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飛揚》丨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2020-12-16 央視新聞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其中,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前11個月共開行3441列,運送貨物總重約264萬噸,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中歐班列·西安(圖片來源於網絡)

貨多艙位少,卡車排大隊

晚上六點,天色已擦黑,西安新築鐵路物流基地的倉庫裡還是一派忙碌景象。謝銳正指揮叉車,往停靠在倉庫門口的貨櫃卡車上裝載發電機。這批機械設備將在明天(15日)搭上中歐班列「長安號」,前往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幹。

謝銳:每天貨櫃的話,忙的時候裝七八個,都在這裝,因為活太多了,要趕進度。客戶發的貨五花八門的啥都有。

記者:你們現在能做到你們想要多少箱子就能給你們多少箱子嗎?

謝銳:基本上都是貨多艙位少。

△貨櫃(圖片來源於網絡)

謝銳6月份來到一家國際貨運代理公司,成為裝卸部負責人,今年公司業務量陡增,他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忙到後半夜是常有的事兒。「一早上我每天6:30起床,然後睜開眼就開始忙碌,一直忙到晚上凌晨兩三點,接貨、發貨、裝箱。」

貨場門口,等待卸貨的卡車排起大隊。在一旁給謝銳打下手的貨櫃卡車司機雷軍說,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的火爆也讓卡車司機們忙個不停。「有時候可能最長就要四五個小時才能進站。因為車輛太多了,貨運量太大了。車站裡邊也幹不過來,所以排隊是難免的」。

△正在作業的叉車

西安西站新築車站:「長安號」今年爆發式增長

△班列駛入新築車站

受疫情影響,許多海運、空運貨物加速向鐵路運輸轉移,中歐班列運輸需求持續旺盛,加上年底季節性原因,口岸交接能力下降,中歐班列在全國多地都出現了「一艙難求」的情況,甚至「新築到塔什幹」等熱門班列,艙位需要「搖號預訂」。

強勁的需求增加超過了運力增長,新築站站長白寬鋒告訴中國之聲記者:「從2013年中歐班列、中亞班列開行以來,過去是基本上每周開行一列,到2018年達到每天開行一列,到2019年基本上是每天3列,到2020年就今年,基本上達到每天四至六列,最多的時候一天裝到9列,增長是爆發式的增長。」

△長安號綜合服務平臺截圖

中歐班列已累計運送防疫物資836萬件,6.9萬噸

謝銳裝卸的部分貨物,要通過西安西站發出。在車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副主任王超緊盯著眼前的大屏幕,這裡是「長安號」的「中樞大腦」。晚上6點到次日早晨6點,王超平均要打150多個電話協調調度,才能科學安排運力,最快速度將貨物裝運、加固、檢查發出。

王超說:「有一次晚上接到了一個電話,凌晨1點剛過,說是你們幫幫忙,要發送一整列的抗疫物資,到站是歐洲的米蘭。第二天早上7點左右,貨主的一共45個貨櫃全部就拉到我們的新築車站,我們是邊把貨櫃從汽車上裝到我們的火車上,然後一邊進行加固,三個小時之內,就在上午的10點左右,這45車滿載著40萬片口罩,還有94.9萬噸的熔噴布的7501次中歐班列,從新築車站就緩緩駛出,駛向義大利的米蘭」。

疫情期間保持高位運行的中歐班列,不僅打通了在亞歐大陸上的經濟走廊,還成為運送抗疫物資的「生命通道」。中國之聲記者獨家從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處了解到,今年前11個月,中歐班列已累計運送防疫物資836萬件,6.9萬噸。隨著「長安號」的高質量開行,疫情期間國外的產品也順利進入中國市場。

愛菊集團黨委副書記劉東萌說:「疫情期間,陸路交通基本上停滯,實際上西安作為一個中心城市,那麼它的糧食的需求量也是驟增,這個時候真正的原材料和麵粉缺口就大了。我們是哈薩克斯坦那邊,調動那邊資源和咱們新築車站,包括咱們中歐班列,疫情期間,4個專列的麵粉運到了國內,都保證了西安的市場供應。大通道很通暢,疫情期間沒有影響中歐班列的運營」。

△愛菊糧油生產線

「長安號」已經成為一種情結

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是謝銳所在公司進口業務主要的客戶。受益於「艙單歸併」和「散糧運輸」的創新,散糧可以用貨櫃直接運回來,大宗商品能歸併報關。愛菊集團黨委副書記劉東萌感慨說,原來從俄羅斯進口油脂需要兩個多月,中歐班列開通回程後,從集團在哈薩克斯坦的基地運回,只需要一個星期。對於多年來一直致力「走出去」的企業來說,穩定、高效的「長安號」已經成為一種情結。

劉東萌告訴中國之聲記者:「第一個來講中歐班列,他給企業帶來的快捷度,這個是超乎想像的;第二個來講,成本低,就是運輸的成本它時間快;第三個來講,中歐班列實際上它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符號,給人心目當中中歐班列它不單純是一個貨物通道,實際上更多傳遞的是『一帶一路』沿線人的一種文化」。

△整車進口(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歐班列:向高質量方向轉化

從中亞的食用油、麵粉、蜂蜜、綠豆等農副產品,到德國廚具、荷蘭奶粉,再到重卡、轎車、製造業零部件,中歐班列的貨物品類不斷拓展,開通線路和開行城市逐年增加,運輸網絡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隆基股份、陝汽重卡、陝鼓動力、法士特等多家中國製造企業搭上「長安號」的「快車」,而「奧迪整車進口班列」,「沃爾沃整車進口專列」也為國內消費者帶來高品質選擇。為「長安號」服務了七年的西安西站業務科副科長劉強觀察說:「2013年的時候,我們當時接觸到中歐班列的貨源品類,品類不是特別豐富,出口的物資主要以這些工業機械為主,但是隨著咱們國家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快,我們國家的這些輕工業產品和高端的電子產品逐漸的增多。從最初的中歐班列的市場培育、貨源培育和線路的培育。到2020年,我們的中歐班列逐漸在向高質量這個方面進行轉化」。

△記者江曉晨採訪西安西站業務科副科長劉強

30歲的陝西渭南人謝銳,在中歐班列「長安號」的龐大產業鏈裡,只是一名普通的裝卸工人。公司業務向好,今年收入不錯,他希望明年能多僱幾個人來幫忙。夜幕下,謝銳背後一萬多平米的倉庫裡,層層堆疊的巨大貨櫃,等待出發。

中國之聲短評

經受住疫情考驗,逆境提速的中歐班列,在亞歐大陸之上點燃希望的火把,成為領跑「一帶一路」的經濟新引擎,為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貢獻力量。持續高位運行的中歐班列,有力地支援了全國企業復工復產,打通了新絲綢之路的大通道,降低了疫情對全球產業鏈的影響,同時也凸顯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必要性,為加快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了強勁動力,成為亞歐大陸上振奮人心、穩定運輸的「定海神針」。

《逆風飛揚》丨喚醒大山活力的電商經濟

《逆風飛揚》丨滿載復甦希望的海運貨櫃

總監製丨高巖

策劃丨劉欽

審稿丨吳喆華

記者丨江曉晨 劉濤 郭淼

播音丨郭鵬 劉夢雅

相關焦點

  • 一艙難求、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 ...搖號預訂 今年中歐班列為何如此火爆?_國際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其中,中歐班列「長安號」今年前11個月共開行3441列,運送貨物總重約264萬噸,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綜合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 搖號訂艙!10000美金天價海運費!一箱難求!一艙難求!
    一箱難求!一艙難求!如今儼然已成了這個行業的主旋律! 近日,中歐班列搖號訂艙、10000美金的天價海運費在業內朋友圈刷屏,議論紛紛之下,無不訴彰顯著外貿人的苦與難。
  • 搖號訂艙?10000美金天價海運費,依然一箱難求一艙難求
    一箱難求!一艙難求!如今儼然已成了這個行業的主旋律!近日,中歐班列搖號訂艙、10000美金的天價海運費在業內朋友圈刷屏,議論紛紛之下,無不訴彰顯著外貿人的苦與難。2021年中歐班列搖號訂艙我們都見過買房搖號、買車搖號、學位搖號……訂艙搖號!
  • 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來源:貝果財經原標題:口岸雙向積壓嚴重 中歐班列一艙難求 本報記者 孫麗朝 北京報導「現在中歐班列回程和去程基本上都是滿艙,12月艙位已很難訂上,要到明年1月才能有報價和艙位一位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運量不斷提升,但口岸作業能力有限,加上邊境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導致大量貨物在口岸積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口岸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情況,隨著年底貨運需求的增多,近期擁堵情況愈發嚴重」。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但有一條鐵路運輸線卻是火爆到塞車,就是中歐班列——往來於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貨櫃國際鐵路班列。火到了啥程度呢?想送貨上車您得先搖號。11月,2021年的2000個中歐班列艙位要通過抽籤搖號來預訂。這事上了熱搜以後,活動主辦方趕緊闢謠說,俺們就是給大會「搞氣氛」,讓每個城市出一兩條線路來搖號,實際並沒有那麼搶手。但中歐班列上的艙位和貨櫃價格,比疫情前確實漲了100-200%。今年中歐班列的火爆也是真的。
  • 逆風飛揚的絲路新使者中歐班列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共開行11215列、102.4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98.4%。中歐班列繼續保持高位運行,自3月以來連續九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自5月以來,連續7個月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 搖號訂艙!82個艙位35家企業搶...
    搖號訂艙、一艙難求!就連中歐班列都要搖號訂艙了!活久見啊!後期海運是否也會出現搖號訂艙呢? 搖號訂艙、一艙難求! 就連中歐班列都要搖號訂艙了! 活久見啊! 後期海運是否也會出現搖號訂艙呢?
  • 貨櫃「黑天鵝」:一箱難求價格不斷刷新 中歐班列加強政策引導
    中歐班列加強政策引導受影響的不僅僅是海運,中歐班列也出現嚴重的缺箱。一位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人士表示:「許多客戶想訂艙位,我們沒有箱子可以放給他們,就上不了艙。缺箱已經影響部分中歐班列的開行計劃。」多位參與中歐班列運營的人士均向《等深線》記者透露,11月初,國鐵集團向各中歐班列平臺公司發布通知,禁止鐵路部門所屬貨櫃出境。這一舉措主要目的是防止鐵路箱到達歐洲不能及時返回,優先保證鐵路貨櫃國內循環。
  • 獨家丨北京交通大學張曉東:再過5年,我們將驚嘆中歐班列的質量提升
    「一帶一路」倡議成就了中歐班列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數據,截至11月5日,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再次創造新紀錄,運送貨櫃92.7萬標箱,同比增長54%,往返綜合重箱率達到98.3%,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預計全年可以突破1.2萬列。
  • 鐵路停運,中歐班列暴漲
    日前又有新消息傳出:因口岸站嚴重積壓,決定自12月16日18點起至12月19日18點止,全路到滿洲裡(境)、阿拉山口(境)除圖定中歐班列外出口的各類貨物一律停裝。這也意味著,如果口岸擁堵遲遲不能解決,中歐班列將面臨停擺,而中亞班列的運營也遙遙無期。
  •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從中國開出的第一班中歐班列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從中國開出的第一班中歐班列 2020-12-08 18: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剛剛,義烏髮出今年第1000列「義新歐」中歐班列
    據悉,這是今年發出的第1000列「義新歐」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應中歐投資貿易的不斷擴大而產生,隨「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而壯大,是我國與沿線國家深化交流務實合作的重要成果。我省自2014年11月義烏開行首趟中歐班列以來,「義新歐」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2152列,運營線達到15條,聯通了亞歐大陸49個國家和地區,運輸貨物涵蓋了五金器具、紡織用品、汽車配件、生活用品、工程設備等廣泛領域,成為了全國運營方向最多、載重率最高、跨越國家最多、運輸線路最長的中歐班列運營線之一。
  • 動輒補貼10億+的中歐班列,是一場顛覆美國海上霸權的陽謀?
    想送貨上車您得先搖號。 11月,2021年的2000個中歐班列艙位要通過抽籤搖號來預訂。 有在場的人說:「我仿佛又感受到了年初測溫儀、口罩的熱度。」 這事上了熱搜以後,活動主辦方趕緊闢謠說,俺們就是給大會「搞氣氛」,讓每個城市出一兩條線路來搖號,實際並沒有那麼搶手。
  • 關注丨逆勢增長,2020年中歐班列共開行1.24萬列
    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工作會議透露,2020年中歐班列安全順暢穩定運行,開行數量逆勢增長,有力服務了新發展格局和國際防疫合作。中歐班列開行規模持續擴大:全年開行中歐班列1.24萬列、發送113.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50%、56%,綜合重箱率達98.4%。
  • 中歐班列雙向積壓 出口貨物停裝
    一位中歐班列平臺公司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中歐班列發貨量不斷提升,但口岸作業能力有限,加上邊境疫情防控等因素影響,導致大量貨物在口岸積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口岸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情況,隨著年底貨運需求的增多,近期擁堵情況愈發嚴重」。在「極端」需求和設備匱乏的背景下,中歐鐵路貨運價格躍升了五倍。
  • 濟南局集團公司今年開行中歐班列突破500列
    本報濟南12月10日電 (記者劉毅華 通訊員崔茹峰)12月5日,X9228次中歐班列從濟南南站駛出。這是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今年開行的第500列中歐班列。
  • 外貿強勁復甦航運「一箱難求」 國際物流如何保暢通?
    來源:央視原標題:外貿強勁復甦航運「一箱難求」 國際物流如何保暢通?受中國外貿強勁復甦影響,我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進入第四季度,寧波舟山港同樣出現艙位緊缺的情況。而且受貨櫃回流不暢的影響,「一箱難求」,也是寧波舟山港面臨的情況。
  • 中歐班列重慶直達布達佩斯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6月19日上午,一趟滿載貨櫃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車站緩緩駛出,這標誌著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以後每周至少開行一班。本趟班列的貨物主要為筆電產品、小電器、生活用品、玩具、辦公用品等。
  • 一萬美金天價海運費仍然一箱難求!歐洲垂死的貨櫃公司突然爆賺
    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綜合自搜航網一箱難求!一艙難求!如今儼然已成了這個行業的主旋律!近日,中歐班列搖號訂艙、10000美金的天價海運費在業內朋友圈刷屏,議論紛紛之下,無不訴彰顯著外貿人的苦與難。