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9月5日消息:今天上午,第十屆上海「公益夥伴日(月)」在主會場上海公益新天地園拉開帷幕。本屆公益夥伴日(月)由市民政局(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主辦,以「溫暖這座城」為主題,聚焦人民城市建設中的社會力量參與,倡導「公益是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上海公益慈善事業的新生力量,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首次在公益夥伴日主會場亮相,與全市三十餘家基金會組團參加基金會公益品牌項目展,共同展現上海公益慈善的力量。
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是由福壽園國際集團發起,經上海市民政局正式批准註冊的地方性非公募基金會(慈善組織)。26年來福壽園已累計為社會公益慈善事業投入超過4億元,涵蓋慈善救助、精神救援、優撫助學、生命教育、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影響力輻射全國18個省(區、市)的30餘座城市,相關受益群眾超過千萬人次。
據悉,在本次基金會公益品牌項目展中,基金會帶來的「暖冬園」已故孤寡老人及特困特需家庭成員公益安葬項目以及「福壽三囑」公益契約保障服務,均是運營多年、具有良好社會效益的品牌公益項目。
其中,「暖冬園」項目起始1995年,從最初的為本市孤老免費提供身後骨灰永久安放服務逐步升級為向全市特困特需家庭提供公益安葬及集體送行。25年來已投入近500㎡的土地,服務1274戶家庭。
2018年起「暖冬園」項目正式由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運作,並再次升級了形式與內容,結合「福壽三囑」公益契約保障服務,以「公益契約」為依託,聚焦社區中「孤寡、失獨、特困」等困難群體臨終照護與殯葬普惠的需求,提供品質優良的公益性臨終關懷與殯葬服務,形成了「生前規劃、臨終關懷、殯葬服務」民生保障託底體系,有效回應困難群體的「善終」難題。
此外,基金會還展出了紅十字遺體(角膜、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和「希愛林」公益生態園區,生動呈現福壽園的生命文化和公益責任,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和公益機構的關注。在夥伴日開幕當天,基金會與上海梵客公益文化傳播中心共同主辦了以「生命服務與文化在社會治理中的探索與實踐」為題的沙龍活動。
「上海公益夥伴日」活動創設於2011年,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九屆。九年來,通過搭建跨界合作平臺,構建了政府、社會組織和企業三方跨界合作的新機制。從2017年起「上海公益夥伴日」開始朝著「公益夥伴月」的方向邁進升級,在營造公益發展環境、促進上海公益事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