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歸來,美強烈要求共享,俄:比你的「年輕」

2020-12-27 前沿觀察員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歸來,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的探月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而嫦娥五號成功落地的瞬間,也迎來了陣陣掌聲,這是值得記錄的歷史性一刻。

美國當然對於此事也非常關注,不過他們關心的重點並不在於中國是否成功登月,而是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2公斤月球土壤。而美國想讓中國分享月壤的想法早在嫦娥五號開採的時候就流露了出來,而現在,當嫦娥五號成功歸來後,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分享月球土壤技術,不過我國暫時還未做出任何的回應,但是會根據國際法辦事,最終決定分不分享該技術的決定權在我們,別人無論做什麼都不會干擾到我們。

而中國的這次登月無疑取得了圓滿成功,而當我們首次在月球展開國旗的時候,也在國際上引起了一番輿論,不少人開始對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提出了質疑,懷疑這是美國製造的一個騙局。而美國或許會擔心中國將這次獲得的月球土壤和之前美國送給中國的一克月壤進行對比。

對此俄羅斯專家毫不避諱地稱,此次嫦娥五號的著陸點是在月球的魯姆克山以北地區,這裡分布的火山口大概有20個,而這也決定了從這裡採集的熔巖都較為「年輕」,年齡大概在12到15億之間,這當然比美國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月壤要「年輕」得多。

不過隨著嫦娥五號的歸來,也有更多的疑問同時產生,按理說,現如今的技術要比當時美國的登月技術高超一些,不過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只有2公斤,而美國當時是如何連續6次登月帶回來近400公斤月壤的?而且美國當時登月發出來的照片全是腳印,而我國的嫦娥五號著陸時,助推器產生的火焰將周圍的灰層都吹了起來,也就並不像美國對外展示的看起來更像是擺拍的腳印照片那樣。

不過美國無論怎樣強烈要求分享月壤分享技術,我們只會按著自己的路子來,未來這麼多的月壤,也將為我國研究月球的進化過程提供更多的幫助。而且之前憑藉著一克的月壤我們就發表了10多篇論文,這次拿回來的可是足足兩公斤,也必定會取得更多的學術成果。而且在外太空探索領域,除了本次的探月工程外,接下來的「載人登月」計劃也被提上了日程,相信未來在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下我們會取得更多優異的成績,為人類文明的發展探索更多未知的領域,這同時也是對我國實力的彰顯。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攜2公斤月壤,美國卻能帶386公斤,專家:由運載能力決定
    歡迎軍迷們收看本期節目近日,有消息報導稱,嫦娥五號已經在成功將月壤打包,目前正在返回。對於這次嫦娥五號執行的任務,科學家提出的挖土目標是大約為2公斤。對此,就有不少網友感到疑惑,為什麼只挖2公斤?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同樣是上月球,美國人挖了上百公斤,為何我們只挖了這麼少?要知道,美國當年最少的一次都是20多公斤,不少網友直言:這個差距也太明顯了吧?對於大家的這些疑惑,已經有相關專業人士給出了答案。專家分析指出,由運載能力決定。為什麼中國一次只挖2公斤?
  • 嫦娥五號帶回2公斤月壤,多國要求平分,該優先給哪些國家呢?
    嫦娥五號模擬圖 當前,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進展非常順利,在採集了大約2公斤月壤樣品後,上升器已經順利進入月球軌道。嫦娥五號的登陸地點位於月球西半球的風暴洋 實際上,此次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並未打算「藏私」,包括嫦娥五號的登陸地點都是精心挑選的,位於月球風暴洋區域。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什麼只挖2公斤月壤呢?
    這些天來,嫦娥五號一直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人們翹首以盼。嫦娥五號任務作為目前嫦娥工程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也是收官之戰,寄託著無數國人的希冀和對月球的嚮往。關注度越大,關注人越多,對於嫦娥五號的相關問題也就越多。
  • 「嫦娥五號」帶回2千克多的月壤 終於不再用0.5克來發論文了
    23天後 ,嫦娥5號順利完成此次神奇之旅,並帶回來 2千克 多的月球土壤。(註:「嫦娥五號」實際帶回多少月壤目前並不清楚,本文以此前計劃採樣的重量來表述)美國贈送的一克月壤,其中0.5克已被用來做實驗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講一個歷史故事。
  • 嫦娥五號攜月壤回家,月亮的土壤裡有哪些秘密?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區現場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國家航天局)可能會有人問,我們為什麼要費這麼大力氣採集月壤,研究月壤呢?在嫦娥五號之前,中國還沒有去月球採過樣,是不是一直沒研究過月壤?其實不然,我們已經對月壤開展了不少研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嫦娥五號重8噸 只挖兩公斤月壤 不浪費嗎
    這不,就有網友質疑:去一次月球那麼難,為什麼長徵五號起飛重量達800多噸,嫦娥五號卻只挖兩公斤月壤呢?怎麼不多挖點?此外月壤當中有著很重要的燃料氦-3,氦-3是一種非常好的核聚變材料,月球上氦-3的儲量大概有100萬到500萬噸,而地球上僅僅只有15噸左右,這麼強烈的對比,這麼大的量,這麼多的能源儲備非常誘惑人。
  • 嫦娥五號返航回家!該國卻再次強調,希望我國分享月壤技術
    在去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背,嫦娥五號重型運載火箭也發射成功,讓世界各國都看到了我國航天的強大能力,即便是這樣,我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還是不斷前進。對於中國航天界來說,嫦娥五號的成功無疑不是一個重大突破,一個裡程碑,同時它的成功也證實了我國對外層空間的開發,發展航天事業的堅實規劃和堅持不懈的耐心,但相信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太清楚,嫦娥五號的成功究竟對我國的發展建設來說有何實質性的幫助。
  • 只有2公斤月壤!中國要回贈美國多少?答案來了!
    12月17日凌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出差」終於回來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還帶回一些月球上的紀念品,2公斤月壤樣本。這是人類在時隔44年後再次從月球帶回土壤樣品。關於這2公斤的月壤如何分配,我國早已有了計劃。
  • 先開價一美元求購,現又討要嫦娥五號的月壤,一塊錢都不肯出?
    嫦娥五號準確返回著陸區就在中國人欣喜於一下子獲得這麼多月壤時,有人討要來了,詢問能不能把嫦娥取得的月壤分給美國。給還是不給?他們自己有幾百公斤,這些年來時時刻刻全方位打壓咱,欲置咱於死地,現在又來討要月壤,難不成他倉庫存的是假貨?
  • 嫦娥五號平安回家,帶回的2公斤月球土壤怎麼分配?會給美國嗎?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在內蒙古成功著陸,平安回家,並圓滿完成了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這次嫦娥五號帶回了近2公斤的月球土壤,那麼這些寶貴的月壤會怎麼分配呢?不過有很多小夥伴都很疑惑:為啥費老大勁跑到月球上,最後只打算帶回2公斤樣品呢?要知道美國人6次登月帶回的月壤,加起來可是有將近382公斤(381.7公斤)。針對為什麼只帶2公斤的疑惑,國家航天局做出了回應。原來,光是以2公斤的重量去設計,探測器就已經重達8.2噸;如果樣品加量,那麼探測器的很多指標都會增加,火箭將無法順利運載。
  • 為何美國手握幾百公斤月壤卻眼饞咱們嫦娥5號帶回的1.7公斤月壤呢
    最近美國航天局給中國發賀電,祝賀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同時希望中國可以像美國一樣把月壤跟世界分享。想要些月壤又不好意思直接開口,不然被拒絕了多沒面子啊,所以呢,就以這種賀信的方式瘋狂暗示。但是美國不是手裡有不少月壤嗎?為何還要吃著自己碗裡的,還要看著中國鍋裡的呢?雖然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帶回來了幾百公斤的月壤,但是這次咱們嫦娥5號所帶回的月亮跟他們的相比可是完全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呢?
  • 嫦娥五號「滿載而歸」,俄專家:史無前例,美國人又來暗示
    據環球網報導,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月最新進展披露:成功在完成鑽取2千克月壤的採樣和封裝之後,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核行星學科室主任伊戈爾·米特羅法諾夫打破了沉默,接受了媒體採訪。這位來自航天大國的科學家在研究嫦娥五號探測器相關資料後做出了評價:嫦娥五號探月不是其他國家以前完成項目的重複,中國展現了其技術的獨特性,以前從未有人這樣做過,可以說是世界首例。面對我國嫦娥五號如今的豐功偉績,除了俄羅斯這個航天大國發聲之外,美國方面卻陷入了沉默。
  • 嫦娥五號「回家」之際,「嫦娥之父」有話說
    待組合體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就在「嫦娥五號」即將完成首次月球「挖土」任務之際,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詳細解讀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在與未來。
  • 美國登月挖土近380公斤,嫦娥5號只帶回2公斤,差別為何這麼大?
    作者:昊彥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標誌著嫦娥五號的歸來,同時也意味著中國航天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航天已經掌握了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技術。但可能存在疑問的是,為什麼嫦娥五號經歷十幾年的研究和開發,卻只能帶回兩公斤的月壤?
  •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樣品,重量不到2千克,美國人給的月壤不對勁?
    經過近23天的太空旅行之後,嫦娥五號於12月17日凌晨成功返回地球,完美完成任務。而此次它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有兩個出人意料的地方。一是不含有機養分,沒辦法種菜;二則是經過初步測算,重量為1731克,小於此前估計的2千克。
  • 長徵五號重800多噸 嫦娥五號重8噸 為何只能帶回2公斤土 不浪費嗎?
    這些天來,嫦娥五號一直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人們翹首以盼。嫦娥五號任務作為目前嫦娥工程最複雜的一次任務,也是收官之戰,寄託著無數國人的希冀和對月球的嚮往。 關注度越大,關注人越多,對於嫦娥五號的相關問題也就越多。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挑戰帶回月球一抔土更新月壤樣本
    24日凌晨4時30分在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預計前進從未有探測器抵達的月球其他區域,搜集一抱土帶回地球。此任務是美中競爭的最新成果,對北京而言,嫦娥五號不僅擔負中國首度月球採樣的歷史使命,也承擔人類44年來首度更新月球土壤樣本的責任。
  • 嫦娥五號新突破,俄專家先發話:從未有人像中國這樣做過
    嫦娥五號的最新進展被披露出來,轟動的不只是國人,其他國家也是一樣。俄專家這一次就忍不住要去發聲,稱還沒有誰像中國人這樣做。本月2號,嫦娥五號帶著兩千克的月壤,完成了採樣與封裝任務,對於此事,俄羅斯極有權威的米特羅法諾夫發話了。
  • 嫦娥五號有一項任務未能完成,外媒稱其開啟了太空競爭時代
    此次中國從月球成功採集到土壤,是迄今為止,人類從月球採集到的最為「年輕新鮮」的月球土壤。這不僅對研究月球土壤能源儲存情況有巨大幫助,更對人類研究月球起源和地球起源來說意義深遠。雖然,在月壤樣品開箱儀式上,經過專家們的準確稱重計算,此次嫦娥五號從月球採集回來的土壤樣品為1731克,很可惜,未能完成登月前計劃的任務——2公斤樣品。但是,不得不說,即便如此,嫦娥五號仍舊是目前人類探月行動中的「佼佼者」,它代表了中國太空探索的先進技術和經驗。相信經過嫦娥五號之後,中國的太空探索工程會越來越成熟。
  • 嫦娥五號帶回的2公斤土壤,可用來種菜嗎?科學家:這樣太浪費了
    我們來回顧一下此次探月取樣並返回的全過程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表面,這也標誌著嫦娥五號已經完成了過半。12月2日凌晨3時探測器開始鑽取月壤。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在月面起飛,前往月球軌道準備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搭乘「班車」返回地球。12月6日,嫦娥五號再傳來好消息,人類的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已經完成,樣品也勝利完成了轉移!隨後就是返回器以「太空打水漂」的形式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