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肥魚王,大家的老朋友。
時間來到7月底,五大聯賽即將閉幕,但眾多賽事並未結束,我們的戰鬥仍未平息,北歐(瑞挪芬)、亞洲(中日韓澳)、美洲(美巴墨)及杯賽(歐冠、歐羅巴)即將成為我們的新寵。從疫情初期僅有白俄羅斯等個別小聯賽一路奮戰至今,幾個月熬過來,箇中滋味,想必大多數朋友仍歷歷在目。
我們可以發現,受空場、人員變動等因素影響,不少球隊複賽前後狀態千差萬別,比如拉齊奧,疫情期間一心想複賽,結果重啟賽季後卻光速掉隊,表現槽糕;無獨有偶,萊斯特城屬於英超球隊裡受新冠影響最大的球隊之一,複賽後也表現平平,逐步滑落出了歐冠區。同時,部分強隊在讓分盤口方面的表現也是讓人捉摸不透,仿佛經歷了疫情,實力評估也悄然發生了改變,讓人無所適從。因此,大小球成為了相對穩定的投注方式,受到了更多的熱捧。今天,筆者想跟各位新老朋友分享一個關於判斷全場出小球的心得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大小球盤口若發生了降盤,為了保持平衡,一般即時大球水位會比降盤前的大球水位要低,小球水位會比原來要高,如圖:
以上為某場比賽的大小球變盤圖示,從2球盤退至1.75球之後,兩家機構的大球水位相應的有所下降(0.95—0.93、0.94—0.85),而小球水位相應的有所提高(0.85—0.87、0.84—0.93),這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變化。
有些時候,我們也會發現,有些機構降盤之後大球水位反而會比原來更高,這又是什麼道理,是否說明小球概率大增?當然沒那麼簡單,但其實這麼想也無可厚非,畢竟退盤了大球水位還提高了,那等於去大球門檻降低了,回報還提高了,過於便宜,大球應該難出。但很多時候不能簡單判斷,畢竟不同機構對應的客戶群體不同,風格也各異,偶有異常變化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引申一下,如果有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機構同時出現了這樣的變化,並且終盤大球水位不僅比初盤水位高,還比小球水位要高;等於集體出現異常變化,大球回報增加門檻卻降低,入手太過便宜,那就基本能確定大概率出小球了。經過筆者反覆篩選比對,選定了皇冠、10bet、金寶博、盈禾這四家權威機構作為主要聯合參考對象。
這個規律可以描述為,當皇冠、10bet、金寶博、盈禾四家機構大小球均出現降盤,且終盤大球水位不僅高於初盤大球水位,且高於終盤小球水位,則大概率出小球。我們來看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1、中臺聯 2020-05-10 16:00 臺中未來—臺灣電力
如上圖,四家機構均從3球盤降至2.75球,且終盤大球水位同時高於初盤大球水位和終盤小球水位,符合規律要求。
最終比分0:0,打出小球的賽果。
案例2、匈甲 2020-05-30 22:55 華達塞—烏比斯迪
如上圖,四家機構有3家從3球盤降至2.25球,有1家從2.5球盤降至2.25球,且終盤大球水位均同時高於初盤大球水位和終盤小球水位,符合規律要求。
最終比分1:0,打出小球的賽果。
案例3、英超 2020-07-17 01:00 萊切斯特城—謝菲爾德聯隊
如上圖,四家機構均從2.5球盤降至2.25球,且終盤大球水位同時高於初盤大球水位和終盤小球水位,符合規律要求。
最終比分2:0,打出小球的賽果。
不難發現,我們的核心思想在於回報和門檻這兩個關鍵點上,機構很多時候也是圍繞著這兩個點來做文章。高風險意味著高回報,但假如數家有代表性的機構聯合減低門檻,等於風險降低,但回報反而提高,就變成了低風險高回報,那顯然高回報一方難以打出。最後我們來分享一些關於這個規律的一些要點:
1、大小球盤口不限,理論上以初盤3球內的盤口為最佳;
2、要求四家機構均降盤,其餘公司降盤或不變盤均可,但不可出現升盤,否則捨棄;
3、降盤幅度越大越穩妥,如上文案例2,從3球直接降至2.25球,且終盤大球水位仍為最高,此為最穩的模式;
4、對於參考機構的選擇因人而異,但不建議選擇澳門和易勝博,因這兩家機構大小球變盤不常見;
5、四家機構的終盤大球水位必須為唯一的最高,不可並列。
好了,以上就是這個判斷全場出小球的心得規律,希望能給大家更多啟發,祝大家一路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