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有一款曾經風靡許久的遊戲《瘟疫公司》嗎?
在裡面,玩家可以扮演各種細菌和病毒,通過飛機和輪船傳遍全世界,最終讓人類滅亡。
不少人喜歡從北極圈開局。
因為,把病毒帶到那裡實在太難。
而現在,不僅是北極,就連南極也未能倖免於難,現首例新冠確診。
一個可怕的事實——新冠病毒已經登陸七大陸!
我們又不禁聯想到英國出現的變異病毒,傳染性增加四到七成!
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均已出現關聯病例。
2020馬上要過去了,但全球疫情卻似乎看不到終點。
據美國abc新聞報導,智利軍方位於南極州的一座基地出現疫情。
目前,共有36人感染新冠病毒。
分別是26名陸軍軍人和10名從事基本維護工作的平民。
悲痛!
這也意味著,最後的淨土南極洲失守,全球七大洲全部出現疫情。
初步懷疑這跟智利軍方的一艘補給船有關係。
智利軍方22日表示,海軍一艘近期趕赴這座基地的補給船在返回智利後,有21人確診新冠。
基地的全稱是貝爾納多·奧伊金斯·裡克爾梅。
位於南極洲最北端的特裡尼蒂半島,被大洋和冰山包圍,長期有人員駐紮。
智利正緊急撤走人員並且帶回最南端的麥哲倫大區接受隔離和持續檢測。
該大區是距離南極洲最近的人類聚居區之一,有不少飛機和船隻都是從那裡出發前往南極洲。
並且,麥哲倫大區也是智利疫情最嚴重的區之一。
據多家外媒報導,隨著南半球天氣轉暖,往來人員增加,加劇了南極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
此前南極38個站點1000人安然無恙度過了冬季。
南極地理位置偏遠,氣候惡劣,醫療資源並不豐富。
所以各國都在通力合作努力遏制新冠的傳播。
據了解,所有前往南極的人員在離開國境前都需要接受新冠檢測,
到達南極後還需隔離兩周並且再次檢測。
在這片白雪皚皚的土地,一樣要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的漢妮·尼爾森(Hanne Neelsen)告訴記者,南極出現新冠確診病例不僅對人類的活動計劃有影響,
還對當地的野生動植物帶來了威脅。
它們也面臨感染新冠的風險。
更可怕的事情永遠在後面。
自然有一套它的循環鏈,環環相扣。
如今新冠的傳染源還沒有找到。
我們不妨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人類活動帶來的一系列影響。
新冠、蝗災、洪水、澳洲大火,2020實在是不尋常。
年初,南北極又都有科學家預測隨著氣候不斷變暖,南北極永凍層融化將可能釋放出沉睡數萬年甚至幾十萬年的病毒和細菌 。
有遠古病毒,加上南北極氣溫達到歷年新高,現在大家提出一種新的假設:
冰層逐漸融化,已經融化到有病毒的那層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帶來一個可怕的事情,全球變暖南北極冰層下上遠古年間的病毒浮現出,汙染了水源。
世界多國新冠暴發於海鮮市場,這個要怎麼解釋?
由於許多海鮮並沒有肺,是屬於比較單一的生物,原則上不會感染新冠。
但它們生活的海呢?水域裡是否已經被南北極冰川融化釋放出的病毒汙染了?這種病毒會是新冠病毒嗎?
我想,這個問題現在雖然沒有確切的答案,但不失為一個我們討論的方向。
細思極恐。
而按照這個邏輯推測的話,我們發現了可怕的「罪魁禍首」——去年澳洲燒了8個多月的超級山火。
8個多月啊!
燒毀了1260萬公頃的土地——超過了比利時+丹麥+荷蘭的國土面積總和。
排放出約4億噸的二氧化碳——(統計截至2020年1月16日)超過116個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國家的年排放量之和。
奪去了451人,和數十億動物的生命——消防員的犧牲、居民吸入濃煙、動物無處可逃、許多生物物種瀕臨滅絕。
.........
這可以說是一片生靈塗炭。
而更可怕的是,澳洲山火帶來的溫室效應,加劇了全球變暖。
誰敢說南北極氣溫突破新高跟這場超級山火沒有關係?
澳洲山火過後,家園盡毀
這個時候,我們總結了幾個關鍵詞,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它們是:
澳洲山火、二氧化碳、全球變暖、南極突破20度、北極氣溫直逼38度、科學家稱南北極凍土層有遠古病毒、南北極冰川融化、多國海鮮市場首暴發新冠肺炎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
看看,這個時間線,這些「可怕」的字眼,我們不得不懷疑,澳洲山火是否就是新冠的元兇?
這個時候,倒是蠻適合用上川普那句名言:想想吧!
是啊,該想一想了,還要往深處想,從科學的角度去想。
等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所有人一定都會吃一大驚。
圖源:紐約時報
如今,澳洲大火已經熄滅,但這一場熊熊大火,燒的不僅是樹木、動物,很可能燒的是人類的未來。
除了聚焦新冠,可能我們有時候會忽略了,今年還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
大多是跟惡劣的環境有關。
人類的警鐘再次被敲響!
青藏高原冰川發現28種新病毒。
圖源:微博
南極氣候變暖,極地雪藻作為一種淡水的單細胞綠藻在低溫時冬眠,這會兒開始瘋狂生長,出現「西瓜雪」;
企鵝們因為吃不上賴以為生的磷蝦,數萬隻企鵝活活被餓死。
在俄羅斯北部的一座城市,因冰川消融飢餓的北極熊打劫垃圾車。
這輛車因為故障拋錨,一群北極熊上前覓食,任憑司機鳴笛也不肯離去。
近年由於冰川消融,垃圾也成了飢餓的北極熊的食物來源。
好心酸。
大火下,超過70萬隻蝙蝠湧入澳大利亞的各個城市,一副末日景象。
非洲蝗災肆虐。
遭受幾乎近一世紀來最嚴重的蟲災。
蝗蟲所過之處,寸草不留。
民眾面臨饑荒。
2020年最嚴重颱風席捲歐洲,
強風和暴雨持續襲擊愛爾蘭、法國、比利時、瑞士、荷蘭、德國、盧森堡和斯堪地那維亞地區。
導致交通幾乎中斷。
加勒比海地區發生7.7級地震。
...
看到一個個國家地區、人類、動物受到災難的傷害,真的太難過了。
這絕對是一個警鐘!
我們可以用錢破滅一場大火,但卻不能用錢買來重新冰凍的冰川。
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全面減緩氣候變化,不是等我有時間了再做,不是等我有錢了再做,不是10年、15年後才開始做。
而是現在就開始做。
而2020年新冠、蝗災、洪水等一連串災難到底跟全球氣候變化有沒有關係,相信時間和科學會帶來真相。
只是,但願人類不要明白的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