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越提倡捨生取義,其實越「惜命」|有的人活著,其實早就死了

2020-12-14 顏小二述哲文

文|顏小二述哲文

「捨生取義」是儒家的理性人格,對於義、利議論相對較直接的,可以追溯到孟子。今人理解捨生取義,更多是看到裡面的「犧牲精神」,激進一點的,甚至將孟子的「捨生取義」片面理解為「不惜命」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恰恰相反,於顏小二看來,孟子的「捨生取義」表達了孟子的「惜命」。在孟子心裡,最可貴的是倫理道德社會中,人在精神世界擁有人格的「命」,而非簡單的生理層面上動物意義的「命」。

也就是說,對於「捨生取義」,我們大多數人的理解,可能不夠深,甚至是錯誤的。誤認為成就大義必須有付出生命的決絕,孟子的「捨生取義」其實更加「惜命」,這裡的惜命,並不生理意義上的「苟且偷生」,而是更珍惜「人格生命」。

為了講清楚這一點,我們先來理解孟子的「居仁由義」,再來說說去孟子在「捨生取義」觀點中,超越生理層面的「惜命」。

1、居仁由義:從「盡心知性」到「存心養性

在《孟子》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關於「義」和「利」的議論,也可以看到孟子對「捨生取義」以及「居仁由義」的議論。

所謂的「居仁由義」,實則是孟子心中理想人格的特點。孟子心有浩然之氣的大丈夫精神,其特點便是」居仁由義「,而在孟子的觀點裡面,要做到「居仁由義」,就得懂得「盡心知性」、「存心養性」。

關於這一點,結合《孟子》下面這句話,會比較好理解一些: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我們知道,在孟子的觀點裡,人生來即善。那麼為何會有人不善呢?孟子指出,是因為人的天性被蒙蔽了。換句話說,就是孟子認為,不善的人並不是本性惡,而是他自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善之本性」。

所以,要「存心養性」,首先就得「盡心知性」。

知性」的「知」有兩個層面,第一個是「知道」但不認可,也就是常規意義中的「兩張皮」;第二個是「知道也認可」,即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而孟子所謂的「盡心知性」,自然是從第一個「兩張皮」層面步入到第二個「知行合一」的層面。

盡什麼心知什麼性?盡人先天就有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知人先天即善的本性。

而要存心養性,就要懂得時常自我反思,壓抑自己後天因為物慾誘惑產生的不良念頭、欲望,於此日日反思日日新,常保「善良本性。

於此,所謂的「居仁由義」實則更多是孟子在告誡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懂得向內進行自我反省,覺察到自己的本心,擴充自己的本心使其以仁義禮智善德表現出來,繼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於此,人在權衡「利」和「義」的時候,便會因為自己「仁善本心」驅使,毫不猶豫從義不從利。

2、從「居仁由義」到「捨生取義」

在孟子的觀點中,人先天即善,只要人在生活中時常懂得反思,嚴於律己,一言一行以「義」為先,摒棄「私慾」,就能一定程度上做到「居仁由義」,盡心知性、存心養性。

而所謂的捨生取義,孟子也發表過相當經典的一段議論,他是這麼說的: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在這段話中,我們能夠感覺到孟子的「惜命」,比起生理意義上的「惜命」他更在乎「善之本性」。

其實這便表達了孟子對「活著」的理解,什麼是活著?呼吸?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他在世間行走、說話、吃飯,就是活著嗎?並不是,這只是生理意義上的「非死亡狀態」。

從孟子的觀點推衍來看,什麼是「死亡」,是「靈魂的死亡」,是靈魂被「利益」吞沒時,人便不再是人,是人於人格意義上的「死亡」,此時,人便是沒有「四心」的「動物」。「有的人活著,其實已經死了」大概便是這種意味了。

所以,在顏小二看來,比起生理意義上的「苟且偷生」,孟子更珍惜人於精神境界的「生命」---「人格生命」,即「從義不從利」。

對於無倫理的動物來說,最珍貴的,是生理意義上的生命,對於由倫理道德的「人」來說,精神人格被利與欲望吞沒的時候,是生命個體作為「人」死亡的時候。此時,即便在呼吸,也不過「行屍」。

所以,在顏小二心裡,孟子讚揚「捨生取義」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孟子思想中「人」拋開物種類別,於精神層面別具哲學意味的「意義」,有但絕不僅僅限於「自我犧牲」的意味,是人作為「人」來說「自我圓滿」的表現。

3、捨生取義的「大人格」們

至於「捨生取義」的典型例子,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上演了無數次,往遠了說,比如愛國心切投江明志的「屈原」,他放棄生命,並不是他不熱愛生命,而是他將「國」看作自己作為人的人格意義之生命一般還重要的存在。屈原對於家國大義,其「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溢於言表。

往近了說,就在2020年春節前後,武漢、全國甚至全世界都經歷了一場「浩劫」,而幫助武漢這座城市,幫助我們國家從這場浩劫種走出來的,更多是疫情期間,那群犧牲「小我」,眾志成城,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

他們所做的事情,大有「捨生取義」的大情懷,值得歌頌。

尤其是疫情爆發在武漢之初的那段日子,自覺居家隔離的武漢人、疫情尚未明朗時奔赴一線的醫生、志願者,他們才是大寫的「人」。

是捨生取義的「勇士」!

值得注意的是,顏小二並不認為「捨生取義」就一定是字面意義上「捨棄生命」。出於大義和大愛,不顧自己安危、利益的人,都有「捨生取義」的體現,都是應該被人稱讚。

有的人活著,可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

參考:《孟子》、《中國哲學史》等。

本文為顏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發布,轉載、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兩周內),喜歡請點讚收藏哦。想持續了解更多蘊含哲理的國學知識,想持續從電影、文學作品、人生百態中體察更多人性的高尚與悲俗,可關注@顏小二述哲文哦~

相關焦點

  • 為何說吳邪其實早就死了?其實吳邪在秦嶺就死了嗎?
    最近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吳邪的事情,很多人仔細的分析看了之後啊,發現這個吳邪竟然不是真的吳邪,其實吳邪早就死了,而且話說就是在秦嶺這個地方死的,那麼為什麼這樣說呢?這個吳邪真的早就死了嗎?現在的吳邪又是誰呢?下面就跟隨吾愛詩經網的小編就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分析解謎看看吧。
  • 科普:命竟然會越算越薄!
    很多老一輩的人說不要總算命 命會越算越薄 今天就給各位講講:命越算越薄的觀點是否正確 第一:如果命會越算越薄 其實這點毫無依據可言,只是跟本人的主觀意識有很大的關係 說一下易學吧,中華文化上下有五千年的歷史存在
  • 命是不是越算越薄呢?
    常聽就測者說:命越算越薄,那到底命是不是越算越薄呢?我單獨講一個觀點供大家參考,更為了引發大家的深思,去更好地理解命的精髓。想必好多人都聽過:一命二運三風水。命由天定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定好,不是誰輕易就能改變呢的,李嘉誠的八字在網上隨處可見,也用眾多易學愛好者用他的八字練手,我也沒見幾個命比他厚的;而且香港是個很信易學風水的地,大牌明星經常算命的也不計其數。與此種種我也沒覺得誰是因為老算把命越算越薄的。
  • 命會越算越薄是不是真的?
    也許你也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命越算越薄,佔卜師,八字老師,命理行業的這些師傅。他們的壽命都不高,算的越多越折壽,命越薄,從古至今都會有這樣的說法,那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到底是不是真的?那首先我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我們先來說一下命越算越薄是不是真的?
  • 《論語》|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說的就是原壤這樣的人
    孔子的話的意思是,原壤年輕時就不守規矩,沒個正形,不對人謙恭,也不友愛兄弟;如今年紀一大把了,也沒有任何可以讓人稱道的地方,乏善可陳;現在這麼老了,還不死,活著真是一個禍害。因為,原壤還注重吐谷納新的養生之術,還要延年益壽,久活於世而白吃飯,真是禍害遺千年。孔子說完還不解氣,竟然拿起手杖,敲原壤的小腿。
  • 人活著,其實沒層次高低,有的只是心態好壞
    說到人的這一輩子,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尤其是到了中年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獨特的見解。有不少人常說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太多精彩的地方,甚至要比其他人低出一等,覺得人其實分為三六九等,其實人活著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層次的高低,有的只不過是心態的好壞罷了。
  • 越「有錢」的家庭越容易生女兒?其實是與這3個原因有關
    其實,老段通過各方面的知識總結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富有家庭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更容易就像女人生出女兒。不說很多大明星都是生的女兒,就拿我身邊的人來說,有錢人家生女兒的例子也不在少數。我一親戚,家裡很有錢,第一次生的女兒,他們想要個男孩子,不過第二次生下來的還是女兒;我有個老大哥也是同樣的情況,連續生了兩次都是女兒。
  • 人,越看開,越好命!
    空曠的冬,素簡的冬,蕭瑟的冬,寧靜的冬…… 在這個季節,逐漸學會了欣賞寂寞與無華,其實,歲月給予我們的獎賞,也不過是越活越明白,越活越真實
  • 為何有的人越長越好看,有的人越長越難看?越長越醜是什麼原因?
    一個人的容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的人容顏是越變越美,有的人則是越變越醜。有的人可能會驚奇地發現,年初的時候還會感覺自己挺好看的,但是到了年底,感覺自己就醜了許多。事實上,無論是越變越美,還是越變越醜,都和日常生活習慣有關,有些習慣會讓人在無形中,變得越來越醜,若你有,儘早改掉,可以再次美回來。哪些習慣會讓人在無形中變得越來越醜?我們人可以用鼻子呼吸,也可以用嘴巴呼吸,不過若你有用嘴巴呼吸的習慣,你會變得越來越醜。長期用嘴巴呼吸,會影響臉部的骨骼的發展和臉部的肌肉方向,容易使人變成凸嘴和鞋拔子臉,臉型會變醜。
  • 女人越過越幸福的徵兆,其實是這六個字
    幸福,是每個人活著的終極目標;幸福,是每個人窮盡一生的追求。可是,幸福哪是這麼容易得到的,有的女人耗費了畢生的時間和心血,最終還是只能和幸福擦肩而過。幸福來不來,不是我們該考慮的時候,每個女人最該明白的,是如何讓幸福到來。幸福都是有前提的,不是隨隨便便許個願,幸福就會來敲門,你不努力,幸福就只是一個夢。
  • 人活著=活著+有意義
    我站在人類進化的角度,宏觀的講述了人學習的重要原因,現在你應該知道為什麼我反覆強調過了童年時期就不是播種季節的各種原因了吧!因為你錯過了塑造期。由於人在三萬年以前就已經完成了進化的全部過程,所以我們今天的人與3萬年以前其實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 喝茶解渴,為什麼有的人越喝越渴?
    在影視劇和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用茶水解渴,但是也有茶客反映,自己喝茶越喝越渴,貝葉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是怎麼回事。(來源:貝葉集選)人怎麼才會產生「口渴」感弄懂茶越喝越渴,我們先需要知道「口渴」感是怎麼產生的。通俗來說,當你身體缺水時,體液的濃度就會升高,隨之晶體滲透壓升高,這時感覺器官就會報告大腦,身體缺水了,然後大腦就讓我們產生一種「口渴」的感覺,這樣我們就想喝水了。
  • 其實拳王泰森早就已經看透了生死
    在泰森統治拳壇的時代,無數人都被泰森擊倒在拳壇上。不過,競技體育是公平的,既然自己可以輕鬆KO別人,那麼自己就也有著被別人打倒的可能。作為重量級拳王,泰森有沒有過怕死呢?對於這個問題,泰森近期給出了回應。泰森拳王表示,自己在比賽當中很有可能會死,自己也知道自己會死。
  • 人到中年,越活越漂亮的女人,早就拋棄了這三種「執念」
    -01-人們對婚姻的評價往往兩極分化,有的人把婚姻當成是改變命運的一個契機,看得十分重要;而有的人把婚姻看作是愛情的牢籠,遲遲不開始下一步。就錢鍾書在《圍城》裡寫的那樣:「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 人民的名義:越喜歡秀恩愛的夫妻,其實過得越不幸福!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說的就是「秀恩愛死得快」的問題,文章犀利指出,一般秀恩愛的人,大部分都是炫耀型的人格,而且人格非常虛偽,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天生的自戀狂和自私鬼,他們除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狀態外,什麼都不熱愛!
  • 王少傑越打越差原因揭曉!球迷揭開扎心內幕:馬布裡早就看穿了
    王少傑越打越差原因揭曉!球迷揭開扎心內幕:馬布裡早就看穿了。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上一場比賽對位的表現,有特殊性,有必然性,王少傑在內線的掙扎,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堅持住,熬過去,相信你。王哲林的內線水準說實話,我一直認為是國內第一檔,有速率有動作,有攻擊欲望和多種多樣的終結手法,會死鑿但更喜歡高舉高打,最關鍵的是,他非常擅長且非常喜歡身體接觸,喜歡主動在對抗中尋找機會。可能唯二的缺點一個是臂展稍微平庸,一個就是比賽態度有些飄忽吧。所以要想壓制大王的發揮,要麼身高體重佔優像他對位大韓或者外籍內線,要麼切斷內外線聯繫降低他的效率,要麼吸引他單打然後靠全隊的夾擊製造壓力。
  • 揭秘《龍族》繪梨衣跟陳墨瞳的關係,其實上杉越早就暗示過了!
    其實,關於兩人的關係,江南早在《龍族3黑月之潮》上杉越和校長昂熱的對話裡暗示過了!從已經出版的龍三裡我們可以了解到,繪梨衣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上杉越的女兒,她和源稚生、源稚女一樣都是用上杉越的基因「製造」出來的,是日本蛇岐八家名副其實的「皇族三兄妹」。繪梨衣因為血統受到龍胎血的汙染,得到了非常強大的言靈「審判」,在她的領域內,她可以掌控所有事物。
  • 其實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微信群裡顯露「見識」
    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所以通常一個微信群中總是會有一些「與眾不同」的人,就比如原本大家都在正常的聊天,但是突然有一個人說了一句很「抬槓」的話,或者說了一句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知識,這個時候原本融洽的範圍就被「潑了一盆冷水」,再也沒有了聊天氛圍。
  • 《進擊的巨人》陣營越看越亂?其實始終只有兩類人
    《進擊的巨人》中,自從艾倫發動地鳴,局勢就陷入到混亂當中,雖然所有人都在忙著行動,但並沒有明確表明自己想要做什麼,達成什麼目的。所以很多讀者都覺得越看越亂,但其實只要分成兩類人,就足夠了。直覺告訴大家,他們是要去阻止艾倫,但其實這群人也都還有自己單獨的想法吧。
  • 肌肉越大,壽命越短?真相其實是這樣的
    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竟流傳著「肌肉男壽命短」的謠言(小編懷疑是不想健身的人,故意造謠,給自己找不健身的藉口)他們說的有理有據,「力量訓練會耗損人身體的精氣神,肌肉練得越大,說明身體的損耗就越多,所以壽命也就越短,甚至不如不健身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