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20創新峰會ESG專場主題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行。論壇的主題是「ESG戰略在中國的發展與應用」,行業專家、學者和企業高層出席並展開了精彩的對話。
論壇伊始,圓桌對話的主持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兼中國ESG研究院執行院長柳學信介紹到,ESG是在國外非常流行的一種理念,包含三層意思:第一層從國家和全球角度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理念,關注環境包括,包括人權、貧窮等全球性議題;第二層是從金融行業發展起來的,金融行業的行業屬性使得ESG成為一種投資的理念和投資的實踐做法;第三層落地是企業的發展理念,很多時候都會關注到企業非財務績效。
疫情助推ESG理念升溫
2020疫情影響下,全球資產價格受到急挫,但ESG業績較強的公司仍能夠產生阿爾法回報(alpha:股價和股利的總和),疫情之下他們不僅比同類型公司表現更好,波動和下行風險也比較小。當下世界各地逐漸復甦,我們看到ESG議題開始升溫,成為投資的中心。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國際經管學院教授、企業營商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郭毅從2005年一直關注CSR(企業社會責任)議題,他指出:中國目前對CSR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觀,越來越多的企業把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經營的脈絡中,成了企業的DNA。
在金融領域,ESG投資理念從未缺席。第一創業證券黨委書記、監事會主席錢龍海表示:金融發展必須發展市場經濟,所以怎麼促進經濟發展,是金融從業者的業務。在金融機構推動ESG發展方面,ESG是生態系統、是原則、是理念、是市場化機制、是促進科學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論。從全球來說歐洲國家在ESG走在前面,歐洲將近50%採用ESG投資策略,美國25%,日本18%,我們國家0.5%,我們國家剛剛開始。但是我國近幾年已經陸陸續續在推動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如果再進一步強化EGS披露標準建設,披露體系建設,會大大提高中國企業上市公司披露的質量,ESG在未來幾年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張向東表示,ESG是一套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中國不管新崛起的網際網路企業,還是傳統的製造業,講生態圈,講體系,ESG最重要就是通過這個理念讓大家考慮更多產品體系,讓每一個企業都能做到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企業實踐:良好踐行ESG理念是一個時間問題
ESG理念在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實踐,對於一些知名企業,ESG體系在企業中已經實現良好的發展。
「企業將ESG和可持續發展落地,前提是能帶來回報,不僅是社會效益還要有經濟效益。感謝這麼多年創新和技術的發展,為企業踐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施耐德電氣的實踐表明,利用數位化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可以實現經濟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雙贏。」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王潔在論壇上表示。
王潔介紹,施耐德電氣把可持續作為戰略核心,通過實踐把近期行動和願景目標結合。首先設立目標,且目標與員工和高管績效掛鈎,推動員工上下一心踐行可持續發展。隨著技術的發展,施耐德電氣還將其碳中和目標提前,包括2025年實現運營層面碳中和,2040年實現供應鏈碳中和,2050年實現供應鏈淨排放為零;同時,把可持續發展融入到核心經營戰略,從設計、製造、運輸、回收等各個環節推動可持續發展。此外,利用創新技術改善資源使用效率,這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的關鍵所在。王潔強調,人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對全球化的企業而言,需要建立合規、包容、多元、人文、創新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施耐德電氣還通過其「碧播計劃」在中國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特靈科技亞太區公共事務與企業傳播副總裁鄧寧在會議中也分享了特靈科技的實踐經驗,他表示,特靈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在三個方面:即業務可持續、環境可持續、社會可持續。在踐行ESG發展方面,特靈作為一家外資企業,有著很完善的指標的體系和披露,但從公司文化層面來說,也會存在著認知和理念的差異、文化包括治理結構的差異以及法律體系支持的差異,所以踐行ESG發展問題更多是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另一方面,目前中國發展還是屬於從粗放型向更加高質量轉變的過程。現在這個階段已經到了大家開始接受,必須要做這個事了,可能更多是一個時機,讓我們作為企業怎麼樣更好的推動。
未來發展:ESG或許還會面臨多重困難
當下,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逐漸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注重長期價值與可持續發展的ESG投資理念,契合了經濟發展的大勢,結合當下中國現狀,ESG在中國的發展還會存在哪些問題呢?
郭毅認為目前為止,首先是中小企業的問題,中小企業可能存在一些推行和實踐ESG上的悖論,在承擔ESG職能方面沒有很明確的反饋機制,現在企業裡存在人群問題、環保問題、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往往多是產生在中小企業。第二是現在ESG還缺乏一個大企業的引領和整個外圍的生態環境。他提議可以將大企業ESG實踐的優秀案例做成範本,進行有效的宣傳,起到引領示範的作用。
錢龍海表示目前仍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第一,當下有許多企業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等方面都未達到標準,在走出去的時候,面臨種種難題,同時也承受著來自國際競爭的壓力。第二ESG信息披露還沒有形成標準化的披露體系。第三是生態系統建設,要把ESG的理念納入國家頂層宏觀政策體系,用更高的標準來經營我們的企業,通過更高的標準跟過去接軌,既有利於資本市場的開放,也有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
現在可能面臨的問題主要存在兩個分化。張向東在會議中表示,一是兩極分化,ESG有很多好的踐行者,但基本都是頭部企業。另一個分化,對於大部分企業ESG是一個奢侈品,不是一個必需品。當前環境下,大部分企業考慮的更多是如何活下去。所以在這時候就會導致ESG推廣面臨挑戰。
最後,各位嘉賓也分別表達了對於踐行ESG的決心和希望,表示希望用自己實際做的事情來影響國內企業,積極踐行和倡導ESG理念,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ESG經濟是一個理念也是一個生態體系,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