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阿聯時代,憑什麼去衛冕,廣東的補強在哪兒
中場哨響,63:53,誰能想到,前面的得分屬於深圳,而後面的是衛冕冠軍廣東男籃。
從歷史上看,深圳這支球隊就是不溫不火的一支球隊,從來沒有堅持到最後,從來沒有鐵血的拼殺,從來沒有對失敗的恥辱和對勝利的榮譽。他們波瀾不驚地面對比賽,成也可,敗也可。這似乎形成了深圳這支球隊的風格,也滲透於每一個球員。
今年換帥,情況立刻有了變化。面對廣東宏遠老大哥,深圳拼的有聲有色,盧藝文,何全,三分線上全面開花。而大鳥沈梓捷瞅準了宏遠內線羸弱的點,二次籃板,搶球補扣。大鵬展翅,飛在宏遠內線,讓蘇偉、曾繁日手忙腳亂。
其實,阿聯重傷,宏遠內線的問題就已經是人人皆知的問題。非常明顯,不管是曾繁日還是蘇偉,實在是差的太遠,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人物。用他們來補充失去阿聯的內線,本身就是痴人說夢。而朱總經理情商太足,直接給了蘇偉一個頂薪。也許,這是老人的一種情感。可是,情感歸情感,比賽歸比賽,這個蘇偉,你就是再給他一個頂薪,雙頂薪加身,他也沒用。
為什麼?
蘇偉根本不是一個打籃球的料,你讓他去劃、划船什麼的,滿行。他渾身都是勁,而且是橫勁。你讓他打籃球,他每一次發力,即沒有節奏,也沒有節制。說沒有節奏,那就是該發力的時候,他發不出。不該發力的時候,他發的很大。大到什麼程度,應該將胳膊支出去10公分即可,他肯定要支出去20公分。否則,他感覺不夠力,這就是節奏!因此,他在場上的動作特大,不管是防守還是進攻,他的力氣使用的全部過分。即使一個小小的掩護,他都能把掩護所擋的球員推向場外。咬牙切齒之餘,就是他的橫向發力無邊無際。
這就是蘇偉,得分不行,可犯規絕對可行。每一場能保持5次犯規以下,那就是他成功的一場比賽。
而曾繁日呢,身體不錯,移動的速度也可以,雖然籃下的背身單打技術不行,可在防守端,他還是有一定作用的。特別是籃板球!
可惜的是,這個球員不長進,儘管杜鋒最關照的就是他,可他幾年如一日,仍然是那個樣。可這位球員,偏偏有一股劍走偏鋒的勁。有一場比賽,他和北京首鋼的大外援尤度剛上了。一不小心,他來了個出人意料的掏襠動作,直接把裁判和觀眾看傻。眾目睽睽,曾繁日也算得上是CBA賽場的奇葩了。這樣的球員,僅僅是犯了一個小小的錯誤嗎?別人怎麼沒有?實在是有毛病。
就這兩個內線,人家不抓住你狠揍,那才是腦袋進水。何況,深圳有大鳥沈梓捷,憑嗎不用啊!
好在,廣東宏遠有聯賽最強的鋒線,有最強的後衛組合。趙睿關鍵時刻給宏遠上分,周鵬和任駿飛不甘失敗,連續地衝擊深圳防區。更可喜的是小將徐傑,這孩子球商太高,臨場閱讀比賽的能力特強。他和趙睿、胡明軒組成後衛三人組,即保持了體力的充沛,也保證了攻擊力十足。這是廣東宏遠今天險勝的關鍵。
在外援不能充分使用的情況下,如何調配球員?組成新的陣容,真是杜鋒主教練需要思索和安排的事。內線不行,非要打內線嗎?看看當今世界籃球的趨勢,小個陣容也是很受歡迎的一個陣容。
蘇偉和曾繁日不堪大用,為什麼偏要用?
湖人奪冠,不也是換下了腳步移動慢的霍華德,改用科魯索。小個陣容,移動迅速,貼身緊防,效果一樣不錯。
加強外線導手,利用擋拆換防,一樣可以拉開對方的防線。杜潤旺,王興凱,都可以用嗎?站一個虛擬的內線,其餘的人拉開跑動,一樣可以衝擊籃下,制敵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