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話雞】6個有「雞」的成語,你能數出幾個?

2021-02-08 掌上溫塘



雞年到,雄赳赳,氣昂昂!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跟隨小編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



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三國時,曹植有一子名曹衝,年歲尚幼,已聰明無比,有成人之智。一日,南方遣人送來一珍禽名「山雞」。


此「山雞」喜在清澈之水旁,見水中自影而起舞。曹操無法使之在殿上表演。年僅五六歲之幼童曹衝思得一法,命人取來大鏡,置於山雞之前。


山雞自鏡中見其美麗之身影,仿佛身臨水旁,得意忘形而翩翩起舞。越舞越有勁,不肯休止,終於精疲力竭而死。


「山雞舞鏡」原指山雞對鏡起舞。後喻顧影自憐,自我陶醉,自我欣賞,常用此語。



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


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


10天後,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紀子說:「還不行,它一看見別的雞,或聽到別的雞叫,就躍躍欲試。」


又過了10天,宣王問訓練好了沒有,紀子說:「還不行,心神還相當活躍,火氣還沒有消退。」


再過了10天,宣王又說道:「怎麼樣?難道還沒訓練好嗎?」紀子說:「現在差不多了,驕氣沒有了,心神也安定了,雖然別的雞叫,它也好像沒有聽到似的,毫無反應,不論遇見什麼突然的情況它都不動、不驚,看起來真像木雞一樣。這樣的鬥雞,才算訓練到家了,別的鬥雞一看見它,準會轉身就逃,鬥也不敢鬥。」


宣王於是去看雞的情況,果然呆若木雞,不為外面光亮聲音所動,可是它的精神凝聚在內,別的雞都不敢和它應戰,看見它就走開了。


「呆若木雞」本來比喻精神內斂、修養到家。後來「呆若木雞」的意義演變為比喻人呆木不靈,失去知覺的樣子,或形容人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



這個成語來源於《後漢書邊讓傳》,函牛之鼎以烹雞,多汁則淡而不可食,小汁則熬而不可熟。


東漢末年,在陳留地方有位叫邊讓的人,很有名氣。大將軍何進便將他招來,命他作令史官。朝廷的議郎蔡邕聽說邊讓在何進那裡,心想:「邊讓這個人才學不凡,應該做更高一些的官。」


便親自到何進家裡去,勸說他把邊讓推薦出去,讓他擔任再大些的官。蔡邕說:「我看邊讓這個人,真是才能超群呀,他聰明賢智,心通性達,非禮不動,非法不言,實在是難得的奇才啊。


俗語說,『用煮牛的大鍋來煮一隻小雞,水放多了,味道沒了,就不好吃了;水放少了,則煮不熟,更不能吃了。』


這說的是大器小用,所以是不相宜的。我現在憂慮的是,這個煮牛的大鍋沒有用來煮牛,希望將軍仔細考慮一下,給邊讓一個施展才能的機會。」


「牛鼎烹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對有才的人使用不當,大材小用。



鶴代表高雅,雞意謂平庸。鶴立雞群,當然超乎脫俗了。這說的是晉代嵇紹的事。


嵇紹是魏晉之際「竹林七賢」之一嵇康的兒子,他體態魁偉,聰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晉惠帝時,嵇紹官為侍中。當時正面臨「八王之亂」,嵇紹對皇帝始終非常忠誠。


有一次都城發生變亂,形勢嚴峻,嵇紹奮不顧身奔進官去。守衛宮門的侍衛張弓搭箭,準備射他。侍衛官望見嵇紹正氣凜然的模樣,連忙阻止侍衛,並把弓上的箭搶了下來。


不久京城又發生變亂,嵇紹跟隨晉惠帝,出兵迎戰於湯陽,不幸戰敗,將士死傷逃亡無數,只有嵇紹始終保護著惠帝,不離左右。


敵方的飛箭,像雨點般射過來,嵇紹身中數箭,鮮血直流,滴在惠帝的御袍上。嵇紹就這樣陣亡了。


事後惠帝的侍從要洗去御袍上的血跡,惠帝說:「別洗別洗,這是嵇侍中的血啊!」


嵇紹在世時,有一次有人對王戌說:「昨天在眾人中見到嵇紹,氣宇軒昂如同野鶴立雞群之中。」


後來就用「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裡顯得很突出。



「聞雞起舞」的雞是指雞鳴,舞是舞劍、習武。它說的是晉代人祖逖的故事。


祖逖不怎麼講究儀表,但卻胸有大志。起初他不喜歡讀書,後來發憤攻讀,學問大有長進,他與劉琨一道擔任過司州主簿,感情很好,夜裡經常同蓋一床被子談論國家大事,談到激動的地方,即使是半夜也要坐起來。


一次半夜裡忽然聽到雞叫,祖逖踢醒劉琨說:「這是吉祥的聲音呀!」邊說邊下床,走到院子裡舞起劍來。


晉元帝時,祖逖任豫州刺史,北伐渡江之際,他叩著船槳發誓說:「不收復中原而再渡江返回者,誓不為人!」渡江以後,他率領部下與石勒的軍隊相持,收復了不少失地,恢復了東晉黃河以南的許多領地。


「聞雞起舞」,後來形容有志之士及時奮發自勵。



雞的嘴巴,牛的肛門。願意當前者,還是後者?有一句成語就是"寧為雞口,無為牛後",簡稱"雞口牛後"。這是戰國時代蘇秦的話。


戰國後期,秦國最為強大,各國圍繞著與秦國的關係和態度,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連橫就是以秦國為核心,聯合各國為一體,這是站在秦國的立場上;


合縱就是秦以外的各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秦國。前都以張儀為代表,後者以蘇秦為代表。張儀勸韓王倒向秦國,蘇秦則勸韓王切不可上秦國的當。


蘇秦對韓王說:"韓國領土廣大,地勢險要,又有勇敢善戰的軍隊,為什麼要向秦國低頭呢?


韓國如果表示屈服,秦國一定首先要求割地給它。今年給這一塊,明年它又會有背後的要求,韓國的領土有限而秦國的貪慾無限,您怎麼也滿足不了它。


俗話說: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您要跟著秦國合作,那就是做牛後了,我真替大王您難為情啊!"韓王聽了這一番話,又氣又急,大叫道:"先生說的對,我死也不能向秦國屈服!"


蘇秦是勸韓國寧可作一自由獨立的小國,而不要當秦國的附庸。雞口雖小卻是進食的地方,牛後雖大,卻是出糞的地方。


也有人認為"雞口牛後"應為"雞屍牛從",雞屍比喻獨立作主,牛從比喻臣服於人。


但"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已廣為流傳,並被人們以常使用。它比喻寧願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而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相關焦點

  • 6個「雞」的成語,讓你雞年吉祥!
    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跟隨小編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
  • 6個「雞」的成語,讓你雞年大吉大利!
    雞年到,雄赳赳,氣昂昂!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跟隨小編,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
  • 6個「雞」成語教你做人!
    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跟隨詩詞君,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圖片來自王淨淨)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
  • 6個「雞」的成語,祝你雞年吉祥
    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這一成語與鬥雞有關,語出《莊子》和《列子》。據傳,周宣王愛好鬥雞,紀子是一個有名的鬥雞專家,被命去負責飼養鬥雞。10天後,宣王催問道:「訓練成了嗎?」
  • 十張圖關於雞的成語,據說90%的人不能全答對!你能答對幾個?
    今天是大年初三,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拜年了祝你雞年吉祥既然今年是雞年那麼說到關於雞的成語、典故
  • 8個看圖猜成語,每一張都很有深意,你能猜出幾個?
    8個看圖猜成語,每一張都很有深意,你能猜出幾個?看圖猜成語,可以增長語文知識和文化水平。對小孩子來說,是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好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學習興趣。1.下面這張圖,枯枝高出屋頂,你覺得應該是一個啥成語比較貼合它呢?
  • 成語接龍,你能接上幾個?
    今天,我們就來玩個成語接龍的遊戲,看你能接住幾個。我們想讓這個多災多難的「鼠」年早早離開,就以帶「鼠」的成語開頭吧!抱頭鼠竄——竄入雲霄——霄壤之別——別開生面——面面俱到——到此為止——止於至善——善始善終——終身大事——事事如意——意味深長——長年累月——月黑風高——高山流水——水落石出——出人頭地——地廣人稀——稀奇古怪——怪聲怪氣——氣象萬千——千言萬語——語出驚人——人心向背——背水一戰——戰無不勝——勝券在握——握手言和——和氣生財——財大氣粗——粗枝大葉——葉公好龍——龍飛鳳舞——舞文弄墨
  • 這6個「雞」的成語典故一定要知道!
    擁有5000年歷史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講述著無數動聽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成語典故吧!山雞舞鏡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 雞年到!您可知道這6個「雞」的成語典故?
  • 辣子雞裡有多少雞?炒花蛤裡有多少肉?數出249個辣椒後我崩潰了
    下面,我將逐一數清其中辣子和雞的數量,給大家一個明確的交代!實不相瞞,數到一半我就崩潰了,也太特麼多了吧!我仿佛就是個辣妹子,數著辣椒過完了一輩子……最後發現一共有249個辣子!這哪還是辣子雞塊,分明是雞味辣子!給大夥看看這震撼我媽媽的畫面:
  • 成語大賽:含2個「不」的成語,能說出8個是高手,您能說出幾個?
    動用自己的腦筋看下能填上幾個吧!成語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少到3字,多到16字,只是我們日常接觸的一般都是四字成語。而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比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心有靈犀一點通、柳暗花明又一村、人心不足蛇吞象、浪子回頭金不換等等。它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 雞的成語: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關於雞的吉祥成語有哪些?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你知道多少?2017金雞年來到,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給大家的帶雞字的吉祥成語,供大家參考!  和雞有關的成語吉祥話  1. 金雞獨立  2. 金雞放赦  3. 金雞消息  4. 連雞之勢  5. 摸雞偷狗  6.
  • 被玩壞了的成語:「呆若木雞」其實是個褒義詞
    被玩壞了的成語:「呆若木雞」其實是個褒義詞。被誤讀的成語,「呆若木雞」才是公雞中的戰鬥機在現在語境中,面對一個反應遲鈍、呆頭呆腦的人,人們就會想到一個成語,那就是「呆若木雞」。所謂的呆若木雞,從字面上看,指的是某人像木頭做的雞一樣,發傻發愣,一動不動。
  • 十五個關於「心」的成語,見過十個就說明你很有學問
    華夏五千年文明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化,漢語成語就是中華文化中的奇葩。成語短小精悍,言簡意賅,意義豐厚,深得人們喜愛,因而生活中隨處可見成語的存在。漢語中幾乎每個字都能構成成語,其中有很多字不但構詞能力強,而且構成成語的能力也很強,比如說「心」字,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漢語中含有「心」字的成語竟然接近一千個。這些成語很多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比如下面十五個,都是在河北衛視《成語天下》節目中出現的,根據意思說出成語答對的人不到一半,我們也先來回答一下,能夠全部答對你就是學霸級別的人。
  • 藏在這20句古詩詞裡的成語,聰明的你能找到幾個​?​
    很多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原來來自於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詩詞。
  • 【聽】經典永流傳,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故事你聽過幾個?
    網上曾有個段子:父子二人飲茶。 子問:「為什麼要學成語」 父答:「學了成語,你會說此茶香如蘭桂,味如甘霖,口感圓潤如詩,齒頰留芳,韻味十足…… 而沒有學成語,便只會說:『擦!茶不賴啊!』」
  • 讓央視知名主持人"翻車"的成語,你答對幾個?
    可理解為「我不管你叫卿,誰能管你叫卿?」除此之外,你知道「破馬張飛」「油漬麻花」「又弱一個」「風吹馬耳」也是成語嗎?甚至「想當然」也是成語!又弱一個又弱一個,漢語成語,弱:喪失、減少。又少一個,意思是哀悼人去世。
  • 一張圖一個成語,很多人1個都猜不出來!你能猜出幾個?
    1、我只看出了一個「得」字,再來想想什麼成語最後一個字是「得」吧!2、兩個人,後面這個是「一身是膽」嗎?那第一個是什麼?5、這個很簡單了吧,幾個字都能看出來了。你告訴我是什麼~6、這個裙擺還不錯,成語也很好猜!
  • 16道超火的智力測試題,你能做對幾個?6個以上就是天才!
    推下的鐵球空缺出一部分,所以落下時並不會把另一個實心小球翹起,因此左邊三個小人都會安然無恙~4、怎麼讓這個等式成立?只需動一根小火柴,就能讓這個等式,你能做到嗎?你算出來了麼?其實只需要把+上的火柴拿掉一根變成-號,再添在後面的-號上,等式就能成立了。發現了沒?5、你能數出多少只動物?和樂姐一起數數圖上有多少只動物?
  • 背成語還在死記硬背?100個成語100個故事,學習更有趣!
    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願意再為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梁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可是,梁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