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實習生 劉昊
11月21日,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迎來國家溼地公園國家專家組驗收。國家專家組一行對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試點)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總面積464.72公頃, 其中溼地面積321.62公頃,佔總面積的69.21%。 水庫: 規劃區人工溼地是東昌湖,位於溼地公園中部,為水庫,面積為291.79hm,佔公園溼地總面積的90.73%。河流溼地:河流溼地位於規劃區東側,為永久性河流,面積為21.37 hm,佔公園溼地面積的6.64%。沼澤溼地:規劃區的西側分布有小面積的沼澤溼地,為草本沼澤,面積為8.46hm,佔公園溼地面積的2.63%。公園劃分為溼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實行分區建設和管理。
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做好溼地保護恢復。溼地建設,是聊城「全域水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聊城市委、市政府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立足「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業新聊城」的定位,把河湖、森林、溼地、田園等建設成一個整體的、高品質的生態系統,打造中國北方獨一無二的「全域水城」。
健全工作機構,確保管理工作高效運行。為良好推動溼地公園建設工作,保護區內溼地資源,結合實際情況,聊城市旅遊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有獨資)作為溼地公園保護管理機構,負責整個公園的建設、運營、保護、修復、監測等工作,公司下轄水城公司、東昌湖公司、水上古城公司、潤源公司、文化傳媒公司、旅遊服務公司,各公司各司其職,協同配合,一起構成了溼地公園高效管理體系。
完善硬體配套,大幅提高公園服務水平。5年來,溼地公園建設了碼頭、棧道、棧橋、主次園路,景觀橋梁、指揮部、入口廣場、停車場、景亭等工程,安裝了供電照明設備,種植景觀植物100餘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還了解到,嚴格按照《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2016-2020年)》開展溼地公園建設,各項保護與利用工作嚴格遵守劃定的各功能區界定功能進行實施;聊城市旅遊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溼地公園管理機構,結合《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編制了東昌湖溼地公園、京杭運河綜合提升專項規劃。委託北京專業公司編制了《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方案》,通過多種多樣的宣教途徑、方式,對溼地公園的軟實力提供了強力有效的輔助提升。
圍繞「生態修復、科學治理」的目標要求,追求真生態、真自然、自由式,對溼地公園周邊景觀環境進行徹底整治,其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總計投入資金近6億元。
下一步,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將以本次驗收為契機,根據專家意見,與時俱進,修編規劃,進一步加強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未來三年,在充分保護的前提下,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繼續加大修復力度,整治周邊環境,如丁家坑、鈴鐺湖區域,杜絕汙染,進一步增加公園溼地自然性;二是突出溼地功能修復和保護,全面落實生態保育和恢復重建措施,確保核心地帶生態安全;三是持續完善管理服務區、合理利用區、科普宣教區軟體、硬體設施的配套,提升綜合保障能力;四是加強隊伍建設,健全完善管理機制,提高日常管理能力,確保規範運行。
通過以上措施,切實保護好、管理好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促進溼地公園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逐步在聊城市形成以東昌湖溼地為核心,周邊縣區溼地自然保護地為輻射的生態溼地網絡,全面推進聊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為區域水資源安全和山東溼地公園的建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努力使山東聊城東昌湖國家溼地公園能成為:城市水庫型溼地生態系統及其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恢復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