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山在混亂中宣布了拜登的當選,為2020年的選戰畫上了一個難看的句號。
似乎一切可以重返歐巴馬時代,但是,大家都清楚,舊的秩序已經難以為繼:
一方面,財政問題更為嚴峻,不斷突破債務上限已經觸碰到了美元信用的底線;
另一方面,疫情重置了貿易關係,中國和歐洲趁機會強化各自的貿易體系和戰略合作,逐步疏離美元秩序。
曾經的比較優勢已經逐步被拉平,信任感也已經磨損太多,隨著中國繼續上升,今天的勢均力敵恐怕是失衡的開始。
二戰後75年來的美國版全球秩序,可能會在拜登這一任期真正的跳躍到由超主權力量主導,以信息資本主義複合體代言的新全球化版本。
所以,以通脹為錨的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tary Theory)開始蠢蠢欲動。
現代貨幣理論是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發展,建立在凱恩斯主義、國家貨幣理論、內生貨幣理論等基礎上,重點在於討論財政政策與央行的貨幣政策如何協調運作。
從出發點上看,MMT採納了國家貨幣理論的觀點,認為貨幣是起源於債權債務關係,其誕生與承擔記帳的職能有關。
出於對貨幣的不同理解,MMT對貨幣和財政政策得出了一些有別於主流貨幣理論的觀點,主要包括:政府用創造貨幣的方式進行支出,財政支出先於收入。
因此,主權政府在主權貨幣制度下不會破產,發行債券與貨幣政策操作類似。MMT進一步認為,政府債券的發行不是為了借入資金,而是與貨幣政策操作類似,可以幫助央行維持市場利率。而政府部門的財政赤字等於非政府部門的盈餘。
所以,財政政策的目標不是平衡,現代貨幣理論的支持者主張「功能財政」,財政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
簡單說,現代貨幣理論讓財政部承擔美聯儲的職能,不斷印鈔,唯一制約超發貨幣的就是通貨膨脹。
一旦通脹高企時,通過加大稅收來銷毀貨幣,控制通脹。這意味著,只要充分就業和通脹不高,主權貨幣的發行就沒有名義預算約束。
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一旦開動MMT,就是改天換地的大圖謀,已經不是一句大水漫灌可以概括了。
同時,美國歷史也是一部充斥黨派鬥爭的恐怖故事,局部看雜亂無章,整體看重大的轉折完全體現時代最強利益的意志:
-1.工業集團
作為1854年新成立的黨派,共和黨(Grand Old Party,大佬黨)的首位總統林肯便發動內戰,根本上為美國的工業資本主義貢獻了巨大的勞動力人口。
同時,《宅地法》的實施,加速了西部大開發,將美國凝聚為一個統一而龐大的市場,為19世紀末美國一躍而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工農業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軍事工業複合體
南北戰爭後,美國已經有了向全球輸出文明的意識,後歷經一戰二戰的錘鍊,軍事工業複合體成為真正的主導政策走向的力量。
Trump雖然語言出位,但是做事情還是在既有框架內對美國利益的最大化。 昔日年輕氣盛的甘迺迪可是出位太多了,主導的美蘇媾和,讓矛盾最終走向無法調和,最終被槍擊腦殼,情人、弟弟和家族成員死於非命。
畢竟,世界兩大巨頭50多年的冷戰僵持,支撐了天文數字的軍事支出,養肥了巨大的軍工複合體。
即便冷戰中美國幾次要崩潰,也想撂挑子,最終還是依靠超好的運氣、科技進步和拉攏中國完成了對於蘇維埃陣營的壓倒性勝利,進行了新一輪的秩序擴張。
-3.信息資本主義
蘇聯解體,波斯灣戰爭之後,經濟與和平成為時代主旋律,軍工集團的利益逐漸與石油美元結合。
柯林頓是此時是承上啟下的一代人,此時全球化成為新主流。
生產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不僅僅推動了嘆為觀止的科技浪潮超過30年,也誕生了真正的信息資本主義和相關龐大的利益團體。
新團體們不僅更聰明,更快,更會作弊,而且掌握了壟斷程度和重要性都大於石油的生產資料。
所以,Trump輸是一點都不冤,雖然選舉刷單過程確實穿幫的厲害,但是哪個黑社會不殺人?一些人認為文明的燈塔已經熄滅,華麗的秩序外衣已經露出爬滿蝨子的襯裡,美國的法律已經被玷汙。
其實,所有的秩序都是帶血的,從來就沒有體面過。
所有對於秩序和文明光的歌頌,都是人之常情,兩黨都有外面看起來閃光的一面,和陰暗處的勾當,但唯一重要的是新的秩序下的機會和風險。
一、超級敘事
新價值體系的發射臺
Deep State 寄生於國家,更寄生於天時。總統四年一屆,參議院六年才換班,而且可以聯手二人轉,輪流控制本州,而大法官更是終身制,整個政府體系中總統本人反而更像臨時打工的。任何故事的廣為流傳,都需要跨越鴻溝,從小眾人群走向大眾市場。 每一個時代的偶像濃縮了一個時代的宏觀敘事和價值共識。今天,Elon Musk(埃隆·馬斯克,現任太空探索技術公司CEO兼CTO、特斯拉公司CEO、太陽城公司董事會主席。) 已經是新的全球首富了。
據不完全估算,僅過去的6周,特斯拉股票交易量高達1.2萬億美元,故事、人物、財富和願景,都是100分。
最近的30年,全球化的信息資本主義逐步崛起壯大的過程中,一直推出新的首富和主角,一直有嶄新的故事和豐滿的人物,時代的主角和敘事重點都在與時俱進。
馬斯克的願景更容易被公眾接受和追趕,財富效應的加持會吸引全球資本快速聚集,迅速催熟一個賽道,並完成資本市場的公開定價。
有一些知名機構和投資人,比如美國獨立投行諮詢公司Evercore 和 Michael Burry(麥可·伯裡) 唱空特斯拉 。
Michael Burry在社交帳號中發布「看空」特斯拉的言論。他認為,特斯拉的估值與行業內其他公司相比過於荒唐。
在他的發布一張截圖顯示,顯示了特斯拉與其競爭對手的估值。他指出,特斯拉的市銷率達到18,而行業平均為0.35。
他在推特中寫道:「全球汽車(不包括特斯拉)銷量2.3萬億美元,1000億美元EBIT(息稅前利潤),8070億美元市值。特斯拉250億美元銷量(沒有EBIT),4380億美元市值。特斯拉的監管積分收入是一個正在融化的冰塊。」
Michael Burry是電影《大空頭》中的主角原型,其管理的Scion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曾以6億美金的規模在2007年的房地產泡沫中為投資者賺了7.5億美金,因此一戰成名,被譽為華爾街傳奇人物。
所以Michael Burry的唱空為這部早已寫好的劇本增加了很多支線劇情和看點,但是這些都是燃料。
二、娛樂至上
25號宇宙與人性沉淪
瘋狂印鈔,壓制通脹,樹立信息資本主義的偶像,吹大市值,一切看似宏偉的目標中,唯一擔心的就是—— 誰是那個代價?
壓制通脹,就必須無限輸出生活必需品,和成癮性的娛樂和藥品,提升快感,降低底層失去機會的痛苦。
痛苦是對生命意義的感知。
如果,真的無限供給一切生活資料,沒有貧窮,沒有疾病,不存在饑荒,一切都是充足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會快樂嗎?
1947年,大學教授John B. Calhoun 進行一個人口密度為課題的實驗。
按照設計的計算:
3840隻時,窩巢才會出現短缺。
6144隻時,水資源才會不足。
9500隻時,糧食才會成問題。
但是,這樣的宇宙,僅僅維持了1780天。
老鼠增長曲線
一開始都是很好的。
在25號宇宙實驗直到620隻的時候,小鼠們的誕生速度減緩到145天加倍。但是25號宇宙中的小鼠們已經出現了很多科學家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弱肉強食:最強的老鼠是最弱的生育能力的8.5倍之多。很快一部分老鼠就失去了交配權。
集體麻木:小鼠們逐漸開始對生活失去興趣,不和其他任何小鼠社交,相互之間也不聞不顧。
暴力泛濫:小鼠容易變成被攻擊的目標,被攻擊者也不逃避或反擊,但是當其他小鼠打擾了它的寧靜時,被攻擊者也會變得異常暴力起來。
社會責任消失:在25號宇宙,成年鼠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幹嘛,也不知道開闢新的領地,只能閒逛。
雌鼠崛起:隨著無處可去的小鼠們越來越多,雄鼠越來越少,雌鼠攻擊性越來越強,這種攻擊性對於自己的後代也毫不手軟,導致了生育率最終為0。
食草動物男女:在25號宇宙中的雌性小鼠們不社交不生育,雄鼠們拒絕打鬥,也不喜歡異性,對一切都冷漠,如同行屍走肉。
不可遏制的集體死亡
當小鼠的人口達到理論環境支撐的峰值僅僅30%左右時(2200隻),社會問題開始嚴重起來,無法阻止的死亡撲面而來。
歷時5年,2000多隻老鼠,歷經多次重複實驗,都是一個結果:沒有疾病和浩劫,但是全部死亡。
這個經典實驗絕不是一個玩笑,而是具有生物意義層面的普適性,像極了人類社會。25號宇宙興衰過程,就像是平行宇宙的預言。
無論是人口密度過大導致的社交能力崩潰,還是責任的飽和導致社會結構的倒塌,都已經能在今天的日本社會和中國社會的中看到現實案例。
印太地區全球60% 人口
當前,人類熱衷的兩件事情,恰好與25號宇宙完全吻合: 超級城市化和無限生活資料。最好的因,是不是成就最壞的果?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又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整個印太地區會佔據全球60%的人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深化,和財政支出與就業創造的需求,更多人會聚集到超級城市群中。
這一聚集帶來的長期社會效應可能正在深刻的改變未來30年的世界面貌。我們所期盼的,真的能給我們幸福嗎?
三、保守主義
自我救贖和超級熵減
從個體和社會的角度,死亡是不是一件最終可以避免的事情?
Covid 19 是人類第一次用技術手段和財政手段實現了全球瘟疫的成功對抗,甚至在資本市場變成了一次史無前例的超級牛市。
如果未來對於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的技術掌握更進一步,人類恐怕徵服的不僅僅是瘟疫,甚至大部分疾病都消滅,從社會層面上消滅死亡。
使徒約翰在《啟示錄》中所描繪的天啟四騎士——瘟疫、戰爭、饑荒與死亡,似乎正在成為一個即將遠去的恐怖故事。 佛經中的成住壞空四大劫,也變成了永恆靜止,人們只會繁榮在這個有情世間。
但是,事與願違。
如果死亡可以避免,混亂和無序卻可能永遠留在人間。
鐘擺中孕育著基本哲理
團多多商城,團得稱心,多得開心
也許,自然節律猶如鐘擺,從全球化到生老病死,都遵循基本哲理。當加法解決不了問題,可能就需要走向鐘擺的另一邊。
但是,聖母政府根本做不了減法,為了選票,路徑依賴和嗜血的群眾都不會答應。就在幾周前,僅僅是2000美元的法案在立法中稍一猶豫,人民群眾就跑到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家門口潑油漆抗議塗鴉,聖母之惡越來越積重難返。
當整個社會生態開始向全面塌陷邁出關鍵一步時,我們需要反思,生產力如此發達,反而不如那些每天忙於苟活的動物,風餐露宿卻依然生機盎然。
歷經億萬年的演化,自然界的平衡蘊含著巨大的智慧。
食物鏈頂端的鷹,某種意義上維護了其覆蓋範圍內生物的DNA庫,它的捕獵清理了生態中的老弱病殘,讓更健壯的個體/DNA活了下來,繼續開枝散葉。
與其說老鷹是食物鏈掠奪者,不如說是園丁更貼切。老鷹帶來了有秩序的死亡,卻維護了生態的持續繁榮。
死亡,是生態意義上的熵減。
生育,是個體意義上的熵減。
人間最重要的事,是熵減。
生命體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時刻與外界進行著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符合「耗散結構」,可以用熵來分析一個生命體從生長、衰老、病死的全過程,用「生命熵」來獨立定義。
生命熵的內容包含生命現象的時間序、空間結構序與功能序,生命熵變就直接反應這三個序的程度變化之和。
用黑社會的話講,為了組織,應該幹掉誰。用瞪羚的思維來表述,為了種群,哪個羚羊應該被吃掉?用革命的語言表述,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熵的概念是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於1865年所提出。化學及熱力學中所指的熵,是一種測量在動力學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總數。熵亦被用於計算一個系統中的失序現象。個體和組織從誕生開始,就走上了一條熵增不可逆的道路。要想長久的存在,只能逆向做功,刪掉無序,保持有序。)
啟示錄中描繪的天啟四騎士:戰爭、饑荒、瘟疫和死亡
作為投資者,我們應當保守,應當簡單,應該知天命。
天啟四騎士不可怕,他們在創造波動和周期後會帶來巨大的財富。
真正要提防的是單純而極端的理想主義,尤其是偶爾的風調雨順和科技進步帶來了供給充裕,理想主義又步子邁得過於誇張,當周期性來臨,市場就猶如神靈一般,召喚代理人來完成出清,一切所謂的繁榮,便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瞬間化為塵土。
中國歷史上這種案例遍布史書。
華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