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的詩歌《四月的黃昏》賞析

2020-12-18 賞詩品文論世集

舒婷的詩歌《四月的黃昏》是一首充滿傷感的小詩,它表達了詩人對青春歲月裡與愛情有關的遺憾的感傷,雖則感傷,但是詩人亦強調「溫柔地」「歌唱」、「讓淚水」「默默地流」,體現了詩人堅強、倔強,又真性情的一面。全詩散發著青澀、朦朧的氣息。

《四月的黃昏》四月的黃昏裡流曳著一組組綠色的旋律在峽谷低回在天空遊移要是靈魂裡溢滿了迴響又何必苦苦尋覓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請輕輕,輕輕,溫柔地四月的黃昏仿佛一段失而復得的記憶也許有一個約會至今尚未如期也許有一次熱戀而不能相許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讓淚水流啊,流啊,默默地

全詩分為兩節。第一節多為描繪,「四月的黃昏裡/流曳著一組組綠色的旋律」詩人將眼中的綠色移感成耳中的旋律,渲染出四月綠意盎然的印象;「在峽谷低回/在天空遊移」描繪後文中「苦苦尋覓」的形象;「要是靈魂裡溢滿了迴響/又何必苦苦尋覓」此句不太容易理解,靈魂裡要溢滿什麼的迴響呢?又苦苦尋覓什麼呢?詩人沒有明說,但無疑,苦苦尋覓的必然是已然不能常見、甚至消失了的美好的事物,又聯想到是春天剛好過去的四月裡,因此,苦苦尋覓的應該是春花此類春天的景物,可引申為青春歲月裡美好的事物,如愛情等。當讀到第二節時,這種猜想就幾乎可以肯定了。「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請/輕輕,輕輕,溫柔地」,詩人鼓勵用一種「輕輕,輕輕,溫柔地」歌唱來處理青春歲月裡的傷感,體現了詩人對待生活不脆弱、堅強、倔強的態度。

第二節詩人通過比喻,將讀者帶入一段「失而復得的記憶」片段中,將青春歲月裡與愛情有關的傷感輕輕託出,「也許有一個約會/至今尚未如期/也許有一次熱戀/而不能相許」,說的夠明白,同時也是對詩歌第一節的回應,「苦苦尋覓」之事物在第二節裡露出來真貌,原來是青春歲月中並不如願的美好事物,如愛情。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讓淚水/流啊,流啊,默默地」,既不壓抑,又不放任悲痛,和第一節一樣,同樣體現了詩人對待生活不脆弱、堅強、倔強、真性情的態度。

作為從文革走過來的詩人,「仿佛一段失而復得的記憶/也許有一個約會/至今尚未如期/也許有一次熱戀/而不能相許」,折射的也許是一個特殊時期的愛情。

相關焦點

  • 舒婷寫給顧城詩歌《童話詩人》賞析
    和顧城關係始終要好的,要數詩人舒婷了。顧城叫舒婷為「乾姐姐」,舒婷也將顧城當親弟弟般看待,縱然在顧城弒妻這件事上,平心而論,從舒婷的回憶文章裡,依然可以看到對顧城的維護、偏袒。《童話詩人》是舒婷寫給顧城的詩歌,從中可以看出舒婷對詩人顧城的欣賞。舒婷稱顧城為「童話詩人」,這一稱呼似乎得到大眾的認可,於是,「童話詩人」成為顧城純潔的冠冕。
  • 重溫經典詩歌|舒婷:初春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來自舒婷的《初春》,一起去感受詩人筆下那風景美如畫的春天。本期音頻選自朦朧詩代表詩人作品:《致橡樹——舒婷經典詩歌誦讀集》初春舒婷朋友,是春天了驅散憂愁,揩去淚水>雖然還沒有花的洪流衝毀冬的鐐銬奔瀉著酩酊的芬芳泛濫在平原、山坳雖然還沒有鳥的歌瀑飛濺起萬千銀珠四散在霧蒙蒙的拂曉滾動在黃昏的林蔭道
  • 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編輯寫詩二十多年,卻看不懂舒婷這首詩
    其實,所謂的「朦朧詩」,在詩歌技巧上應該是象徵派的延續;在陣營上,應該是「今天派」,因為北島和芒克創辦的《今天》雜誌是發源地。舒婷的《致橡樹》最初就是發表在《今天》上,後來才被《詩刊》發現。舒婷從《今天》雜誌開始步入詩壇,很快就成了當時著名的青年詩人。因為舒婷是福建人,所以《福建文學》雜誌在1980年組織了整整一年討論舒婷詩歌的研討會。
  • 舒婷的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賞析
    舒婷的詩歌《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創作於1979年,彼時祖國才從文革的災難中走出,詩人用典型意象刻畫了祖國貧困落後的現狀,用「我是你……」的句型固化了「我」與「祖國」同貧困共悲哀的血肉聯繫,抒情濃烈,充滿詩人深沉的痛苦;文革結束後,百廢待興,刷出新的起跑線,「我」和「祖國」一道重新出發
  • 舒婷的詩《神女峰》賞析
    為眺望遠天的杳鶴(一作:為了眺望天上來鴻)錯過無數次春江月明沿著江岸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正煽動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1981年6月於長江詩人舒婷的我個人覺得,「為眺望遠天的杳鶴」對整首的氛圍更好,更能表現詩歌主旨。
  • 重溫經典詩歌|舒婷:啊,母親
    舒婷舒婷,中國當代女詩人,朦朧派代表人物,著有《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雙桅船》等膾炙人口的詩歌。舒婷的語言溫柔細膩,善於把握複雜細膩的情感,表現出女詩人特有的敏感。姚錫娟姚錫娟,著名戲劇家、電視藝術家。
  • 顧城詩歌賞析——《不要在那裡踱步》
    其父顧工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受到家庭良好文化氛圍的薰陶,幼年的顧城便顯現出他在詩歌方面的天賦,五歲已可作詩。12歲輟學放豬,後來受到文革的影響,顧城隨父一起被下放到山東的一個農場,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1977年正式發表作品,與同時期的江河,舒婷,北島,楊煉共屬朦朧詩派。顧城的詩充滿夢幻和純稚,大自然的萬物在他筆下也有著喜怒哀樂,因此又被人稱為「童話詩人」。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百位詩人匯聚江城
    12月20日上午,第六屆武漢詩歌節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劉向東、傅天琳、周雲蓬等100多位全國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詩意火花在英雄之城閃耀,傳遞溫暖和力量。著名詩人舒婷(前排右二)、民謠歌手周雲蓬(前排右一)參加活動當天上午,卓爾書店三樓小劇場群星熠熠,知名詩人、詩壇新秀濟濟一堂,為武漢送來真摯的祝福和詩意。以一首膾炙人口的《致橡樹》為廣大讀者熟識的著名詩人舒婷,繼5年前參加首屆武漢詩歌節之後再度來到江城,致意武漢。
  • 顧城詩歌賞析——《我的一個春天》
    其父顧工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受到家庭良好文化氛圍的薰陶,幼年的顧城便顯現出他在詩歌方面的天賦,五歲已可作詩。12歲輟學放豬,後來受到文革的影響,顧城隨父一起被下放到山東的一個農場,度過了他的少年時期。1977年正式發表作品,與同時期的江河,舒婷,北島,楊煉共屬朦朧詩派。顧城的詩充滿夢幻和純稚,大自然的萬物在他筆下也有著喜怒哀樂,因此又被人稱為「童話詩人」。
  • 第六屆武漢詩歌節今日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100多位新老...
    致敬詩歌之都,禮讚英雄之城。第六屆武漢詩歌節12月20日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周雲蓬等全國100多位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在英雄之城燃點詩意火花,傳遞溫暖和力量。詩人舒婷時隔五年再度來漢參加詩歌節。
  • 【新詩品】鐵包金詩歌賞析
    【新詩品】張文政詩歌賞析殷紅詩歌賞析【新詩品】馮新宇詩歌賞析【新詩品】英倫詩歌賞析【新詩品】馮巖詩歌賞析【新詩品】凡姝詩歌賞析【新詩品】餘成強詩歌賞析【新詩品】孫松銘詩歌賞析【新詩品】姚世英詩歌賞析【新詩品】齊春玲詩歌賞析【新詩品】王相華詩歌賞析【新詩品】麥豆詩歌賞析【新詩品】王愛民詩歌賞析【新詩品】梁永利詩歌賞析【新詩品】鍾靜詩歌賞析[新詩品]  陳榮來詩歌賞析【新詩品】趙之逵詩歌賞析【新詩品】李星詩歌賞析
  • 見證中國詩歌變遷,舒婷顧城等著名詩人從這裡走出,青春詩會書寫詩...
    青春詩會做為中國詩歌界影響力最大的詩歌品牌活動,將繼續書寫傳奇。新華社資料圖 程敏 攝入選 萬裡挑一覓新人「從1980年首屆開始,舒婷、吉狄馬加、顧城、葉延濱、西川、于堅、楊克等數以百計的著名詩人均從青春詩會走出。」
  • 【新詩品】張常美詩歌賞析
    (賞析:項見聞)  小詩詩思奇特,主題與內容相互呼應,相輔相成。富有新穎性、獨特性,使詩歌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質,是一首難得的上乘佳作。詩人在詩的最後一句終於沒能掩飾住自己如此渴望《如果我們的一生可以從倒敘中開始》的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讓母親再次回到年輕的時候,那樣詩人就可以再重新享受一次母愛。
  •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智利詩人聶魯達詩歌《你的微笑》賞析 2020-06-10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和她的詩
    01舒婷是中國當代女詩人,原名龔佩瑜,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與顧城和北島齊名,1952年出生於福建龍海市,,居住於廈門鼓浪嶼。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
  • 給孩子的詩 舒婷:致橡樹
    舒婷,原名:龔佩瑜。福建龍海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
  • 北島的詩歌《進程》賞析
    讀北島的詩歌總是很沉重,他總在挪巨石,砸鎖鏈,開鐵籠。他的詩歌象徵性濃烈,甚至有些晦澀。那些晦澀既出於現實,是隱秘的手段,以免引火上身,又在文學的範疇裡增加了詩意。現代詩中,北島的詩歌是必讀的。整個朦朧詩都是在鞭撻過去那個「動蕩的歲月」(文革)而樹立起來的詩歌旗幟。與過去訣別,擁抱嶄新未來幾乎是朦朧詩的核心理念,著名的有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等。
  • 舒婷的《致橡樹》,是寫給已婚男詩人的嗎?
    這位暱稱為「阿塵」的答主 給出的冷知識,居然是說舒婷的《致橡樹》其實是寫給一個有家室的男詩人的,並且他們二人情投意合、相見恨晚,舒婷後來還因為這位男詩人的去世而封筆了。這個「冷知識」可真夠冷的,因為這沒多少人知道,拋出來之後,又令人心涼。《致橡樹》應該是舒婷最出名的詩歌,流傳廣泛,許多讀者都很喜歡這首詩,為其中表達出來的愛情觀而感動。
  • 餘秀華的詩歌《我喜歡這黃昏》賞析
    《我喜歡這黃昏》我喜歡這黃昏,喜歡空氣裡喑啞的香氣和若有若無的鐘聲,從一棵樹裡發出來的從一隻鳥的翅膀裡,發出來我喜歡這藍色的甚至,這無望的人生也是我愛著的因為你在遠方揮動手的樣子如同一道命令叫萬物生長餘秀華的這首《我喜歡這黃昏》寫出了生命在哀傷底色上癒合的聲音,寫出了生命穿透苦難努力向上生長的力量
  • 《致橡樹》舒婷
    有一天歸僑老詩人蔡其矯與舒婷散步時,向她說起這輩子碰到的女孩。他這樣說道:有漂亮的女孩子,又沒有才氣;有才氣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氣的女孩子,又很兇悍,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難。舒婷當時聽了後很生氣,覺得那是大男子主義思想,男性與女性應當是平等的。於是當天晚上,她就寫了首詩交給蔡其矯,就是著名的《致橡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