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8月11日,黑龍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通報了黑龍江水系全域測繪首次啟動相關情況。據悉,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組織北海、東海、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結合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水域以及鏡泊湖、興凱湖、蓮花湖、五大連池等水域管理現狀,計劃利用兩年時間完成黑龍江水系182幅海事監管圖測量與編繪工作。
黑龍江海事局紀檢組長、新聞發言人邢繁輝。
黑龍江海事局紀檢組長邢繁輝介紹,黑龍江省水資源豐富,省內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2800多條;通航河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嫩江。轄區通航裡程5528公裡。其中,黑龍江、烏蘇里江和興凱湖區段2593公裡為中俄界江。轄區內共有15個水路一類口岸。此次水上全域測繪工作的成果將惠及水上安全、生態治理、民生保障、特色旅遊等多個領域。
邢繁輝說,黑龍江海事局轄區監管水域點多、線長、面廣,船舶種類多,航行環境複雜,海事監管手段簡單,現代化、信息化程度整體不高。隨著黑龍江地區經濟的發展,水上船舶流量迅速增長,船舶通航密度越來越大,通航水域環境給過往船舶航行安全帶來了很大影響。因此,黑龍江海事局在提升海事監管能力建設中,亟需擁有轄區電子航道圖,才能解決制約海事監管能力建設的關鍵問題。
為保障測繪工作有序開展,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制定了2020年黑龍江海事局管轄水域測繪計劃,組織北海保障中心、東海保障中心和南海保障中心實施黑龍江海事局管轄水域測繪工作,計劃2020年完成4543.76換算平方公裡測繪工作,完成松花江、嫩江等水域21幅海事監管圖、182幅航道電子海事監管圖編制工作。這是三大航海保障中心首次通力合作進行測繪任務。
黑龍江海事局轄區的監管水域主要集中在作業港區、碼頭和船舶靠泊點、旅遊區、通航密集區(輪渡線、客輪線)、橋區、錨地、淺灘等水域,測繪需求為上述重點監管水域。因此,根據黑龍江海事局海事監管需求組織實施測繪工作,主要開展內河水深、水文、河床地形、航標配布以及人工碼頭、渡口岸線、橋梁、水下管線、水上建築及周邊地形測繪,各種界線、重要導助航方位物、標誌物、海事監管標識等調繪,探明水下地形變化和水底障礙物分布情況,為海事監管提供重要的基礎測繪地理信息。
為保障此次測繪工作順利實施,北海、東海和南海航海保障中心組成專項測繪工作小組,組織開展各項工作,研究制定測繪方案,提供人員與裝備保障。黑龍江海事局全力支持配合,提供測量船舶和車輛交通等服務保障,並做好與當地相關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協助辦理航行通(警)告等相關事宜。
邢繁輝說,開展黑龍江海事局管轄水域測繪主要是為黑龍江海事局海事監管提供服務,為海事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提供基礎測繪數據。將測繪的黑龍江海事局管轄水域海事監管圖,應用於「網際網路+AIS」的黑龍江水繫船舶自動化識別和智能監管平臺,解決黑龍江海事局轄區信息化建設管理中船舶電子導航、海事管理機構船舶動態監管等問題,提升黑龍江海事監管和船舶安全航行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