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建設中醫藥強省 居民在家門口可享優質中醫服務

2020-12-18 大江網

  「十三五」以來,江西省著力發揮優勢,推動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強省建設取得新進展,《江西省中醫藥條例》完成修訂,江西省中醫藥大會召開……全省中藥材種植規模實現快速增長,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居民在家門口可享優質中醫服務。

  全省共有中醫類醫院121所三級中醫類醫院16家

  在中醫醫療服務方面,據省中醫藥管理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省共有中醫類醫院121所,其中,中醫醫院110所,中西醫結合醫院11所,三級中醫類醫院16家。中醫類床位數3.82萬張。全省1411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中醫館,覆蓋率達82.27%。全省97%社區衛生服務機構、93.5%鄉鎮衛生院、67.5%的村衛生室具備中醫藥診療服務能力,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量佔總服務量的近30%。

  在綜合醫改方面,我省還加強省中醫醫療聯合會建設,提升縣域中醫藥服務能力,協調推進按病種付費的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統籌推進縣級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醫院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推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

  我省建設中醫康復(熱敏灸)聯盟55家

  在中醫養生保健服務方面,我省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為群眾提供中醫健康諮詢評估、幹預調理、隨訪管理等治未病服務,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於一體的中醫健康保障模式,建設中醫養生保健基地。開展食療科技創新和法規試點,協調省級醫院支持華潤(江中)開展食療產品和保健食品臨床研究,探索建立中醫食療產品評價體系,建設中醫康復(熱敏灸)聯盟55家。

  為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2019年5月江西省政府印發《關於促進熱敏灸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以國家中醫藥科研平臺為核心,以省級熱敏灸科研平臺為支撐,建立多學科、跨部門共同參與的中醫藥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目前,建成了各類創新性科研平臺53個。其中,南昌市洪都中醫院還牽頭成立市一級的熱敏灸康復聯盟。

  截至去年全省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240萬畝

  「十三五」期間,江西省推進中藥保護和發展,完成16個品種的中醫藥標準化項目的國家驗收工作,組建成立了江西省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依託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圍繞熱敏灸,樟樹幫、建昌幫中藥飲片炮製,「贛十味」「贛食十味」種子種苗,積極開展中醫藥地方標準研究和企業標準認定。新建設定製藥園10個。截至2019年,全省中藥材種植總面積達240萬畝,較2017年實現成倍增長。

  拓展中醫藥服務新業態方面,江西省積極推進熱敏灸技術普及推廣,推進武寧、高安、泰和、玉山4個熱敏灸區域診療中心建設。成立江西省熱敏灸技術專家組。開展熱敏灸技術推廣應用培訓,布局建設9個熱敏灸小鎮。

  截至目前,江西省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並在葡萄牙、突尼西亞、瑞典、烏茲別克斯坦建設了「中醫中心」,與加拿大合作建立中藥產品開發國際合作基地。

相關焦點

  • 發揮優勢 強化管理 助力中醫藥強省建設 ——首屆河南省中醫藥強省...
    中醫藥是國之瑰寶,是守護居民健康的一道防護屏障,也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強大助力。  7月25日,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成立,短短三個月時間,聯盟即召開了第一次管理類與學術類會議。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執行主席、開封市中醫院原院長龐國明的話,得到了眾多與會者的認同。
  • 助推中醫藥強省建設 四川省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與川投大健康公司...
    四川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的美譽,中醫藥文化底蘊深厚,不僅擁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中醫醫院、中醫藥科研院所,還有中醫名師名家和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作支撐。為推動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事業、產業、文化協同發展,3月27日,四川省中醫藥發展服務中心與川投大健康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成都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省政協召開第三次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題研討會
    江西日報訊 (記者萬仁輝)12月11日,省政協召開第三次中醫藥強省建設專題研討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近期重要講話精神,對標對表,聯繫實際,建言資政,凝聚共識。
  • 山東:努力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
    原標題:全省中醫藥大會在濟召開 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 努力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全省中醫藥大會在濟召開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努力實現由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劉家義餘豔紅講話
  • 中醫服務率深圳第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病有良醫,市民享受優質中醫藥服務2019年,北中醫深圳醫院門診量近130萬人次,住院量突破2萬人次,比上一年均增長20%,但費用收入卻增長低緩。同時,在最新公布的深圳市衛生健康2020年第一季度三級公立醫院患者滿意度評分結果上,北中醫深圳醫院患者滿意度排名第二。
  • 江西中醫藥,抗「疫」有力量
    中醫抗「疫」,古已有之。作為中醫藥大省,江西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發出中醫藥「好聲音」,貢獻中醫藥抗「疫」力量。江西治癒出院患者811例,786例通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痊癒出院,中醫藥參與救治率96.9%。2月17日,江西援隨醫療隊126名隊員抵達。省中醫院熱敏灸治療組黃仙保、邱祺兩名專家受邀馳援湖北蘄春。
  • 江西融媒頭條|江西中醫藥,抗「疫」有力量
    中醫抗「疫」,古已有之。作為中醫藥大省,江西充分發揮獨特優勢,發出中醫藥「好聲音」,貢獻中醫藥抗「疫」力量。江西治癒出院患者811例,786例通過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痊癒出院,中醫藥參與救治率96.9%。2月17日,江西援隨醫療隊126名隊員抵達。省中醫院熱敏灸治療組黃仙保、邱祺兩名專家受邀馳援湖北蘄春。
  • 南寧市中醫醫院:優質醫療進社區 中醫義診惠民生
    12月10日,南寧市中醫醫院組織黨、團員醫療專家7人來到南寧市興寧區五塘鎮街區,開展踐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健康義診主題黨日活動,為附近居民進行中醫特色健康義診,讓黃阿婆有了在家門口看病的機會。在義診現場,市中醫醫院的醫生對黃阿婆進行了耐心地問診並仔細檢查了阿婆的手關節,說道:「阿婆,您這是肩周炎,我給您做一次針灸治療,針灸可以舒經活絡、行氣止痛,能有效地緩解您的疼痛。」隨後,盧醫生給阿婆做起了針灸治療。「治療後感覺雙手伸展方便了,也不怎麼痛了。謝謝你啊,醫生。」第一次接受針灸治療的黃阿婆在治療後激動地對醫生說道。
  • 頤聖堂中醫館堅持免費開展中醫藥培訓 向居民贈送中藥
    有300多年歷史的頤聖堂中醫館,堅持免費開展線上線下中醫藥培訓、向居民贈送中藥、舉辦兒童中醫藥啟蒙活動——  弘揚中醫藥文化 助力健康中國  端午節,頤聖堂中醫館向社區居民贈送中藥香囊,請中醫專家為居民義診常見病;今年「全國助殘日」當天,頤聖堂老中醫和老藥工指導
  • 三水區中醫藥發展研討會召開 名醫把脈長壽鄉中醫藥發展
    國家、省名中醫邱健行、楊志敏、藍韶清、陳鳳媚、徐志強、蔣開平為三水百姓開展義診。「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名中醫幫我把脈問診,真是太好了。」一名前來就診的市民說。在中醫藥發展研討會上,專家們為三水打通中醫藥發展脈絡開出「藥方」。「推動中醫藥發展要從管理體系、人才培養、藥材質量、文化普及四個方面全面推進。」邱健行說。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江西(樟樹)中醫藥強省科技成果在線對接...
    江西(樟樹)中醫藥強省科技成果在線對接會成功舉辦 10月15日下午,由江西省科學技術廳、宜春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宜春市科技局、樟樹市人民政府承辦的江西(樟樹)中醫藥強省科技成果在線對接會在樟樹市舉行。
  • 蘭州新區打造15分鐘中醫藥健康服務圈
    利用全覆蓋的中醫館、中醫角,蘭州新區讓廣大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這些中醫藥技術帶來的服務。目前,新區所有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遍推行15項中醫適宜技術,90%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 我國實施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公平可及!中醫藥康復服務將...
    方案提出,加強中醫康復中心和中醫特色的康復醫院建設,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認為,中醫藥康復服務的發展具有巨大潛力,中醫藥康復醫聯體的建設是未來發展方向。政策助力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建設方案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主要任務,要求加強中醫藥康復服務提供機構建設和管理、提升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加強中醫藥康復專業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加強中醫藥康復科研創新能力建設。
  • 【中醫藥強省·榜樣的力量·中原名醫】博採眾長 從中醫內科專家到...
    李鮮解釋道,「中醫藥參與扶正祛邪,中西醫結合,讓中醫藥在疾病治療中發揮重要的協同作用,有利於疾病的治療,但中醫的理、法、方、藥非常重要,中醫治病要辨證,比如口渴喜歡喝水,肯定是熱症或陰虛,口渴不想喝水,說明體內有溼氣。」  「舉一個患者以『右下腹脹滿疼痛』為主訴就診的例子,西醫診斷為闌尾炎性包塊。因患者年事已高,血壓、心臟都有問題,就選擇了中醫藥治療。
  •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成為江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機構
    7月15日,江西省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機構在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揭牌,標誌著江西省最大的中醫機構——江西省中醫院成為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定點機構。全省適齡殘疾兒童將在這裡享受到一流的中醫治療和康復服務,並在政策範圍內得到應救盡救的公益救助保障。
  • 省政協委員建言中醫藥建設做大晉字品牌
    本報記者 田鳳鳳     從中醫藥大省到中醫藥強省,山西要怎麼走,怎麼做?多名省政協委員從不同角度對我省中醫藥強省戰略提出建議。  建立獨立的中醫藥行政管理體制   省政協委員劉國義表示,中醫藥管理體制尚不健全。
  • 創新改革,服務民生!乳山中醫診療譜新篇
    近年來,乳山市按照「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部署要求,不斷強化中醫藥建設,持續改革創新,優化服務體系,彰顯中醫特色,營造健康氛圍,全市基層衛生工作和中醫藥事業取得新發展,為保障群眾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 治病又養生,中醫藥融入千家萬戶
    延伸到家門口的中醫藥治療,得益於無錫市中醫藥服務走向全覆蓋的推進過程。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徐雯介紹,經過多年建設,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以中醫類別醫院為主體、綜合醫院等其他類別醫院中醫藥科室為骨幹、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綜合服務區為基礎、中醫門診部和診所為補充、全面覆蓋城鄉的中醫藥服務體系。
  • 石家莊市中醫院多舉措推進中醫藥文化建設
    在省中醫藥管理局和省旅遊委的具體指導下,石家莊市中醫院發揮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優勢,以醫院豐富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和資源為依託,提供中醫藥文化參觀體驗、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等服務項目,開啟百姓的健康之旅。
  • 乘自貿港建設東風 瓊全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作為展示中醫特色的平臺,治未病中心將中醫藥特色和優勢貫穿到工作的全環節,讓更多患者享受到中醫特色醫療服務。省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推動建設省治未病中心,在所有公立中醫類醫院及有條件的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院設立「治未病」中心,鼓勵社會力量創辦規範的中醫治未病機構,開展中醫健康體檢,提供規範的中醫健康幹預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