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說故事之——廁神

2021-02-23 歷史變遷

紫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主要有供奉紫姑和三霄娘娘。紫姑的職責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廁,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兇和與人一起遊樂了。世人謂其能先知,多迎祀於家,佔卜諸事。

每當上元節的時候,居家婦女便要迎廁神。說起來風俗很奇怪,節前的一天,鄧糞箕一隻,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隻插箕口,放在坑廁側設供。同時,另設供案,點燭焚香,讓小兒輩對它行禮。

紫姑(廁神)的由來

說法一

最早的關於紫姑的記載,見於南朝劉敬叔的《異苑》卷五,說紫姑神早已有之,她原是一戶人家的婢妾,因被主婦所嫉恨,總讓她幹髒活加以折磨。紫姑不堪虐待,於正月十五那天激憤而死。

說法二

《顯異錄》:「紫姑,菜陽人,姓何名楣,字麗卿。壽陽李景納為妾。其妻妒之,正月十五陰殺於廁中。天帝憫之,命為廁神。故世人作其形,夜於廁間迎祀,以佔眾事。俗呼為三姑。」,翻譯過來也就是:紫姑,姓何名媚,字麗卿,山東萊陽人。武則天時,壽陽刺史李景害死何媚的丈夫並把何媚納為侍妾,引起李景的大老婆的妒恨。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夜裡,大老婆將何媚「陰殺於廁中」。何媚冤魂不散,李景上廁所時,常聽到啼哭聲。後來,此事被天廷知道了,「天帝憫之」,命為廁所之神。

說法三

此說法出自《封神演義》中雲霄、瓊霄、紫霄三位仙姑擺黃河陣的故事。這三位仙姑的哥哥(後來被封為財神爺的)趙公明,應聞太師之請,幫助殷紂王打西岐的周國,被陸壓道人施法術弄死。三位仙姑為兄報仇,就擺下了黃河陣,用混元金鬥這件法寶,把元始天尊十二弟子的大部分打進了黃河陣。後來元始天尊和老子大施法力,破了黃河陣,三位仙姑喪命。姜子牙封神,三位仙姑就成了坑三姑娘。原來她們的混元金鬥就是子孫桶,也即馬桶,故為廁神。

習俗傳說

廁所和豬圈裡必須安靜,才能招致紫姑。《雜五行書》說:「廁神的名字叫後帝。」《異苑》講:「陶侃有一天夜晚上廁所,看見一個人自稱是後帝,穿一件單衣,戴平頭巾,對陶侃說:『三年之內不說,將來貴不可言。』」以後陶侃真的做了大官。

迎紫姑活動

自南朝以來,民間流行迎祀紫姑神的習俗,《異苑》稱紫姑神為廁神。俗信紫姑神能問休咎禍福,凡農耕桑織,建房造星,生兒育女,商賈貿易,乃至國事徵戰,科舉仕途,功名利祿,都必有靈驗。所以,民間流行紫姑神信仰,盛行迎祀紫姑神習俗。宋代詩人陸遊曾迎紫姑佔卜,《箕卜》詩說:「孟春百草靈,古俗迎紫姑。廚中取竹箕,冒以婦裙襦。豎子夾相持,插筆祝其書。俄若有物評,對畣不順臾。豈心考中否,一笑聊相娛。」雖然迎紫姑神佔卜科舉事,但詩人並不全信,一笑了這,權當作娛樂罷了。

迎紫姑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紫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婦女們紛紛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著貼心話,流著眼淚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動,真實的反映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夜迎紫姑是為了扶乩。這一風俗,大約始行於唐朝。李商隱《昨日》詩中云:「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鳥使來賒」;他又在《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詩中,有「身閒不睹中興事,羞逐鄉人賽紫姑」的句子。到了宋代,更為流行。從蘇東坡《子姑神記》中「衣草木,為婦人,而置箸手中,二小童子扶焉。以箸畫字」,可見扶乩活動的端倪。至明、清,這一風俗則已較為固定。扶乩的方式,各地有所不同,一般都是在廁所或豬欄邊進行,有的是用舊衣服包在掃帚上或用玉米稈、稻草扎人,並糊以五顏六色的彩紙,用葫蘆瓢等畫成紫姑的頭臉。迎紫姑時要念咒語:「子胥(其夫)不在,曹夫人(大婦)已行,小姑可出嬉。」如果掃帚變重,表示紫姑神降臨,就可以向紫姑卜問能以數字回答的問題了,據說掃帚會點頭作答。

廁神的不同稱謂

如山東鄒縣曰「邀廁姑」,廣東曰「請廁坑姑」,杭州曰「召廁姑」,蘇州、紹興稱「坑三姑娘」。紹興有的是在灰倉裡迎請,故稱「灰接姑娘」,蘇州有些是在門角邊迎請,故叫「門角姑娘」。有的則因取象之物不同,而給以不同名稱,如江西用瓜瓢象 徵紫姑,故稱之為「瓜瓢姑娘」,同樣道理,浙江寧波稱「筲箕姑娘」,浙江海寧稱 「籮頭姑娘」,還有稱「笤帚姑」、「針姑」、「葦姑」者。湖北監利、陝西鳳翔等地 則直稱「紫姑」。總之,因迎請紫姑的方式、地點不同,紫姑廁神有種種不同的名稱。

對於廁神(紫姑),小編作為北方人也是第一次了解,翻看書籍文獻,發現紫姑廁神的信仰,多流傳於南方之地,兩廣、江浙一帶最盛!

相關焦點

  • 廁神紫姑(故事篇)
    祭祀廁神的工作都是由女性來做的,裝扮好糞箕後由兩名婦人將糞箕抬到糞坑邊,放在供案上,點燭焚香祭拜。另在香案上擺上沙盤,左右由兩位女子扶住,扶箕的女子將箕口對著沙盤。據說當請神的符焚燒過後,扶箕女子便會有感應,會不由自主地在沙盤上寫下一些文字,這就是紫姑的神諭。
  • 廁神·紫仙姑
    紫姑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謂其能先知,多迎祀於家,佔卜諸事。每當上元節的時候,居家婦女便要迎廁神。說起來風俗很奇怪,節前的一天,鄧糞箕一隻,飾以釵環,簪以花朵,另用銀釵一隻插箕口,放在坑廁側設供。同時,另設供案,點燭焚香,讓小兒輩對它行禮。
  • 臘月三十,廁神紫姑壽辰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可以關注我們民間傳說中的「紫姑」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司廁之神
  • 庚子年 農曆十二月三十 紫姑(廁神)聖誕
    紫姑,我國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區,民間傳說其為廁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另說紫姑就是戚夫人,即劉邦的妃子,被呂后砍去雙手、雙腳、削光頭髮、挖掉雙眼,薰聾耳朵,口灌啞藥之後,扔到廁所裡供大臣們當作「人彘」參觀,人們甚是同情,作神紀念戚姑廁神。唐代另外還有請「戚姑廁神」的習俗。(戚姑亦稱七姑,可能是同音之故)《月令廣義‧正月令》載:唐俗元宵請戚姑之神,蓋漢之戚夫人死於廁,故凡請者詣廁請之。
  • 正月十五迎廁神,元宵節背後的靈異故事
    據劉敬叔《異苑》,紫姑本是妾,因被正妻嫉妒,常被驅遣幹髒活,比如,掃廁所。在某年的正月十五,紫姑氣憤致死。後來,每年的這一天,人們做好紫姑的形象,目測是剪紙一類,月圓之夜,在廁所或者豬圈外迎接紫姑,祝詞曰:「你老公子胥不在家,虐待你的大媳婦兒曹氏已經回娘家了,別害怕,快快出來玩耍。」念完,人們覺得手上的「紫姑」變重了,當作紫姑神來了。
  • 在民間傳說中的十大神仙
    第一位 閻羅王 閻羅王又稱閻王 他是陰曹地府的冥王,黑白無常牛頭馬面為其左膀右臂,傳說人死之後都要去陰間去報到,接受閻王的審判。生前生前行善者可上天堂享受富貴,生前作惡的人會受懲罰下地獄。在民間傳說中包拯成為了公正的化身,有的人認為他死後成為了閻羅王,繼續審理陰間的案件。在民間就被人們口口相傳為最可怕的死亡之神。
  • 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傳遞民意,門神驅邪擋煞,廁神卻不守廁所
    正統道教之神稱為「尊神」,民間信仰之神稱為「俗神」,神魔小說中虛構的神仙一般不列在道教供奉範疇之內。道教五大小眾神仙,灶神、門神、床神、廁神、井神,你知道他們是怎麼來的嗎?在門神的傳說中,神荼和鬱壘二神的傳說在民間早有流傳,《山海經》、《風俗通義》、《重修緯書集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典籍都有記載。門神作用:驅邪擋煞來源:傳說中神荼和鬱壘
  • 廁所也有神?民間傳說若上廁所時遇到此二神,會有好運降臨
    當然這其實也沒什麼奇怪的,神明作為一種虛幻之物,本身就是人們虛構出來的,希望以此維持世界秩序,保佑人們平安。而中國的神明又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就是說神在中國人心中就是一個工具,不過這個工具有些高大上,甚至成了維持大自然穩定的重要一環。所以在中國才會出現,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神存在的現象。
  • 「元宵女神」紫姑神的傳說
    於廁邊或豬欄邊迎之,捉之覺重,是神來也。平昌孟氏嘗以此曰迎之,遂穿屋而去。自爾,著以敗衣,蓋為此也。」神奇的是,這套儀式之後一千五百多年幾乎沒有變化。至此之後,許多文人都記錄過紫姑神的傳說,都不出這個版本。
  • 廁神 | 新長安詭事
    中國民間的古老傳統特別多,比如處處立神,天上有神、地下有神、山上有神、水裡有神、路上有神、家裡有神;不但家裡有神,家裡的各個屋子還都有不同的神
  • 道教的神仙體系中有沒有廁神?不但有,還是位美女
    除夕之夜敬神仙的時候,在廁所的位置也會單獨放置一些紙錢,這些紙錢就是用來敬廁神的。那敬的這位廁神是誰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道教神話中的廁神。傳說中的廁神,是位女性名叫紫姑,唐代人,本姓何,名媚,字麗卿。自幼聰明好學,讀書著文,長大後嫁給了一個唱戲的伶人做媳婦。
  • 傳說中的「廁神」要見蘇軾,蘇軾為她寫了一首詞,讓人笑的肚子疼
    至之明年,進士潘丙謂予曰:『異哉!公之始受命,黃人未知也,有神降於州之僑人郭氏之第,與人言如響,且善賦詩,曰:『蘇公將至,而吾不及見也。』」也就是說,蘇軾被貶黃州,正月初一從京城往黃州去,二月初一才到了黃州。
  • 民間記載媽祖顯靈的傳說,天后顯靈的故事
    其三:澎湖助戰    傳說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第二次率兵東渡攻打澎湖,軍中士兵感到神妃在左右助戰,個個英勇向前,千總劉春夢天妃告之二十一日必克澎湖,七月必克臺灣。後來清兵強攻澎湖七晝夜,並臺灣統一。當時清兵出戰攻澎之日,媽祖派千裡眼、順風耳二神將助戰,即媽祖「澎湖助戰」的神話故事。
  • 民間歷史故事;扁擔山與楊戩的傳說
    楊戩,又稱二郎真君,在中國古代傳說和民間俗神信仰中有許多神威顯赫、善獵能戰的故事。而在灤州青龍山一帶也流傳著一段楊戩擔山故事傳說。青龍山南北走向,東北面有一山丘,卻是東西走向。傳說,扁擔山就是楊戩擔山填海吋留下來的。楊戩擔著兩座山向東海走去,到趙家溝時感覺有些累了,就放下擔子坐在扁擔上休息。脫下鞋子抖落裡邊的沙粒和土塊,然後,一隻腳蹬著一塊石頭,用襖袖擦去臉上的汗水。後來,楊戩從鞋子裡倒出的沙粒和土塊就化作了一座小山,叫團山子,距趙家溝村2裡地遠。踩過的石頭叫將軍石,在青龍山東坡。
  • 聖經揭秘 士師記 閒話參孫的這個民間傳說故事
    在看了參孫的故事後,我感覺就很明確了,我認為參孫不僅不可能是古代以色列歷史上的士師,而且他的所有事跡都是假的,甚至連他這個人可能都是虛構的。實際上參孫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以色列民間傳說故事,只不過聖經的編者們看中了這個故事,將其稍加修改,加入了一些神的元素,就變成了宗教認為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故事現代的人們都知道是假的,但是編進了聖經裡面,教徒們就會認為是真的。
  • 《慶元民間故事》吳三公的傳說
    前些時候有幸購到此書--《慶元民間故事》,拿到手時,泛黃的紙張透著一股獨特的香氣,頗有些復古的感覺,大概有二十多年時間了,極有收藏價值
  • 人文地圖:神魔小說拾貝之 《封神演義》中的民間神祇(上)
    明代神魔小說《封神演義》(後文均以「小說」一詞代稱)集各路神仙,構建了一個龐大的神位系統,第九十九回《姜子牙歸國封神》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名諱,其中也存在著不少耳熟能詳,與傳統風俗息息相關的民間神祇。新年的正月初五,有「迎財神」之說。自明代起,民間就普遍流行祭祀財神的風俗,不外乎「招財進寶」的吉祥寓意。
  • 灶王爺的傳說(民間故事三則)
    灶王爺的傳說(三則)             文/柳紹才                  一
  • 藏族民間傳說故事兩篇,特經典,聽過嗎?
    藏族的民間故事浩如煙海,它是藏族悠久豐富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華夏眾神連載之~婚姻成願,保佑女孩的冷門大神:廁神紫姑
    據《三教搜神源流大全》載:紫姑神者,山東萊陽縣人也,姓何名媚,字麗卿,自幼讀書,唐垂拱三年,壽陽刺史李景那納為妾,其妻妒之,遂陰殺之於廁,自此始也,紫姑神死於正月十五日,故顯靈於正月也。       說起廁神來,大家下意識的感覺有點噁心了哈哈,這有什麼可說的,對吧?的確,五穀輪迴的地方確實不乾淨。但是要知道這五穀輪迴之物卻又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