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頂影史第一,「全集中」破圈的《鬼滅之刃》

2021-01-10 時光網Mtime

時光撰稿人 | 拾愚

已閱讀並不同意開啟青少年模式

新的歷史記錄誕生了!

2020年12月28日,《鬼滅之刃》官方速報,其備受矚目的劇場版《無限列車篇》上映73天後,斬獲票房共計324.7億日元。

成功超過《千與千尋》的316.8億日元,登頂日本票房榜第一。

或者你也可以說,終於打破了後者保持18年的日本影史票房紀錄,一躍成為日本歷史上人氣最高的院線影片。

「勝負」分曉,塵埃落定。

這個結果對於兩個月來執著於下注押賭「誰是第一」的吃瓜群眾來說,也算是情理之中,毫不意外了。

時光君特別請到一位人在日本,已二刷完劇場版的鬼滅迷@拾愚,為大家回顧鬼滅在日本的爆紅實況,以及無劇透解讀。

在內地映期尚未確定之前,再饞億遍——

「全集中」破圈的鬼滅旋風

對於大多數中國觀眾來說,受限於影片的引進情況與市場信息的滯後,也許很難想像這部動畫電影,於日本國內的火爆程度。

僅以東京新宿東寶影院(TOHOシネマズ)為例。即使已經上映了73天,12月28日《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以下簡稱《無限列車篇》)當天的排片量依然高達70%,單場上座率始終維持在半數以上。

對比同期上映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2》與後續熱門影片《神奇女俠1984》《新解釋·三國志》,三者的統計數據合併相加,才能勉強達到《無限列車篇》相關數據的二分之一。

更有甚者,經此片所引發的「鬼滅效應」,也早已超出了影視行業本身。

無論是網友戲稱的「對日本經濟的生殺予奪之權掌握在鬼滅手中」,還是新任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答辯上引用「全集中呼吸」(該作主角炭治郎所使用的「必殺技」之一)作為活躍氣氛的發言金句。

乃至一批拒絕向《鬼滅之刃》「繳械投降」的民眾,自發在SNS上貼出「鬼滅騷擾」的tag並送上推特熱搜(日語原文為「キメハラ」:キメ是《鬼滅之刃》的縮寫,ハラ取自「騷擾」,合成詞キメハラ指代「對不看《鬼滅之刃》的人進行強行安利,或瞧不起對《鬼滅之刃》沒興趣的人」)……

就連北野武都加入鬼滅cos大軍

自10月16日《無限列車篇》上映起,這股來勢洶洶的「鬼滅旋風」便以前所未有的出圈程度,迅速席捲了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

但有趣的是,與《鬼滅之刃》在2019年推出的動畫第一季有所不同。

隨著《無限列車篇》上映時間的「超長待機」,對於影片本身的評價在經過最初一波鋪天蓋地的「封神」盛讚後,似乎開始呈現出毀譽參半的趨勢。

「慢熱」「囉嗦」「煽情尷尬」「為人詬病的回憶殺」等等,諸如此類的看法,也不乏代表著另一種「偏離主流」的聲音。

鑑於影片尚未在內地公映和一條眾所周知的基本真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讓我們拋開影響觀感的電影劇透(以防被罵)和涉及品牌營銷的商業角度(知識盲區),試著從劇情之外,聊一聊這部現象級的「少年Jump新臺柱」、「2019年霸權番」《鬼滅之刃》的改編電影《無限列車篇》。

影片開始於動畫第一季結尾。講述主角灶門炭治郎加入鬼殺隊,並在完成蝴蝶屋修業後,與被稱為「炎柱」的鬼殺隊前輩煉獄杏壽郎,一同搭乘無限號列車執行任務時,所發生的故事。

根據漫畫原作的情節發展,劇場版內容不僅是推動整個故事進入高潮的轉折點,也是承啟已播動畫第一季,與尚無準信第二季的關鍵。

單就故事本身來說,《鬼滅之刃》乍一看,似乎並沒有脫離Jump系熱血少年漫打怪升級的傳統結構與經典元素——

天賦異稟又身世悲慘的主角、特立獨行且往往能收穫高人氣的隊友和師長,正邪對抗、親友犧牲,僅存的羈絆與互相的救贖。

倘若只有這些,那麼《鬼滅之刃》在前有「死火海」領跑榜單(《死神》《火影忍者》《海賊王》,曾被公認為最受歡迎的「三大民工漫」),後有《鋼煉》《巨人》一戰封神的情況,仍能從百家爭鳴的熱血少年漫中殺出重圍,成為年度爆款。

大概就得歸類於某種求仁得仁老天垂憐的「二次元玄學事件」。

但顯然,《鬼滅之刃》及其劇場版《無限列車篇》自播出和上映日起就延續至今且居高不下的熱度,並非是一次成功的營銷案例,又或者誤打誤撞的偶然。

「非典型」熱血少年漫的走紅之路

在眾多有關「鬼滅走紅」的解讀中,一些被再三提及的關鍵詞,如「對內容作減法」;「細膩的情感表達」;「飛碟社(ufotable)的良心製作」與「OP《紅蓮華》的加持」;以及動畫與電影的熱度銜接,或許都能視作《鬼滅之刃》脫穎而出的原因。

但當我們拋開那些大開大合的框架分析,嘗試從更加「內容」的角度切入。

另一些觀點,譬如「模糊善惡的對立」、「富有人情味的小格局」,似乎才更接近「鬼滅」故事與眾不同的內核。

很多時候,當我們談論「善惡」,往往會默認二者具有正當對立的天然屬性。

十惡不赦之人必會遭到嫉惡如仇者是非分明的無情扼殺,一切都顯得板上釘釘順理成章,並沒有什麼好深究的。

當上述語境被放進人鬼共存的「鬼滅」世界裡,觀眾們無需思考便能迅速接受的設定,必然包括天經地義的正邪對抗:

有罪無可赦的殺人惡鬼,就會有反治其身的滅鬼劍士。

這似乎成為主角與反派之所以會存在、故事之所以能夠展開的全部理由。真的就只是如此嗎?

TV動畫裡的小boss,被炭治郎打倒後也得到了「解脫」

對於故事背景簡單粗暴地全盤接受,常常會導致我們忽略作者想要表達的、隱藏在背景之下的某些內容。

吾峠呼世晴老師通過塑造一個有悖慣例的「平庸」男主——

既非典型的「美強慘」,也很難讓人第一眼就心生憐愛,反倒使觀眾的目光能夠更多地聚焦在主角行為本身與豐富的群像故事上。

由此我們注意到,進入鬼殺隊之後的主人公炭治郎,在實戰中面對每隻惡鬼都不吝給予「多此一舉」的「臨終關懷」。

他並非簡單地、居高臨下地消滅「鬼」、除掉「惡」,而是平等地、抱以悲憫地嘗試理解異於自己的他者、並找出「惡」的根源。

炭治郎對敵手「鬼」的憐憫,是他最大的魅力所在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從未收穫認可的寫作者、誤解了父母之愛的小兒子,他們並非生而為鬼,在此之前也擁有人的經歷,所遭受的種種折磨與命運不公令人唏噓。

然而善惡,也即作品中的人鬼,從來都是一體兩面的。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當一個人決定斬斷「為人」的根基——對生命的敬畏,對他人的共情,對是非的堅守,對意志的傳承。

轉而追求凌駕於自然常理之上的個體永恆,或是放任一己私慾的無限膨脹,實際上也就與鬼無異了。

從這一點上可以說,鬼不過是人內心惡意的外化。

至於我們「平平無奇」的主角炭治郎,在殺鬼行動中並沒有選擇長篇大論的「口遁」教化,他為守護生命討伐惡鬼,也為理解生命寬容亡魂。

從這個角度來說,炭治郎所代表的立場,既非身為「主體」視角的鬼殺隊,更非定義為「他者」概念的惡鬼。

而是跳出了善惡二元論的結構,回到人之所以為人(或曾經為人)的起點和根源。

在《鬼滅之刃》及其劇場版電影中,處處可見類似的情節安排。

人與鬼、善與惡的動態轉化、牽引拉扯,並沒有削弱作品想要傳達的正向情感,也沒有使主角淪為遭人詬病的「聖母心」,同時又遠高於簡單粗暴的「一刀切」。

假如非得上上價值,這樣的安排除了能夠體現「主體哲學」的人本主義外,「所貴乎君子者以能兼容並蓄,使才智者有以自見,而愚不肖者有以自全」。

也不乏是對網際網路生態中,多以立場絞殺代替觀點交鋒的輿論現狀的反思。

致每一代人的「炭治郎」

回到《無限列車篇》。

這部片子我在日本電影院裡前後看了兩遍,老實說,兩遍感受截然不同。

早在電影還未上映前,各種「鬼滅」宣發、商品聯動就已鋪天蓋地吊足胃口,再加上CG製作大佬「飛碟社」在動畫第一季的出色表現,都讓我對劇場版「列車篇」充滿期待。

但是,一個恐怕沒人願意看到的「但是」——

有人說《無限列車篇》「德不配位」、「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如此刻薄的評價倒也不至於。

就我個人而言,在公映日首刷「列車篇」的觀影體驗,更像是一次被迫接受在成熟商業套路下,批量產出的煽情敘事。

它沒有不好,只是不夠精巧。

燃燒不滅的火炎意志我看到了,為所要守護之物孤注一擲的勇氣我看到了,溫柔而堅定的強者、有血有肉的人類,我都看到了(在「被暗幕」邊緣來回試探的視覺畫面我也看到了)。

但長達117分鐘的影片裡,總有一些套路鮮明的片段,如同開了B站彈幕一樣,掐點兒提醒你「這裡可以開始哭了」。

至少在我稍顯無理的苛求中,對本片主角——「炎柱」大哥煉獄杏壽郎的形象塑造和背景鋪墊,或許都還能更豐滿些。

畢竟我們的漫畫原作「鱷魚」老師(漫畫家吾峠呼世晴給自己的自畫像是一隻戴眼鏡的鱷魚)正是以細膩的人物刻畫見長。

為了表達自己強烈的求生欲,還是要強調以上看法非常主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隨後,《無限列車篇》不僅在日本全境開畫,也陸續進駐中國港臺院線。

其票房之好、人氣之高無需贅述,甚至已達到能夠充當「社交貨幣」的全民話題熱度。

各類影評報導層出不窮,褒貶紛紜大都言之有理。

不能說沒有受到外界意見的影響,在被愈演愈烈的「鬼滅旋風」全方位橫掃了兩個月後,我終於決定再次走進電影院,拋開先入為主的印象,重看「無限列車」。

票根(和特典)在此

第二次面對這群少年的故事,我已經不再斤斤計較於所謂的「文戲」和「節奏」,而是試著把自己放進銀幕,帶入主角團的第一視角。

這一次是真的很好哭,並且沒有哭在片方希望觀眾落淚的煽情陷阱。

散場後,我沒忍住問了問鄰座從影片剛過半就開始啜泣的中學生,本意只是好奇,因為劇情發展到那裡,仍是個表情包滿天飛的喜劇。

他的回答卻意外戳中了我的內心:

「因為我也有個妹妹,但我們很久沒見面了,我想她也會喜歡看《鬼滅》的。不能一起來電影院真是太遺憾了。」

在《鬼滅之刃》連續霸榜各大銷量排行榜後,不可避免地被人拿來與緊隨其後的《海賊王》、「頂流」前輩《進擊的巨人》,乃至上一代人的熱血回憶《聖鬥士星矢》和同樣出自女性漫畫家之手的公認神作《鋼之鍊金術師》等等作品反覆對比,其高下優劣得失異同。

總結出來大概可以寫成一篇ACG專業的優秀畢業論文。

但無論如何,有一點必須要承認,在創造「鬼滅世界」時,吾峠呼世晴老師沒有選擇走Jump系熱血少年漫的老路。

將故事發展與人物成長安置在一個恢宏複雜的格局中,如同嚴肅文學般探討生死宿命、族群政治、科技發展的盡頭,或是重塑文明的開始。

它甚至沒有什麼權謀智鬥內鬼反水的燒腦設計。

作為讀者,反而能夠輕而易舉地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共鳴。

同樣的,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很好地延續了這一特點。

全程兩小時的觀影中,除了追隨劇情進展外,觀眾也能勻出精力尋找與當下現實相關聯的隱喻和伏線。

情緒共振無需仰仗氣氛烘託,哪怕是為一些近乎直給的內容感動落淚,也不會顯得過分矯情。

甚至在某些PG12的番茄醬畫面下,依然能準確抓住作品本身想要傳達的人與自己、人與他者之間最樸素的感情扭結、最溫暖的信任陪伴,以及少年人笑與淚的成長。

這或許是動輒人類毀滅、宗教哲學的宏大敘事之外,另一種直擊人心的熱血情懷。

當然,如果以上的主觀看法仍無法讓你贊同。

那麼至少在電影配樂,尤其是催淚「大殺器」《炎》上,相信所有人都能達成共識。

無論是「木葉飛舞之處,火亦生生不息」的《Sign》,還是「為了愛,人類能非常溫柔,也能非常堅強」的《天馬幻想》。

每一代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炭治郎」,也都有聽到前奏,就會立刻開啟回憶殺的BGM。

如果你對它們十分熟悉,那麼接下來的中二結尾,或許就不會顯得太過尷尬。

有血有肉的人類終有一死,但火之信念代代燃燒,永不熄滅。

懼怕光明之物,終其一生只能腐爛在永無的黑夜。

而夜再長也有盡頭,就像路再長也有終點。

所以少年啊,「挺起胸膛活下去吧!」

最後隔空喊話製作組,既然電影劇場版已經拔得頭籌,第二季麻煩能不能搞快點!

相關焦點

  • 《鬼滅之刃》電影票房登頂日本影史,超過《千與千尋》成第一
    》劇場版以317.2億日元票房,超過了《千與千尋》的316.8億日元(含復映),成為日本影史票房最高的電影!>上映10天,票房107.5億日元,打破《千與千尋》上映25天破百億記錄;上映17天,票房157.9億日元,超越《阿凡達》居日本影史票房第十位;上映38天,票房突破250億日元,超越《你的名字》居日本影史第五位;上映39天,票房259.2億日元,超越《冰雪奇緣》居日本影史票房第三位;
  • 打敗《千與千尋》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鬼滅之刃》「開掛」般的...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刷新創日本票房紀錄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12月26日,在2020年的末尾之際時,沒想到日本影史迎來了一次刷新的超越。據日本媒體報導,劇場版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在日本上映72天,累計票房突破317.2億日元,打破了此前《千與千尋》保持了18年的票房紀錄,成為日本影史新的票房冠軍。將時光拉回到四年前,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所著的少年漫畫《鬼滅之刃》於2016年在《周刊少年Jump》上開始連載。
  • 《鬼滅之刃》票房超過《千與千尋》 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鬼滅之刃》票房超過《千與千尋》 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時間:2020-12-27 01: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贏了!《鬼滅之刃》票房超過《千與千尋》 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不出意外的,《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終於還是超過了《千與千尋》,在上映72天之後,無數鬼滅迷的期待中迎來了完美的逆襲。毋庸置疑,論內涵和地位,《無限列車篇》現在還達不到《千與千尋》的程度,劇場版在內容上只是承接了連續動畫後面的劇情。
  • 《千與千尋》終究還是擋不住,《鬼滅之刃》劇場版成日本影史第一
    號外,《鬼滅之刃》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上映73天後成功登上日本影史票房第一位。《鬼滅之刃》這部動畫想必不少粉絲都非常熟悉了,它就是去年改編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的同名少年漫的人氣作品,而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則是改編自原作中的無限列車篇,主要講述炭治郎一行人和炎柱煉獄杏壽郎一起乘坐上無限列車,與前來埋伏他們的上三猗窩座跟下一魘夢展開戰鬥的故事。
  • 鬼滅之刃劇場版刷新日本影史記錄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屢破記錄,之前小宅已經有說過了。今天,也就是上映第10天的時候,票房已經突破107億日元,刷新日本影史最快破百億票房紀錄。此前,這一紀錄的保持者是來自宮崎駿《千與千尋》,25天超過百億,最終《千與千尋》的票房收官是308億,也是目前日本影史票房紀錄。
  • 鬼滅之刃票房突破300億,將登頂日本影史,引進時間被牽連而延後
    而回顧這一年能夠稱之為現象級的動漫作品,鬼滅之刃無疑榜上有名。畢竟今年跟鬼滅之刃有關的相關消息,從來沒有停歇過。而且伴隨著漫畫的完結,以及劇場版無限列車篇的上映,鬼滅之刃的熱度更是到達了峰值。而通過近期情報可知,雖然鬼滅之刃票房突破300億,有望登頂日本影史,但是引進時間被牽連而延後。
  • 《鬼滅之刃》票房破300億 本周將超《千與千尋》登日本影史冠軍
    已躋身日本影史票房亞軍的現象級動畫《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票房繼續上漲,日本上周官方票房統計出爐,該片兩天勁收9億3941萬1200日元,動員65萬5110人。目前《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在日本上映59天,累計總票房已經達到302億8930萬7700日元(約19億元),累計動員2253萬9385人次觀影。加上新加坡、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等地的票房,該片全球累計票房已經超過3.1億美元。
  • 《鬼滅之刃》劇場版奪日本影史票房冠軍,打破《千與...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改編自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所著的少年漫畫《鬼滅之刃》,原作於2016年在《周刊少年Jump》上開始連載。2019年4月,由日本動畫製作公司ufotable製作的動畫作品開播,同時,《鬼滅之刃》的漫畫單行本也迎來了大賣,開始登頂漫畫銷售榜,截至2020年11月25日,包含電子版在內的《鬼滅之刃》的漫畫單行本累計發行量已突破1.2億冊。漫畫的最終卷第23卷,更是創下了初版395萬本的紀錄。
  • 鬼滅之刃的影史奪冠之路,「現象級」動漫背後,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日本影史第一名《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這部動畫電影,自上映以來不負眾望,在上映72天後,以317.2億日元票房的成績打破了《千與千尋》316.8億日元的票房紀錄登頂日本票房的冠軍。這個成績的背後,既有驚嘆,也有祝福,但同時不乏夾雜著各種質疑的聲音。
  • 《鬼滅之刃》首輪票房311億日元,還差5億就影史冠軍
    《鬼滅之刃》超《千與千尋》首輪票房311億日元達成 距離真正的影史冠軍還剩5億。 經過66天上映後,發行方東寶宣布《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累計票房突破311.6億日元,超過《千與千尋》首輪308億日元的成績。
  • 《千與千尋》票房改為316億日元,《鬼滅之刃》登頂之路遇阻
    最近《鬼滅之刃》劇場版正邁開步伐,向日本影史票房第一的寶座突進,然而一則消息給它潑一盤冷水:如今位列日本影史第一的《千與千尋》,票房被修正為316億日元。《鬼滅之刃》成為「日本史上第一電影」的路途再度遭阻。明明只差臨門一腳,門框卻被挪遠,《鬼滅之刃》是被黑哨針對了嗎?
  • 《鬼滅之刃》,「漫畫總選舉」第二,漫畫電影銷量齊登頂
    《鬼滅之刃》在日本已經是絕對的現象級作品,不光是火出圈那麼簡單,是前無古人級別的現象級作品。無論是原作銷量,電影劇場版票房,還是目前,在現實中,對日本社會的影響力,其他動漫作品,無出其右。朝日電視臺舉辦15萬人「漫畫總選舉」投票,《鬼滅之刃》位列第二。
  • 《鬼滅之刃》票房破288億 距日本影史冠軍僅一步之遙
    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自從上映之後就票房飆升,截至今天,官方宣布本作票房已經突破288億日元,累計到場人數也已經突破了2152萬人。已經超過了《鐵達尼號》的262億日元的票房。來了解一下吧!
  • 鬼滅之刃擊沉鐵達尼號 奪日本影史亞軍
    日本超人氣漫畫鬼滅之刃改編的動畫電影,上映45天票房逾275億日圓(約2.63億美元),已超越鐵達尼號(Titanic),榮登日本影史賣座電影亞軍,有望超車神隱少女雄踞近20年的票房冠軍紀錄。中央社引述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鬼滅之刃改編的動畫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日本從10月16日上映到11月29日,45天票房達到275億1243萬日圓;觀眾也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達到2053萬人次。鬼滅之刃票房已超越日本影史票房亞軍鐵達尼號262億日圓的紀錄。
  • 超越你的名字,暫居日本動漫影史第二,鬼滅之刃劇場版創造新的票房...
    作為去年乘風破浪成為新一屆國民級動漫作品的鬼滅之刃原本在TV版本作品上映初期並未引起太大轟動,精緻的畫風再加上細膩的人物塑造讓這部作品一點一點積累人氣直到炭治郎覺醒火之神樂呼吸打到下五弦懷疑人生時一戰成名播放量瞬間破億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 復盤《鬼滅之刃》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之路
    足足18年時間,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終於交出了日本影史票房冠軍的寶座。取而代之的,還是一部動畫電影。2019年動畫劇集《鬼滅之刃》迅速走紅,2020年劇場版「無限列車篇」趁熱打鐵,截止至12月26日已在日本市場拿到317.2億日元票房,歷時72天,正式超越《千與千尋》的316.8億。
  • 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成為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成為日本影史票房冠軍時間:2020-12-26 23:3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成為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今年2020年10月16日《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在日本本土上映,這個IP有多火我們都知道。
  • 鬼滅之刃劇場版,日本影史最快破百億的作品,大火背後的規律
    鬼滅之刃的成功,其實就是:簡單的故事【受眾廣】+動人的感情【撼動人心】+精美的製作【吸引眼球】 鬼滅之刃在我看來不算神作,也沒有什麼超級神展開,也沒有晦澀難懂不明覺厲的劇情,也沒有很宏大,深奧的立意,但是作為一個商業片,商業動畫,他該有的都有啊。
  • 《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超越《千與千尋》榮登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日本漫畫家吾峠呼世晴所創作的少年漫畫《鬼滅之刃》風靡全球,去年幽浮社推出第一季電視動畫直接引發了社會現象級的熱潮,今年末第一部劇場版《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上映之後更成為了疫情中復甦電影院生意的強心針,日本大人小孩都在瘋鬼滅到各種誇張的程度:小孩每天早起膜拜《鬼滅之刃》角色……。
  • 日本影史票房第一,《鬼滅之刃》為什麼能夠爆紅?
    《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自從上映以來,在日本票房屢創佳績。截稿至12月25日,在日本的歷年票房排行榜上連續贏過新海誠《你的名字》、好萊塢片《鐵達尼號》、《冰雪奇緣》等,這幾天終於擊敗票房第一的《千與千尋》,成了日本影史票房第一的電影。既然這部作品那麼紅,以下的討論就當作大家都看完這部電影了。如果你還沒看過,請先不要看,因為會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