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鵜鶘與公牛的比賽中,Anthony Davis與DeMarcus Cousins的「鵜鶘雙塔」打出了令人震驚的數據:Davis攻下34分9籃板5助攻2搶斷,而Cousins更不得了,44分24籃板10助攻4搶斷。兩人拿了78分33個籃板,這就很恐怖了。球季打到現在,兩人都達到了25+10的數據,如果維持到球季結束的話,這在NBA史上也是頭一回。
這種恐怖數據,說明了「雙塔」的魅力。NBA現在雖然流行小球與三分,很多中鋒的價值都不斷的在貶值。但你若是要問,那個隊的教練不喜歡用中鋒?恐怕每個教練都會覺得你瘋了,誰不愛一個好中鋒?只是人才沒那麼多而已。現在的中鋒要更強調運動能力,以及功能的多樣性。也有很多有中鋒身高的球員被拉去打小前鋒,像Kevin Durant,這都是時代的變革。
但就在1月27日,鵜鶘對火箭的比賽中,鵜鶘是獲勝了,但是Cousins卻跟腱
斷裂,至少要缺席八到十個月。這個傷勢對Cousins會有非常重大的影響,除了可能影響到他的合同外,也會使他留在球隊的機率變得撲朔迷離。
那麼Davis與Cousins這對「雙塔」可以在NBA史上排第幾呢?這邊要強調的是,所謂「雙塔」是指兩個都是中鋒、且身高至少在6呎11吋以上的球員,方可稱之為「塔」。歷史上NBA出現過多次有過雙塔(其實就是雙中鋒),以下是我的一個歷史排名。
1、 David Robinson(7呎1吋,1987年選秀狀元)、Tim Duncan(7呎,1997年選秀狀元)
組合時間:1997~2003,共6個賽季
主要功績:1999、2003年總冠軍
(最和諧的一組雙塔)
這一組雙塔,相差了十年。Robinson是1987年選秀狀元,因為服役延後了兩年打NBA;Duncan則是1997年選秀狀元,與Robinson組合時,Robinson已經32歲了。這對雙塔,從能力與心智成熟度來說都是頂級的,Robinson從整個職業生涯來說,還算是健康,僅有在1996-97年賽季因為大傷而只打了6場,其他時間出賽率還是很高的。而Duncan更不用說了,可說是馬刺的萬裡長城,選一個可保球隊近20年而不衰。
很多人認為Duncan是打大前鋒位置,其實在我看來,他們的組合與火箭隊雙塔是比較類似的。Robinson的運動能力很強,對於側翼球員的防守殺傷力比較大,同時Duncan的內線衝撞力比較強,往往更適合在內線做肢體上的搏鬥。之所以會使Duncan變成「大前鋒」,其實更多時候他都是在打中鋒。
馬刺雙塔成為了雙塔戰術成功的典範例子。他們帶來了幾個啟示:其一,內線的組合,最重要的是「契合程度」,而不是由天賦決定。Robinson自己是海軍官校畢業的,Duncan更是心智十分成熟。Robinson有十年時間主宰了馬刺,但是等到Duncan來了之後,他迅速的退到第二線,使球隊和諧的完成了「政權轉移」。其二,雙塔的其他位置配備也很重要,馬刺隊當時也找了一批很成熟的球員與之搭配。這些球員既要能夠配合雙塔核心運轉,也需要在必要時主動出擊。
毫無疑問,馬刺雙塔的成就是最高的。進攻上,他們也許並非頂級,但防守上卻是最頂尖的。如果Duncan是在Robinson的全盛時期合作,或是Robinson晚了十年跟Duncan合作,NBA的歷史恐怕要改寫了。
2、 Ralph Sampson(7呎4吋,1983年選秀狀元)、Hakeem Olajuwon(7呎,1984年選秀狀元)
組合時間:1984~1987-88年球季中期,共3個半球季
主要功績:1986年打敗湖人進入總決賽,但以2比4敗給凱爾特人隊
火箭隊在1983年與1984年連續抽到兩個選秀狀元,分別選了7呎4吋的Sampson與Olajuwon,從他們開始,才正式有了「雙塔」(Twin Towers)的名稱。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張他們兩個單手託球的照片,背面就是後來在「911事件」中被撞毀的世貿大樓,這是我見過最為霸氣的一張籃球海報。
(這張照太驚人)
他們是NBA史上第一對雙塔嗎?當然不是,但卻是第一個以此聞名的組合。首先,這兩人都是選秀狀元,而且僅隔一年就被選中。其次,他們的天賦驚人,Olajuwon就不說了,Sampson身高7呎4吋,卻運動能力像後衛一樣。如果用現今球員相比,就像紐約尼克隊的KristapsPorzingis一樣,而且更勝一籌。所以當火箭隊在84年選了Olajuwon後,整個NBA都在看,他們會如何處理這個組合。因為當時的NBA都是單中鋒比較多。
但是,火箭隊卻讓這兩人同時上場,形成了遮天蓋地的超強禁區組合。而且成績不俗,這使得整個80年代的NBA球隊瘋狂找尋超高的長人中鋒來應對。很多球隊都備有超過7呎2吋的中鋒,不管好壞,就是為了應對這樣的局面。所以在當時的NBA,出現了很多「超級長人」,像是爵士隊的7呎4吋中鋒Mark Eaton、華盛頓子彈隊的7呎7吋中鋒Manute Bol等等,可說是被雙塔搞出來的風潮,可見各隊都像驚弓之鳥一樣。這個組合最特殊的地方是,中鋒由比較矮的Olajuwon擔綱,Sampson則是去打大前鋒的角色。1986年季後賽,Sampson在第五戰絕殺了湖人,成了湖人王朝時代第二次栽在火箭隊手上。不過在總決賽中,他們以2比4輸給經驗豐富、且陣容齊全的凱爾特人。
休斯敦雙塔算成功嗎?作為NBA史上的重要戰術革命,有很多欠缺的地方。他們當時還有一個很出色的小前鋒RodneyMcCray,他是以防守見長的。但是火箭隊的後衛組合,相對來說就顯得比較弱。因此球隊主帥BillFitch當時還比較重視每個位置的平衡,還沒有最大化的發揮雙塔的優勢。然而,到了87-88年賽季,火箭隊卻變調了,主因是因為Sampson對於他在球隊裡的地位不滿,覺得Olajuwon搶了他的鋒芒,加上他自己的傷勢,使得球隊在這個賽季中段將其交易到勇士隊去,換來另一個中鋒JoeBarry Carroll與後衛SleepyFloyd,然而,Sampson在被交易後,因為腿傷早早退役了,而Olajuwon卻一路成為了NBA史上最偉大的中鋒之一。
以成就而論,火箭雙塔只能說未竟全功。但是從天賦來說,絕對是史上最佳的。
3、 Anthony Davis(2012年選秀狀元)、DeMarcus Cousins(2010年第一輪第5順位)
組合時間:2016-17年球季中,到現在
主要功績:尚無
這兩人的合作,算到現在也還差不多一個賽季而已,會打成什麼樣,也不太清楚。比較不利的是,他們所在的球隊是鵜鶘隊,是個市場不大的球隊,所以球隊不太可能搏命砸錢。上一季他們的合作並未讓鵜鶘隊打進季後賽,這也不奇怪。而這一季鵜鶘隊成績還可以,但是鵜鶘隊的其他位置,特別是小前鋒,還有很大的漏洞,板凳球員的實力也還不夠,所以鵜鶘隊這一對雙塔,還有進步的空間。
(兩人場均25+10,史無前例)
Davis與Cousins的連手,在進攻威力上可說是非常可觀。我想主要的關鍵在於Cousins,原本他的實力就不差,但是在國王隊的時候,他卻不是一個合格的球隊領袖,總是容易動怒、情緒化,不但影響到他的表現,同時也會影響球隊的勝負。不過Cousins到了鵜鶘隊後情況明顯好轉很多,這才有了今日的表現。
現在認定鵜鶘這個雙塔組合能有什麼成就還很難說。在目前強調三分外線、快攻的現在,這兩人宛如「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劉備得了兩者也沒有統一天下。鵜鶘隊的側翼球員配備仍差很多,同時今年球季結束後,Cousins也成為自由球員,Davis也不是不可能轉隊。我是很希望看到這兩人連手在NBA裡打出一片天,但看時間等不等了。
(這一組合,會因為Cousins的受傷而瓦解嗎?)
這一組的雙塔,在進攻上可說是才華橫溢,防守上是稍差一點。不過,整體而言,天賦滿滿,是近年來我所見過最有可看性的雙中鋒組合。只可惜,今年Cousins的賽季報銷了,這會不會影響到這兩人繼續組合?這可能是個轉折。
4、 Pau Gasol(7呎,2001年第一輪第3順位)、Andrew Bynum(7呎,2005年第一輪第10順位)
組合時間:2007-08年球季中期到2012年,4個半球季
主要功績:2009、2010年總冠軍
毫無疑問,交易來大Gasol是湖人隊在2009、10年能夠二連霸的關鍵。大Gasol來了之後,與Bynum可說是在技術上有互補的功能。Bynum的身板結實、對抗力強,但缺少小巧技術。而Gasol則是有歐洲長人的優點,但在對抗上,他需要有人當肉盾。這兩人的合作,在經驗上是相差不少,但是卻可以充分互相幫助。
當時湖人隊交易來大Gasol,媒體都稱之為「打劫式的交易」,不過事後來看,灰熊隊也沒虧。但是Gasol的傳球能力與穩健的得分能力,是湖人隊所看重的。Gasol之後在湖人還待了不短的時間,但Bynum在2011-12年球季結束後被交易,而且交易後,他也一直飽受傷病困擾,跟退役也沒什麼兩樣。
Gasol與Bynum可以說是Kobe奪冠的左右護法。有了這對禁區屏障,湖人隊的禁區實力在當時的NBA可以說是頂尖的強大。如果沒有Gasol與Bynum,他們恐怕連西區都出不來。這個時候的NBA,正是整個聯盟中鋒最弱的時候,但還有一個DwightHoward來遮羞。而兩塔夾擊使對手難以兼顧,真正做到「一寸長、一寸強」。比起前三組雙塔,天份與實力都有所不足,但是戰力也足夠強大。
(Kobe中興湖人的最佳幫手)
5、 Bill Laimbeer(6呎11吋,1979年第三輪第65順位、James Edwards(7呎,1977年第二輪第46順位)
組合時間:1989~1991年兩個賽季
主要功績:1990年NBA總冠軍
這對組合是比較奇特的,論隊他們的孰悉度,我可能比其他的組合都更清楚的。Laimbeer與Edwards兩人的緣分也相當奇妙,在1981-82年賽季時,Edwards在騎士隊打先發中鋒,Laimbeer是他的替補;後來Laimbeer被活塞在81-82年球季中交易去之後,反而成了首發中鋒,後來到87-88年季中,活塞隊再弄來Edwards,讓他去擔任Laimbeer的替補。所以這兩個低順位出身的中鋒,真的是很有意思。他們不是球隊的進攻核心,活塞隊當時的進攻核心是以Isiah Thomas與Joe Dumars為主攻。
(MJ被活塞兩中鋒夾擊)
Laimbeer與Edwards的組合時間也沒有很長,也就兩個賽季。何以如此?Edwards被交易來時,活塞隊的大前鋒是Rick Mahorn,一個NBA有名的防守惡棍,但卻是會氣死人不償命的角色。Mahorn一直到1989年活塞隊拿到NBA總冠軍後,因為森林狼隊與魔術隊加入NBA,他沒有被活塞隊放在八人的保護名單內,於是他被森林狼挑走,然後交易到七六人隊去。活塞隊這時需要一個戰術上的變化,主帥Chuc kDaly並沒有把表現不俗的Dennis Rodman提到先發球員位置,而是讓Edwards去打大前鋒。Daly的解釋是,Edwards雖老且慢,但很有經驗,而且當時在這個位置上,他比任何球員都高。Edwards不擅長籃板跟防守,但在低位進攻與中投能力卻很有一手。而Laimbeer本身就是個籃板大將,已擔任活塞隊先發中鋒多年並無差池。
(Laimbeer是當時NBA的Draymond Green)
這個戰術上的變化,使得活塞隊原本在89年奪冠的九人輪轉變成了八人,但仍然在90年總決賽中衛冕成功。91年敗給公牛後,Edwards也轉隊到快船去,Laimbeer也老了,這個組合也宣告瓦解。說白了,這組雙塔組合是因為一個意外而組建,但是效果卻很好。論籃球天賦,兩人都很一般,但是憑著高球商,也在NBA歷史留名。
(James Edwards)
雖然聯盟中還有Enes Kanter與Kristaps Porzingis這對歐洲組合,但是論話題性與威力,還是鵜鶘雙塔更具威力。我個人是很喜歡祝福這對組合的,也不希望中鋒就此在NBA裡式微,祝福Cousins早日回來。
特別報告:
難得自己給自己打個廣告……..
其實,我真的不毒奶,在NBA的預測上….很多球迷也問過我,有沒有給彩票網站之類的報報牌之類的,其實是有的。只是我比較低調,也不希望球迷「太過投入」在這上面。畢竟也有聽過很多球迷,因為玩運彩而輸得不能自制的。所以,我平時並不太宣傳自己在這方面的事。
不過,這次有好康的東西,所以推一下。
轉眼之間,本賽季的NBA已經過去一半,許多精彩的比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瞬間值得載入NBA史冊,我們都希望能夠親眼見證一個個歷史瞬間的誕生,我們也都希望自己主隊的比賽可以一場不落。可偏偏你最想看的比賽,有時卻因為少了一個會員而只能擦肩而過……
現在,我與瘋狂紅單(fkhongdan)聯合進行「購方案,送會員」的活動,讓大家有機會暢享所有NBA的精彩賽事!
1月25日—1月31日
1.註冊成為瘋狂紅單用戶(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行註冊),至少購買一個單價35元及以上的籃彩方案;
2.購買完成後,將該方案的詳情頁截圖;
3.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瘋狂紅單公眾號,將截圖發送至瘋狂紅單公眾號後臺;
4.成功參與活動!
活動期間,以當日星期數字為基準,由瘋狂紅單在當日所有成功參與活動的用戶中,抽取前2位發送截圖順序尾數為該數字的用戶中獎。例如,今日星期四,則抽取發送順序為4和14的用戶為中獎者。以此類推。
注意:
1. 同一微信ID不可重複中獎,如按規則抽取的用戶已經中獎,則順延一位。
2. 同一用戶同一方案截圖重複發送的,則按該用戶第一個發送的順序為準,其他則不計入當日發送順序中。
每位中獎用戶即可獲得價值88元一個月的騰訊體育高級會員。
每日中獎名單會在瘋狂紅單公眾號內公布,請大家及時關注。
瘋狂紅單是一個專業為彩民、體育愛好者提供購彩方案的平臺,大家可以在該平臺查看很多足籃壇知名大咖的推薦。我已經入住瘋狂紅單,每日為大家提供NBA的購彩方案,大家可以進入我的個人主頁,點擊關注,以後我發布的方案會第一時間推送給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朱老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