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推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 織牢智慧歸集「一張網」

2021-01-08 閩南網福建

近日,福建自貿試驗區第17批34項創新舉措評估結果出爐,平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創新舉措作為全國首創舉措位列其中。數據顯示,該平臺自運用至今,已歸集共享全區市場主體信息62.3萬條,企業與個體經營異常名錄3.2萬條,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數據2.6萬條。

2015年,實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了平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通過升級改造擴展信用匯聚渠道和數據歸集範圍,與實驗區行政審批局共同完善信用數據中心,實現橫向與實驗區行政審批系統、商事登記系統、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智能對接,縱向與省食藥安全共治系統、省空間中心政務信息共享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智能對接,實現市場主體數據動態管理。

「平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是實驗區市場主體信用信息歸集、共享、運用的基礎性平臺,它將原本分散在各個部門的信用信息進行綜合歸集,實現了政府部門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的互聯互享,既提供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信息跟蹤查詢,又強化了企業信用約束功能。」實驗區市場監管局信用信息監管處處長鄧浩說。

平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平臺不僅實現了智慧歸集「一張網」目標,在信用監管服務方面,平臺以大數據為支撐,設置信用分類、雙隨機抽查、雙告知推送、信用樹譜、信用預警等功能模塊,實現系統自動評分、信用等級動態調整,針對不同信用等級,採取不同比例「雙隨機」抽查,形成分級分類動態監測監管。

啟用信用聯合獎懲機制,通過開展「信易批」活動,建成公民、法人「一號、一表、一檔」統一的信用信息資料庫,推動公共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初步建立信用聯合獎懲體系,探索聯合獎懲全流程閉環運行機制,並在行政服務中心「e政務」自助終端設備上試行查詢、發布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落實對守信主體的激勵和失信主體的懲戒力度。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升級該平臺,充分發揮信息查詢、信用分類、協同監管、隨機抽查、決策分析等功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也為政府企業監管、招商引資、貿易便利化等提供決策輔助。」鄧浩說。(融媒體記者 林小玉)

相關焦點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形成信用信息「一張網」
    規範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整合形成完整的市場主體信用記錄,形成覆蓋各部門、各地區、各類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一張網」。推進信用監管信息公開公示,推動行政強制、行政確認、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補償、行政獎勵和行政監督檢查等其他行政行為信息,在作出行政決定後7個工作日內依法依規上網公開。
  • 建立全市統一信用信息共享平臺
    2010年,哈爾濱較早建成平臺網站,主要原則就是讓信用信息有「進」更有「出」,打造「徵信」「管信」「用信」「一張網」。2018年,獲國家「特色性平臺網站」獎。2020年,獲國家「標準化平臺網站」,在全國363個城市中排第8位。
  • 天水市多措並舉持續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
    2020年以來,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依託甘肅省部門協同監管平臺,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牽頭作用,持續加大市場主體信用建設和信用監管工作力度,強化涉企信息統一歸集共享,推進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積極構建「政府領導、部門監管、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信用體系建設長效機制,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 新疆44個部門涉企信息歸集共享 企業信用檔案更完善
    11月27日,記者從自治區市場監管局了解到,目前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新疆)接入部門已達44家,涉企信息歸集量不斷提升,各級各部門錄入本部門涉企行政許可、行政處罰、「黑名單」、抽查檢查結果,以及司法判決和強制執行等負面記錄,並統一歸集於企業名下向社會公示。
  • 南京萊斯山君泉:新型智慧城市離不開信用體系建設
    2020年12月3日,以「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 合作共享」為題的第六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在北京展覽館拉開帷幕。此次智博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作為指導單位,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中國國際商會、智慧城市發展聯盟共同主辦。
  • 張世煜:市場信用監管本質是根據主體信用狀況實施差異化監管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一級巡視員張世煜鳳凰網財經訊 2020中國品牌年會暨中國品牌15年遠鑑峰會在北京舉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信用監管司一級巡視員張世煜出席並發表演講。談到市場監管領域的信用監管工作,張世煜表示,市場監管領域的信用監管工作作為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本質是根據市場主體信用狀況實施差異化的監管手段,實現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從而實現精準監管、智慧監管,提高監管的效率,提高我國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 厚植誠信文化 共築「信用蘭州」全市已基本構建起縱橫結合的社會...
    優化升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2017年,我市在全國率先推行市縣(區)一體化建設新模式,建成市、縣(區)兩級信用平臺和門戶網站。目前,蘭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共歸集數據4.17億餘條,實現對國家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的全覆蓋,對外提供信用報告和接口服務110萬餘次;信用門戶網站開通欄目53個,發布動態信息65918篇,公示公共信用信息656萬條。
  •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穩步開展失信案例核查,建立「核查、記錄、監管、懲戒、整改、教育」為一體的失信案例核查和失信記錄歸集工作機制。  (四)加強市場主體權益保障。完善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一網通辦」機制,推動企業行政處罰信息在「信用中國」網站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協同修復,提升信用修復透明度、便利度。
  • 以信用之名 繪發展藍圖——2020年信用信息共享支撐中小微企業融資...
    打通渠道建立標準  信用信息歸集質量雙升  「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共享各類信息連續三年保持高速增長;『信用中國』網站社會影響力與日俱增,網站App和小程序近日對社會公眾開放,實現了信用的『指尖服務』。」會上,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信息資源處負責人蔣凱元首先向大家介紹展示了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中國」網站的建設情況。
  • 台州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接入「長三角徵信鏈」
    作為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推動長三角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長三角徵信鏈」依託區塊鏈、大數據技術,在數據所有權不變、信息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實現長三角區域內徵信機構和信用平臺信息數據的互聯互通。記者了解到,該平臺是人民銀行台州市中心支行於2014年7月自主設計搭建的。
  • 招投標領域應用第三方信用報告 營造信用有價的市場環境
    衢州市從指標體系、應用方式、信用公開三個維度,全面把握信用信息的生成、應用、監管全生命周期,精準服務公共資源交易,推動信用體系建設、提高工程監管效率,優化市場營商環境,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數據歸集全面公正  衢州市由政府出資採購第三方信用服務,通過採集公開數據、接入機構數據和自主提交糾正三種方式歸集評價數據。
  • 慈谿勝山:「物聯網+智慧消防」織牢火災防控網
    本報訊(記者陳章升 通訊員黃松 馬安娜)近日,一個安裝在慈谿市勝山鎮某服裝加工廠車間內的智能煙霧傳感器探測到煙霧後,立即向勝山派出所聯勤指揮室「智慧消防」預警平臺發出警報。幾秒鐘後,企業主、消防員收到平臺發出的預警信息。「5分鐘不到,消防員便趕到車間將火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 洛陽各縣(市)區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年底前全部建成
    目前,我市正在積極構建信用信息綜合平臺。該平臺整合了各個部門、行業內的信用信息資源,實現信用記錄的電子化存儲,以工商、納稅、價格、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食品藥品、醫療衛生、智慧財產權、工程建設等領域為重點,完善行業信用記錄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歸集了數萬條相關誠信信息。  「一處失信、處處受限」正在慢慢成為人們的共識。
  • 陝西加強涉林企業信用監管
    本報訊 (記者 師念 通訊員 韓瑩)日前,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涉林企業信用監管,省林業局建立健全信用承諾制度、全面推行市場主體信用記錄製度、依法依規開展失信聯合懲戒、探索建立信用修複製度、推動出臺涉林領域信用管理辦法。
  • 深圳建成全國領先的社會徵信體系 實現公共信用信息「一鍵可查」
    央廣網深圳11月30日消息(記者王逸群 劉禕辰)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作為國內較早開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城市,深圳目前已建成全國領先的社會徵信體系,並實現公共信用信息「一鍵可查」。
  • 河南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榮獲全國示範性平臺網站稱號
    為充分發揮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對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和支撐「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作用,展示國家及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信用門戶網站的建設成效和創新經驗,推動信用信息歸集共享和公開公示取得成效,國家發展改革委於12月11日在北京舉辦2020年信用信息共享支撐中小微企業融資和「放管服」改革現場觀摩視頻會。
  • 劉燕: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有力推動了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為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寬鬆有序的市場營商環境,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近期,新華網推出「穩中求進、砥礪前行——司局長訪談」系列節目,就公眾與企業關心的一系列問題展開對話,為市場主體提供支持、答疑解惑。本期節目邀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信用監管司司長劉燕,就企業年報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這一問題展開探討。
  •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河區分局積極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
    為有效落實「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天河區分局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落實。一是加快推行政務服務告知承諾制。以承諾推進減材料、縮環節、強約束,通過政務服務大廳、政務服務網等方式公布告知承諾書格式文本,對外公開目錄清單。二是強化事中事後監管。
  • 46個省市獲得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網站授牌
    11日,2020年信用信息共享支撐中小微企業融資和「放管服」改革現場觀摩視頻會在京舉行。本次觀摩會共計29個省(區、市)和55個市(縣、區)報名參加,通過預觀摩評審,有7個省級平臺網站、10個市級平臺網站入圍總觀摩。最終,46個省市獲得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網站授牌。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出席觀摩會。
  • 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
    第十一條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應當按照公共信用信息目錄對服務對象、管理對象建立社會信用記錄並形成社會信用信息。  公共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歸集本行業、本領域、本行政區域公共信用信息,應當及時、準確、完整,並向同級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報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