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訊】新的一年才到來不久,一向話題不斷的亞朵就迎來了新動作。1月3日,亞朵正式推出首個實驗酒店——亞朵LAB。不過實際上,一周前,醞釀了半年的亞朵LAB已經悄然對外開放。
亞朵LAB坐落在亞朵總部吳中大廈的一二層。據環球旅訊首席商務官王京觀察,酒店一層是大堂,網上預訂的客人可在亞朵APP或者小程序提前刷臉,酒店大門和房門都是人臉識別,不再需要門卡,現場預訂的客人可通過酒店大堂的自助機器辦理入住。二層是與單向街書店聯合打造的主題空間展、餐廳和閱讀區「竹居」融合的開放空間,頗具社區性,房間也全部分布在二層。
亞朵一層大堂
在房型上,亞朵LAB擁有亞朵3.0、ZHotel和A.T.House三個品牌,共14個房間,其中ZHotel和A.T.House是亞朵孵化中的潮流生活方式品牌,亞朵3.0則是亞朵酒店的升級版。根據官方的說法,14個房間風格各異,包含了音樂、電影、健身等設施和內容,如果要完整體驗,用戶需要住滿兩個星期。
為什麼亞朵要打造這樣一個實驗酒店,亞朵LAB在傳遞什麼思路,跟其他的酒店實驗田又有什麼不同呢?
為什麼要做亞朵LAB?
在總部所在大樓建實驗酒店,亞朵LAB這種形式與萬豪在總部大樓地下的創新實驗室有異曲同工之妙,萬豪的創新實驗室中也存在真實酒店客房的樣板間。
但亞朵集團市場副總裁鄭曉波(花名:康韋)表示,亞朵LAB更像是自然而然誕生的產物,而非受到其他酒店實驗室的靈感激發。「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些新品牌對於房間格局、功能配備等方面都有新的思考和嘗試,希望通過落地來接受市場的檢驗和測試。」
目前亞朵LAB組建了7-8人的酒店管理團隊,兩個孵化品牌也會提供一些人員輔助產品的調試。
據了解,亞朵旗下品牌ZHotel已籤約3家酒店,A.T.House已籤約1家。在正式開業之前,亞朵LAB的提前「劇透」相當於先試探市場對於新品牌的反應。
鄭曉波舉了個例子,在A.T.House的雙床房中,為了讓雙方在互動的同時擁有自己的隱私空間,兩張床背靠背擺放,並提供兩個獨立的辦公空間和影音系統,這樣的方式在整個酒店行業中非常鮮見。
創新往往伴隨著糾結和選擇。王京得知,這種擺放床的方式直接導致包括清潔在內的成本幾倍於普通酒店的雙人房,A.T.House團隊曾經想過妥協。但秉承著「用戶第一」的價值觀,最後還是保留了下來,再想其他辦法解決成本問題。亞朵預計,此房型推出後可能會成為一個市場爆款。
A.T.House 的MakeMake雙床間
據鄭曉波介紹,基於消費者的反饋或者亞朵自身的研究,亞朵LAB後期以微調為主,格局不會有大改動,改進後會規模化地複製在其他正在籌建的新酒店中,老店視情況進行翻新升級。
亞朵官方稱,如果物業允許,未來也不排除會進行擴建。如果有新的產品或者品牌出現,也會在亞朵LAB中孵化和測試。
主要面向C端消費者
2018年底,阿里打造出未來酒店「菲住布渴」。在發布會中,未來酒店CEO王群非常明了地告訴媒體,阿里打造未來酒店,最終想要輸出的是集成式、可複製的一整套酒店管理體系。另一方面,消費者也可以從OTA或者官方渠道預訂。
亞朵LAB也集成了自助入住、智慧機器人等智能應用,房間中的智能語音系統「叮噹」能夠語音操控溫度、燈光、窗簾和電視,總體與其他智能酒店沒有太大區別。不過,鄭曉波表示,亞朵LAB不是無人酒店,在藉助智能科技的同時依然強調人文關懷,主要還是面對C端消費者。
「亞朵LAB和菲住布渴在定位上不太一樣。菲住布渴強調智能化,我們認為應該叫『智慧化』,智能科技確實帶來了便利和新鮮感,這是酒店的一大趨勢,與其說會改善體驗,不如說提供另一種選擇。我們不會用機器完全替代人的服務,但部分智能設施我們也會視情況落地在其他酒店中。」鄭曉波稱。
目前,亞朵LAB的定價為900-1300元,與附近的元一希爾頓酒店價格相近。這樣的定價下,亞朵LAB的目標用戶是誰呢?
亞朵LAB提供了一個用戶群像:Z世代、經常住酒店的人、具有一定的消費力、對住宿和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
根據2018年底QQ廣告聯合Kantar發布的《Z世代青年消費力白皮書》,Z時代的每月可支配收入為3501元,千元左右一晚的酒店約佔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而經常住酒店的人中以差旅人士為代表,公司中少有高達上千元的差旅標準,差旅人士為什麼要選擇亞朵LAB呢?
不過,這樣的定價對於亞朵來說也不少見。亞朵部分IP酒店房間也有類似甚至更高的價格,例如杭州的網易嚴選房、北京的吳酒店,上海的The Drama甚至有超過2000元/晚的時候,依然經常供不應求。
向B端業主和投資人展示不是亞朵LAB的主要任務,但也會成為附帶的功能。鄭曉波稱:「市場的檢驗包括C端和B端,業主和投資人當然也能來參觀體驗。相比路演、在展廳中搭建1:1客房的方式固然也能展示,但通過亞朵LAB無疑更加真切直接。」
亞朵不斷迭代的實驗方式
「亞朵的第一個實驗室其實是亞朵集團創始人王海軍(花名:耶律胤)的家。」鄭曉波介紹,在正式推出亞朵之前,王海軍曾經將自己的家按照自己的設想做過一次實驗,請業內人士參觀提議之後,才在西安南門開了第一家亞朵酒店。
2018年,亞朵曾經啟動未來生活方式的「AT LAB」戰略計劃,與騰訊雲、網易雲音樂等聯合打造酒店。鄭曉波解釋,AT LAB的合作方提供某些特製服務或者技術能力,例如騰訊云為酒店提供智能解決方案,但合作程度還沒上升到聯合冠名的狀態,形式上類似於IP酒店。「其實無論是AT LAB還是亞朵LAB, 內核都是在酒店中做實驗。」
亞朵還曾在吳中大廈的7樓打造過一系列為了檢驗產品設計、服務和管理的樣板間,ZHotel和A.T.House都在此測試過,鄭曉波稱之為實驗室的「阿爾法版本」。「如今這些產品也是時候面向市場了,所以我們便將阿爾法版本變成亞朵LAB。」
換種方式講,不同的時間段中,亞朵的實驗室形式和目的不同,但一直在不斷迭代。
提到熱衷於推出孵化器和創新實驗室的酒店集團,萬豪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除了在總部大樓地下建立用樣板間測試酒店設計、服務和體驗的創新實驗室,2016年,萬豪在歐洲市場啟動酒店初創企業孵化器項目Marriott TestBed,2017年,萬豪在洛杉磯建立了「快閃」創新實驗室,打造一所模型酒店,提供互動體驗,實時收集公眾反饋意見。
在國內,華住的研發中心在2018年底揭幕,試驗區為酒店設計與營建人員搭建一個測試並落地創意想法的研究基地,展示區是試驗成功後的各品牌新產品樣板房展示,面向酒店投資者開放。
鄭曉波認為,酒店實驗室不一定要具備什麼條件或者到什麼樣的量級才能做,不同的品牌所處的狀態不同,做不做實驗室,做什麼形式的實驗室,都只是酒店的一個選擇。
後記
截止於2020年1月2日,亞朵旗下品牌總開業門店數為458家,分布於167個城市。
官方說法中,打造亞朵LAB是亞朵新品牌、新產品、新思路接受市場檢驗的舉措,但也有業內人士有不同的理解。
環球旅訊特約評論員王長春稱:「亞朵許多酒店的體量在一兩百間房,但亞朵LAB只有14間房,我認為這是亞朵通過品牌合作及產品多樣性,向客戶展示亞朵不止一面的品牌宣傳方式。」
環球旅訊觀察,亞朵一直自定位為生活方式品牌,格外強調內容和IP,亞朵LAB或許也是亞朵在生活方式和內容上的一次呈現,在酒店的公區和客房為消費者講不同的故事。
王京有自己的解讀,「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價值,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靈魂。以創新為核心基因驅動一個企業不斷發展,讓每個客房都能打動某個獨特的靈魂,我認為這就是亞朵LAB在探索的事情。」
「亞朵LAB只是一個發端,我們後續還會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在各個場景來測試我們對用戶對行業的新的理解。從亞朵LAB開始,將會生長出繽紛多彩的活力社區。」耶律胤如此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