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是整個書法史上最後形成的一種書體,乃是漢魏時期的鐘繇「變隸為楷」演變而來,小楷書法在後來的演變當中,經歷了幾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是魏晉時期,這個時期的小楷已經趨近於成熟,漸漸從隸書當中脫胎出來,第二個時期是唐代,這個時代小楷的體勢與面目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就是明清兩代,小楷的藝術面目逐漸褪去,從整體上成為了一種實用的「館閣體」!
在明代書壇,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小楷不入流俗,代表作古人對於小楷的最高追求,他的字代表了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超越晉唐,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
他就是王寵!
王寵在小楷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王寵生長在明代中晚期的蘇州,他的時代有許多傑出的藝壇大師都是他的前輩,比如他的老師沈明之、蔡羽、文徵明,他的好友祝允明、唐伯虎等等,他一生沒有考取功名,但他的學習卻屢屢及第,他英年早逝,若非如此,其成就遠不止此!
王寵小楷的境界極高,這就是書法人所嚮往的「疏淡」境界,這是他畢生的審美追求,也是他修習禪宗的結果!
在藝術的創作上,一個人的精神修養往往決定了他的藝術境界,而王寵高潔的品性也決定了他「疏淡」的藝術風格!
王寵有一位至交好友評價他的人品:
「清夷廉曠,與物無競,人擬之黃叔度。尊官宿儒忘年友善,罔不樂其溫醇。」
蘇東坡曾經有一段書法至論:
「大字難於結密而無間,小字難於寬綽而有餘。」
大字的至高境界乃是結密而無間,小字的境界以寬綽有餘為最高追求!
王寵最具代表性的小楷作品《遊包山集》則是小楷書法中「寬綽有餘」的典範!王寵畢生修習禪宗,這自然是以佛家的出世情懷來化解內心苦悶的最好良方,他激憤世俗又能超然物外,他身處濁世當中,且能行止高潔!這也是他小楷書法疏淡的原因!
王寵的小楷是繼承虞世南和王獻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根柢於鍾繇,王世貞評價他的字:
「兼正行體,意態古雅,風韻遒逸,所謂大巧若拙,書家之上乘也。」
有人說:
「衡山(文徵明)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於大令(王獻之),兼之人品高曠,故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之上。」
可見其小楷地位之高!
王寵這卷《遊包山集》乃是自己的自作詩數首,此作也公認是王寵小楷的代表作,並且被公認為「天才第一」!
王寵平生傳世的小楷很多,而其中以《遊包山集》最為之名,也是「小字寬綽有餘」的典範,此作如今藏於上海市博物館,為其「鎮館之寶」!
如今,我們將王寵的這卷小楷《遊包山集》原作進行1:1超貴且能夠複製,還原出了跟原作一模一樣的作品,細膩而清晰!
欲購王寵此小楷卷,請點擊下面惠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