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評出2019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嫦娥四號」「黑洞照片」領銜

2020-12-16 前瞻網

兩院評出2019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嫦娥四號」「黑洞照片」領銜

 黃琨 • 2020-01-11 16:44:31 來源:前瞻網 E3640G1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同投票評選的2019年中國和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揭幕。

根據兩院院士投票結果,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的代表是「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具體名次為:

1、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2、發現迄今最大恆星級黑洞;3、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4、研製出新型類腦計算晶片;5、世界首臺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核心部件完工交付;6、「太極一號」在軌測試成功;7、自然界中約24%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撲結構;8、解析「奇葩」光合物種硅藻捕光新機制;9、自主研發臨床全數字PET/CT裝備獲準進入市場;10、發現16萬年前丹尼索瓦人下頜骨化石。

2019世界十大科技進展的代表是「人類首次『看到』了黑洞」,具體名次為:

1、人類首次「看到」了黑洞;2、DNA顯微鏡研製成功;3、隼鳥2號首次降落小行星「龍宮」並採樣;4、谷歌研究人員宣布成功演示「量子優勢」;5、合成世界首個含18個碳原子的純碳環;6、新型人造DNA結構信息密度可加倍;7、人體生理年齡首次成功逆轉;8、愛滋病治療奇蹟再現;9、新型大腸桿菌能以二氧化碳為食;10、全球首支伊波拉疫苗獲歐盟批准上市。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兩院院士評選2019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 全國僅清華和中科大全部入選2019年十大科技進展
    這三項榜單分別是由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主辦、兩院院士投票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由教育部科技委組織評選的「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由科技日報社主辦、部分兩院院士和媒體人士共同評選出的「2019年國內國際十大科技新聞」。
  • 2019年,過去十年最差?科技圈不同意
    2019年十大科學傳播事件來源:中國科協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2019年中國科技高光時刻來源:新華網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2019年科技十大發現來源:《物理世界》雜誌首張黑洞照片拍攝;神經修復裝置可將大腦活動轉化為語言
  • 2019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人類首次「看到」黑洞  數百名科研人員參與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於2019年4月10日在全球多地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他們拍到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照片「主角」是室女座超巨橢圓星系M87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光年。
  • 2019 Nature眼中的世界:技術走出舒適圈,AI出色又令人不安
    這一年科技界發生了很多大事,有科技人物相繼暫別歷史舞臺,如馬雲、柳傳志、郭臺銘、拉裡·佩奇、謝爾蓋·布林退休,矽谷最後一位華人高管沈向洋離職;也有IPO新動態,如科創板開板、阿里港股IPO;還有航天新進展,如嫦娥四號月球軟著陸、長徵五號成功發射、SpaceX載人龍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當然還有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發布、鴻蒙系統發布,以及蘋果收購英特爾手機基帶業務等備受關注的事件。
  • 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今日揭曉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劉丫)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10日在京發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結構和功能之謎」「實現哺乳動物裸眼紅外光感知和紅外圖像視覺能力」等入選十項科研成果。
  • 外媒評出中國現代科技的6個奇蹟
    外媒評出中國現代科技的6個奇蹟 羅雪平 發表於 2020-01-28 17:11:00 中國「新四大發明」走紅全球,「中國速度」讓全世界矚目,在現代科技領域,外媒更是直接評出了中國現代科技的「6
  • 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9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20-01-15 來源:教育部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的評選自1998年開展以來,至今已22屆,對提升高等學校科技的整體水平
  • 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來源:經濟日報3月20日,中國雷射雜誌社發布「2019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第十五屆)。量子密鑰分發、光子晶片、智能雷射器、全色雷射顯示等20項重大光學進展入選(基礎研究類與應用研究類各10項)。本年度入選成果既有圍繞國家科技戰略展開的重大科研項目,也有可能在將來服務社會、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應用研究。在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牽動全球,包括禽流感、伊波拉、天花等在內的疾病都是由僅數十至幾百納米大小的病毒導致的。顯微鏡正是探索研究這些病毒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
  • 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發布2019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
    北極星大氣網訊:「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在5月30日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以下簡稱聯合體)在中國科協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中,向社會發布「2019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團隊:梳理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
    嫦娥四號探測器與著陸器、玉兔 2 號月球車成功發射升空;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即遠離地球的一側),成為人類第一個在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表彰此次探索的科學成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向嫦娥四號團隊優秀代表吳偉仁、餘登雲、孫澤洲頒發世界空間獎,這是 70 年來該獎項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該獎項旨在表彰在太空科學、太空技術、太空醫學、太空法或太空管理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 月球背面真有外星人嗎,嫦娥四號拍攝月球背面照片,給出靠譜答案
    在1959年,前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推開了人類探索月球的大門。緊接著到1969年7月20號,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將3名太空人成功送上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還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此後,中國「嫦娥號」也陸續加入到人類的探月工程,而各種關於月球的神秘事件也開始層出不窮。
  • 今日科技話題:益生菌、嫦娥四號、稀土綠色提取、球狀星團、超大...
    ——光明網2在月球的第17「天」: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順利喚醒▲圖片來源:新浪科技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在「安睡」了一個月夜後,分別於4月17日13時24分、4月16日20時57分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17月晝的工作期。
  • 河鋼科創成果入選「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貢憲雲 通訊員楊小葵)近日,中國科協生態環境產學聯合體向社會發布2019年度「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由河鋼集團牽頭研發的「鋼鐵行業多工序多汙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術」榮列其中,被認定為「取得我國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核心技術的重大突破」,是冶金領域唯一上榜的科創成果
  • 中國嫦娥四號探月團隊獲世界航天最高獎項
    6月11日,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顯示,由中國宇航學會推薦,經過國際宇航聯合會兩輪投票表決。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優秀代表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於登雲,嫦娥四號任務探測器系統總設計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孫澤洲。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團隊梳理嫦娥四號的技術突破
    ;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即遠離地球的一側),成為人類第一個在月背軟著陸的探測器。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表彰此次探索的科學成就,國際宇航聯合會(IAF)向嫦娥四號團隊優秀代表吳偉仁、餘登雲、孫澤洲頒發世界空間獎,這是 70 年來該獎項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該獎項旨在表彰在太空科學、太空技術、太空醫學、太空法或太空管理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
  • 嫦娥四號登上月球背面,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嫦娥之父也收到警告
    5次太空飛行器,2018年這個年度完成了一共達到了36次太空飛行器,比美國還多了6次,在今年的19年,年初的時候,嫦娥4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對,對於嫦娥嫦娥4號探測器來說,我國實現了兩個第1次,第1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第1次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在地月L2點對地對月中繼通信,嫦娥4號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新性科學研究成果,嫦娥4號的成功對於我國來說,是在航天領域中取得不小的進步,而且插的時候也不負眾望,傳回了人類歷史上關於月球背面的第1張照片,對於人類來說,揭開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真的是滿足了一切對於月球對面的強烈好奇心
  • 4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這所「雙一流」高校實力超硬核
    校友會2016-2019年中國大學十大科技進展排行榜。其中,西南交通大學位列第11名。艾瑞深校友會網2016-2019年中國大學十大科技進展排行榜是以最近4年來中國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榮獲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獎為數據基礎統計得出,旨在為我國社會各界全面了解2016-2019年中國大學綜合發展實力、學術研究水平和學科競爭力提供權威參考。
  •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 祝賀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據新華社北京1月11日電 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11日下午傳來捷報。嫦娥四號著陸器、玉兔二號巡視器順利完成互拍成像,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探月工程「五戰五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實況。劉鶴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賀電。
  • 聚焦嫦娥四號研發團隊:在中國航天史上寫下「人類首次」字樣
    2020年6月,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的優秀代表,榮獲國際宇航聯合會2020「世界航天獎」,這是該獎項設立70年來首次授予中國航天科學家。嫦娥四號任務團隊還被美國航天基金會授予2020年度航天唯一金獎,被國際月球村協會授予自成立以來的首個優秀探月任務獎,被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授予2019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中國航天碩果纍纍、人才輩出,為什麼嫦娥四號任務團隊能頻獲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