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桐城一派
2019-2020賽季CBA聯賽已經落下帷幕,特殊的年份特殊的賽季,雖然有點不連貫甚至精彩程度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這並不妨礙各個獎項的出爐,根據CBA聯盟最新公布的最佳裁判獎項,閆軍、葉楠、段鑄、宋曉競、夏春、梁斌、韓栩、張磊、崔哲雄、楊曉光等10人榮膺「十佳裁判員」稱號。
聯賽的成功,作為場上的主角,CBA20支球隊當然功不可沒,但裁判作為場上的配角,精彩的比賽也離不開他們公正、準確的判罰。從2019-2020賽季CBA聯賽的執裁表現來看,此10人擔得起「十佳裁判員」這個榮譽。在這10人中,有一位身穿35號裁判服的人很特殊,他是全國唯一一位從小縣城走出去的籃球國際裁判,他的名字叫宋曉競。
宋曉競1966年出生於浙江桐鄉,1983年考入杭州大學體育系,是那一年桐鄉唯一一位體育專業的本科生,學的就是籃球專業。1987年大學畢業後,宋曉競回到了桐鄉工作,擔任了家鄉崇福鎮一所中學的體育老師。從此,他的業餘時間幾乎都交給了籃球,開始走上了立志當一名籃球裁判的道路。
1999年,宋曉競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拿到了籃球國家級裁判的證書,在籃球界嶄露頭角,在浙江省內有了一定的小名氣,工作單位也從小鎮調到了縣城的文化體育局,並擔任了桐鄉市籃球協會的秘書長。2001年,宋曉競開始執法WCBA籃球比賽,2003年,上海男籃主場迎戰老牌勁旅廣東男籃,宋曉競是這場你比賽的裁判之一,這也是他裁判生涯第一次執裁CBA比賽,對於這場比賽的執裁經歷宋曉競至今難忘。
2005年,宋曉競的裁判生涯又翻開了新的篇章,這一年,他被國際籃聯批准為籃球國際級裁判員,成為建國後浙江省第四個籃球國際級裁判。能獲得這一稱號絕非易事,在中國國內,國際級籃球裁判總共只有39人,而浙江省只有兩人,宋曉競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籃球國際裁判,宋曉競不僅要常年奔波於全國各地吹罰國內各級賽事,還要奔赴世界各地執法國際賽事,2007年第25屆亞洲男籃錦標賽,2009年第26屆亞洲男籃錦標賽,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1年深圳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13年泰國亞洲女籃錦標賽等國際性比賽的賽場上都有他奔跑的身影。
宋曉競有一個習慣,每次在一場比賽執裁結束後,都會對比賽制裁過程進行總結,有哪些不足之處,都一一記錄下來30多年的籃球裁判生涯,厚厚一落筆記本,每本都寫滿了一場場的心得體會。有視頻回放技術後,筆記本變成了視頻,他的筆記本電腦中,存滿了他近十年執裁的比賽視頻片段。一賽一總結,一場比賽總結至少要花費2個小時。
因為年齡的關係,宋曉競馬上就要從裁判崗位上退下來,雖然將要跟心愛的裁判工作說再見,但宋曉競如今已經取得了籃球技術代表的資格,也就是說,即便離開了一線執裁崗位,但他依然與籃球有緣。宋曉競目前還擔任了浙江省籃協副秘書長兼裁委會主任的職務,他工作的重心將會轉移到培養浙江省年輕籃球裁判工作上,2013年以來,他已為浙江省向全國輸送國家級裁判員6批將近40名。
宋曉競有句話說得很在理,也很感人,他說自己是因喜歡而愛籃球,籃球帶給了他無窮的快樂,他與籃球是一生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