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十八條好漢」是《說唐》中的說法,原著中共出現十三人,有五人作者並未提及。其餘十三人,排名靠前的好漢均為虛構人物,反倒是歷史上真實的猛將排名靠後。
第一條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原型為李玄霸,是李淵的第三個兒子,但年僅十六歲就去世。
第二條好漢:天寶將軍宇文成都,原型為宇文承基,宇文化及長子,竇建德擊敗宇文化及後,宇文承基與父親一同被斬首。
《隋唐演義》宇文成都
第三條好漢:銀錘大將裴元慶,無原型,裴仁基第三子。但歷史上裴仁基的另外兩個兒子裴行儼和裴行儉均為名將。
第四條好漢:紫面天王雄闊海,無原型。
第五條好漢:南陽侯伍雲召,無原型,就連他的父親伍建章也是虛構人物。
第六條好漢:陀羅寨主伍天錫,無原型,伍雲召的堂弟。
第七條好漢:冷麵寒槍羅成,原型為羅士信,隋末唐初猛將,先效力於隋朝名將張須陀,後歸降瓦崗,再後投奔李唐,平定王世充後,受封剡國公。在李世民徵討劉黑闥的作戰中,主動請纓代替王君廓守城。可惜寡不敵眾,城破被俘,羅士信寧死不屈,享年二十三歲。
《隋唐演義》羅成
第八條好漢:靠山王楊林,原型為楊爽,楊堅異母弟,但楊林的事跡與楊爽完全不同。
第九條好漢:花刀帥魏文通,無原型。
第十條好漢:四寶大將尚師徒,無原型。
第十一條好漢:八馬將新文禮,無原型。
第十二至十五條好漢《說唐》中並未提及。
第十六條好漢:神拳太保秦瓊,歷史真實人物,隋末唐初猛將,經歷與羅士信類似,先仕隋,後投奔瓦崗,最後投奔李唐。追隨李世民南徵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受封胡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隋唐演義》秦瓊
第十七條好漢《說唐》中也並未提及。
第十八條好漢:赤發靈官單雄信,歷史真實人物,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瓦崗起義軍將領,後投奔王世充。王世充兵敗後單雄信被俘,好友徐茂公向李世民求情,被拒絕,最終單雄信被處死。(一說李淵下旨處死單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