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大流行,
全球都受到影響,
而新冠疫苗的研發與投入使用進程倍受關注。
根據今年發布的
《2020中國留學白皮書》,
中國連續多年都是
世界第一留學輸出大國。
海外的留學生們還好嗎?
他們如何在海外完成學業?
有留學打算的學生們還能出國留學嗎?
這些都是家長們關心的問題。
記者經過實地調查和走訪了解到,
即使今年海外形勢複雜,
準留學生們依然在奮力前行著。
在武漢英中學校就有很多鮮活的例子……
12月13日上午9時至11時,
由楚天都市報和武漢英中聯合舉辦
出國留學升學指導公益報告會,
解析2021最新升學政策,
邀請英中學生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分享就讀感悟和學習經驗。
留學收穫思考和應變能力
吳佳涵是2020屆武漢英中畢業生,她如今在英國牛津大學工程專業讀大一。目前,她已到牛津大學就讀數月,雖然英國疫情防控一再升級,但她仍如往常一樣安心地學習與生活。
「在牛津,學生能在線下與老師們戴著口罩進行一對二的導師課,也能在宿舍裡通過電腦與整個系的同學一起上大課,討論課題和線上答疑,一點也沒有耽誤學業,通過線上學習互動,還『批量』認識了很多朋友。」
吳佳涵表示,牛津的學業相比高中翻了幾倍的課業量,學習壓力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值得感激的是,學院裡的教授和導師會經常與學生們面對面地交流指導,幫助他們第一時間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與障礙,學術能力加速提升。
「雖然處於疫情期間,但是多樣的授課和輔導模式,並沒有影響海外學習的收穫和效果。」
西方教育著重培養學生的應變和辯證思維能力,這次疫情及所帶來的國際關係的變化,其實也是對選擇海外教育的學生迅速切換能力和環境適應度的考驗。
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不確定,而留學生們正逐漸認識到這個世界的變化,並平緩地做出應對,這也是一種人生閱歷的積累。能夠跳出固有思維局限的他們,未來也將成為學貫中西的精英人才。
探訪海外留學生「雲」端生活
疫情來勢洶洶,從上課到求職,不少海外中國留學生紛紛開啟「雲」端生活。
英國華威大學2017屆英中畢業生徐文婧說到: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變化無常才是生活的常態,疫情是挑戰,但也可以是機遇,正因有了變化才推動了我們質的改變。以往,在面對面的大課時,你可能因為英文不好或者害羞,不敢發言;在小組討論時也縮在一邊。但現在,線上網課的自動分組隨機點名的功能,會推著你邁出舒適圈。舒適圈裡很安逸,但舒適圈也是你潛力爆發的枷鎖。當你漲紅了臉,鼓起勇氣第一次發言後,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有無限可能。」
英中首屆IB班畢業生李雅萱,現於加拿大多倫多St. Clements School擔任小學老師。疫情期間與同學們迅速建立了400餘人的英中畢業生聯盟,號召歷屆學子從各國出資出力援助家鄉武漢,將30餘批醫療物資,送去湖北省內數十家醫院。與此同時,還經常組織英中校友海外雲聚會,排解大家的焦慮情緒。
沈麗妍是英中2018屆畢業生,如今在美國範德堡大學藝術史專業讀大三。沈麗妍介紹,她通過線上參加公司的招聘會,線下與朋友們互相修改簡歷、練習案例。幸運的是,她在一個月後拿到了頂級諮詢公司——麥肯錫美國達拉斯辦公室的實習機會。
她向記者表示:
「我申請了這個學期在Frist美術館遠程實習的機會,還參加了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線上課程。正是這種線上學習方式讓我在單體時間內學習到更多有用的知識,以便讓我更好應對為Frist美術館策劃的畢卡索畫展。」
楚天都市報記者發現,在後疫情時代,對於海外留學生而言,雖然宅在家中,卻依然可以藉助科技的力量,努力獲取新知、尋找機遇。
相信經過今年,我們都見證了傳統教育模式的改變。這種非固定地點和形式的教育模式,未來可能就是常態化,作為新時代的學生及家長,想要不被淘汰,就必須迅速接受並主動適應這種模式,這樣才能在捕捉先機的同時,賦予孩子更高的教育價值。
從未被放棄的「留學夢」
近日,權威媒體發布了《新冠疫情如何影響全球留學生白皮書》一書,其中指出,疫情當前,儘管國際留學生對於疫情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但多數人群對於出國留學的決策並沒有動搖。長遠看,我們依然需要大量的學生,走出國門,學習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以此促進中國教育、經濟、科技等全方位的協同發展。
「總體上,留學需求及發展趨勢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英中負責人表示,面對疫情,英中2020屆畢業生無一人放棄留學,而是選擇全部堅持。一個家庭,理性分析利弊,著眼長遠未來,不在短暫風險前退縮,才能讓孩子的發展更為卓越。
在12月7日開幕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我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疫情終將過去,但世界已回不到過去,教育也不會再是原來的教育。
中國認為教育必須面向世界,與各國共同發展,將始終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加強同世界各國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著力鼓勵出國留學,完善留學中國的政策與服務,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國家近期也發布了多項留學鼓勵政策,教育部堅持以「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為指引,支持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鼓勵他們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
搭起20多個國家和地區留學通道
今年,中國留學生海外留學雖然受政策因素影響較大,但當他們堅定了未來以留學為目標後,如何最大化降低政策風險和不確定才是首要考慮。
此時,擁有多國別通路的國際高中則能擁有規避留學風險的最大優勢。20年來,英中4000餘名畢業生足跡遍布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阿聯、荷蘭、德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寬帶」優勢的A Level、IB、AP國際課程,猶如選擇全球範圍內流通的貨幣,在不同國度間切換,隨時應對局勢的變化,真正做到全球平臺升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20英中全球高校錄取榜
(建議在Wifi條件下點擊播放)
楚天都市報記者 聞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