給中國人
    熱愛中國文化的日本桌球女神,苦學中文,直言:自己想嫁給中國人
  • 看看抗戰期間的日本間諜:喬裝成中國人難分辨,女間諜更具優勢
    在很多戰爭片的影視畫面中我們都可以看到,特供、間諜之間的勾心鬥角,很多人以為這種情況都只存在在熒幕中,而實際上,在戰爭時期,間諜之間為了獲取對方的情報,其使用的計謀比影視劇中更加誇張。就拿抗日戰爭來說,當年日本完成「明治維新」之後就基本確定對外擴張的思想道路,而當時的中國成了日本的首要目標。
  • 她擁有日本皇室血脈,卻毅然嫁中國人入中國籍,從不教子女說日語
    從紫禁城出來後,溥儀輾轉來到天津,後來在日本人的幫助下,建立了偽滿洲國,並在此當上了皇帝,1934年,溥儀在奉天南郊杏花村舉行了等級電力,改年號「康德」,當時共有日軍200多名官員出席典禮,而鑑於溥儀特殊的身份,他還曾兩次登上《時代》周刊的報導,一時間成為了風雲人物。
  • 日本一貴族女子加入中國國籍,不讓女兒嫁日本人,以愛新覺羅為姓
    在戰爭時期、社會混亂時期,受傷害最深的還是女人了,當初在二戰時期,我國的婦女就因為日本鬼子的入侵,而受到了很大的傷害。同時也有很多日本女人也沒逃過,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就是一個日本女人的故事。
  • 下個福原愛?日本桌球一姐迎26歲生日,曾坦言喜歡馬龍想嫁中國人
    下個福原愛?日本桌球一姐迎26歲生日,曾坦言喜歡馬龍想嫁中國人2月23日消息,日本桌球一姐石川佳純迎來自己26歲生日,中國球迷為其送上禮物,令石川佳純非常感動,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感謝中國粉絲。值得一提的是,石川佳純有望成為下一個福原愛,這位日本一姐曾表示自己喜歡馬龍,坦言想要嫁給中國人。石川佳純在個人社交平臺發文:「26歲了,感謝純密們的很貼心的禮物,我非常感動,感謝一直幫助我的,鼓勵我的,支持我的人,希望這一年自己能夠不斷進步,做好自己,一步一步的成長,我會好好加油的,26歲繼續加油。」文中石川佳純指的「純密」,就是她在中國乒壇的球迷!
  • 一婚嫁日本人,二婚嫁美國人,三婚嫁法國人,就不想嫁中國人
    很多中國人在選擇伴侶時會優先考慮外國人,沒有為什麼,就是因為是外國人。也因為這些原因,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會比較吃香。哪怕他們在自己國內是一個爛人,來到中國後他們就能找到他們的「價值」,並且會非常受歡迎,很多人都會主動上前找他們搭話。
  • 著名影星被判死刑,在法庭上說:我不是中國人,立馬被無罪釋放
    李香蘭就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漢奸,不過對於她的這個身份定位很多人卻不認同,本來她已經被判處漢奸罪馬上要處死,臨死前大喊了一句話讓自己逃過一劫,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看下去你就明白了。李蘭香的第一重身份是著名歌手,憑藉著一首《夜來香》讓自己的名字響徹整個中國,尤其是這首歌在經過鄧麗君翻唱後更是火遍大江南北。
  • 日本最害怕的3個中國人,一個賴了日本5個億,一個揚言見日本人就殺
    87年前,也就是1931年,日本發動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三省,自此,全面侵華的序幕正式展開。雖說,經歷十四年偉大抗戰,日本人最終還是被我們打退,可這場戰爭,我們的損失實在太大。 所以說,中國與日本是有血海深仇的,這是每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事。
  • 嫁給中國人生活怎麼樣?日本妻子直言:唯獨一點難以接受!
    如今,許多人在吃東西和穿保暖衣服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精神享受,所以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遊不僅可以開闊視野,還可以放鬆身心,減輕工作壓力。每當假期來臨,中國的許多景點都擠滿了遊客。但是隨著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密切,出國旅遊也不再稀奇。中國不僅國土資源豐富,而且旅遊資源豐富。此外,近年來經濟越來越發達,吸引了許多外國人前來參觀。
  • 同樣是日本人,為何中國人對福原愛這麼寵愛?網友:因為可愛啊!
    同樣是日本人,為何中國人對福原愛這麼寵愛?網友:因為可愛啊!體育讓世界變得更加精彩,緊張刺激的體育賽事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又增添了一份別樣的色彩,競技體育也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激情和喜悅。而說到桌球,很多人也會想起瓷娃娃福原愛和大魔王張怡寧的「恩怨情仇」,而福原愛也是深受中國廣大球迷們的喜愛,那麼為什麼同樣是日本人,大家唯獨對於福原愛這麼寵愛呢?下面就來說一說吧。
  • 我見到一個真正的中國人,絕對讓日本人服氣
    此後幾十年間,躲兒再沒有見到自己的父親,只知道父親是一位共產黨員,為了窮苦人的孩子能有個奔頭,而四處奔波,無暇歸家。楊靖宇烈士犧牲五年後,中國人民終於盼來了十四年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楊靖宇的妻子卻貧病交加。國民黨反動派和日偽的連番迫害,不但逼死了烈士的寡母,還徹底折磨垮了她的身體,楊靖宇的妻子臨死前告訴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