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屏障》發布:真實講述雲南邊境線上正義和罪惡的較量

2020-12-16 雲南網

近日,由雲南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勐啊邊境派出所破獲的偷越國(邊)境案件改編、該所民警本色出演微電影《屏障》正式發布。

海報  片中,真實講述了移民管理警察在嚴厲打擊偷越國(邊)境行為過程中,時刻與非法出入境人員上演著狡猾與機智的抗衡,罪惡和正義的較量。故事情節曲折複雜,處處隱藏玄機,高潮迭起,生動地展現了移民管理警察面對利益誘惑,始終不忘初心、不懼生死、忠誠奉獻的崇高精神,用青春和熱血在祖國西南邊境線上築起了違法犯罪分子堅不可摧的天然屏障,為維護邊境地區的安全穩定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微電影《屏障》

執勤民警依法對過往執勤點旅客進行檢查

民警依法對犯罪嫌疑人進行審訊

民警出動準備開展抓捕行動

偷越國(邊)境人員準備非法出境

民警依法抓捕偷越國(邊)境人員

雲南網記者 熊強 通訊員 郭林浩 龍周鵬

相關焦點

  • 三部電影情聚怒江 真實講述脫貧故事
    雲南電網全力提升怒江州貧困地區供電能力、保障貧困地區用電需求、扶貧幹部用真情獻身脫貧攻堅事業的真實故事,匯聚在三部脫貧攻堅微電影裡。微電影《一隻飯盒的故事》 李娜 攝  《一隻飯盒的故事》根據南方電網雲南怒江貢山供電局獨龍江供電所一對員工夫婦的真實故事改編,以「飯盒」這一陪伴女主角餘秋長大的物品為切入點,講述獨龍江供電所員工用青春堅守在獨龍江鄉
  • 真實故事搬上銀幕 微電影《路》喜獲國家國際兩項大獎
    取材自真實故事的微電影《路》,近日喜獲第一屆中央企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一等獎和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攝影獎兩項大獎。微電影《路》時長25分鐘,在廣東江門恩平工地拍攝,取材開春高速公路紅旗特大橋工地發生的真實故事。
  • 微電影《斷臂飛鳥》:講述苗族「維納斯」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苗族婦女楊而朗,是貴州省丹寨縣唯一「獨臂」蠟染手藝人。三尺書案、一方白布,從以畫蠟謀生到以畫蠟為樂,楊而朗把心裡最美好的願望,最美麗的風景,通過一把小小的蠟刀一點一點地呈現出來。藍天白雲間自由飛翔的鳥兒是她心中最美的期待。
  • 《魔鬼涎》:文學魔法師科塔薩爾在真實、鏡像和幻想中的正義呼喊
    一張簡單的照片之後,複雜而微妙的人際關係,離奇的幻想,呈現出一場罪惡交易和無法阻止的少年悲劇。科塔薩爾以其魔幻神筆把鏡頭下的真實用幻境還原,用影像將真實與幻境之間搭起了一座神秘的橋梁,在亦真亦幻中看清了罪惡之本源。但科塔薩爾並非為了及時罪惡,而是以筆臨照罪惡本源,啟發向善,呼喚正義。
  • 暗戰:一場邊境線上的緝毒較量!
    近日,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公安局經過長時間的暗中較量,成功摧毀一個特大販毒網絡,繳獲毒品79公斤,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逃脫——計劃之外的變故面對240公裡以上的國境線,無數的小道和茂密的森林,民警們一邊在邊境線上設伏,一邊開展深入摸排,最終鎖定嫌疑人覃某的位置,以雷霆之勢將其抓獲,並在其床板下繳獲毒品19公斤。此時聯繫不上覃某的喻某,開始焦急的四處尋找,辦案民警們又再一次在暗中隱秘等待。  尋毒——在陡峭的膠林搜尋
  • 守點、守線、守夜:他們「釘」在祖國邊境線上
    新華社昆明1月10日電(記者曾維 謝麗勳 楊佳林)守點、守線、守夜……這是在雲南4000餘公裡邊境線的1300多個「哨位」上,一群「藏青藍」真實的生活寫照。多年來,他們用忠誠和信念,「釘」在祖國的邊境線上,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雲嶺雄關」。「微型堡壘」——臨近邊境的執勤點深夜,普洱邊境管理支隊勐卡邊境派出所5名民(輔)警仍在工作。
  • 「微電影」正義與情義如何抉擇?傳家門楣裡,檢察官找到答案……
    一邊是曾為自己仗義執言的童年玩伴,一邊是神聖肩負的法律使命與擔當,檢察官心中情感與正義的天平將傾向哪側?微電影《門楣》由福建省檢察院、泉州市檢察院、晉江市檢察院聯合創作,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時代背景,以楊震「四知拒金」典故為創作隱線、以中華民族優秀的家風家教傳承為鋪陳,講述年輕檢察官牢記初心使命秉公辦案的廉政故事。
  • 東莞洪梅公益微電影《口罩超人》上線!講述「宅家抗疫」故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劇情簡介:微電影《口罩超人》,講述一家三口「宅」在家的故事,因為不能出門,爸爸媽媽又煩躁又焦慮,但小孩用畫畫的方式,畫出了內心的嚮往,要勤洗手講衛生,才能戰勝病毒為展現疫情期間的生活狀態,洪梅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傾力打造公益微電影《口罩超人》……原來整個社會都在努力做同一件事,並共同期待疫情早日結束。據了解,《口罩超人》微電影改編自洪梅鎮本土家庭的真實事例,該微電影僅僅用了8天即完成了製作並發布。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盧政 通訊員:水鄉洪梅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謝英君
  • 《邊境線之冷焰》點燃追劇欲望:真實呈現中俄「涉槍大案」
    黑龍江省與鄰國俄羅斯有3045公裡漫長的邊境線,受暴利驅使,邊境地區走私槍枝彈藥隱患大,我國公安邊防部門面臨的挑戰較為嚴峻。圍繞這條神秘邊境線講述打擊走私犯罪的曲折故事,《邊境線之冷焰》無疑具備先天的吸引力和可看性。劇集開篇,就是一場激烈的叢林槍戰:深山林屋外公安特警就位,圍剿販槍團夥的行動悄然進行,而另一雙眼睛在夜視儀下反偵察,雙方火拼一觸即發。
  • 雲南瀘水:邊境線上的「義務巡邊隊」,嚴把邊境「入口關」
    原標題:雲南瀘水:邊境線上的「義務巡邊隊」,嚴把邊境「入口關」鞍馬猶為歇,戰鼓又催徵,自疫情阻擊戰打響以來,怒江邊境管理支隊稱杆所結合轄區特點,充分發揮群防群治力量,由民警帶領護邊員、護林員對轄區邊境便道開展定點巡查、不定時巡邏,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 《邊境線之冷焰》開播引熱議 良心網劇硬核開年
    《邊境線之冷焰》講述了我國邊防公安在中俄兩國邊境破獲跨境走私槍枝犯罪案件的故事,主要角色張猛和蘭琳琳潛入犯罪集團收集證據,冒著生命危險,完成了一系列的臥底任務,最後成功搗毀犯罪集團。之後兩個人飛車逃獄,許志海不幸中槍,張猛活了下來,這樣一份救命之恩,也給張猛在情感上增加了幾分負擔。對於臥底來說,除了智力和體力的考驗,最難的就是情感考驗,他面對既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卻也是有著「滔天罪惡」的敵人,如何保持正義的初心去完成使命,不僅考驗著張猛的意志力,也緊緊抓住了觀眾的眼球。
  • 仲利國際發布融資租賃行業微電影
    上海2020年1月20日 /美通社/ -- 2020年1月8日,仲利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發布了融資租賃行業微電影,以融資租賃行業從業人員和中小製造企業主的心酸和堅持為主題,用一支四分鐘的短視頻來講述。
  • 邊境線上度過90天,他說:我把心留在了那裡……
    「破冰行動」初體驗打洛邊檢站地處雲南邊陲西雙版納,擔負著打洛口岸和巴達、布朗山2條邊民通道邊防檢查任務和6個執勤點位及34公裡邊境線巡邏管控任務。初到打洛,王守群就被這裡秀麗的自然風光和淳樸的民風深深吸引。但聽當地同事介紹後,他才知道這裡毗鄰世界毒源地「金三角」。
  • 蒙古馬精神微電影《祿馬風》獲得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優秀作品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近日,第八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在雲南省臨滄市舉辦,鄂爾多斯市文化藝術創作研究所和中共伊金霍洛旗委宣傳部聯合創作製作、鄂爾多斯市影視家協會協拍的微電影《祿馬風》是伊金霍洛旗推出的展現蒙古馬精神的微電影,講述一個牧馬人和蒙古馬的40年,從放馬到馬文化的傳承,印證了時代的變遷。他所走過的風雨歷程更是伊金霍洛各族兒女發揚吃苦耐勞、一往無前的蒙古馬精神的真實顯照。影片反映一代又一代的草原兒女傳承蒙古馬精神,堅定信仰,奮力拼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朽的發展傳奇。
  • 《邊境線之冷焰》開播引熱議,良心網劇硬核開年
    近日,一部刑偵懸疑劇《邊境線之冷焰》在騰訊視頻獨播上線,首周播出之後,因為劇情的硬核熱血和演員的精彩演繹,引得了大批劇迷的注意,尤其是刑偵劇和懸疑劇的粉絲,紛紛對這部發生在中俄邊境的臥底緝私網劇表示好評。
  • 天津公安掃黑除惡3年之戰收官,主題微電影《1204》今日首映
    12月4日「平安天津「的微博發出了一部微電影,名字《1204》,講述的是天津公安以真實案例改編關於掃黑除惡主題事件的微電影。 《1204》 天津市公安局掃黑辦出品 以天津市「12·04」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真實案例改編拍攝的掃黑除惡主題微電影
  • 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上海交大發布微電影《心之所向》
    上海交通大學在新年伊始發布主題微電影《心之所向》,公益短片同時在北京站新華社LED大屏幕、北京王府井LED大屏幕亮相,延續著錢學森、黃旭華、王振義等大師前輩的足跡,交大人在實驗室、在操作臺、在病房裡、在每一個平凡崗位上,共同唱響《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們都是追夢人》,講述「我和我的學校」成長故事。
  • 各地林草頭條|雲南林草防火守護西南生態屏障
    各地林草頭條|雲南林草防火守護西南生態屏障 2020-04-07 0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微電影《白衣超人》在合肥首映
    7月10日,以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白衣戰士為題材的微電影《白衣超人》在合肥首映。抗「疫」微電影《白衣超人》據了解,該片以抗擊疫情中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醫護人員抗擊疫情的暖心故事,展現了疫情面前一線醫護人員的無私無畏精神和大愛情懷。影片情節曲折,懸念跌宕起伏。
  • 《邊境線之冷焰》一部被嚴重低估的良心刑偵劇
    以真實案例為題材高度還原故事《邊境線之冷焰》講述了我國邊防公安在中俄兩國邊境搗毀跨境走私槍枝犯罪集團,破獲非法槍枝交易案件的故事。在以往觀眾的認知中,「跨境緝私」是充滿神秘感的,所以在劇組創作過程中也面臨著「尺度」和「真實感」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