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唱聽我的》在本周終於結束了第一個賽段,90秒1V1 Battle的所有比賽。由此,我們也終於能在兩周之後,重啟一下我們這個「《新說唱》VS《聽我的》」的系列。
進入正賽階段,《說唱聽我的》就再沒有放出《中國新說唱》的任何畫面,想要打出品牌特色的想法不言自明。從這次真正的「第一集」來看,《聽我的》還是下足了功夫,儘可能在選手名氣不夠高的情況下強行製造一些節目效果。90秒的演出確實相對完整了,甚至偶爾會出現聽覺疲勞的情況。但對於優秀的作品來說,它們經得住時長的考驗。
本賽段最長的作品是Kozay的《赤兔》,直接突破兩分鐘了,不過這是因為他加了阿卡貝拉的緣故;最短的作品是2night夜裡的《雙龍》,僅有55秒,但是卻展示出了絕佳的技術,成功擊敗了廖效濃。巧的是,所有的作品有長有短,但是平均下來的時長卻正好是90秒,不得不感嘆節目組確實懂行。
但是,《聽我的》有一個相當致命的問題:總共只有四組製作人,非常容易出現平票的情況。這點上《新說唱》顯然強得多,製作沒有什麼合議的必要,伸出左手或者右手,直接就決定選手的命運,不僅緊張刺激 ,也能減少所謂黑幕的猜疑。
更讓人莫名其妙的是袁婭維提出Freestyle加賽的事情,這直接讓整個賽制的公正性與合理性遭到了質疑。在大家都知道KC極為擅長Freestyle的情況下,這無疑是引導了一波對KC和Free-Out相當不利的輿論。
整件事的唐突之處就在於,袁婭維和其他製作人在之前和之後都沒有表示出對選手Freestyle方面能力的關注,然而偏偏到了全場Freestyle能力數一數二的KC的時候,突然提出了這一點,不能不讓人懷疑是「節目效果」。
還有一點對賽制的破壞體現在「會員Plus版」裡面:Maxwell韓浩翔和劉柄鑫二比二打平,隨後製作人表示「兩位都先待定」。但在最後的晉級名單中可以發現,兩人居然都晉級了全國50強,這種毫無說明的「破格」操作也屬實讓人震驚——好歹節目組還整了個有所謂「標準」的譶榜來復活選手呢,這也總比這種不加說明的晉級要更好。
說到這個「譶榜」復活的機制,也是讓人非常迷惑。去年《新說唱》是完全沒有這個環節的,前兩年搞個人60秒表演的時候,倒是讓製作人直接去選擇了復活人選。《有嘻哈》時吳亦凡復活OB03、熱狗張震嶽復活孫八一、潘瑋柏復活BCW(沒選進戰隊)都是槽點滿滿,《新說唱》時熱狗張震嶽復活好兄弟Jason更是被噴無數。
或許是看到了製作人們背負的壓力,《聽我的》選擇了由完全不在現場的飛行導師來承擔復活的職責,而且還煞有介事的搞出「譶榜」和製作人的選擇標準(媽咪手真能讀明白中文歌詞?),強調是通過歌曲來選擇復活人選,似乎又更有了一點點公信力。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個選擇也確實是聰明的。無論上榜的歌曲多麼離譜,節目組都可以把鍋完整地甩給兩位飛行導師,而輪不到現場的八位製作人們來承擔網友們的火力。對於被譶榜復活的aZi、連麻、Kandi、廖效濃和大年,可以看出他們自己也是有些訝異的,廖效濃更是直接就拿起了話筒詰問全場rapper自己的表演夠不夠Hiphop,為的只是獲得respect。
但你如果仔細捋一下——aZi,最出圈的「魔動閃霸」;廖效濃,流量擔當;連麻,來自SG;大年,來自Free-Out;Kandi,為了幫「有爭議」的KC分散火力,索性讓他的對手也晉級……如果非要用陰謀論的視角看問題,那麼這個陰謀論似乎相當邏輯自洽。而一些「如果把他們復活了我們的投票通道就白開了」的人選,例如八口、木秦、高天佐等人,顯然不會在這個環節就被復活。如此看來,說節目組沒有心機,是不太可能的。
說到「下集預告」,之前預測的合作賽並沒有到來,反而是一個全新的「同Beat的Cypher對抗賽」,這個賽制其實接近去年新說唱的「聯盟Battle」,「嶽狗嶽凡」對上了「攀登」。大家的記憶點應該就是黃旭和新秀的互相嗆聲,包括黃旭、大傻的「一挑七」。
《新說唱》方面是給定主題,並且限時創作,這導致去年這個賽段選手只有兩種選擇:套之前的詞或者直接Fresstyle。像楊和蘇、福克斯這種就能看出典型的套詞來,因為他們確實有一定的作品數量,也有契合主題的Verse可以套;而新秀、Lil Boo、Vex這樣的新人則更多採取了Freestyle的方法來過關。
還有像大傻、黃旭這樣作品和Freestyle兼備的老牌說唱歌手,則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實力。所以去年這個賽段結束後,大家記住的也更多是那些Freestyle出來的Punchline——「名字叫做黃旭 Freestyle可愛得像是楊冪」、「黃旭天堂來信 直接江郎才盡」等等。
以此來看,《新說唱》所謂的Cypher更像是一個多人組隊的、允許套詞的Freestyle Battle,有點四不像的意思。而從預告片中看到的《聽我的》的同Beat的Cypher對抗賽,則和《新說唱》略有不同。
預告片裡,既有「JD也不怎麼樣 Cream D也不怎麼樣」這種接近Freestyle的喊話,也有魔動閃霸+北極星二人組「北極星光閃耀」這種純旋律的唱段,甚至有Boss Wang和趙磊「戲劇式」的對話來營造氛圍,望江晴一套動作更是把「表演」的概念表達得淋漓盡致。這都說明了《聽我的》在這一賽段所要呈現的,必然不是一個套詞或Freestyle的舞臺,而是有著精心設計的完整作品。
關於選擇門,最終它還是成為了賽制的一部分,《聽我的》也沒能做到不落窠臼。但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沒有選擇門機制的話,想要快速而又相對公平地淘汰大批選手是不現實的。回顧前三年,每年節目的後半程都幾乎只有十多個人在比賽,這也是曝光度的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人數則必不能實現「雨露均沾」。
更何況,《聽我的》今年請來了八位製作人,並且《聽我的》目前沒有去年《新說唱》播到一半宣布「加時長」的騷操作,如何在極其有限的時長內兼顧每一位製作人和選手,這個問題可能會讓剪輯師痛不欲生。所以,既然選擇門這個事實已經無法更改,作為觀眾就只能接受賽制。當然,這也給了廣大網友相當多吐槽的機會,屆時應該能看到不少人在評論區發洩情緒。
再說個新奇的角度:去年《新說唱》在正片放出了27組對陣,「未播」放出了16組對陣,只有19組對陣沒有播出,播出比達到了69%;相比之下,《聽我的》放出的對陣相對就沒那麼多,而且把關注度相當高的Cream D、小安迪都放到了會員才能看的Plus版裡,有點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意思。
最後,我們把目光轉回到各位選手的身上:
爆冷的選手其實還是比預料之中少的,因為「爆冷」說明對方很「熱門」,問題是這節目的熱門選手也沒那麼多……所以算下來,掀翻Swimming的zhazha算一個、幹掉Busta Zun的老胡算一個、黑掉高天佐的Shooter肯定算、早就黑過乃萬的Orenda這次黑了Gibb-Z也不新鮮、解決廖效濃的2night夜裡也是一個。滿打滿算也就這些人了,一隻手都能數過來。而且其中真正算得上黑的也就是Shooter,其他幾位的對手本來也不能算「大熱」。
驚豔的選手就相當多了,這也是整檔節目的優勢,基本上每個選手都有相當的技術,技術不足的則非常有自己的特點,總而言之,很難看到一個「混子」。於我個人而言,最出圈的魔動閃霸和小牛奶並不是我的菜,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這些:GM仙的《小丑》,電影說唱足夠氣勢磅礴;AThree玩爵士的《Let go》太Chill了;Cream D的《豔陽天》真就是另一個派克特在臺上演出;小安迪的《RPG》玩出了自己最擅長的風格;劉柄鑫的《幾匹馬》完全把我洗腦了,採樣《漂移》但自成一派。
有過節目經驗的選手,大多數都混得還行:Lee A、卓卓、Blow、辛巴、GM仙、AThree、趙磊、Kozay、JD、Free C、江旻勳、Orenda、西米、Cream D、啊鑫、小安迪、禿子2z,這麼一長串的人都成功晉級了,說明有過經驗真就是不一樣的;當然也不是所有上過節目的都行,不過我必須指出,很多人是在和上述已晉級選手的「內戰」中失利的,比如方仔、小鴨哥、八口、Philo阿哲、Gibb-Z、DIFF張毅;剩下的人確實就輸得有點迷惑,比如咪小咪、Ag、Swagkelly,這幾位都沒鏡頭;還有確實技不如人的鄧雲峰、大蜜等等。
遺憾的選手很多,文中也提到了八口、木秦、高天佐等人,但不同於之前的「既定事實」,我們還有能力「改變事實」,只要積極投票,你喜歡的rapper就可能「淘汰也能達到終點,不用經歷那些沒必要的風險」,直接闖進總決賽……
本期的《新說唱》VS《聽我的》就到這裡,你有什麼想吐槽的,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交流~
再談談《中國新說唱》前兩年的「1V1 Battle」賽制,這可以說是僅次於選擇門
去年討論度頗高的,還有爆出大冷門的劉炫廷。自稱無名之輩的他扮豬吃虎,幹掉了久經沙場的於意。那麼《說唱聽我的》節目組會不會也來這麼一出?答案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