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明宏
編輯|李春暉
王小山看完《二龍湖浩哥之四平青年》後,盛讚它是一部:「融合了蓋·裡奇、昆汀·塔倫蒂諾、周星馳風格的電影」。
作為四平人,他的評價帶著幾分對家鄉的愛憐。2012年,《四平青年》橫空出世時,評價是頗為兩極化的。片裡人出口成髒、黑幫、綁架、嫖娼情節比比皆是,被認為抹黑了四平的形象。
導演兼主演張浩,還被所在的劇場老闆勒令刪除上傳的電影。他在片中的出場方式頗為驚豔,是從神秘的苞米地裡鑽出來的。
身後的女人找他要錢,張浩給了50,女人嫌少。張浩問:「平時不都這個價嗎?」女人憤憤然:「艾瑪呀,今天這地兒不一樣啊,咬我一屁股包兒!」
今天的角度看,《四平青年》或許連微電影都算不上,形態上更接近快手老鐵視頻合輯。可它偏偏火了,全網單片播放累計過億。粗糲生猛的臺詞、強行亂入的BGM、昏黃濾鏡的煽情,混合出一種東北B級片的大碴子味兒。
二龍湖浩哥讓文化從業者開始反思:多年來振興東北的方向可能錯了,應該在東北建個好萊塢嘛。片中對八九十年代港片的追思,混合了東北底層人物故事後,甚至有了慎終追遠的蒼涼感。港片+東北,這種跨地域的文化架構,比《野狼Disco》更淋漓剖白。
8年過去,從二人轉演員跨界成網大導演,甚至搞出系列愛情劇。張浩由《二龍湖浩哥之四平青年》構建出了一個「二龍湖喜劇宇宙」。照理說是錢多好辦事(畢竟處女作成本才500塊),可整個系列看下來,卻有一種難以言說的閹割感。
青年們依舊閒散,卻不再說髒話。大哥們依舊為美人著迷,卻不再衝冠一怒去茬架。功成名就的張浩,似乎有意識地在脫離早年的風格。從《四平青年》到《二龍湖愛情故事》,是黑幫B級片到熱血扶貧劇,是低配賈樟柯到高配宋小寶。
完全商業化的惡果是:束縛越來越多,戲越拍越假。那個在二龍湖水庫用摩託載著老二老三翻車在路邊的日子,是東北文藝復興曾經的些微螢火。
東邪西毒
打開《四平青年》,迎面跳出的幾個藍窪窪的片名,很有一點剛學會Microsoft Word藝術字的豪邁。
《東邪西毒》片頭有佛典:「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在動。」《四平青年》的片頭,便是歌廳的美女琳小姐,吸引了當地巨富藍百萬的注意。藍百萬豪擲銀行卡與密碼,換來美人在側。
誰知紅顏惹禍,竟勾動天雷地火。藍百萬和琳小姐暢遊二龍湖之際,水光瀲灩現世安好,不知已有強梁窺伺,欲行奪美奸計。四平的一方豪強八哥,不去學舌卻相中了琳小姐。
歸途,八哥的手下誤把二龍湖浩哥的三弟擠到草叢裡。三弟向苞米地裡的浩哥告狀,浩哥本想帶著老二復仇,看到琳小姐的美貌也打了一個冷顫。來到四平的浩哥一行沒找到琳小姐(此時她已被八哥軟禁),卻成功綁架了八哥的手下。
八哥手下也是響噹噹一粒銅豌豆,浩哥見他抵死不從就想霸王上弓:「我艹,我連豬都玩我差著你了。」八哥手下為保貞操,打電話給老大要贖金。拿著贖金買貂買車的浩哥一行,最終和八哥約好決戰。
一翻激戰,配上《天地孤影任我行》(也就是《大話》紫霞領盒飯的配樂),真乃愴然涕下的末路悲歌。而另一條劇情線中,藍百萬為報奪美之仇,重金請剛出獄的坤哥暗殺八哥。
完成任務的坤哥,卻發現車上的美人就是舊愛琳小姐。他幹掉了藍百萬,為了不牽連琳小姐,決定自首。此時路邊停下一輛車,琳小姐被神秘人接走。在二龍湖上,琳小姐與神秘人恩愛無比,而他竟然是不起眼的浩哥手下「老二」(由老大爺出演)。
表面是《四平青年》,但劇情卻是《琳小姐的奇幻漂流記》。義氣千秋,最終功名做了土。在理想主義和塑料情中搖擺,在廉價的製作和真摯的表達中徘徊,很難說電影沒有迸發過閃光的藝術價值。
單獨看某個片段,甚至會覺得浩哥和他的兄弟們,有一種非常原始的山寨古惑仔氣質。那些迷戀過浩南、山雞的人,很難不被它的虔誠打動。這群老男孩,成功地把少年聖經《古惑仔》和東北草根生存邏輯給嫁接在了一起,並通過啼笑皆非的故事展開隔空對話。
兩年後開拍的續集《二龍湖浩哥之風雲再起》,劇情則變得非常主流。浩哥帶人行俠仗義,打擊不法分子。沒了髒話的片子,似乎沒了前作的氣場。張浩自己也說:「看著就難受,我自己都不喜歡。」
愛情故事
跳回2020年,網劇《二龍湖愛情故事》裡幾乎找不到「四平青年」的影子。回到故鄉的浩哥,化身農村青年張立東搞創業。很明顯的對標《鄉愛系列》,也很明顯的做到了年輕化。
三條情感線,牽扯的是三種人生道路。李小梅,被他當成是妹妹,傾力守護不越雷池;王春花,是卑微地追逐者,因為丈夫和張立東的老婆跑了,她一直對張立東心有歉疚;艾晴晴,代表著張立東階層躍遷告別農村的機會,他可以選擇城裡的西餐廳,但他拒絕了。
不再是江湖喋血,而是後院狗血。一開始,綠帽在頭的張立東想砸了王春花丈夫的小吃店。可發現春花也是可憐人,為了生存,兩人開始經營二龍湖西餐廳。於是,農村創業故事有了兩個孤獨者互相拯救的內核。
大佬的女人,一下子被鄰家小妹、嬌俏村花、美女博士所替代。「二龍湖宇宙」看起來是越來越接地氣了,但也越來越沒根基了。
在脫貧致富的價值加成下,《二龍湖愛情故事》的第二部面臨著笑點減少的問題。趙德柱和二迷糊兩大金牌配角被換,如缺左膀右臂。還能勉力保持喜劇水準的,只有鐵鋼一人。
過去的張浩系影視作品中,社會閒散青年一直是重要的笑點擔當。二龍湖的本地兄弟,直接演自己的生活,保持原生態。而到了《二龍湖愛情故事》第二部,為搞笑而搞笑的內容,難免有咯吱觀眾的嫌疑。
甚至是春花對張立東的倒追,也是在走周星馳過去的「傻傻愛」套路。女的貌美痴心,不惜面子貼冷板凳。男的粗暴回應,屢次潑冷水。但最後男性角色意識到了這份愛並選擇接受,女性角色發出「終於等到你,還好我沒放棄」的呼喊。
春花送飯,害怕風大灑了,緊緊抱著飯盒。到了張立東面前,他說吃過了讓春花把飯給艾晴晴;說好陪春花嘮嗑,轉眼又去找了艾晴晴,春花還能自己安慰是張立東搞事業。就這種一虐一捧最後反轉的套路,也就糊弄一下大爺大媽了。
所謂塵埃裡開出的愛情之花,也就是編劇沒話找話。封面上的張立東左擁右抱,臉上還全是口紅印。這是農村致富經,還是土味至尊寶?真實的情況,難道不是娶了李小梅,分了李鐵鋼的家產嗎?和春花好,孩子又不是自己的,虎撲直男一萬個不願意。
堅守迷失
「二龍湖宇宙」可以拆解為三個符號元素:農村、喜劇、江湖。「象牙山宇宙」則是:農村、喜劇、愛情。兩者的區別在於,江湖本身具備隨時瓦解的脆弱性,而愛情具有不斷建構疊加的頑強性。
所以,張浩拋棄「江湖」擁抱「愛情」的做法市儈而無奈。當年的拍攝有多江湖呢?某夜,交警圍堵一幫飆車黨,錯認了拍戲的劇組。戲裡正好演到洗浴中心的幫派聚會,交警追進去看到演員大哥拿刀,幾乎釀成社會新聞。
張浩要求演員們:「想罵人就罵人,千萬別學誰,更不要去學電影。」於是不管大哥、小哥、乞丐都有藝術的真摯。《四平青年》裡,浩哥買車差兩塊錢找路邊的乞丐借。乞丐說:「都人給我錢,你還找我借錢。」堪稱神來之筆。
收斂起來的浩哥,變成了氣質的跛子。《四平青年3:偷天換日》裡,因為兩件風水寶物,死對頭藍百萬和李老八再次掐架。上線三天,片子在愛奇藝的點擊量就破了1000萬。
由於處女作的巨大號召力,二龍湖系列成為網大市場最早的「大IP」。接連衍生了《二龍湖浩哥之江湖學院》、《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二龍湖浩哥之江湖學院2》等作品。
其中網大《二龍湖瘋狂代駕》斬獲了分帳1836萬,網劇《二龍湖愛情故事》分帳2000萬。商業價值的越加凸顯,卻掩蓋不了藝術價值的直線下滑。每當涉及到城市和鄉村圖景時,往往出現風格的割裂。
《狂暴之路》中,小痞子們替農民討起薪水。但凡農村的劇情,就紮實可觀。一步入城市,就手忙腳亂;在《四平青年之喋血曼谷》中,張浩誤打誤撞捲入一場國際掃毒行動,情節的懸浮更是令人失望。是網大門檻越來越低了,還是快手成本越來越高了?
「二龍湖宇宙」的變慫過程,就是一部亞文化被主流逐漸收編的辛酸史。不管是登上《歡樂喜劇人》的舞臺,還是成為抖音號「四平警事」普法短視頻裡的「蠢賊」,張浩離「浩哥」漸行漸遠。
正如赫伯迪格的哀嘆,亞文化被收編之日就是它的消亡之時。商品化的表達,使得二龍湖系列的文化符號僵化。主流文化的觀念重置,讓故事看起來平淡無奇又光怪陸離。
也許《四平青年》當年存在的意義就是抵抗,而抵抗的意義就是抵抗本身,電影並沒有從抵抗的空虛中創造出什麼。接地氣這種事,每個內容創作者都想做。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出來,並且可以一直做下去。
他曾經是低配賈樟柯,婚慶DV照見人性的真。他現在是高配宋小寶,流水喜劇透出商業的紅。
但兩者都不是最迷人的他。浩哥發光的時刻,是丟下兄弟開車逃跑的那個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